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女神校」-HEC Paris交換的10件小事 | 海外交流交換

2021-02-19 復旦港大IMBA項目


在著名「女神校」——全球排名第三的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做交換生的這一學期裡有許多難忘的經歷,感恩這段旅程讓人生更加豐富與多維。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dare.

2020年在疫情的肆虐之下已經過半,在全世界人的記憶裡,這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的時間轉眼就過去,很快也很慢。有幸在今年第一季度前往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進行交換,這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深刻的記憶了。1881年建校的HEC Paris作為世界頂級商學院無疑是商科學生心之所向,也吸引著世界各地有志成為政商領袖的人才慕名而來。這裡培育過眾多精英,包括了前法國總統奧朗德,WTO總幹事Pascal Lamy,歐萊雅集團執行長Olivier Calandreau等等。都說HEC Paris是「女神校」,我對「女神」的嚮往也是由來已久,因此在交換學期裡絲毫不敢懈怠。如果要分享交換心得的話,我想,以下列出的10件小事是我最深的感受。

2020年1月,來到巴黎這個浪漫之都的那一刻便開啟了此次「不平凡」的交換之旅。彼時正是全法大罷工的緊張時期,各類公共運輸——從公交、地鐵到RER、火車幾近癱瘓。在開始交換前,我也曾擔心當地不斷升級的罷工事態會影響上課和生活。許多課程因為交通中斷不能順利進行。然而沒想到的是,這場「黑天鵝」事件還未平息,新冠疫情就開始了。在「黑天鵝」成群而來的這一學期遇到了許多緊急狀況,也感受了不同的國家和文化應對事件的不同方式,這也是一段難得的人生經歷。

因為罷工的原因,前往HEC Paris的交通工具基本停滯。第一天去報導,我便花去4個小時在路上。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女神」非常低調,坐落於Saclay省Jouy-en-Josas的小山頂上。爬了整座山才終於看到了學校的大門。學校的建築和布置也都簡潔明快,並沒有冗雜的裝飾。走在校園裡,仿佛是山區森林裡的一個休息區,全然聽不到小巴黎「熱火朝天」的罷工聲響了。

(圖:爬到山頂才會看到HEC Paris的「真容」)

HEC Paris的招生向來以多樣化著稱,這裡的學生來自107個國家和地區,背景也相當多元。MBA項目中除了有許多來自美國和歐洲各國的同學,也不乏亞洲面孔。遍及全球的校友網絡也是HEC Paris的優勢之一。這裡的同學平均年齡比國內MBA的同學稍長,許多在讀生都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為了更好的發展而來此精進。在交換學期選修課的課堂上,同窗裡既有來自Google的IT大拿,也有許多來自奢侈品行業的市場精英,有來自醫藥生物公司的研發科學家,也有創業有成的連鎖餐飲企業主。同學期來到HEC Paris MBA項目交換的同學也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了Harvard、LBS、UC Berkley Haas、Chicago Booth等頂級商科院校的精英。

多樣化的國籍、膚色、宗教信仰、職業背景,常常給HEC Paris的課堂帶來激烈的討論,還有發散性的思辨。與此同時,無論入學前已經取得多少成績,來到這裡,大家都把心態「歸零「,讓體系化的商科教育為自己的未來注入無限可能。

「女神校」的管理出了名的嚴格。MBA項目的必修課上,HEC Paris仍然採用固定座位的方式確保所有學生能準時準點、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交換的學期裡,我一共修讀了4門課程,包括Advanced MarketingStrategy、Marketing through SocialMedia、Business Simulation、Odyssey 3.14: Re-InventYour Business Model。這裡的學習強度很大,趕Due到半夜也是常事。學校裡的自習討論室早早就會被訂光,濃濃的學習氛圍可見一斑。

好在HEC Paris的校區遠離繁華的巴黎中心,這裡靜謐的樹林、清新的空氣、空曠的視野都為靜心學習帶來了天然的保障。

(圖:傍晚的校園依舊燈火通明,許多學生在此自習討論)

在嚴謹治學和強調專業素養的傳統以外,HEC Paris 也非常注重提升未來全球領袖的領導能力,讓這裡走出的學生「敢於」在企業中和在複雜情況下將創新想法和解決方案付諸實踐。在這一點上,各類由學校及學生組織的活動都成為了開拓視野、強化組織力和領導力的舞臺。與此同時,HEC Paris具備成熟的與國際知名企業的溝通平臺及培養機制,還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想法提供諮詢建議和投資計劃。學習與實踐在這裡幾乎沒有隔閡,能夠通暢地實現對接。

