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立冬之日,不得不提食餃、補冬之說。
食餃:秋冬季節之交,「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好吃不過餃子」,立冬之日,我國北方人民偏愛吃餃子,南方人民愛吃些雞鴨魚肉。臺灣則食用「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食物。隨著餃子文化的流傳,早已打破地域的限制,食餃在全國各地都開始流行起來。
補冬:「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起天漸寒,是進補的好時節。飲食上少食鹹,多吃芹菜、萵筍、生菜、柚子、苦菊等苦味食物,以增加熱能為主,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牛羊雞鴨等。
說到餃子,在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瀋陽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西安還創製出餃子宴,用數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餃子已然成為中國的一種飲食文化,不管是南北方,食餃都成為了一種文化。在享受包餃子的樂趣的同時,人們常常將硬幣、紅糖、花生、棗和慄子等包進餡裡,寓意著各種吉祥之意,如吃到紅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慄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烹飪方法上也是五花八門:蒸、烙、煎、炸等。餡料上更是多種多樣,更有餃子餡的文化一說。如芹菜餡——即勤財之意故為勤財餃;韭菜餡—即久財之意故為久財餃;白菜餡—即百財之意故為百財餃;香菇餡—即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酸菜餡—即算財之意故為算財餃;牛肉餡—即牛財之意故為牛財餃;大棗餡—即招財之意故為招財餃;野菜餡—即野財之意故為野財餃;甜餡—即添財之意故為添財餃等。
那麼立冬之日,小宜也給大家推薦一款餃子的做法——豬肉韭菜餃。
材料:
豬肉、韭菜、餃子皮、鹽、料酒、食用油、蔥姜水
做法:
1、五花肉去皮剁碎、韭菜切末。
2、加入適量的鹽、油、料酒、蔥姜水
3、順時針攪拌餃子餡,拌至餡量充分融合;
4、在餃子皮四周塗一點水,包入餃餡
5、按需下鍋蒸、煮、煎、炸。
簡單、快手、寓意美好的豬肉韭菜餃就熱氣騰騰的完美出爐啦!
立冬之日,不妨一家包個豬肉韭菜餃,享受家庭團圓、動手包餃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