今天是2020年8月23日,距離21考研還有118天。對考研人來說,在這最後的118天裡,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彌足珍貴。但是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正確的方法比無效的努力更重要。在這裡,小編給大家列舉一下考研備考過程中最容易踩的三個坑,希望廣大考研人能夠避免「踩坑」,乘風破浪,成功上岸。
在很多考研人看來,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熬夜刷題和咖啡才是上岸的「標配」。殊不知,在考研備考過程中,效率遠比苦熬時間重要。老話常說,「只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勞逸結合,比如,學習兩個小時的專業課後,可以適當起來走動,讓一直處於忙碌的大腦適當放鬆。
另外,很多人喜歡熬夜,在小編看來,這個只適合少數人,大多數人還是需要保持良好作息。對這一小部分人來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大腦處於亢奮狀態,最適合學習。但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白天學習晚上睡覺才是正常的作息。如果一直熬夜,不僅會將生物鐘打亂,還會導致黑眼圈加重,內分泌失調,得不償失。
因此,小編希望考研人都能夠在白天提高效率,晚上按時休息,避免過分追求時間,陷入自我感動的怪圈。
熬夜學習
記得以前接觸過一個學生,臨近12月考研政治還沒怎麼複習,問他緣由,他答道:「學長學姐說政治考試拉不開差距,我目標就是過線,最後十幾天背背資料過線應該沒問題」。
對考研人來說,在備考過程中,有學長學姐指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很多人喜歡盲目聽信學長學姐。比如學習進度必須和學長學姐保持一致,如果進度稍慢就會感到害怕。再比如,做數學題、政治題,正確率比之前的學長學姐低,就會感覺患得患失。其實,這些都是盲目聽信學長學姐的心態。
我們考研複習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長學姐確實可以給我們提供方向上的指導,避免我們走彎路。但是,具體的學習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畢竟該背的書,還是要我們自己來背;該做的題,還需要我們自己來做。因此,大家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動態調整自己的複習規劃,而不是盲目迷信學長學姐。
很多同學在備戰考研初試的過程中,抱有僥倖心理,喜歡提前聯繫導師。尤其是一些同學,在聯繫上導師之後,每天都會噓寒問暖,希望導師給予初試上的指導,但殊不知時間久了導師也會感到厭煩。不管是哪個導師,都不會提前給予承諾,因為他也不知道你是否能夠過線。雖然大部分學長學姐都主張選好目標院校後就提前聯繫導師,但是小編認為,聯繫導師最好的時間是在初試結束以後。因為在初試之前,老師不會冒著風險提前告訴你題目,而你對自己能否過線也不是非常確定。但是,在初試結束以後,你對自己的成績應該有了一個大致的估計,如果過線沒問題,那就可以趕緊聯繫導師諮詢;如果很難過線,就沒有聯繫導師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