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高危猝死人群,裡面有你嗎?

2020-12-22 骨事匯

2017年7月9日,新餘市人民醫院劉輝博士(曾經的新餘市高考理科狀元),於傍晚六點左右,在家中突感身體不適,雖然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依然沒有挽回其生命,年僅32歲。2017年12月15日,丁集鎮中心衛生院方培虎同志值主班,處理好當班事務回外科值班室休息時已到16日零點42分,方培虎倒在值班床上就再也沒有醒來,年僅31歲。2018年1月8日廣西賀州市人民醫院年僅30歲的骨科醫生楊劉柱在完成一臺脊柱骨科手術後,來到病房,正跟病人談著病情,突然間毫無預兆的倒下了!心跳呼吸驟停!科室醫生護士立即行心肺復甦搶救,又迅速轉到ICU進行搶救,雖舉全院之力,經過7個多小時的搶救,奈何還是無力回天!2018年1月23日11時40分,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診外科醫生郭慶源值完夜班後突然出現胸悶、心慌、氣憋、抽搐症狀後呼吸暫停,經四個小時搶救無效死亡。事發當晚郭醫生共接診38人……

看到這些,我想大家的第一反應首先應該是悲痛吧。

這些鮮活的生命,這些精英人士,就這樣悄然離去了!撇下了年邁父母和無知幼子,就這樣可惜了的走了!讓白髮人送黑髮人,這種心碎,又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呢?

悲痛之餘,我們反思一下,這些年輕人還都是醫務人員,尚且沒有照顧好自己,我們不懂醫學知識的普通老百姓該怎麼辦呢?!

春節剛過,似乎寫這篇關於猝死的文章有點不合時宜,但是正值人們經過春節的大吃大喝、毫無規律的生活之後又緊接著投入到緊張工作中之際,預防猝死的警鐘已經是時候敲響了!

曾經以為猝死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因為我已經不厭其煩的跟家人親戚朋友做了多次科普,可是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仍然對疾病認識尚淺,直到年前一位親戚猝死,徹底激發了我寫這篇文章的衝動!

首先我們說說什麼是猝死!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類的最嚴重的疾病。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在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後世界衛生組織定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特點是死亡急驟,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常見病因是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病(30%)、心肌炎(20%)、原發性心肌病(10%)、風溼性心臟病(10%)以及少量主動脈瓣狹窄病人、QT間期延長症候群、二尖瓣脫垂症候群、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畸形、預激症候群合併心房顫動等。

猝死發生前可無任何先兆,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有精神刺激或情緒波動,有些出現心前區悶痛,並可伴有呼吸困難、心悸、極度疲乏感,或表現為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猝死發生時,心臟喪失有效收縮4-15秒即可有昏厥和抽搐,呼吸迅速減慢,變淺,以致停止。心音消失,血壓側不到,脈搏不能觸及,皮膚出現紫紺,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死前有些病人可發出異常鼾聲,但有些可在睡眠中安靜死去。

十大高危猝死人群,你是其中之一嗎?

廣告狂人、白衣天使、網絡店主、IT工程師、媒體人士、人民警察、一線工人、莘莘學子、演藝明星、運動健將。

危險因素:這些行業的人,大都處於過度疲勞勞累、壓力山大、緊張焦慮、用腦過度、身體鍛鍊相對不足的環境中。無形中,他們都在透支著自己的身體。

其實猝死有前兆,千萬要留意!

1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建議檢查心臟。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症狀,近期症狀變得更加頻繁,程度更加嚴重,這些情況都很容易造成心肌梗塞,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並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2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現心慌是房顫作祟,如果房顫伴發心臟傳導疾病,也很容易進展為室顫。室顫發作後,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3心跳過緩

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這部分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於50次,血壓變低,就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4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因此,出現不明原因暈厥後應非常警惕,儘快查明原因,預防下一次暈厥甚至猝死的發生。

5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較大,常出現疲勞,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則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驟,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這種情況下,患者若及時就診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腦卒中起病緩慢,早期只有輕微症狀,患者並不在意。一旦進展,可能引發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要發現猝死的上述前兆,我們需要時刻對身體不適保持警惕,發生情況時要快速反應,及時就醫。

如何預防猝死的發生?

