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素華
強基礎 綜合治理建平臺
「拆遷後,雖然大家一起住到了還建樓,可是氛圍差了點,感覺大家都不親近了。」 「是啊,要是有一個活動場地把大家聚在一起就好了。」…… 今年10月,在觀山新村小區藍花語還建樓的議事亭內,小區居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自己的感受和訴求。 觀山新村小區黨支部書記葉三喜聽在耳中,記在心裡。「大家放心,我們一定向上反映,儘快謀劃解決方案。」 根據居民建議,結合小區實際情況,葉三喜很快把信息反饋到觀山社區。隨後,從社區到街道,從街道到高新區,信息層層反饋。 很快,藍花語還建樓內一個二層、近500平方米,集小區黨支部、共建委、業委會、文明實踐點的工作陣地、議事協商的公共場所和群眾活動中心等融為一體的黨群服務區建起來了。 87歲的觀山新村小區居民曹金枝坐在二樓活動室裡,一邊吹著空調,一邊看著電視,笑呵呵地說:「現在是享福啦!」 「有了這個黨群服務區,開展活動或是紅白喜事都有場地了,老人出來聚聚也不孤單了。」36歲的小區居民餘春麗抱著11個月大的小孩高興地說道。前不久,在小區開展的冬季趣味運動會上,她還獲得了跳繩第二名的好成績。 「群眾反映問題有地方去、有人找,幹群關係也更加密切、更加融洽了。」觀山社區黨委書記左可昌介紹說。目前,觀山社區所轄柑桔場聯合小區、劉開化小區、華家灣小區、觀山新村小區依託自身優勢,紛紛建起了各具特色的黨群服務區。 銅草花園社區清和花園小區,康樂社區嘉禾華府小區,怡和社區銅都國際小區,長安社區金湖新天地小區……在高新區,以打造小區便民服務點、完成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為目標,一大批黨群服務區正「颶風般」全面鋪開,為進一步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熱情、密切幹群關係、形成共治共享格局打下堅實基礎。 優機制黨建引領抓統籌 荀子曰:騏驥千裡,非一日之功。 在高新區,黨群服務區的建立並非空殼子,更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近年來不斷探索基層社區治理過程中的厚積薄發。 以向陽社區為例。 向陽社區成立於2008年9月,自成立以來,該社區不斷完善組織和治理體系建設,在2017年推進「黨建引領·幸福小區」建設中,社區黨支部升格為黨委,建立並完善了雙線五級體系。今年,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在全市鋪開後,向陽社區黨委整合下沉黨員力量,推動小區與物業管理單元融合,將8個小區整合為7個小區網格,並將黨支部建在小區網格上,成立了7個小區黨支部和59個樓棟黨小組,實現了轄區黨組織建設的全覆蓋。依託「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黨組織體系,強化了黨對社區治理各環節的領導。 在完善黨組織體系的基礎上,向陽社區積極建立完善「社區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樓棟服務小組」三級居民自治架構和社區大黨委—小區共建委員會—樓棟議事會」三級議事協商平臺,逐步建立「組織引領、群眾主體,分級協商、務實有效」的社區協商議事機制。 在隊伍建設上,向陽社區按照「三評兩審一公示」程序,率先完成8名社區「兩委」成員和7名網格員轉任考核,激發社區幹部能量;社區第一書記專職負責288名下沉黨員幹部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編入小區樓棟,利用「115」社區服務APP以及開展各類社區活動,聚合下沉黨員幹部力量;配備「一民警兩輔警」全日制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同時,依託向陽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黨員志願服務、上馮路商街、退役軍人等6支特色志願服務隊伍。目前,向陽社區有註冊志願者1500餘人。 「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零距離了解並掌握居民各類訴求,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代辦各項民生業務,真正將涉及居民的煩心事、堵心事化解在小區一線。」向陽社區黨委書記王娟說道。 從2019年社區工作者定期輪流到小區「駐點」服務的方式,到今年以「整合力量、身邊服務」為宗旨,著力打造「以黨組織為核心,以社區駐點服務點為平臺,整合五方力量」的「115」基層治理模式,再到整合駐社區單位、下沉黨員幹部、公安民警、物業服務企業、志願服務組織等。整合多方力量,建成一個小區居民家門口的「六位一體」黨群服務區,工作重心不斷下移的同時,基層社區治理格局也在不斷優化和升級。 聚民心以小見大強服務 「望有關單位能贈送幾本少兒讀物。」 「我想當一名合格的保潔員。」 「廣場舞活動場地需要安裝照明燈。」…… 在觀山新村小區黨群服務區,有這麼一個心願牆。 「目前,我們正在籌集少兒讀物,準備在黨群服務區內設置一處未成年人圖書角。」觀山社區第一書記陳凱介紹道,「其它已完成的心願,我們在上面蓋了一個笑臉印章。」 有了黨群服務區,居民大事小情都在這裡匯聚起來,各種活動也有組織、有陣地地開展起來。 從小區黨支部、「兩長五員一戶」群眾見面會、樓棟懇談會、街道協調會,從排煙管道改造、沉渣池清掏議事會、「志願服務,助力三創」、「愛心護學」、「星空夜談」……群眾身邊的疑難事解決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了。 在怡景小區黨群服務區,居民肖水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反映了梅雨季節家裡牆面就有滲水的現象。沒想到,事情很快有了反饋。 小區黨支部書記帶領黨員入戶走訪,890戶居民同意啟動維修基金,防漏工作方案迅速完成。「根據居民反映的問題,我們業主委員會前期籌集了50多萬元資金,從10月份開始對所有牆面進行整修。」業主委員會主任劉慶九介紹。 社區治理必須要讓小區居民成為主體,才能達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為此,向陽社區在怡景小區內建立起一支便民服務志願隊。 「這支便民服務志願隊,目前已經吸納了小區黨支部副書記柯瓊玲、業主委員會主任劉慶九、物業經理曹麗、維修師傅方金才、退役軍人石定清等,下一步,我們還將物色一些醫療、法律、民政等方面的工作者,組建一支真正能為居民解決問題的志願服務隊。」向陽社區第一書記潘攀說,「到時候,電視壞了有人修,小孩病了有人問,想辦證件有人找,一個個問題的解決,實際上也是一次次化解矛盾的過程。」 「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是我們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主管社區治理工作的東風路街道黨工委委員黃志軍介紹說,「黨群服務區有效進行了資源整合,構建起了居民反映問題、表達訴求、參與治理、休閒娛樂於一體的一站式便民綜合體,民情民意在這裡收集了,矛盾在這裡解決了,群眾的笑容也在這裡綻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新聞
12-17·黨群服務區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高新區創新開展基層社區治理工作11-18·黨群結「親家」應成常態 09-17·黨群齊心修建緣溪路02-18·黨群同心抓防控 眾志成城戰疫情 金山店鎮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
【來源:今日大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