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是個有趣的現象。睡覺時還能做出精巧的肢體動作實在讓人驚奇。人們如何做到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協調肢體行走、講話甚至駕駛?我們如何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我們是清醒的?
典型的夢遊者的形象:雙臂向外張開,雙眼緊閉
夢遊通常也被稱作夢遊症。它屬於睡眠機能紊亂,是一種當睡眠被打亂時的異常行為。普通的睡眠機能紊亂包括尿床和磨牙等行為。哈伯生和西爾維斯特裡兩位博士將睡眠機能紊亂描述為大腦的「時序和平衡錯誤」,大腦在清醒和睡眠狀態間不停地變換。
想想看大腦多麼複雜,它要做多少工作:控制呼吸、保持心跳、保存所有記憶、使人有哭、笑、愛和恨的能力。現在再想想看你是怎麼睡覺的:一會兒做夢、一會兒不做夢、從伴侶那兒偷被子、打呼嚕、翻來覆去,有時醒來時身心平靜,有時卻心神不寧。這是一個由複雜器官控制的複雜過程,但很容易發生些小意外。
是什麼讓人從睡夢中起來?過去認為夢遊者是將他們的夢境或潛意識裡的欲望和恐懼表現出來。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麥克白夫人白天深藏她的背叛行為,而晚上在睡夢中供認罪行。另一些人則把它和魔法、魔力聯繫起來,如小說《吸血鬼》中的吸血鬼最終將他的尖牙刺入睡眠中的露茜體內。還有些人認為,夢遊只是純粹的身體自然反應,證據是貝裡尼的歌劇 《夢遊女》中的主角由於她睡眠中的無辜行為而遭受的各種麻煩。
夢遊的特點
你可能已經在電影中見過夢遊者兩眼緊閉,伸著胳膊走下樓梯的樣子。但還是讓我們看看事實是什麼樣吧。
在專業的心理健康手冊《DSM-IV》中,依據以下幾個準則解釋夢遊:
• 睡眠中離開床的行為通常發生在整個睡眠過程的前三分之一。
• 人們發現很難將你從夢遊的過程中叫醒。
• 想不起夢遊時發生了什麼。
• 從夢遊中醒來時往往感到迷惑。
• 夢遊者並沒有痴呆症或其它身體紊亂的狀況。
• 夢遊者的工作和社交生活會受到損害。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些準則。在前三分之一夜晚裡,你的身體處於非快速眼球運動(NREM)狀態--最深度睡眠狀態。NREM睡眠狀態是指身體在床上翻來覆去,但大腦趨於平靜,意味著沒有在做夢。所以夢遊者並不是在「表演」他們的夢境。也可以這樣認為:在NREM狀態,大腦平靜但身體活躍。REM狀態中,大腦活躍而身體平靜。
在紐約市由藝術家Doug Aitken舉辦的一次公眾藝術展中,一幅畫被投影到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外牆上。"夢遊者"揭示了在城市中的人們如何『展現』他們的記憶和故事。
深度睡眠時大腦對外界的刺激有抵抗力,這就是為什麼很難叫醒夢遊者的原因。如果你執意叫醒他,夢遊者會在幾分鐘裡會感到困惑並對之前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夢遊的過程可以持續少至幾秒鐘多至半小時。夢遊者通常目光呆滯,面無表情,看上去可能是醒著的,但行動遲鈍。夢遊者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動作,從簡單的起床在房間裡四處走動到駕駛汽車或演奏樂器。
夢遊大多發生在兒童身上,男孩較女孩為多
出現夢遊情況的絕大多數是兒童。你無法想像有多少成年人在他們年幼時有過夢遊的經歷 -- 父母發現他們在門前的草坪上遊蕩或者穿著睡衣在街道上走動。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會逐漸擺脫夢遊,成年夢遊者的比例小很多。夢遊往往會發生在每一個家庭成員中,男孩較女孩為多。
要叫醒夢遊者嗎?
所謂不應該叫醒夢遊者是一個荒誕的說法,但是讓他們受驚也是個糟糕的主意。夢遊者處於危險之中 - 小孩子可能會跌倒,一個成年人可能正要開車去什麼地方。最好的方法是溫和的將夢遊者帶回床上。大多數人一個晚上只會經歷一次夢遊,所以他不太可能再次起床。
為什麼會夢遊?
