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有個朋友找老胡說,這幾年國內高端白酒炒得這麼火,人們真的能喝懂高端白酒嗎?老胡告訴他,高端白酒賣的不只是品質,更多的是酒的地位象徵,地位高的酒就是好酒。
為什麼這麼說,老胡來給你講講其中的道理。咱還是拿茅臺酒舉例,茅臺酒自建國開始,就與其他名酒的地位不一樣,無論銷量如何,官場、職場都有它的身影,所以它的身價自然而然的高,因此在大眾眼裡,飛天茅臺就是好酒,能跟它媲美的都是好酒。
你可能覺得老胡說的道理不夠充分,那咱再看看一個國外的實驗。2019年,美國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盲品實驗,他在紅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檳三個品類中各挑選出兩款,每款酒的價格相差均達到10倍,而後他邀請來50名葡萄酒愛好者盲品這些酒,最後讓這些人指出他們盲品的哪一瓶酒更貴。最後只有一半的志願者選對了,他得出結論:參加品酒會的志願者純粹是在自嗨,他們把高價等同於高級,只選貴的不選對的。
對於咱們這些普通酒友而言,高端白酒可望而不可及,我們能知道一款酒的好壞全部是得自廣告、包裝、他人的評價,即使真的能喝上一瓶,沒有同價位的對比參照物,也只是因為它很貴才覺得好喝。
我同事去年到北京開會,她在北京賓館給各種名酒拍照、宣傳,歡迎宴會上擺的就是飛天茅臺,她喝了一口只覺得滿嘴火辣辣的,跟同行的老師說什麼酒好難喝,別人告訴她這是茅臺她才反應過來多喝了幾杯。她說當時只覺得可惜,這麼貴的酒沒再喝幾口,但入口感覺跟普通白酒沒什麼區別。
老胡一開始還覺得可能是清香白酒喝得多了,喝醬香白酒只覺得很難聞,「醬油味」很足,直到後來一位前輩告訴我,中國這些名酒,哪個大廠不是有一群粉絲追捧,在他們眼中這些高端酒就是不容褻瀆的神壇,你膽敢批評一下便要招來謾罵與指責,說你不懂酒。但是普通人更多,他們只喝幾十、幾百的酒,這些動輒幾千的當然有好酒,但是溢價嚴重,酒也不再是酒,而是象徵、是吹噓的資本。
現在請人辦事,飯局上沒有茅臺酒那就不喝酒了,茅臺一上桌反口就說少喝點。
老胡總結了一下,金錢能麻痺人的感官,當喝到一瓶大領導才能喝的酒,你心裡想的是拍照、價格、身份,你的大腦無形中操控了你的味蕾,除非它真的難喝。所以不要相信你的舌頭,它已經欺騙了你。忘記官方對酒的包裝,小酒廠的10年陳釀也是茅臺出品的高端好酒。
各位酒友覺得老胡說的有無道理呢?歡迎評論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