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火車站的百年記憶和革新

2020-12-24 澎湃新聞

哈爾濱火車站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圖

在中國,因鐵路而興的城市中,哈爾濱聞名遐邇。

作為東北重鎮,哈爾濱起初不過是松花江邊的一片高地,直到中東鐵路建設局勘探到此,才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在歷史的洪流中,哈爾濱的命運因鐵路而改變,百年老站哈爾濱火車站(以下簡稱「哈爾濱站」)無疑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隨「發現最美鐵路 助力龍江振興」採訪團探訪了這座百年老站,感受百年哈鐵改革發展新面貌及助力東北經濟發展的新舉措。

哈爾濱站始建於1899年,共經歷了6次改造,最近的一次改造自2015年11月開始至2018年12月結束,歷時3年。

新建的哈爾濱站重塑了它百年前的風貌,但內核已然是現代鐵路車站的革新——人臉識別實名制進站閘機、自助刷臉廁紙機、自助檢票閘機等一系列新設備的投入,讓哈爾濱站在承載歷史記憶的同時,也承擔起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精細化服務的責任。

哈爾濱站寬敞的候車大廳

百年哈站

121年前,俄國中東鐵路工程局由海參崴遷駐哈爾濱,1898年6月9日這天,中東鐵路正式開工,至此開啟了松花江邊的這片高地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這意味著,哈爾濱這座城市的興起,與東北鐵路的發展息息相關。

還是在121年前,中東鐵路南線(哈爾濱—旅順)開工,哈爾濱成為T形中東鐵路的樞紐。1899年10月14日,秦家崗設立臨時站房,初稱秦家崗站、松花江站。

1903年7月14日,中東鐵路全線通車,秦家崗火車站定名哈爾濱火車站,站舍於這年春天已經開始動工。

史料記載,隨著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在建站舍變成沙俄臨時兵站,窗戶用木板封死,室內搭起三層大通鋪,供開往旅順前線的俄國士兵休息。

日俄戰爭結束後,新站舍竣工並投入使用,此時的哈爾濱站是中東鐵路全線104個車站中唯一的一等站。

當時的站舍由俄國人基特維奇設計,站房主體為一層,有局部二層和地下室,建築正面分一主兩次三個入口,整體呈非對稱結構。

長期以來,哈爾濱站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樞紐,自20世紀初起先後直通海參崴、莫斯科、伊爾庫茲克等地,並可出售日本、德國等國際聯運客票。

1952年12月31日,中東鐵路(中長鐵路)結束中蘇共管,完全回到祖國的懷抱。

1960年3月8日,老站房完成歷史使命,隨後新站房破土動工分期投入使用。1989年國慶節,第三代哈爾濱火車站落成。

最近的一次改造自2015年11月開始至2018年12月結束。2017年8月31日,哈爾濱站北站房落成使用。2018年12月25日,哈爾濱站南站房正式運營。

官方數據顯示,新一代哈爾濱站站房總建築面積73624平方米,站內分為哈牡、哈佳、哈齊及普速場,共設有8臺16條客車到發線,最高集聚人數可達15000人。

哈爾濱站站臺

新站新顏

新站房建築在設計上汲取了第一代站房建築的經典造型與設計元素,這在國內特大型站房中尚屬首例。

據哈爾濱站工作人員介紹,新站房以延續哈爾濱獨具特色的城市歷史文脈、喚起人們對哈爾濱老火車站悠久歷史的回憶為立意出發點,結合交通建築的空間需求以及新時代鐵路客運站開拓創新的精神特點,創造出厚重端莊、典雅大氣的新哈爾濱站。

復古造型的內裡,是現代鐵路車站應有盡有的便捷和精細。

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為了保證旅客進站通道暢通,車站決定打破傳統擺放模式,將實名制、安檢區域後移,設置在南站房高架層距離進站扶梯口20米處,將一層陽光集散廳與自動售票處直接連通,讓旅客進站體驗更美好。

此外,為完善旅客出行體驗,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要,新建哈爾濱站引進了最先進的自助旅客服務設備,如自助售票廳內設置了臨時身份證自助補辦機及自助售(取)票機,人臉識別實名制進站閘機、自助刷臉廁紙機、自助檢票閘機等智能設備,為旅客提供全自助、精細化服務。