交換生的生活充滿了新鮮感與未知的挑戰,也收穫了滿滿的友誼。與HEC Paris在讀的同學們一起,除了經常聯(Chi)絡(Chi)感(He)情(He)外,我從他們身上體悟到了許多人生的心得,得到了很多啟發和靈感,也遇到了頓悟的「Aha moment」。身邊的「大神」有時不起眼,但他們會在不經意間成為人生導師,也是指路明燈。

(圖:交換期間收穫了滿滿的友誼)

2020年的除夕令人難忘。這一天恰逢Advanced MarketingStrategy課程的Final Pre與結課,同時也再次遇到了全法「No Transportation」的大罷工。因為我租的房子位於巴黎市區,下午課程結束之後需要趕回住處。沒有通暢的公共運輸讓返程變得異常艱難,輾轉回到小巴黎的我在異國度過了一次別致的除夕。

許多朋友會好奇,到法國長期交流學習的話,不懂法語行不行?我的答案是,行也不行。在HEC Paris學習,全英文的環境以及遠離小巴黎的校區使得英文足以應對學習和基本的生活所需。然而,來到法國,不論是路牌、菜單還是超市採買,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全法語的環境,如果完全不懂法語的話,會遇到不少的困難。比如說,法國的一些地鐵和城際火車是不報站的,或者僅用法語報站,亦或者平時公共信息的公告都是全法語。如果能稍微懂一些日常用語,能「連猜帶蒙」地明白這些信息,無疑會給法國的生活帶來不少便利。再說,法國人不論和誰見面,哪怕是電梯間遇到的陌生人,張口都必「Bonjour」/「Bonsoir」的文化,時間長了也讓人覺得分外親切。

關於在巴黎的生活,海明威有一段話非常貼切:「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這次交換是我在巴黎住過最久的一段時,對她的印象大為改觀。曾經覺得巴黎的衛生狀況不理想,這裡的人也有些高傲,然而置身於這座浪漫之都久了以後,她的魅力足以掩蓋一切的不足。

除了經典的羅浮宮、艾菲爾鐵塔,蒙馬特高地,巴黎有燈紅酒綠的紅磨坊,也有高雅華麗的凡爾賽宮,有靜靜流淌的塞納河,還有其兩側——浪漫文藝的左岸和典雅雋永的右岸。在右岸的蓬皮杜、奧賽看盡近現代藝術經典,在左岸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循著著名藝術家、作家的足跡一一打卡,都是不可錯過的體驗。如果喜歡文學和藝術的話,巴黎無疑是天堂般的地方,讓人魂牽夢繞。

在交換期間,我也忙裡偷閒地去了幾個沒到過的地方遊覽。那時候新冠疫情還未在歐洲發展起來,邊學邊遊的我也是非常幸運了。

這次交換的經歷是否值得自不必說,感恩這段旅程讓我的人生更加豐富與多維。最後,借用「女神校」的一句箴言: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dare!走近異國文化,構建全球視野!港大-復旦IMBA項目學生將赴海外名校開展為期3-6個月的海外交流交換學習,按照項目規定修滿規定的課程數量並滿足對應學分轉換。在異國他鄉體驗不同的課程體系與教學互動,與各國的交換生深入學術交流與文化探索、學習當地企業管理,加深對國際商業經濟環境與不同文化的深度理解。

