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命理學即是八字命理學,排八字在外人看來是很神奇的一件事,其實說白了,排八字就是用幹支紀年法記錄一個人出生的時間罷了,和平時的公曆紀年法換了個紀年方式而已。
長舒一口氣覺得原來八字就這麼簡單啊?又是大錯特錯了,因為我們華夏先哲的智慧在於幹支本身所蘊含大量的規律和信息量。讀八字命理,其實就是讀這簡單的十個天幹符號和十二個地支符號的組合。如果按照公式化的方法列舉八字命盤的總數量為:60的4次方個組合方式,即12,960,000個組合,西方的星座命理相較起來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上圖紅框內即是八字命理的基本幹支信息,代表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時辰)。
但是你會發現盤中信息可以由簡單的時間,衍生出下面如此之多的信息。
八字命理學的發展歷程
八字預測術發軔於漢魏之際,成形於唐宋時期。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闡述命理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這些書籍形成於不同的年代,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從中我們可以管窺命理學中的社會思想。因此,自古至今產生的重要命理學著作,也成為本文所要深入研究的文獻資料。
比較有代表性的命理學著作如下:唐代的《李虛中命書》是現今留存最早的命理著作;明代的《淵海子平》確立了八字命理術的推算規則;明代的《三命通會》是命理著作的集大成者;明代張楠著的《神峰通考》提出了「病藥學」的概念;清代的《滴天髓》與《窮通寶鑑》是命理著作的巔峰之作。
上述命理學經典文本詳細記載了命理推算思想的軌跡,而到了現代,又出現了新的命理派別。在大陸比較有影響的是新派命理學、盲派命理學。
對國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