過去認為夢遊者是將他們的夢境表現出來。也有人認為夢遊一定是和羊癲風、癔症、精神分裂甚或夢遊者深埋心底的秘密有關。
開誠布公地說,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人為什麼會夢遊,但我們會討論一些有可能的原因。
之前提到過夢遊發生在最深度睡眠狀態,也就是第三和第四階段。這時候腦電波的頻率非常低。白天的時候,大腦就像一個忙亂的蜂窩——而進入NREM睡眠狀態後,它就很少嗡嗡叫了。然而人的身體此時仍舊活躍,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所以此時大腦已經睡眠,而身體還可以移動。
睡眠狀態
心理健康專家將夢遊歸因為"覺醒紊亂" ——大腦被從深度睡眠中觸發,此時人處在睡眠和清醒的過渡階段。
夢遊者大多數為兒童的事實就非常明顯,特別是當他們中的大多數長大後都不再夢遊。兒童的大腦發育非常迅速,時刻準備接受各種刺激。從流口水的嬰兒長大到可以讀書的幼兒園小朋友只需五年——你會認為隨後的五年還會有如此迅速的大腦發育嗎?
一些人認為兒童的大腦還未發育成熟,還不能完全地理解清醒和睡眠的循環——對睡眠的了解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由於由於兒童發育太快,也許大腦中的一些區域比其它區域發育更快,或者某些部分是優先發育的。
NREM睡眠狀態中人的身體同時也在做自我恢復以及分泌激素,包括生長激素。兒童的大多數時間都在成長過程之中,分泌的激素也許會觸發沉睡的大腦也是可能的。
大多數成年人也像兒童一樣夢遊——除非有其它失調的症狀,很少從成年期才開始夢遊。當兒童過累或承受過度壓力時更容易夢遊。一些同樣的因素會影響成年人,如特定的藥物、酒精和發燒。
當然,對一些人而言,夢遊並非無害。它已經被與癲癇發作、REM睡眠紊亂以及諸如帕金森症和阿爾茲罕默氏病等大腦器質性病變聯繫起來。如果你家裡的小孩夢遊,他/她可能要麼隨著年齡增長不再夢遊,要麼受益於規律的作息時間和減壓幫助。如果是成年人開始夢遊,早點去看醫生吧。
夢遊殺人犯
穿著獄服的夢遊殺手Scott Falater。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1999
一些夢遊者遠不止穿著睡衣在屋旁遊蕩. 曼徹斯特市一個叫Jules Lowe的男人在夢遊時殺害了他的父親後被判無罪。
亞利桑那州居民Scott Falater在被指控連刺他妻子44刀後利用夢遊為自己的罪行辯護。這些都不是孤立的事件。
精神病專家Peter Fenwick報告指出發生在17世紀的幾個夢遊殺人者,當騎士刺死了他的朋友後被判有罪。
美國最早的在夢遊的情況下犯下謀殺罪而被判無罪的先例當屬Albert Tirrell。他於1846年被控謀殺了他的情人。
藝術作品中的夢遊
大約1865年前後:歌劇《夢遊女》,義大利裔英國女高音Adelina Patti
夢遊是藝術作品經常採取的藝術描述手法,或許這是探索新藝術領域和表達心理活動的一個方法。莎士比亞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麥克白》中利用了一個夢遊的場景來揭示麥克白夫人性格發展的關鍵因素,她冷酷的的野心導致她策劃了一場謀殺——但她也深有悔意。當她的侍女帶了一個醫生來看她時,她正在睡夢中沿城堡走動,供認她的罪行並企圖洗掉手上的鮮血。睡眠帶走了她白天所戴的面具並讓她不由自主的懺悔——睡著的軀體反抗清醒的意識。
在貝裡尼的歌劇《夢遊女》 中, 一場夢遊事故引發混亂。一個夢遊的婦女被指控對丈夫不忠——當她懵懂地從另一個男人的房間裡醒過來時。歌劇中的其他角色在親眼目睹了她沿著陡峭的橋梁行走時才相信了她是在夢遊。他們沒有叫醒她,擔心叫聲會導致她墜橋而死。她靠她身處險境才證明了她的無辜。這個例子也引發了叫醒夢遊者是有害的行為這一不實說法。
Nina Vyroubova 和 Serge Golovine在"夢遊者"中表演,由Marquees de Cuevas¬國際芭蕾舞團演出
