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古代的習俗現在依然影響著人們。俗語就是其中一種。相比詩歌這種「高級」的表達方式,俗語更加直白且通俗易懂,當中蘊含著老祖宗的智慧和生活經驗。
《論語》中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的一生就這樣會被劃分成了不同的時期,每個時期的經歷不同,感悟出的人生道理也不相同。
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
四十歲左右易經經歷了許多,對人對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
有句俗語叫「不惑之年三不換,知命之年三不碰」,意思是在不惑之年有三樣東西不能換,在知命之年有三樣東西不能碰。下面就為大家解讀一下其中指的是什麼東西。
不惑之年三不換
不換工作
四十歲左右時,一個人的家庭狀況基本上已經定型,「上有老,下有小」是這個時期自普遍的生活狀態。不管是贍養老人還是照顧孩子,錢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到了這個年齡,適合什麼樣的工作也基本上已經定型。如果在這個時期輕易換工作,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四十歲未必有二三十歲那樣拼搏的激情和犯錯的資本,穩定相對來說更重要。
不換婚姻
四十歲的時候,對婚姻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天長日久的夫妻生活過下來,由最初的激情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生活。
這個時候,人們很容易經不住外界的誘惑。所以,這句話就是在告誡人們,在這個年紀,面對美滿的家庭更多的應該是感恩和珍惜。
不換健康
不論做什麼。健康都是最重要的。四十歲雖然依然屬於壯年,但是身體素質還是沒法和二十歲的時候比,這個年紀一定不能拿健康換錢,也要戒掉對健康不利的生活習慣。
透支自己的身體,年紀再大一些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知命之年三不碰
不碰不良嗜好
年過半百的年紀,基本上都有了兒孫,操勞了一輩子終於可以好好休息,應當好好享受天倫之樂。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因為一些不良嗜好破壞家庭的和睦。有些東西沾上就很難戒掉。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身為家中的長輩,也應該給後輩做一個好榜樣。
不碰不義之財
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騙子的手段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可能經受不住誘惑相信一些騙人的賺錢方法。這一點一定要避免,有時候一些歪門邪道可能讓人傾家蕩產,到時候整個家庭都會受到傷害。
不碰危害健康的東西
五十歲的身體比四十歲更脆弱,這時候人的身體也逐漸進入了衰老期,養生更重要。
這個年紀身體要是出問題,往往不會是小問題,不僅會讓自己難受,也會給家庭造成負擔。
所以,要遠離那些危害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愛好,比如抽菸喝酒等。
這就是「不惑之年三不換,知命之年三不碰」中蘊含的道理。老祖宗的留下的俗語中都有他們自己的處世智慧,是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的經驗。
所以,我們平時要摒棄「俗語是迷信的說法」。
這些俗語看似簡單,實際上蘊含的都是老祖宗的生活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如果你在交友、職場等方面還有困惑,或許老祖宗的經驗能夠幫助你。
這本《老人言》中記載了許多口口相傳的俗語,經過歷史的過濾,每一句俗語都體現著古人的智慧,讓人生哲理用有趣且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書中的「老人言」涉及修身、齊家、和做事三個方面,書中是以文白互譯的方式呈現所有內容,不用擔心讀不懂,裡面有趣的俗語故事也會增加我們閱讀過程中的趣味。
沒有言之無物的大道理,也不是心靈雞湯,《老人言》中一字一句都是來自生活,經歷了歷史長河的蕩滌和時間的洗禮,可以說是最純粹的智慧。
書中的俗語故事也可以講給孩子聽,在哄孩子的同時還能讓他們學道理,一舉兩得。
用心體會書中的文字,相信我們一定能得到收穫,少走或不走彎路。
這本書現在的價格是49元,一張電影票的錢。閒暇時間翻閱一下,能放鬆身心,也讓時間更有意義。
點擊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