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學生自己上學,現在的小學生,為何上下學都要家長接

2020-09-02 老師減壓站

在論壇上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覺得特別值得反思。

什麼話題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小學生,都是自己上學、放學的。可是現在​呢,是不是因為時代變了,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無論上學還是放學,都要家長接送,這是為何呢?

我們經常提到鄰居日本的學生,在日本,至今小學生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同學們走在上學路上,自動匯聚到一起,一起過馬路,一起到學校,根本看不到家長接送的身影。

難道說,我們的小學生能力很差嗎?不認識回家的路?膽子小到不敢自己背著書包去學校?

其實呀,原因是特別複雜的!

第一個原因:學校要求。

許多學校,對於家長有要求,那就是上下學必須接送孩子。學校之所以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原因只有一個:怕擔責任!

現在的學校,對於安全方面的問題,特別敏感。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背鍋,承受一些非議和指責。因此,作為學校一方,經常會在與安全有關的問題上,小心翼翼,哪怕浪費紙張,也會與家長籤訂各類安全協議,做到以防萬一。

第二個原因:上學放學路上安全問題。

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的低年級學生,在上下學路上,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道路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都讓人們頭疼,更加上還有人販子在乘機作案,更是令大家防不勝防。類似的消息,相信大家在網上已經看到過不少了。即使你做到了防護周全,但是,也不能防止一些喪心病狂的罪犯,掄刀亂砍,畢竟,這類悲劇出現過多次了。

因此,考慮到最重要的安全問題,家長寧願自己受一點累,也要接送孩子,為的,就是一個安全。

第三個原因:家長特別溺愛孩子。

最後一個原因,當然就是因為家長的溺愛了,這方面,主要體現在爺爺奶奶身上。

身為家長,爺爺奶奶既有時間又有精力,當然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了。再說了,現在孩子少,家長們都當孩子是塊寶,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總之,各種溺愛疼惜。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一個現象發生,一到放學時間,學校門口肯定堵車!

看到這類現象,家長們恐怕心裡一邊在吐槽,一邊又繼續做著接送孩子的事吧。畢竟,對於孩子的溺愛,已經壓倒了一切。

同學們,對於現在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現象,您是如何看的呢?來聊一聊吧!

