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邀請到中央民族大學期刊社編審,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文學所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滿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紅雨,帶我們解讀了不一樣的納蘭性德!
李紅雨
現場圖
短短的兩個小時時間,李老師結合對納蘭詞的分析,從五個方面帶我們揭示了滿族文化語境下的納蘭性德和納蘭詞,現將老師所講內容總結如下:
一、清初詞壇上的真情一派
納蘭性德是清初詞壇上的傑出詞人,他與朱彝尊、 陳維崧鼎足而三。
納蘭性德像
作為清初學習漢文化的文化他者,沒有文化包袱,不受時弊文風的困擾,詞作以吐露真情實感,表達自我為要,「語出丹田,如出水芙蓉」。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他的評語:
「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
「談經史源委及文體正變,老師宿儒有所不及。」
「肆力經濟之學,熟讀通鑑及古人文辭,三年而學大成。」
—— 徐乾學
「翩翩一濁世公子,有此器識,且出自滿洲,豈不異哉。使其永年,恐清儒皆須讓此君出一頭地也。」
—— 梁啓超
納蘭性德自己則說「詩乃心聲,性情中事也。」
王國維對納蘭「未染漢人風氣」的評語,正是在文化底色上對納蘭予以了肯定。
納蘭性德的詞學思想,來自於他對於漢文化的深入濡染和對詩詞內在規律的精深把握,因此其真切純摯的詞風,雖然關乎個人稟賦,但並非完全是他民族氣質和天然心性的無意識的流露,亦是對詩詞真諦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高度後的自覺選擇。
二、民族文化中的女性觀
滿族作為北方少數民族,男女之間平等相待,尊重女性,沒有漢族文化中「男尊女卑」,「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的觀念。
納蘭性德以平等的視角,對女性的傾心與讚美,純摯而深切、篤厚而清澈,不帶有漢族文人那種根深蒂固的男性優越感,歌詠女性的詩詞,也絕無任何香豔氣息。
與《紅樓夢》中的女性觀,有異曲同工之妙。
《浣溪沙》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欄無緒不能愁。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三、家族門第中的婚戀困擾
旗人世家門第之間青少年男女交往機會多,婚姻卻不能自主。
金啟孮《府邸世家的滿族》中寫道:「在府邸、世家中最不能如意的事,是婚姻不能自由。那時雖不能和漢官家內眷來往,但滿、蒙王府和漢軍世家之間,相互親戚關係很多,這些家庭的阿哥、格格之間自幼年起,有常在一起遊玩的機會。及情竇初開,即漸有某兩人互相傾慕之意,雖相互有意,不能說明。等到父母為之議婚之時,選擇要憑父母之意,往往不是自己愛情所鍾之人。這卻是府邸世家中少年男女最痛苦的事情。現在許多少年喜歡納蘭性德的《飲水詞》,但不理解他生在大學士明珠府,又正值他父親明珠權勢赫赫的時代,終日錦衣玉食,為什麼他的詞中會流露出那樣悲觀的情緒。一句話,就是與他的意中人不能成為配偶,由於失戀和婚姻不如意所致。」
獨特的民族文化氛圍和家族背景,使納蘭性德能夠方便地接觸與交往到更多的年輕女性,但滿族世家對於子女的婚姻,多是從政治上加以考量,難言的愛情糾葛因此而生。
在喪妻之痛而外,納蘭詞中諸多迷離的情困、情惑、情傷、情逝,其主要的緣由與此相關。
四、對民族故土的情愫
東北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發祥地,納蘭性德雖生長於北京,但對於北方景物,有著天然的親切感並傾心感受。其書寫的北地邊塞詞章,是納蘭詞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數量多,更因充溢著騎射民族所具有的蒼茫雄渾氣魄,意象獨成,為中華詞史提供一批了難得的優秀作品。其常在給友人書信後落款為:「長白」、「長白山人」、「松花江漁」,也透露出對民族故土的情愫。
納蘭性德的行旅詞章,是納蘭詞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納蘭詞民族文化的促成因素:一方面是納蘭性德身為御前侍衛,多次扈蹕出行,遂有「年來強半在天涯」的經歷與體驗。另一方面則是他對於民族故土、北方景物,有天然的親切感,傾情領略,悉心感受。
納蘭性德的邊塞詞顯現出另一種風致:雄渾曠遠,蒼茫悲涼,氣象博大,意境獨成。是納蘭詞中極為優異的筆墨。
《採桑子 塞上詠雪花》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
現場圖
五、對民族歷程和古今興衰的省思
納蘭性德的家族史既昭顯也充滿悲情,是民族史的一個縮影。滿族上層集團在創造赫赫功業的同時,也不斷地骨肉相殘、滲透血淚。納蘭以超越性的人文情懷,由民族崛起之傷,上升至古今興廢之嘆,並對王朝更替造成的黎民之苦,充滿悲憫之心。
納蘭性德不僅僅是一個出生豪門、仕途失意,兒女情長的天才詞人,還是一個載負了民族、家族、時代痛楚的文化異數。
本期大講堂完整版視頻將上傳銀川新聞網,本平臺也將進行推送,喜歡納蘭性德和納蘭詞的朋友記得收藏。
主辦單位
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
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寧夏大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自治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自治區文史研究館
寧夏社會科學院
丨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
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是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持有的一個品牌項目。
自2013年5月至今,由寧夏社科聯、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寧夏圖書館等單位共同打造的「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以公益的形式,面向公眾定期開放,邀請區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走進大講堂,從國學、養生、教育、歷史、文化、藝術、心理等多角度開講,豐富的內容不僅讓文化深入而廣泛地浸潤到銀川市民的生活中,同時也使得學術性、知識性文化突破了過去狹小的學術圈子,而真正成為「大眾的經典」。
經過7年的打造,「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已經成為銀川市持續時間長、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一個品牌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