澎湃新聞探訪時注意到,哈爾濱站實名制查驗作業均採用人臉識別自助實名制核驗閘機,設備通過攝像頭識別軟體將旅客實時照片與身份證上的照片進行比對,基本實現了驗票的自動化。

據介紹,科技手段節省了人力,平均每個班次可節省11名安檢人員,而每臺閘機平均通過率為12-20人/分鐘,同時車站也設置了引導人員幫助旅客順利體驗「刷臉」進站。

今年「十一」運輸期內,哈爾濱站發送旅客78.1萬人,日均7.8萬人,同比增加46萬人,增幅146%,共計增開臨客、高峰線、周末線等列車20餘對,大力助推了沿線城市假日旅遊升溫。

候車大廳內的服務臺

服務優先

作為黑龍江省內高鐵主要的換乘站,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哈爾濱站日均換乘旅客為5000人左右。為了方便旅客中轉換乘,提升換乘體驗,哈爾濱站實現了8個站臺間的互聯互通,與以往出站換乘相比節省時間近15分鐘。

已經工作25年的哈爾濱站服務臺值班主任付饒把這座百年老站的新變化都看在眼裡,作為服務者,她感受最多的還是車站在服務質量上的諸多變化。

「現在旅客不用像以前一樣需要排著大長隊去取票了。」付饒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車站硬體設施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旅客出行提供了方便,比如,現在旅客不用取票,拿著身份證通過刷臉就能進站。

在服務人員的配備上,她透露,「以前在選車站工作人員時可能更看重工作經驗,但是現在車站新錄入的工作人員,包括在崗人員,都會不斷加強服務和業務上的培訓,從而打造服務內容和服務品牌。」

對於任何鐵路人和車站來說,春運都是大考和挑戰,付饒也從近年的春運中看到鐵路和車站的發展。

「可以說我們車站經歷春運時的客流不減,一年年在增多,但我們秩序不亂。」她介紹說,車站在春運來臨前都會有一些預案,還有一些工作人員會利用休班期義務奉獻來幫班,因此車站在服務流程上並沒有讓出行的旅客感覺到人多帶來的雜亂和擁擠。

