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服務區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高新區創新開展基層社區治理...

2020-12-19 湘湘帶你看社會

■本報記者 馮素華

強基礎 綜合治理建平臺

「拆遷後,雖然大家一起住到了還建樓,可是氛圍差了點,感覺大家都不親近了。」 「是啊,要是有一個活動場地把大家聚在一起就好了。」…… 今年10月,在觀山新村小區藍花語還建樓的議事亭內,小區居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自己的感受和訴求。 觀山新村小區黨支部書記葉三喜聽在耳中,記在心裡。「大家放心,我們一定向上反映,儘快謀劃解決方案。」 根據居民建議,結合小區實際情況,葉三喜很快把信息反饋到觀山社區。隨後,從社區到街道,從街道到高新區,信息層層反饋。 很快,藍花語還建樓內一個二層、近500平方米,集小區黨支部、共建委、業委會、文明實踐點的工作陣地、議事協商的公共場所和群眾活動中心等融為一體的黨群服務區建起來了。 87歲的觀山新村小區居民曹金枝坐在二樓活動室裡,一邊吹著空調,一邊看著電視,笑呵呵地說:「現在是享福啦!」 「有了這個黨群服務區,開展活動或是紅白喜事都有場地了,老人出來聚聚也不孤單了。」36歲的小區居民餘春麗抱著11個月大的小孩高興地說道。前不久,在小區開展的冬季趣味運動會上,她還獲得了跳繩第二名的好成績。 「群眾反映問題有地方去、有人找,幹群關係也更加密切、更加融洽了。」觀山社區黨委書記左可昌介紹說。目前,觀山社區所轄柑桔場聯合小區、劉開化小區、華家灣小區、觀山新村小區依託自身優勢,紛紛建起了各具特色的黨群服務區。 銅草花園社區清和花園小區,康樂社區嘉禾華府小區,怡和社區銅都國際小區,長安社區金湖新天地小區……在高新區,以打造小區便民服務點、完成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為目標,一大批黨群服務區正「颶風般」全面鋪開,為進一步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熱情、密切幹群關係、形成共治共享格局打下堅實基礎。 優機制黨建引領抓統籌 荀子曰:騏驥千裡,非一日之功。 在高新區,黨群服務區的建立並非空殼子,更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近年來不斷探索基層社區治理過程中的厚積薄發。 以向陽社區為例。 向陽社區成立於2008年9月,自成立以來,該社區不斷完善組織和治理體系建設,在2017年推進「黨建引領·幸福小區」建設中,社區黨支部升格為黨委,建立並完善了雙線五級體系。今年,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在全市鋪開後,向陽社區黨委整合下沉黨員力量,推動小區與物業管理單元融合,將8個小區整合為7個小區網格,並將黨支部建在小區網格上,成立了7個小區黨支部和59個樓棟黨小組,實現了轄區黨組織建設的全覆蓋。依託「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黨組織體系,強化了黨對社區治理各環節的領導。 在完善黨組織體系的基礎上,向陽社區積極建立完善「社區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樓棟服務小組」三級居民自治架構和社區大黨委—小區共建委員會—樓棟議事會」三級議事協商平臺,逐步建立「組織引領、群眾主體,分級協商、務實有效」的社區協商議事機制。 在隊伍建設上,向陽社區按照「三評兩審一公示」程序,率先完成8名社區「兩委」成員和7名網格員轉任考核,激發社區幹部能量;社區第一書記專職負責288名下沉黨員幹部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編入小區樓棟,利用「115」社區服務APP以及開展各類社區活動,聚合下沉黨員幹部力量;配備「一民警兩輔警」全日制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同時,依託向陽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黨員志願服務、上馮路商街、退役軍人等6支特色志願服務隊伍。目前,向陽社區有註冊志願者1500餘人。 「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零距離了解並掌握居民各類訴求,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代辦各項民生業務,真正將涉及居民的煩心事、堵心事化解在小區一線。」向陽社區黨委書記王娟說道。 從2019年社區工作者定期輪流到小區「駐點」服務的方式,到今年以「整合力量、身邊服務」為宗旨,著力打造「以黨組織為核心,以社區駐點服務點為平臺,整合五方力量」的「115」基層治理模式,再到整合駐社區單位、下沉黨員幹部、公安民警、物業服務企業、志願服務組織等。整合多方力量,建成一個小區居民家門口的「六位一體」黨群服務區,工作重心不斷下移的同時,基層社區治理格局也在不斷優化和升級。 聚民心以小見大強服務 「望有關單位能贈送幾本少兒讀物。」 「我想當一名合格的保潔員。」 「廣場舞活動場地需要安裝照明燈。」…… 在觀山新村小區黨群服務區,有這麼一個心願牆。 「目前,我們正在籌集少兒讀物,準備在黨群服務區內設置一處未成年人圖書角。」觀山社區第一書記陳凱介紹道,「其它已完成的心願,我們在上面蓋了一個笑臉印章。」 有了黨群服務區,居民大事小情都在這裡匯聚起來,各種活動也有組織、有陣地地開展起來。 從小區黨支部、「兩長五員一戶」群眾見面會、樓棟懇談會、街道協調會,從排煙管道改造、沉渣池清掏議事會、「志願服務,助力三創」、「愛心護學」、「星空夜談」……群眾身邊的疑難事解決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了。 在怡景小區黨群服務區,居民肖水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反映了梅雨季節家裡牆面就有滲水的現象。沒想到,事情很快有了反饋。 小區黨支部書記帶領黨員入戶走訪,890戶居民同意啟動維修基金,防漏工作方案迅速完成。「根據居民反映的問題,我們業主委員會前期籌集了50多萬元資金,從10月份開始對所有牆面進行整修。」業主委員會主任劉慶九介紹。 社區治理必須要讓小區居民成為主體,才能達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為此,向陽社區在怡景小區內建立起一支便民服務志願隊。 「這支便民服務志願隊,目前已經吸納了小區黨支部副書記柯瓊玲、業主委員會主任劉慶九、物業經理曹麗、維修師傅方金才、退役軍人石定清等,下一步,我們還將物色一些醫療、法律、民政等方面的工作者,組建一支真正能為居民解決問題的志願服務隊。」向陽社區第一書記潘攀說,「到時候,電視壞了有人修,小孩病了有人問,想辦證件有人找,一個個問題的解決,實際上也是一次次化解矛盾的過程。」 「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是我們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主管社區治理工作的東風路街道黨工委委員黃志軍介紹說,「黨群服務區有效進行了資源整合,構建起了居民反映問題、表達訴求、參與治理、休閒娛樂於一體的一站式便民綜合體,民情民意在這裡收集了,矛盾在這裡解決了,群眾的笑容也在這裡綻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新聞

