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用一年,做一生難忘的事

2020-12-15 中華慈善新聞網

原標題:用一年,做一生難忘的事(志願服務進行時)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生難忘的事情」,對於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佟京達來說,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在雲南省寧洱縣支教的這一年,成為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段青春記憶。

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作為團中央、教育部組織實施的扶貧接力計劃示範項目的一支普通團隊,在雲南寧洱、四川沐川等地的學校傳授知識、投身公益、播撒希望,年輕的身影定格成西部一道青春風景。

計算機專業的佟京達,擔任寧洱鎮一中初一年級的計算機老師。面對眾多來自農村、對計算機一無所知的學生,他從計算機的基本構成開始講起,一點點啟發著學生們的興趣。一年下來,孩子們學會了文字排版、圖片處理……甚至有的孩子將來想要從事IT行業。佟京達還主動請纓輔導初三年級的化學課。他讓家人將自己中學時的化學課筆記寄到寧洱,幫助同學們整理化學知識點。一年下來,這個班化學成績在90分以上的學生由原來的7人增加到22人。

不長的土石跑道、簡易的水泥籃球場……在寧洱鎮一中簡陋的操場上,解瑞濤和他的隊員們認真上著壘球課。工程管理專業的解瑞濤,充分發揮自己壘球運動員的專長,在寧洱鎮一中組建了一支初中生軟式壘球隊,成為雲南省第一支初中生軟式壘球隊,並成功申報了全國軟式棒壘球實驗學校。經解瑞濤多方聯繫,在南京工業大學老師和愛心企業的幫助下,寧洱鎮一中獲贈價值3萬多元的壘球設備。如今,學校壘球隊已由最初的11人發展到20多人。

教書,更要育人。寧洱鎮一中135班的楊惠珍同學,因為家境貧困,平時不喜歡與同學交流。佟京達了解她的情況後,細心鼓勵楊惠珍同學。放下包袱的楊惠珍成績突飛猛進,最終拿到了重點中學普洱市一中的錄取通知書。

2013年,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首期成員、黨員雷祖亮發現,900多名學生的寧洱鎮一中,團員僅有80多人。在她的積極推動下,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共青團教育活動,很多學生增強了對團的認識,紛紛遞交入團申請書。2014年五四青年節,學校為200多名學生舉行了熱烈的入團儀式。

西部的貧困,激發起支教團成員的公益意識。南工大首任研究生支教團團長黃鑫,在支教期間發起「放飛微心願、實現微夢想」公益活動,幫助寧洱鎮一中的10多個學生完成了微心願,江蘇團省委書記萬聞華也參與其中。在研究生支教團的推動下,南京工業大學團委啟動了「牽手夢想、青春共進」計劃,全校164個團支部積極響應,定點幫扶寧洱鎮一中困難學生。經過認真評審,100個團支部與寧洱鎮一中100名困難學生實現了結對幫扶。

在研究生支教團的多方爭取下,社會各界2013年為寧洱縣同心鎮那柯裡村用水困難群眾援建了10口希望水窖,如今滿窖清水讓這裡的群眾如飲甘泉。(記者 申 琳)

