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幸
每學年我們區都會舉辦「我愛詩詞」活動,2020學年除了跟往年一樣有線上答題和現場PK外,還添加了兩項新的比賽項目:詩詞設計大賽和詩詞創作大賽。我對詩詞設計大賽特別感興趣,因為它能鍛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這個比賽的形式脫胎於《那些刷爆朋友圈的古詩詞》,用朋友圈這個具有時代特色的交流平臺,重構了詩人與同時代及不同時代的人的關係,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繼往開來,一脈相承,探究的程度不同會有不同的收穫,同一首詩,側重點不一樣,可以做出迥異的效果,我聽完介紹後躍躍欲試,於是買了書回來學習研究。結合專家的講解和我看書的歸納,我布置時把整個活動分成三部分,每次我只要求學生完成其中的一個部分。
備選的詩歌共四十首,我區五大景點,每個景點選了八首相關的詩歌,學生就在那四十首詩中選一首進行創作設計。因為我每個班都四十七人,我乾脆按學號分下去,剩下的七位同學隨便選一首。定好篇目之後,就要開始設計了。
第一部分是發朋友圈,朋友圈發的正文是那首詩,詩歌可以配圖,前面可以用一兩句話交代寫作的緣由或者作者的心情等,後面要有朋友的點讚和評論。這裡面最難設計的要算點讚和評論的人了,他們之間必須要有關係,他們之間的朋友關係,可以是真正的朋友,也可以是一脈相承的前人,或者惺惺相惜的後人。而且這部分跟後面「附近的人」這個環節要吻合,設計的時候要瞻前顧後,乾脆合在一起做。
第二部分是「搜一搜」,搜索的內容是作者簡介、重點詞語的解釋,整首詩的詩意翻譯。這一部分容易搜到資料的同學覺得很容易,搜不到資料的同學就覺得很難。這部分甚至有家長跟我說怎麼也找到相關資料,如果確實搜不到資料的話,可以換一首,有幾位同學因為這個原因換了詩歌。
第三部分設計一個群聊或私聊,討論一個與本詩歌相關的話題,群聊的人也可以跟前面的朋友圈的人重合,也可以不一樣,合理就行。再加上意象詳解,即詳細介紹詩中一兩個意象。
最後的完稿可以附上相關的音頻或視頻。
布置完每次的分項作業,我都會在班裡點評和講解,讓做得不夠的同學認真修改。三次作業布置完了,我就讓學生統合成一篇電子版的,老師給意見後自己修改投稿。結果也是不錯的,有五位同學獲獎。
下面附上兩位同學的作品,雖然他們沒有獲獎,有些地方比較稚嫩,不太合理,但他們有思考,有創造,有提升,這就可以了。
設計者:吳柏釗
吳興雜詩 阮元
【朋友圈內容】
【清】阮元:江南水鄉無限好!
吳興雜詩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點讚:龔自珍、白居易、陸凱、皇甫松
皇甫松:你寫的江南風光,勝過我夢中那幅江南美景。
回覆:你《夢江南》「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江南煙雨,美不勝收啊!
陸凱:同是描寫江南的詩句,你寫得如此之妙!
回覆:你的《贈範曄詩》我也很喜歡呢,「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一枝花就是一個江南的春天,妙絕!
白居易:後輩寫得真好,我認為我的《憶江南》也不及你寫的好啊!
阮元回復白居易:哈哈哈哈哈哈,您可太謙虛啦!您那三首《憶江南》,光一首就不得了了。
【搜一搜】
作者: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芸臺,被尊稱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條河流交錯地流通。
抱城斜:繞著城斜流。
千溪:很多條流水。
詩意:四條河流交錯環抱吳興城,它們的流向與城牆偏斜,這四條河又分出許多溪水,溪水邊居住著許多人家 。居民們利用這大好的自然條件,在水深的地方種上菱角,水淺的地方種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淺的水域裡種上荷花。
【附近的人】
陸凱(?-504年)本姓步六孤,字智君,代郡(今山西代縣)人,鮮卑族。(與阮元一樣寫過江南的古詩,代表作:《贈範曄詩》。)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與阮元一樣寫過江南的古詩,代表作:《夢江南》。)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與阮元同處一個時期)。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生於河南新鄭,祖籍山西太原,被世人尊稱為「詩王」、「詩魔」。(與阮元一樣寫過江南的古詩,代表作:《憶江南》。)
【江南詩歌討論群】
我:咚咚,敲桌子!大家別吵了,靜一靜。現在我們開始討論江南詩歌應該怎麼寫?
阮元:我先來說說吧!我的《吳興雜詩》是通過描繪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而寫出的: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
白居易:後輩的寫作方法不錯,但我的《憶江南》卻大有不同。我是通過描寫江南日出的景色而寫出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皇甫松:你們寫的都是眼前之景吧,而我的《夢江南》中描繪的景色是我做夢夢見的: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
我:哇,各位的寫法各有各的風格呢!有虛有實,有日出美景,還有江南水鄉生活,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啊!做筆記了。
【意象】
荷花、菱、稻:它們都是江南水鄉的種植作物,適合種植在不同深度的水,它們出現在詩中,既寫出了江南水生作物的實際情況,又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美景。
設計者:郭曉銦
蓮花 溫庭筠
【朋友圈內容】
小蓮花長得還挺別致!
蓮花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點讚:李商隱、杜牧、李白、劉禹錫、李賀、段成式、令狐滈
評論:
李商隱:後面的詩句把蓮花的香氣比作洛神仙女的襪子,生動有趣,寫出了蓮花非常香呢。
杜牧回復李商隱:「洛神波上襪」是形容蓮花凌波的美姿。
李商隱回復杜牧:漲知識了。
令狐滈:全詩詠蓮而不言蓮,在短短四句中表現了極其繁複的內容,是首好詩!!
段成式:首句寫荷塘,遠觀其美麗,第二句近觀白蓮,遠近結合,真心不錯
【搜一搜】
作者:溫庭筠(812-866年)本名岐,字飛卿,富有天賦,文思敏捷。
星津:指星河、銀河。
軋軋:形聲詞,搖動船槳時發出的聲音。
蘭橈:對船槳的美稱。
詩意:碧綠如染的塘水波光灩灩倒映著星河,小船在「軋軋」聲中駛入白蘋叢中。水面盛開的蓮花就像洛神仙女的襪子,到如今蓮蕾之上還留著洛神仙女的香塵。
【附近的人】
段成式,令狐滈,李商隱:好友。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遊國恩:著名文學家,高度評價溫庭筠。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 ,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 晚唐詩人、詞人,儒客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工詩,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
【溫李荷花詩爭辯群】
李商隱:哎呀,溫兄,我也有寫蓮的詩,要不我發出來讓大家評評?
溫庭筠:放馬過來!!
李商隱: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令狐滈:哇,兩強爭霸啊
段成式:我認為李商隱寫得比較細緻
杜牧:我覺得溫庭筠的詩在短短四句中表現出了一種美好浪漫的景象,寫得更好!
溫庭筠:@杜牧,有眼光有眼光
溫庭筠:我也要向你學習啊!@李商隱,不說了,我看花去了
李商隱:過獎了
【意象】
星津:星河、銀河。
星津與月亮同在天上,成為大批詩人夜觀天象,感慨的標誌。
作者簡介:
熊幸,廣州市番禺區洛溪新城中學語文老師,王君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語文溼地棲居者。個人公眾號:語文的百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