在哈爾濱站候車室內中央環島服務臺前,不斷有旅客向工作人員諮詢事宜,他們共同構成了這座百年老站如今的面貌。

「服務走在需求之前,滿意盡顯細微之處」,成為這座百年老站煥發新顏的宗旨。

相關焦點

  • 塵封照片講述 老哈爾濱火車站百年風雲變遷
    文/翻拍生活報記者袁成亮2018年春末,哈爾濱火車站南站房的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裡即將還原100多年前的哈爾濱站站房。還原百年歷史原貌,不免喚起人們對老哈站的思緒,百年前的老哈站什麼樣,又經歷了哪些滄海桑田?為此,生活報記者走進黑龍江省檔案館,打開塵封檔案,講述哈站故事。
  • 穿越百年 哈爾濱雙城堡火車站讓人驚豔 使用中但亟待保護
    從哈爾濱到雙城,距離很近。火車,汽車,轎車,高鐵。都能抵達。但從哈東站到哈南站再到哈西站後一路飛馳,到雙城堡火車站還是頭一回。哈爾濱,一個充滿了歐式風情的城市,總是讓人驚喜,比如雙城堡火車站,站臺居然是有近百年歷史的古建築。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殿牆推出抱廈,飛簷凌空翹起,殿頂高低相稱,錯落有致。殿頂綠色琉璃瓦覆蓋,正脊兩端盤踞著淺藍色坐龍一對,垂脊上蹲深綠色鴟吻。尤其是在偏殿西北角矗立的一座三層四角閣樓,玲瓏剔透,別有一番韻味。
  • 哈爾濱百年老照片,好多是第一次看到,值得收藏,願帶給你童年的回憶
    文字 / 本文編輯:興耀 哈爾濱百年老照片,好多是第一次看到,值得收藏,願帶給你童年的回憶 哈爾濱與火車 都說哈爾濱是火車拉來的城市,哈爾濱城市的發展與火車密不可分
  • 哈爾濱雙城堡火車站:黑龍江最美火車站,曾被印在一元鈔票上
    雙堡車站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市車站大街上,是一座老火車站,綠瓦黃牆,飛簷鬥拱,同時也是哈爾濱鐵路局在中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鐵路歷史遺蹟。雙堡車站原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俄國人興建,後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重修,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九月竣工,已有百年歷史。
  • 百年中東鐵路-碾子山火車站
    19世紀末,根據沙皇俄國與清朝政府籤訂條約敷設的中東鐵路(亦稱東清鐵路),西部線東起哈爾濱站,西至滿洲裡站,全長941.7公裡。1898年6月9日正式開工,並在此修建了一個五等小站,以山命名為碾子山站。 碾子山火車站於1901年4月開站。
  • 追溯百年歷史打造文化精品 哈爾濱鐵路博物館展陳創意方案初步形成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日電(方圓)目前,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哈爾濱鐵路博物館建設又有新進展,記者從鐵路部門獲悉,哈爾濱鐵路博物館展陳創意方案已經初步形成,旨在打造哈爾濱鐵路文化精品,建一座百年歷史豐碑。  哈爾濱鐵路博物館由哈爾濱市政府投資建設,哈爾濱鐵路局具體策劃布展,是哈爾濱鐵路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體建築,以復建哈爾濱「老火車站」為主要建築元素。哈爾濱「老火車站」為典型的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的代表作,是當年「東方小巴黎」的標誌性建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可成為打開哈爾濱鐵路和哈爾濱這座城市歷史隧道的「鑰匙」。
  • 哈爾濱站火車站、牡丹江新站開始投用啦!
    25日,歷時3年時間改造的哈爾濱站全面投入使用,整體建築風格採用歐洲「新藝術運動」風格設計理念,融入現代化元素,重塑了它百年前的風貌。與哈爾濱市整體建築風格、城市特色融為一體,充分體現哈爾濱作為「東方小巴黎」所具有的歐陸風情。
  • 哈爾濱火車站到機場有多遠
    通常去到某個城市難免會轉車,火車站轉到機場是常有的事,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哈爾濱火車站到機場有多遠?簡要回答哈爾濱火車站到機場大約有38公裡,開車不堵車的情況下需要39分鐘。另外可以乘坐機場大巴專線到達。方法介紹01開車從火車站到機場,全程大約38公裡,不堵車需要39分鐘,全程經過安發橋街,埃德蒙頓路,城鄉路高架,機場高速即可到達。
  • 哈爾濱火車站改革行包託運(圖)
    哈爾濱火車站改革行包託運(圖)     東北網哈爾濱9月26日電 哈爾濱火車站對行包託運進行改革,建成全路面積最大的行包託運處和國內先進的一條龍託運系統以往旅客辦理行包託運需要幾小時,而現在只需10幾分鐘,對大客戶還設立洽談室和綠色通道,效率提高了十幾倍。  哈爾濱站每天行包託運量近5萬件,採用新的行包託運系統,不僅硬體設施實現跨越,服務質量也得到了旅客的認可,各種免費服務方便了旅客貨主,過去分散的行包託運、交付,現在都集中到一個地方,實施「一站式」服務,旅客貨主再也不用反覆排隊辦手續了。