12-17·黨群服務區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高新區創新開展基層社區治理工作11-18·黨群結「親家」應成常態 09-17·黨群齊心修建緣溪路02-18·黨群同心抓防控 眾志成城戰疫情 金山店鎮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

【來源:今日大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為進一步整合區域黨建工作資源,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雙重管理工作
  • 打造坂田黨建新模式 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社區黨組織作為城市治理的「前鋒營」,在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就地解決、不出小區;高標準開展黨代表進社區活動66次,辦理社情民意68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259條……我們從中看到了坂田街道的基層黨建工作從人民群眾關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全面構建既井然有序又充滿活力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從那時起,我們黨不僅確立了黨指揮槍的重要原則,也奠定了基層組織建設的基本原則。「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我們黨克敵制勝、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新時代,實現「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加強黨的基層建設,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白銀區悅民社區:「黨建+」助推城市基層治理
    近年來,白銀區公園路街道悅民社區以解決當前城市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用好用活「黨建+」模式,著力將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相融合
  • 城市社區如何智慧治理?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用現代數位技術賦能城市社會治理已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義重大。
  • 昆明華山街道構建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享新格局
    街道將根據各單位提出的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進一步細化工作,創新服務方式,打通服務「黨建聯盟」成員單位和企業的「最後一公裡」,不斷增進轄區單位交融互助,通過黨建聯盟聚合力,打造區域共建共享新格局。去年,華山街道工委創新開展「黨建+」模式,推動「黨建+基層治理」輻射力不斷增強、「黨建+城市管理」精細化標準落地落細、「黨建+文化」彰顯特色、「黨建+服務」持續改善。
  • 崑山陸家鎮「1234」紅管先鋒引領基層治理創新作為
    」暨紅管先鋒引領基層治理匯報會。  「1」即依託好每個小區黨群服務點,有形陣地發揮無形作用。依託陸家鎮「1+9+N」三級黨群服務體系常態化開展黨群活動、服務,打造黨群共聯的「幸福家」。啟發廣場黨群服務點成為了社區居民愛去的有溫度、可感知的「黨那裡」;聯誼花園黨群服務點讓人大代表與群眾更貼近;山水江南黨群服務點成為了志願服務的「紅聚點」。
  • 自貢市大安區獲評「四川省城市基層治理示範區」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公布全省城市基層治理示範市、示範區和示範小區名單。四川省有15個區被確定為「全省城市基層治理示範區」,大安區榜上有名。此外,大安區龍井街道紅苕地社區綠洲花園小區、大安街道仁和社區仁和半島小區被確定為「全省城市基層治理示範小區」。
  • 龍田街道榮獲「深圳年度基層工作創新單位」「黨建+」激發基層治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史韜)12月15日,第三屆「圳能量」深圳網絡盛典(2020)隆重舉行,龍田街道喜獲「深圳年度基層工作創新單位」,是坪山區唯一獲此殊榮的街道。據悉,龍田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以服務「雙區」驅動和完善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核心任務,全力推進疫情防控、社區治理改革和產業空間整備等重點工作,把「黨建+」貫穿於基層治理的各方面和城市發展的全過程。「黨建+社區治理」,築牢穩定發展根基
  • 喜德縣石門社區:創新基層治理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在生活環境改變的同時,石門社區的老百姓也在改變:笑容多了、信心強了、幹勁足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思想觀念發生「蛻變」,這些村民的「蛻變」,也是一場脫貧攻堅的「蝶變」,為更好開展社區治理現代化試點示範工作,石門社區多措並舉推動基層治理新發展。
  • 十堰:「1+2+N」跑出社區治理「加速度」