相關焦點

  • 海外交流交換、暑校、海外志願者的超詳盡禮包請查收!
    為了更清楚的了解到有關提升海外背景的相關知識,搞清楚在眾多的海外經歷中哪些項目含金量較高,對留學申請的作用最大,以及申請的途徑和要求……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份滿是乾貨的提升海外背景分享講座實錄吧~本期內容:1、豐富自身海外背景的途徑及作用2、揭秘提升海外背景的常見誤區與須知3、如何申請海外名校交流交換或暑校一、豐富自身海外背景的途徑
  • 海外交流交換、暑校、海外志願者的超詳盡禮包請查收
    2、揭秘提升海外背景的常見誤區與須知3、如何申請海外名校交流交換或暑校○ 分數不重要,有經歷就可以○ 長期旅遊,學不到實質性的知識○ 與教授聯繫很少首先,在參加海外交流和暑校時如果同學之前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實習 / 科研經歷,那麼可以去海外交換交流,錦上添花,能夠提前適應海外學習生活,見識海外學府的教育水平等……
  • 交換那些事兒 (五):交換篇 (上)
    (說實話,除了學期交換的作用大點之外,別的幾種交流項目作用都沒想像得那麼大…好吧,其實哪怕是交換也不要指望太多),千萬不要指望可以通過這就改變人生。再者,如果你只是為了一份漂亮的簡歷而非學知識的話,在簡歷不算太空的情況下還是更建議假期去大廠實習,這給你帶來的價值絕對比一段所謂的名校暑校要大。詳情也可以關注我們公眾號後續推出的實習系列。② 疫情結束後可參考下方連結中Non-partner programs部分進行申請。
  • CEMS交換經驗談——法國HEC
    在CEMS交換經驗談系列中,我們邀請了正在各大學府交換的優秀學長學姐,對交換的學習生活各方面進行介紹,答案或繁或簡,希望能給即將出行的你一些簡單且實用的
  • 註冊 | Sydney Abroad海外交換項目線上市集
    10月14日,星期三4 pm-6:30pm(雪梨時間)1 pm-3:30pm(北京時間)註冊連結:https://sydney-abroad-fair.sydney.edu.au/en/儘管一些國家和地區仍實行旅行禁令,但「Sydney Abroad」始終致力於並誠摯地幫助你計劃和申請海外交換生項目。
  • 交流交換|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暑期交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直以來,南京大學都致力於培養國際化人才,給學生提供到大洋彼岸交流交換,感受在異國他鄉學習的機會。幾年來,我校與美、加、英、法、德、澳、日、韓以及芬蘭、瑞典、挪威、俄羅斯、新加坡等國的知名高校籤署校級學生交換協議110餘項,10餘個院系還與國外高校籤署院系級交換生協議,著力加強學生國際交流。
  • 本科交流交換助力背景提升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本科交換項目真面目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另一個名校本科交換的揭秘吐槽,讓大家可以多多了解其他交流交換的項目(文末還有關於交流交換的小秘密透露給大家喲~)。這是棕櫚全新開設的欄目「棕櫚導師就讀項目大揭秘+大吐槽」。 通過什麼渠道進行交換 通過學校國際交流處的合作項目,合作方是 SAF( Study Aboard Foundation ),中文名叫海外學習基金會。SAF 在中國大陸有 50 多所合作院校,包括同濟,南開,廈大,北師大,對外經貿等等。
  • 3次海外交換+5段實習,指南者留學學員從雙非財經到威斯康星
    C同學本科背景南京審計大學 會計學GPA:84 雅思:7 GRE:308錄取學校(2020年秋季入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農業與應用經濟學第一,本科期間的海外交換在申請研究生時會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如果在交換期間能取得高分,也直觀地向招生官證明了自己在國外適應、生存和學習的能力。第二,本科期間的海外交換試錯成本較低。
  • 【海外交換 | 同濟MBA】德國EBS商學院交換心得
    寫在前面感謝學校給予我這次寶貴的機會,讓我得以參加為期一學期的海外交換項目,有幸在生機勃勃的德國EBS商學院接觸到歐洲院校的教育方式,並與其他國家同學交流溝通,體會到文化差異帶來的校園差異,受益頗多。業內人士講座及課外至企業參訪交流 (PWC研討會)學科設置在學科設置上,國內的基礎課的設置比較充分,有助於同學們紮實掌握基礎學科知識,而EBS著重實用性課程設置
  • 暑校、交換、暑研傻傻分不清楚?超詳盡海外經歷分享讓你明明白白做選擇!