相關焦點

  • 用一年時間做一件難忘的事——西北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小記
    用一年時間做一件難忘的事——西北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小記  本報記者 李欣瑤  在每一個師範生心中,都有一份「支教」情結。  在偏遠鄉村的學校裡,用知識編織農村孩子五彩的夢。  在西北師範大學,有這樣一群學生,他們拿出一年的時間,來到我省和政、天祝等民族地區支教,圓自己心中的「支教夢」。  2012年,西北師大大四畢業生王丹和另外兩名同學來到了和政縣和政中學。王丹是團中央第十四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也是西北師大首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
  •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簡介
    王俏,女,漢族,中共黨員,江蘇徐州人,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現已推免至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婦科專業。  周琰,女,漢族,中共黨員,江蘇宜興人,南京中醫藥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現已推免至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專業。
  • 燕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工作簡介
    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學校源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1960年獨立辦學,定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成為原機械工業部直屬高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 南京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介紹
    孫可鑫,女,彝族,中共黨員,雲南玉溪人。研究生(推免)期間將在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材料與化工專業進行研究學習,現為南京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雲南雙柏分隊成員,服務於妥甸中學。  本科期間曾獲人民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二等獎等榮譽。  支教宣言:不忘初心,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 青年之聲③ |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南京郵電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孫嘉寶  初識——「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2018年4月,第一次了解到學校的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這一群體「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國家對於青年一代的期許,「我要努力成為支教團的一員,儘自己的全部心力去教書育人,堅定信念、支教扶貧,將青春之我奉獻今日之中國。」兩年前,我對自己說。  選擇——「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2019年9月,面對著人生的分叉口,我毅然地選擇了參加研究生支教團,成為一名光榮的青年支教志願者。
  • 西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簡介
    《大英百科全書》曾將西北大學列為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2012年9月,為了貫徹落實研究生支教團全國項目辦〔2012〕15號《關於組建中國青年志願者第十五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文件精神,西北大學積極響應團中央、教育部的號召,由校黨委領導,校團委實施,校研究生院、校教務處、學生工作處及校紀委等相關單位積極配合,在全校範圍內廣泛宣傳。
  • 重大研究生在綠春:用一年時間做一生難忘的事!
    去年8月初,重慶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一行6人到達綠春縣第一中學,他們在15個班級任教,教授數學、英語、歷史等科目。教授英語課程的趙美同樣來自山區,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教學幫助,為綠春一中的學生走出大山出一把力。在此之前,趙美參加了很多志願服務項目並樂在其中。
  • 河北大學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簡介
    當支教團在臨行前寫下這誓言的時候,每一名隊員的心裡都是不平靜的。「聖水湖畔接力奉獻,志願西部無悔青春」,當河北大學八名志願者吶喊誓言時,每個人都深諳這句話意味著什麼。肩負使命離開河北這片給支教團帶來無限回憶的熱土時,心中倍感驕傲和自豪。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簡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蔡溢瑋(團長)、宋燁、李明元、柏沐青、袁丹、梁藝於2020年7月接過第21屆研支團成員們手中的接力棒,繼續在教育扶貧的路上傳承初心,再創輝煌!  蔡溢瑋,男,漢族,中共預備黨員,江蘇南通人,本科期間就讀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專業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
  • 浙大研支團周亞星:用一年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我想告訴您,您發的衣服,我們都很喜歡,謝謝您和支教團。」「您永遠都是我們的老師。」……這些兩個月前的臨別寄語,周亞星都還歷歷在目。周亞星是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2013級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本科生,現已保送研究生至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動力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後,他帶隊前往國家級貧困縣昭覺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扶貧工作。
  • 新疆醫科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簡介
    其中普通本科生10706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304人,博士研究生262人,普通專科生1244人,成人教育學生10314人。  組建研究生支教團參加「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是新疆醫科大學響應團中央、教育部號召,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積極落實國家「科教興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充分發揮學校青年人才優勢,緩解國家中西部貧困地區師資短缺等問題,促進廣大青年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徵程中建功立業的一項具體措施,是新疆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行動的重點項目之一
  •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簡介
    專欄名稱: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簡介  呵護夢想,壯美青春——南京理工大學第十五屆研究生支教團簡介  2012年9月17日,南京理工大學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批准,首次招募研究生支教團,按照「公開招募、自願報名、擇優選拔」的方式,在全校範圍內招募6名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2013屆本科畢業生,組成南京理工大學第十五屆研究生支教團,奔赴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校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簡介
    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研究生(推免)期間將在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經濟管理學院學習公共管理。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  本科期間曾擔任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兼素質拓展中心主任。  徐佳憶,女,漢族,中共黨員,江蘇無錫人,研究生(推免)期間將在護理學院學習護理專業。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 南京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風採展示
    南京大學作為首批入選「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項目高校,1999年至2019年,累計組建研究生支教團21屆、選派志願者364位,先後赴寧夏、甘肅、西藏、雲南、貴州、湖北等6省10縣32所中小學開展教育扶貧、智志雙扶工作,教授學生7萬餘人,授課30萬餘課時。
  • 青年志|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分赴廣西都安、寧夏同心報到上崗
    我校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10名成員背起行囊,分別赴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瑤族自治縣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報到上崗,開啟為期一年的支教服務工作。為積極響應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今年,在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校增設了寧夏同心縣為支教服務地。
  •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由多位攝影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從北京出發,兵分十路,歷時半個月,行程上萬公裡,先後深入到山西靈丘縣、陝西富平縣、西藏林芝市、雲南德宏芒市、廣西凌雲縣、青海湟中縣、內蒙古準格爾旗、湖北建始縣、黑龍江青岡縣、四川昭覺縣等地,探訪了10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支教團,用一張張生動的照片,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支教故事。
  • 東南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準備啟程!
    6月19日下午,東南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徵儀式在九龍湖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會議室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鄭家茂出席儀式並做講話,校團委以及相關學院負責人、往屆支教團成員代表參加了活動,第二十二屆支教團全體成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儀式。
  • 湖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我的青春是一句「老師,您好!」
    王孝銘是湖北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8月中旬,他和另外10名同學被選入支教團,分赴重慶市雲陽縣、四川省康定市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扶貧支教工作。「今年是我們第一次以教師身份度過教師節,感覺離我的教師夢想更近了一步。」
  • 山東大學生偏遠地區支教:用一年時間做一件溫暖一生的事
    在山東大學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的選擇,是去到偏遠地區,給那裡的孩子們當老師。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足以溫暖一生的事情。去偏遠地區支教,他們把目光放在孩子們身上山東大學第18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文學院2017級研究生劉琛說:「在你未曾關注過的世界,有很多你不曾觸摸過的生活,而我們想用一年的時間去做一些改變,讓他們看到更多新的可能。」
  • 北京交通大學第十八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簡介
    楊曉宇,漢族,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現任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團長暨五家渠分隊隊長。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讓我們在這片沃土上,揮灑青春、播種溫暖,將珍貴的一年支教時光作為人生的砥礪石,為祖國西部大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