  • 三水河口百年火車站主題公園最快明年春節後迎客
    佛山日報訊 記者陳夢 通訊員梁銘文報導:昨日,記者從西南街道獲悉,河口百年火車站修繕工程可在今年10月完工,站前小廣場將拆除圍蔽,開放參觀。具備博物館和休閒體驗遊功能的河口百年火車站主題公園也將加快建設,最快可在明年春節後開門迎客。
  • 權威解答:哈爾濱市民跨區上班怎麼辦?去機場和火車站怎麼走?
    運送生產生活物資、保障城市運轉、重大疾病急救以及軍警、特種車輛及人員,可從卡點出入;因防疫工作和緊急公務需要的人員,持本人身份證件和省、市指揮部發放的通行證,可從卡點進出。問題二:主城區市民去機場和火車站等一場三站接送親友該怎麼走?
  • 蘭考火車站的百年之變
    蘭考火車站,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老車站。若將時間維度拉長到百年的時空,它見證群眾從「逃離蘭考」到「返鄉創業」之變,這座老車站自身也在不斷完善、改建。今晚(12月15日)21:20,《走進蘭考》第3集——「車站」即將在河南衛視黃金時間播出,邀您一起走進蘭考火車站的「車站記憶」。
  • 舌尖上的哈爾濱西餐:百年優雅的回望
    西餐人人愛吃,哈爾濱西餐在中國獨具特色,自成一家。可是您知道哈爾濱西餐的百年歷史嗎?日前,ZAKER 哈爾濱記者走訪了國家級西餐評委、哈爾濱俄僑文化專家李良,聽他講述了哈爾濱西餐百年的歷史風雲。一回眸哈爾濱西餐百年風雨緣起經過李良潛心多年的研究和發現:1898 年 4 月,伴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以俄國人為代表的外國人來到哈爾濱,他們的飲食習慣與方式也隨之進入
  • 小塘火車站,正在消失的記憶
    高高壘起的麻石站臺、對稱斜坡設計、乃至站牌上的黑體大字,這一切都和50米開外的兩個玻璃架設的隧道出入口格格不入。有百年歷史的小塘火車站已停用多年,在最新版本的導航軟體中,都找不到這個建成於1903年的火車站,而隨著廣茂線上的小塘道口8月12日正式封閉,小塘火車站或成為疏離的城市記憶。
  • 中東百年老站-成高子火車站
    東北淪陷時期,1933年劃歸哈爾濱特別市管轄。地處香坊區東南部、東與向陽鄉毗鄰,南與阿城區利新街道相連,西與幸福鎮接壤,北與幸福鎮交界,距市區11千米。成高子火車站距離哈爾濱站20公裡,離綏芬河站528公裡,隸屬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鐵路分局管轄,現為四等站。成高子站始發車次0輛,成高子站途經車次4輛,成高子站終到車次0輛。火車站一側建有過街天橋。
  • 瀋陽這座百年火車站關閉客運業務,文史愛好者溫暖告別列車
    歲月如梭,根據集團公司調圖通知,從2020年10月11日起,這座百歲火車站就要和昔日的旅客說再見了! 告別百年火車站的 「最短懷舊旅行」 馬三家車站,位於瀋陽市于洪區馬三家街道御道西路,離北京站713.8公裡(經唐山北、山海關、錦州),離山海關站
  • 哈爾濱火車站旁邊有一座詭異的教堂,看起來很美,實際上卻是墳地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前段時間,當我在哈爾濱旅遊的時候,無意間來到了哈爾濱火車站的北廣場,在北廣場上,我發現了一座精美的教堂建築。我已經去過了國內很多城市的火車站,但是在火車站廣場上有教堂這種情況,我真的還是第一次遇到,感覺很新鮮。於是,我就忍不住懷著好奇心,想上前一探究竟。雖然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教堂數量非常多,大多是當年沙俄入侵哈爾濱時所留下來的,最著名的比如有哈爾濱的地標「索菲亞教堂」等,但是在哈爾濱火車站旁邊有一座這樣的教堂,似乎還是挺特別的。
  • 濟南大山裡德國造百年火車站 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特色
    在許多濟南人的心中,被拆掉的老火車站是一個「永遠的痛」。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建築群落,被評為遠東第一站。1992年,這座聞名世界的老火車站卻被無情的拆除了。不過,在濟南長清的山中,還藏著一個德國造的百年老站——張夏站火車站。
  • 復工復產後,哈爾濱火車站、機場啥景象?隨我來看
    春風不遲 哈爾濱這座城市正在復甦在經歷了按下暫停鍵「靜下去」後,隨著復工復產,一切正在有條不紊的「動起來」哈爾濱火車站、機場的人流量也比以前多了起來那麼火車站、機場情況如何?是否嚴格做好了消毒工作?隨著全國及省內各地生產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哈爾濱火車站的出行客流開始不斷的增多,在車站的每個入口處,除了例行的安檢外,都會有嚴格的體溫測量環節。
  • 小塘火車站,百年光陰似行雲
    南海獅山小塘,一條百年鐵軌從東南向西北蜿蜒穿境而過。小塘火車站,這個已有114歷史的老火車站仍然擔負著貨物運輸的任務,是南海目前僅存的、仍在通行的老火車站,也是廣三鐵路的歷史見證。來到小塘,站在橋上眺望,每隔一會就能看到長長的火車像巨龍一樣穿行的身影,火車的鳴笛嘹亮而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