    我們按照板塊進行介紹: 途徑 通常來說暑校會分成兩個途徑。第一個是校內暑期項目或者合作項目,這個大家可以去學校的國際交流部或者海外留學部諮詢相關的合作項目。這些項目可能包含交換項目、暑期項目或者是短期海外遊學等項目。
  • 寶藏灣灣|交換攻略
    我呢,華師經管院國貿生,坐標廣州大學城,大二上赴臺灣師範大學交流,交換學系是企業管理系。因為有些政策各學校和學院不同,大家結合自己情況作參考啦。交換,是有舍有得的一場交易。交換大家應該最關心學業問題了吧。在所有可選擇的臺灣學校裡,臺師是教育水平最高的學校,如果認真學,對自己會是個不錯的提升。臺師和臺灣科技大學、臺灣大學屬於三校聯盟,三校的部分課程互選,有點像大學城十校互選,不同的是三校聯盟大部分的課都可以互選,不管是專業課還是選修課,學生選課相當自由。
  • 長江商學院金融MBA海外交換項目已開啟,等你來!
    【MBA中國網訊】海外交換項目是長江商學院金融MBA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參與優秀商學院的課程,與不同背景、不同觀點的同學間互相交流、學習與合作,提升學員學術水平、進一步培養專業技能、開拓學員的國際化視野、拓寬全球人際網絡。
  • 遠航·交流|韓國科學技術院交換
    為充分實施「科學基礎、人文素養、工程實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全面落實學校國際化發展戰略,學校著力推出學生國際經歷計劃——「遠航計劃,旨在積極構建人才培養國際化平臺,大力推動本科生、研究生參與國際交流,以豐富學生的海外經歷,促進多元文化交流,培養具有國際理解、國際交流能力、國際競爭力的領導人才。
  • 啟航2018|境外交換項目申請與籤證指引
    撰稿:蔡比瓊編輯:林子琪來源:國際翻譯學院中外學生交流發展中心從本周開始,ISA公眾號將會推出各個交換國家以及交換學校的申請與籤證辦理指引系列推送
  • 海外交換浪費時間和金錢,等於出國遊?你一定被騙了!
    海外交換作為背景提升的一種方式,成為了很多計劃去留學的同學的選擇。但是關於海外交換,也存在很多爭議與疑問: 「海外交換真的會對留學申請有幫助嗎?」 「海外交換除了能在履歷上增添一段經歷,還會有什麼收穫?」
  • 從禮物交換看馬塞爾·莫斯的交流傳播觀
    摘 要:本文通過闡述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的禮物交換理論,介紹莫斯三重角色——讓·鮑德裡亞的理論嚮導、齊美爾的思想知音和涂爾幹的學術繼承人的同時,著重從禮物交換的象徵性、交換行為的社會性和交換主體的總體性三個角度探析了莫斯的交流傳播觀,從而得出現代社會交流危機的病症所在——內容象徵意義的缺失、連續互動鏈條的斷裂以及主體完整人性的分離
  • 出國交換算是留學嗎 交換與留學有何異同
    交換生在交換期間的學習生活其實與留學生相比並無太大差異。他於大三期間到韓國中央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交換。雖作為交換生,但他積極融入當地的學習與生活環境中,並與當地的學生打成一片。他們常常在校一同上課,外出一起玩耍。圖為張龍飛(左)與韓國學生和中國留學生外出聚餐後的合影。  張龍飛供圖  在8月25日的海外學子版面上,刊登過一篇題為《「短期交換」讓學子多一個選擇》的文章,探討了短期出國交換的利弊。
  • 臺灣部分高校2019春季學生交換項目補報名通知
    廣大同學:  我校2019春季赴臺灣交換生第一批選拔工作已結束,根據選拔結果以及我校與臺灣各友校的交換項目協議,尚有少數交換名額。
  • 【交流交換】中國傳媒大學2018年春季交換生項目(第三批)報名通知
    、作業及考試; 4、交換生項目要求在學期間未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境外交換學習項目;  (三)課程 我校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選擇交流學校開設的與自己專業符合或相近的課程,學分由我校認定。 (四)學費及相關費用 1、交換生,對方學校免收學費;按照規定向我校繳納全額學費; 2、自費交流生,需支付對方學校學費;按照規定向我校繳納60%學費; 3、赴交換/交流地的往返旅費、住宿費、生活費、保險費、手續費等自理。
  • 學習期間是否應該抓住海外交換的學習經歷?
    對於學生和家長的迷茫,從出國留學的角度談一些想法,希望能夠對學生和家長的決定有一些幫助: 對於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目前正在讀大一、大二或者大三的學生,我還是比較鼓勵學生參與這種交換經歷的,優勢在於: 第一:能夠更早的了解和適應海外的教學模式和教授的教學風格,同時通過在海外的交換經歷,一個純英文的環境,學生的英語能力會得到很大的一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