相關焦點

  • 小學門口,接學生的家長烏泱泱一群,為啥現在上下學都要父母接?
    過去那有什麼可擔心的,從一年到畢業都是自己上學。現在的社會,家長誰敢大意,生怕出現點意外,我們這裡的孩子上中學家長也照接不誤,真是變了。只是希望孩子成人後,別忘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 為何日本小學生可以獨自上下學?知道原因後,不禁為日本教育點讚
    日本小學生獨自去學校,這已經是家長和老師約定的一個慣例,更甚至如果離學校近的幼兒園小朋友也會自己去上學。這一切都是因為在日本人眼中,獨立成長中的第一步就是獨自上學,就算有家長接送幼兒園小朋友,也不會出現家長代勞幫小朋友拿東西的情況。在接他們下學的時候,各種包都是小孩自己拿,或許就這一點,中國家長就表示難以接受,生怕把孩子累壞了。
  • 小學生排隊翻牆上下學
    小學生排隊翻牆上下學 泰安兩小區被一道牆隔開,繞道要多走六分鐘
  • 孩子上學,必須家長接送嗎?您家孩子是幾歲獨立上下學的?
    現在公交線路星羅密布,不少城市還都有隻供學生上下學乘坐的公交專線,可以說是非常方便,那麼,為什麼絕大多數家長還是熱衷於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難道孩子上學必須家長接送嗎?您家孩子是幾歲獨立上下學的?家長覺得孩子獨自坐公交車上下學不安全,家長們不放心是主因。
  • 在日本,父母為什麼放心讓小學生自己上下學? - 這裡是東京
    又是知乎一個讓國內網友好奇的日本現象:在日本為什麼放心讓小學生自己上下學?來,上一個現場感更具體強烈些的回答。家住哪兒,就在已劃好片的小學入讀。學校規定好上下學的路線。開學前會把一套書面資料發到家,其中就有路線圖。選好路線→畫好從家到學校的路徑→不申請變動的話,今後六年都是同一條路線。比如,紅色路線與粉色路線,都能回家,只是其中一小段路不一樣。
  • 80年代的老照片:小學生握拳跳沙坑,長江大橋太美了!
    80年代的老照片:小學生握拳跳沙坑,長江大橋太美了!還記得學校操場的沙坑,這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回憶。小學生握拳跳沙坑,看樣子是成功了。跳沙坑時,要從較遠的地方起跑,跑到起跳點後不能減慢速度,而要快速起跳,雙腿在空中夾緊,落地後屈膝緩衝。
  • 在日本為什麼放心讓小學生自己上下學?
    讓人覺得很奇怪,這些孩子看上去年紀都很小,為什麼家長會放心讓他們自己過馬路,放學回家呢?學校在開學的時候,會讓家長在學生信息表上,畫好從家到學校的通學路線,如果不申請變動,整個小學時期都是同一條路線。而且按照規定,不可以擅自更改路線。全副武裝:戴帽子、掛警報器上下學路上,每個孩子也會全副武裝。比如,書包蓋上會套上顯眼的黃色反光布;不同年級的小孩會戴上不同顏色的帽子,比如低年級的會戴上最亮眼的黃色帽子。
  • 小孩子上學必須要家長接送嗎?你家的孩子幾年級開始獨立上下學
    低年級孩子上下學自然是需要家長接送的,現在不比以往,大街上車來車往,就連農村的街道上,車輛也是來往不斷的,更別說城市裡的大街小巷了。小孩子年齡小,安全意識淡薄,又比較貪玩,周圍潛伏著諸多不安全的因素。孩子是整個家庭的希望,自然不能出任何差錯。
  • 為何多數中國父母,不敢讓孩子「獨自上下學」?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有篇關於孩子上學的文章,將日本孩子和中國孩子上下學做對比。日本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獨立上學,不需要家長接送;反觀中國家長不止小學,初中、高中還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為何多數中國父母不敢讓孩子「獨自上下學」?
  • 赤腳走泥濘路上的小學生,讓70後80後90懷舊,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嗎
    一張赤腳走在泥濘中小學生,瞬間讓70後80後90後想起了童年的自己一個赤腳行走在泥濘小道上的一名小學生,破舊的書包,不知道鞋子哪裡去了,沒有家長的陪同在泥濘的小路上跌倒爬起來繼續完成放學回家的路...........
  • 為何中國小學生上下學,需要接送,甚至高中生還得開車「護駕」?
    前言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什麼學校,上下學的時候總是人山車海。然而國內的小學生接送就罷了,可是部分高中生上下學也要「配車」護駕的去接送,就那麼嬌生慣養嗎?其實大部分高中基本上是可以住校的,但是家長還是不放心孩子住校。
  • 小學生作文《我的媽媽》,吐槽媽媽太愛美,老師:現在家長不好當
    如今的小學生個個是人精兒,常常語出驚人。有時候說出的話就連老師和家長也沒辦法接。這一點在試卷上反映得尤為明顯,因為小學生這個群體是一個很天真單純的群體。心裡有什麼想法就會直接表達出來,和我們大人的思維完全不同。我們成年人因為受這個社會的影響,深知說錯話帶給自己的危害。
  • 當代家長為何對老師頗有微詞?對比80年代與現在,一切都明白了
    文|秘籍君昨天去接孩子放學,因為早到了,就跟其他等候的家長聊會兒天。有不少家長都吐槽,現在輔導孩子寫作業要瘋了,每天晚上陪孩子到大半夜,第二天上班都打盹。還有家長說,孩子課堂上沒學會,下課還有家長輔導,家長輔導不了就得交給輔導班。
  • 杭州市區小學生作息時間或將作較大調整
    反對意見     雙職工家庭送孩子上學更不方便     hzlingling:現在一般學校都是8點左右到校,跟一般家長上班時間基本吻合,可以先送小孩後再去上班,如果改成8:30到校,那家長上班估計全部要遲到了,不然再請個保姆接送。
  • 小學生3張請假條,老師直言都是「套路」,家長:真沒辦法
    小學生的這3張請假條,老師直言都是「套路」,家長:真沒辦法!小學生請假是很多老師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但並不是小學生想請假就可以請假的,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連續性和持續性,老師一般不怎麼喜歡和允許自己的學生請假,而且如果請假的人數太多,有時候老師精心準備的一節課,就必須取消或者順延。
  • 育兒專家痛斥中國家長「接娃」行為,家長霸氣回懟:你有孩子嗎?
    因此每當到了上學時候,學校門口常常車水馬龍,有很多司機寧願繞遠路,也不願意經過學校區域。對於家長來說即便堵車也不在乎,畢竟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家裡的獨苗,上下學接送,父母也更放心,對此有一位育兒專家痛斥中國家長的"接娃"行為。
  • 日本小學生冬天穿短裙短褲,無人接送獨自上學,原因值得深思
    在日本,上學的時間,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大群小學生在路上走著。而且,完全沒有家長與老師帶領的。因為在日本,小學生自己上學這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她們從小也就習慣了。小學生穿著短裙或短褲,上身只穿著單薄的襯衣和校服,一身夏天的打扮去上學,而身邊不少成年人還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圖片來自東方IC)據了解,日本小學生一年四季都穿著短裙短褲上學,從小鍛鍊耐寒的能力,家長領著孩子外出逛街時,父母穿著厚冬裝,讓孩子穿著夏季短裙。在日本的教育裡面,大人們覺得獨自上學是他們邁出獨立的第一步。圖為日本孩子們從小學跑回家。
  • 為何中國小學生上下學,需要接送,甚至高中生還得「配車」護駕?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什麼學校,上下學的時候總是人山車海。然而國內的小學生接送就罷了,可是部分高中生上下學也要「配車」護駕的去接送,就那麼嬌生慣養嗎?其實大部分高中基本上是可以住校的,但是家長還是不放心孩子住校。而且有的學生也不願意住校,因為一間宿舍要容納8個人或者更多,環境肯定就不如家裡。也擔心在宿舍休息不好,上課打瞌睡,影響學習。
  • 一年級小學生家庭作息安排表,為了讓小學生及格,家長太難了
    今天,小夢看到了一名小學生家長發的「家庭作息安排表」。表中,這名家長嚴格安排了自己的時間,並規定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例如,早上6點50分到7點是起床時間,7點到7點半是梳頭髮換鞋等準備時間,7點半則是送小學生上學出門的時間。
  • 專家稱接孩子就是「溺愛」,家長看後很無語:你家沒孩子吧
    家長很多行為都被指出是對孩子的「溺愛」,但有些並非如此,家長也有著自己的原因,大家發現國外的孩子都從小自己上下學,但國內並非如此,孩子都已經上六年級了,家長仍然在接孩子放學。再看看日本的小學生,都是結伴上下學的,大家應該鼓勵這樣的上學方式,這樣孩子才能擁有團結意識,變得更加獨立。孩子確實應該早點獨立,專家認為家長別繼續再害孩子了,然而家長們也都有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