傳奇般的舞蹈指導George Balanchine在芭蕾舞劇《夢遊女》 中使用了一些貝裡尼的音樂,但修改了故事情節:一個詩人參加男爵的舞會時遇到了一個美麗的夢遊者,但隨即被妒火攻心的舞會主人殺害。當碰到夢遊者時,詩人無法將她喚醒。在他死後,他的屍體被抬到她那裡保存。 在芭蕾舞中看到夢遊十分有趣,此時夢遊的外在表現非常重要。女主角在表演這段複雜的雙人舞時必須要讓觀眾清楚的意識到她是睡著的。在表現夢遊的元素中加入了怪異、神秘的感覺以營造更加陰沉的氣氛。
德國默片"Caligari先生的柜子"中的一個場景,由Robert Wiene導演
《Caligari先生的柜子》或許是世界上第一部恐怖片,它的情節主線是一個被邪惡的醫生所控制的夢遊殺人犯。這部影片的德國表現主義風格利用巨大的陰影和扭曲場景展現出了瘋狂和陰險。小說《吸血鬼》中的吸血鬼最終得以將他的牙刺入夢遊中的露西身體裡。
在藝術作品中,夢遊往往與鮮血、危險、魔法聯繫起來,最糟糕的情形是失控。夢遊者將他們的命運轉交到周圍環境的手中。對夢遊的興趣或許來自它包含了轉變的過程:一個人置身於兩種不同的範圍,身處兩界。另外則來自於恐懼——自己的幻想或齷齪行徑會在睡覺時不受控制地表現出來。如果你的軀體在夜裡遊蕩,靈魂和意識被拋到身後時會怎樣?夢遊的一部分特點就如同殭屍一樣。
其它的睡眠機能紊亂
夢遊不是唯一的睡眠機能紊亂症狀。還有睡眠性行為,有時稱作睡眠性交症或夢遊性行為(Somnambulistic Sexual Behavior,SBS)。 它比聽上去要包含更多含義——睡眠期間的性行為。具有這種症狀的人會在睡覺時具有性意味地撫摸自己或開始性交。只有當他們的伴侶或室友提及時他們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個男人在一起強姦指控中被判無罪,實際上是依靠施暴時他還處於睡眠狀態的辯詞。具有睡眠性交症的人往往變成夢遊者或具有其它睡眠機能紊亂症狀。
睡眠進食是安眠藥Ambien的一種副作用
睡眠進食只是令人不安嗎?.你或許會將睡眠進食和安眠藥Ambien聯繫起來。隨著這種安眠藥的流行,發生了多起人們在睡覺時進食的事件。這可不僅 僅是起床拿一塊三明治那麼簡單,而是吃大塊的黃油或者香菸還有生肉。醒來後發現床上有殘渣或體重日漸增加但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走進廚房可能只是為了滿柜子 的找玉米餅或在地上找奶酪——流質製品似乎變成了睡眠進食的標識物。儘管具有可能的奇怪副作用,Ambien還是比同類的其它RX安眠藥更暢銷。一些用藥 者報告當改用其它藥品後問題就沒有了,Ambien自身就是個大問題。一些醫生說睡眠進食可能只是導致你第一次夢遊的什麼東西的另一個症狀。
一些人睡覺時緊咬牙關或磨牙,這種情況稱之為磨牙症。磨牙的噪音甚至大到可以吵醒同伴——有些人說哪種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在嚼石頭。這會損傷牙齒,讓人頭疼並使頜骨受損。當醒著磨牙時,你能感受到傷害因而不再繼續,但當睡覺時身體就沒有這麼協 調。一個醫生聲稱睡覺時磨牙能施加250磅的壓力到牙齒上。心理壓力使情況更糟,一些醫生推薦抗憂慮藥物,即使一種特製的護嘴器就能改善狀況。
睡覺時磨牙能施加250磅的壓力到牙齒上
說夢話,有時稱作夢囈,能吵醒你身邊的人,但它是無害的。講夢話的人只是在製造噪音或對著你自言自語。遺尿症是尿床的術語解釋。REM睡眠行為紊亂(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有點像夢遊,只是它發生在REM睡眠階段,在這個階段你的肌肉根本就不能動。RBD通常導致人們表現出他們的夢境,就像人們對於夢遊的錯誤理解。
(譯言網供網易探索獨家專稿,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