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x 男,7歲,小學一年級學生。
因為上課不注意聽講,被老師罰站。
回到家裡以後悶悶不樂,父母問他為什麼不高興,他就是不回答。
到了晚上,總是睡不著覺,後來在母親的安慰下,慢慢地入睡,到了後半夜,他母親被他的說話聲驚醒,他不斷地說「打……打打死你」。
後來好幾個晚上都聽見他喃喃自語,講些什麼聽不清楚,把他喊醒,間他是否在做噩夢,他說不知道。
於是來醫院就診,被診斷為夢囈,後來服用了小劑量的安定劑,症狀消失。
所謂夢囈,指的是在睡眠中「說夢話」或發出除鼾聲以外的某種聲音。
夢囈現象可以發生在睡眠的任何階段,夢囈中所說的話,內容多數與日常生活有關,
以上這個孩子就是因為白天受到老師的責罰,晚上就出現了夢囈。
據臨床觀察,夢者在眼晴左右浮動的情況下出現的夢囈、說話或聲調常常是富於感情色彩的、說話的內容與夢境基本符合。
夢囈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含糊不清的嘰裡咕嚕聲,
嘴唇無聲的動作,
音調怪異的隻言片語,
流利的言語或歌唱,
發笑、悲嘆、哭泣、呻吟、歡呼、喊叫
……
當兒童在白天裡發生過激動的情緒體驗,
或者因活動過度而出現筋疲力盡的話,在夜間就容易出現夢囈。
對兒童來說,夢囈現象是比較常見的,一般不會被人認為是病態的,也並不需要治療。
因為夢囈是人的大腦皮層和皮層下的興奮和抑制不平衡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減輕或消失。
在成年人中間也可以見到夢囈,夢囈的惟一缺陷就是,在無意之中透露出夢者內心的秘密。
對夢囈的內容大多數人是沒有記憶的,少部分人醒轉後能記得自己似乎說過某些夢話,所以對夢囈的存在沒必要大驚小怪。
李×男,6歲。
經常晚上都會從床上爬起來,然後從房間裡走到客廳,圍著桌子轉一圈。
如果前面有凳子的話,他會避開,走完以後又會回到床上,然後安然入睡。
每次走動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喊他名字也不理睬,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眼睛好像是閉著的,他的父母聽人說,這是夢遊症,不能叫醒他,如果突然喊醒會發瘋的。
李在3歲的時候曾經連續三天高燒40度,當時診斷為腦炎,治療後沒有任何後遺症狀。
5歲半的時候出現現在的夢遊現象,開始發作沒有規律,十天半個月才會出現一次。
最近發作頻繁起來,幾乎每天都出現,這時家長才著急起來,到醫院來診治,腦電圖檢査輕度異常。
夢遊症是一種在睡眠中才發生的不自主的動作或行為,
如在睡眠的過程中起立行走,他們的意識狀態往往是低於正常的覺醒水平,他們對周圍的環境可以作出簡單的反應能力,但是在行為方面總是自行其是,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約數分鐘,他們在發作過後對自己的行為、動作基本上不能回憶。
雖然說是夢遊,在夢遊被喚醒後,多數人不記得有夢。
在病情發作前的腦電圖檢查,會出現陣發性的高電位活動。
夢遊在兒童中間是比較多見的,隨著成長發育,後來常常會自愈。
面對於成年人來說,具有夢遊症常伴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神經症等。
程× 女6歲。自去年以來常常從夢中哭醒,醒來後說有東西追趕她,有時還會說有個鬼來追她,要把她吃。
為此她媽媽深感不安,她媽不知道當女兒在晚上睡眠不安的時候,是讓女兒跟她爸爸一起睡,還是仍然讓她獨自一個人睡覺比較好;
她媽媽還擔心女兒在晚上哭泣或有時尖叫的聲音會驚醒她弟弟,因為她弟弟的睡眠也不好,女兒的症狀是否會傳給她的弟弟。
為如何處置女兒的問題,夫妻倆意見也不一致,也經常發生爭吵,後來發現這類吵架又導致女兒的發作增多起來。
夢魘是一種從噩夢中驚醒的狀態,一般在醒來後,都能夠生動地回憶起噩夢的內容。
由於夢境都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使做夢者常常處於極度焦慮之中。
經調查發現,夢的內容多見於:
夢者在夢中被妖魔鬼怪捉弄,或被惡人、猛獸追逐,自己或親人陷於某種災難的邊緣。
做夢者在夢境中往往想喊又喊不出來,想逃又逃不了,夢中常常是一種無可奈何或透不過氣的兩難狀態。
做夢的人在將醒未醒之際,常常會感到軀幹和四肢難以動彈,好像被什麼東西壓住一樣,需要幾經掙扎、努力オ可能清醒過來。
夢魘的發生常常以後半夜發生得較多。
兒童的夢魘在剛醒來時,常常會哭叫,訴說害怕,大人的安慰可以使他們逐漸安靜下來,並且會繼續入睡;
成人出現夢的話,則會影響他們繼續入睡,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第二天的情緒。
對3--7歲兒童來說,比較容易發生夢魘,夢魘的治療可以採取與夢者直接討論夢境的辦法,使夢者在夢境中沉著冷靜,意志堅強地去應付夢中的險境。
經研究發現,人的意志力是能夠支配夢境變化的,當我們在白天儘可能詳盡地去重溫噩夢的內容,反覆多次地講出來,寫下來,經過多次的排練,於是許多夢魘者就不再會焦慮、緊張、恐怖,夢現象也會自然地消退。
喬× 男,8歲,小學二年級。他從6歲開始就不斷地做可怕的噩夢又無法把他叫醒,他每次入睡半個小時以後會突然地坐起來,並且大聲地尖叫,但是臉上的表情顯得茫然。
父母想讓他醒來,喊他的名字,甚至想通過搖動他身體的方法喚醒他,然而在10分鐘內多數是不會成功的,到他醒來以後,不知道自己剛才在幹什麼,接著又會安然入睡,而且睡得特別深沉。
但是他的父母卻患上了失眠症,每天憂心忡忡,尤其當他白天玩得很累的時候,晚上的發作會更加厲害。
據了解,他的父親在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發作,這種表現後來被診斷為兒童夜驚。
夜驚的發作一般多在睡眠後半小時到2小時以內,多數是發作突然,表現為雙目凝視、表情驚恐、意識模糊,有時大聲喊叫,
或者呼喊救命、罵髒話,也會出現欠起身軀,坐起來,站起來,做些毫無目的的動作。
呼吸促迫,心跳加快,瞳孔散大,全身流汗,面色蒼白,發作時間約十幾分鐘,而且很難喚醒,發作完後又會沉入深睡,事後對發作毫無記憶。
夜驚的產生除遺傳、發育因素外,心理因素的影響也很大,兒童夜驚的發生率為1.5%-2.9%,在3--5歲兒童中多見,他們隨著年齡的增大會自愈。
兒童在夜驚發作時的表現往往使年輕的父母們驚慌失措,他們常常在老年人的指揮下,又掐「人中」,又拍屁股,大聲地呼喚,這樣的處理方式反而會使發作加重。
正確的處理應該是沉著、冷靜,一方面要保護孩子不跌傷,另外一方面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安靜下來,他自然就會入睡。
夜驚症一般不會嚴重到令人感到可怕或危險的地步,但是如有在夜驚的同時伴發夢遊,要及時找醫生治療。
下期精彩內容《少年時代的夢對人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