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化下鄉 王萍 攝
文化禮堂集市送服務 徐正達 攝
諸葛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民生實事蘊含社情民意,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集體智慧的結晶。辦好民生實事項目,是政府向人民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蘭谿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推動城鄉供水保障、安全便捷交通、停車設施建設等一大批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項目落地落實,讓蘭溪老百姓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蘭谿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一年來,蘭谿市上下強化責任擔當,緊盯時間節點,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民生實事項目,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努力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推動項目落地見效
有回音 有著落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2019年蘭溪10項民生實事項目涉及城鄉供水保障、安全便捷交通、停車設施建設、公共醫療衛生、城區道路改造、學前教育補短提升、關愛弱勢群體、北門菜場搬遷、公共文化建設和城鄉供電保障等多個方面,為老百姓描繪出一幅幅美好的民生畫卷。
這些民生實事,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順應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期待,具有普遍性、緊迫性。每一件都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項目,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針對這些項目,蘭谿市政府高度重視、壓實責任,相關部門認真履行、狠抓落實。「實施這些民生實事,是我們黨和政府的職責所在。」市政府辦公室組織責任分解,明確分管領導和責任單位,並印發《蘭谿市2019年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的通知》,第一時間下達具體工作任務,督促各責任單位細化措施、倒排計劃、落實責任,確保民生實事有人管、有人做。
「我們始終把民生實事作為中心工作來抓,對進展順利的項目,拔高標準搶抓進度;對存在困難的項目,分管領導靠前指揮協調,第一時間著手研究對策,及時破解難題,確保民生實事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全面兌現對蘭溪人民的莊嚴承諾。」蘭谿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蘭溪全面落實督查考核工作機制,做到「周有督查、月有通報、季有分析」,動態掌握實事項目推進進度。對推進緩慢項目形成政務督查專報,及時主動向上匯報情況,確保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努力完善考核機制,將民生實事工作納入各鄉鎮(街道)、機關部門年底綜合考核,力求以考核促落實,以考核保成效。
交出亮眼民生答卷
有速度 有質感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辦好民生實事,既是惠及人民群眾的過程,也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如今,蘭溪十大民生實事已圓滿完成,其中城鄉供水保障、停車設施建設、公共醫療衛生、城區道路改造、關愛弱勢群體、公共文化建設、城鄉供電保障等7項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這一份份誠意滿滿的答卷,讓群眾感受到發展的「溫度」、幸福的「質感」。
城鄉供水保障方面,完成受益人口7.6萬的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工業水廠管網延伸19.5公裡,改造提升城區老舊管網10.14公裡。
安全便捷交通方面,完成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自發光項目)300公裡,實現蘭溪客運班車和金蘭公交快線直達金華高鐵站。
停車設施建設方面,完成府前路、百子村、總部大樓、行知南路、行知北路、鐵南路等6個停車場建設,增設停車泊位5238個。
公共醫療衛生,完成覆蓋約14.2萬人群的大腸癌免費篩查工作,其中初篩35913人,腸鏡精篩檢查3935人,70家母嬰設施場所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城區道路改造方面,全面完成李漁路與金角路、丹溪大道與李漁路等7個交叉口改造工作,修復城市道路破損路面3萬餘平方米,改造盲道4200餘米,改造無障礙通道100平方米。
學前教育補短提升方面,開工建設上華、梅江等4所幼兒園,設立6個教學點(分園),撤併「低小散」幼兒園12所。
關愛弱勢群體方面,新增養老床位350張,建成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家,三星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0家,成立殘疾人康復基地1家,為800人次以上困難殘疾人實施康復項目,對蘭谿市困境兒童(孤兒)開展關愛一對一結對助學、心理關愛、困難幫扶等系列活動。
北門菜場搬遷工程於2019年5月確定搬遷選址,12月底項目順利開工。
公共文化建設方面,已建成74家文化禮堂、20個村級活動場所,送戲200場、送書12000冊、送電影5127場、送講座38次、送展覽42場。
城鄉供電保障方面,改造青松村等城區老舊電力線路12.5公裡,新增變壓器9臺,完成230個鄉鎮(村)臺區改造……
這一組組數字,詮釋著過去一年蘭溪民生實事實打實的成效,蘊含著這座城市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嚮往,也成了蘭溪人民獲得感、幸福感的完美詮釋。
全力增進民生福祉
有笑臉 有溫度
人民的期盼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南針」,民生實事辦得怎樣,群眾說好才算好。
上月,蘭谿市黃店鎮劉家村的村民們喝上了更優質、方便、安全的水,困擾大家多年的缺水問題終於得到解決,大家心裡都格外高興。「之前,我們村一直處於缺水狀態,尤其是到了用水高峰,三天兩頭停水。」村民張根花說,現在新的自來水管網通到村裡,大家都用上了跟城裡一樣的自來水……這得益於蘭溪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的實施。
城鄉供水保障是蘭溪老百姓票選出來的2019年十大民生實事第一要事。蘭谿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推進「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過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和高水平管理,實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按照計劃,2019年蘭谿市將完成受益人口7.5萬的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將工業水廠管網延伸19.5公裡,改造提升城區老舊管網10公裡。最終經過努力,該項目超額完成任務。
溪西商圈是蘭溪重要的商貿區域,車流人流較大,在這裡「一位難求」是不少車主的煩心事。因此停車設施建設也是2019年民生實事項目得票最高的前三項之一。為了切實解決停車難問題,去年8月,蘭溪實施鐵南路停車場工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停車場就建成並投入使用,有效地緩解了周邊區域停車難問題,保障附近區域交通暢通。
「停車設施建設是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為緩解市區停車難問題,新建5個停車場(含臨時)、增設5000個公共停車泊位被列入2019年度蘭溪民生實事項目。對此,我們科學規劃設計,制定實施方案,進一步拓展城市停車空間。」蘭谿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崎峰說,2019年,蘭溪停車設施建設同樣超額完成任務,為市民停車帶來更多便利。
諸葛鎮雙牌村示範型居養中心於去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如今,每天都有近百名老人前來用餐。同時,中心還對周邊村莊提供配送餐服務,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該中心佔地面積575平方米,設有老年食堂、文化娛樂廳、託養休息區、醫務室及健身廣場,可為轄區老人提供生活料理、家庭支持、康復護理和託養服務。「這地方可真好!我們不用自己買菜燒飯,來了就有飯吃。有些老人不方便出門,還能提供送餐服務。」年過七旬的雙牌村村民王水芬笑著說。
2019年,蘭溪通過新增養老床位,建成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三星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等舉措,切實回應了群眾「老有所養」的期盼。
一個個惠民政策、一項項民心工程、一筆筆民生投入、一件件實事的落實,讓蘭溪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
重整行裝再次出發
有期盼 有未來
又一年蘭溪兩會到來,為了進一步聚焦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謀劃好民生實事,2020年蘭溪民生實事項目也將由「市民點單」選出。對於這項工作,蘭谿市政府高度重視,已於去年9月啟動項目徵集工作,並在前期公開徵集、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按照「受益面廣、關注度高、有延續性、當年完成」的原則,結合工作實際和項目謀劃情況, 初步預排了改善農村出行條件、改造交通隱患點、城鄉供水保障等13項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為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夯實基礎。
作為一項暖心工程,蘭谿市政府在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預排時以人民群眾較強的獲得感為目標,緊扣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這次預排的13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涉及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都是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接下來,蘭溪將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更務實的作風,以營造長三角一流的營商環境、民生環境為目標,讓新老蘭溪人更舒心、更暖心,牢固樹立「大環境」理念,向改革要動力,為民生而努力,繼續書寫美好生活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