    茅箭區家和苑社區法治顧問在社區向社區幹部、樓棟長及居民宣講《民法典》今年以來,十堰市大膽創新,全覆蓋為社區選優配強「1+2+N」書記和骨幹隊伍,即:「1」指社區黨組織書記,「2」指黨建專員和第一書記,N指公共衛生健康顧問、法律顧問等,培優「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社區「領頭雁」隊伍,鍛造勇立潮頭的基層治理「排頭兵」,多點發力
  • 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對於推進我國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深圳鹽田:開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探索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固化疫情防控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明方向、建陣地、立制度、借科技、強隊伍、聚合力,在形成黨委領導、多方參與的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上作出了不少有益創新探索,在推動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 青島市北區湖島街道:堅持黨建引領 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
    全域統籌推進,完善組織體系  今年以來,湖島街道建強組織體系「動力主軸」,突出街道黨工委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推動基層黨建有序運轉的系統工程。街道黨工委主要領導每周五召開專題會議,圍繞網格實體化運行、黨群e家平臺應用、區域化黨建等主題,集中破解治理難題,加快推進工作落實。
  • 「紅帆驛站」小陣地助推社區治理大格局 濟寧石橋鎮城市社區陣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健猛 通訊員 李哲 武海濤 濟寧報導今年以來,濟寧市太白湖新區石橋鎮黨委努力踐行《濟寧市強化黨建統領推進「雙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依託城市社區活動陣地,努力提升城市基層黨的領導水平、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效能、黨組織服務城市社區發展能力和居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多措並舉構建條塊協同
  • 揚州大劉社區:「小網格」推動基層「大治理」
    自網格化管理工作開展以來,該社區按照片區劃分為11專屬網格,並配齊11名專職網格員。每個專職網格員統一配備「網格手機」,聯網全要素「網格通」APP,每天對所轄網格進行巡查,對網格內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處理。目前已形成「社區有網、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負其責」的網格化管理新局面。
  • 新義社區:網格化助推「新麗江人」融入城市社區治理
    作為古城經營戶,像張宇一樣參與到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的還有很多,而網格化管理的推廣和落實落細,也有效地促進了新義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的開展。新義社區地處麗江古城核心區,自古以來就是茶馬古道商貿聚集地。社區黨總支書記李耀玔介紹,目前社區下轄5個居民小組425戶1384人,轄區內有客棧、餐飲、商鋪等新麗江人經營戶527戶1238人。新義社區黨總支下轄3個黨支部,共有74名黨員。
  • 常州新橋街道舉辦新時代社區治理創新論壇
    10月17日,2020新橋街道新時代社區治理創新論壇暨江灣社區「連心·為民」服務月啟動儀式在江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專家學者和街道、社區優秀工作者濟濟一堂,共同探討、分享創新社區治理的工作經驗。常州市民政局局長王莉表示,站在高鐵新城建設「C位」的新橋街道,以務實的舉措促進社區治理創新,增強社區治理和服務能力,體現了鎮轉街新城社區工作創新提升和社會治理的效能。
  • 德州:三把「鑰匙」叩響城市基層治理創新大門
    暢和名居小區的實踐是德州市強化黨建引領、大力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創新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德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鼓勵基層探索創新,著力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結形成了黨建引領網格服務、「紅色業委會」治理機制、小社區微服務等創新做法,取得了明顯成效。
  • 深圳南嶺村:依託黨群服務中心 打造社區治理共同體
    「消防安全宣教區」的啟用,是對社區消防安全教育的補充,也是南嶺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又一項重要功能。自2010年建成以來,深圳市龍崗區南嶺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持續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並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託,激發社區黨員的帶頭作用,引領各主體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