面對猝死,我們唯一的應對方式就是改變自己不良習慣,了解一些健康知識更是絕對必要。

定期去醫院檢查。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到預防第一,普通的心電圖檢查都可以發現潛在的猝死徵兆,極為危險。

不要過度疲勞。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活著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過度勞累所致,保持情緒的穩定和心情舒暢也是非常重要的。

堅持鍛鍊身體。鍛鍊的時間最好不要在早上,特別是冬季,早晨是心血管疾病發作最多的時間,50%以上的猝死都和心血管疾病有關,鍛鍊的時間最好在下午5點前後或者晚飯後的2-3小時,不過也不能過度鍛鍊,適當鍛鍊就行。

不要精神過度緊張。保持愉悅心情,放鬆壓力,日常不要情緒化激動,輕易動怒。因為精神緊張會引起血壓升高,加重心臟的負擔,出現心律失常,如果是老人,情緒激動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腦梗塞,腦出血等,非常危險。

忌煙、酒、咖啡等不良飲品。

俗話說:「病病殃殃捱百年」

我們想想身邊一些常年體弱多病的人,他們會時時刻刻都關注自己有什麼不舒服,而這些猝死的青年精英正好相反,正因為身體底子好,熬得住,往往身體出現不舒服扛一扛就過去了,可是長此以往,就會過度消耗了。

有些人比較幸運

像李開復罹患淋巴癌都能治癒,但他在患病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供我們年輕人借鑑的感嘆,李開復發微博坦言:在以往的職業生涯裡,我一直篤信「付出總有回報」的信念,所以給自己的負荷一直比較重,甚至堅持每天努力擠出三小時時間工作,還曾天真的和人比賽「誰的睡眠更少」、「誰能在凌晨裡及時回覆郵件」……努力把「拼命」作為自己的一個標籤。現在,冷靜下來反思:這種以健康為代價的堅持,不一定是對的!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像他那麼幸運,有錢有能力把自己從死神的那裡救回來,所以,從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起關注健康,關注養生,預防猝死!

中醫認為暴怒傷肝,過喜傷心,憂思傷脾,過悲傷肺,驚恐傷腎。調攝精神的原則是「精神內守,養靜藏神」,做到知足寡慾、移情易性,慎喜怒,少思慮,去憂愁。當今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很多人常感到疲憊不堪,極易產生焦慮、抑鬱情緒,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是一個危險信號,所以一定要學會調暢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調好,必須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股市中的不少人失眠,血壓升高,究其原因,難以保持平穩心態是重要因素。人要想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應當「智於圓而行於方」,事先考慮得儘量全面,處理得果斷堅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要過分注重結果,只要已出盡全力就可以了。重要考試來臨,許多考生越是渴求好成績,反而越容易失誤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心態已經不對了,往往這時的結果與期望適得其反。

在今天的生活條件下,社會安定,衣食無憂,只要注意科學養生,頤養天年是沒有問題的。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養生,養而得其法,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哪些人群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嗎?如果你是高危人群該怎麼辦?
    我們醫生在出急診時經常會遇到猝死患者的急救,這種急救是驚心動魄,而且心情複雜。通過臨床這些年的觀察,這幾年的猝死年齡逐漸年輕化,而且職業類別也不斷擴大,所以有必要在這裡和大家科普一下目前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這些人群在平時要注意保護自己同時學習一些急救知識,用於自救和他救。
  • 天才少女猝死引來關注無數 猝死十大惡習你佔幾條_遊俠網 Ali213.net
    天才少女猝死引來關注無數,印尼天才少女偉裡莎精通14種外語,23日不幸因腦動脈爆裂死亡,年僅17。網友感嘆:天妒英才吶!據報導,她猝死的原因是腦動脈瘤,說起來,猝死的原因還真不少,騎車穿行鬧市傷心臟,用力大便可能引發猝死,喝醉一宿可能再也醒不來……猝死十大惡習,看看你佔幾條吧!
  • 23歲護士早交班時猝死!為什麼醫護人員成了高危人群?
    今天,又看到了一則令人心痛的消息——據江淮醫學微信公眾號爆料:安徽阜南縣人民醫院一名23歲的男護士,在12月27日早交班時突發猝死。近年來,醫護人員猝死的悲劇隔一段時間都會發生,如重錘般撞擊我們的心扉!醫護人員長期加班、熬夜、超負荷工作,已經成了猝死的高危人群!以下是截止2017年9月底,新聞媒體報導的醫生猝死人員名單——護士的情況一樣也不容樂觀!以下是3月6日,江蘇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三病區護士李瀟,值完小夜班後突發意外死亡,年僅24歲!
  • 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猝死來臨前,有什麼先兆?
    近些年來,關於猝死的事例相信大家都略有耳聞,一旦該問題來襲,在很短時間內,可能就讓人始料不及,如果救助不及時,人可能說沒就沒了。誰又會希望自己遇到這問題呢?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見的常識,比如哪些人更加需要注意?來臨前,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 25歲,年薪30萬,猝死!心臟猝死前的4大徵兆,你有嗎?
    12月8日,早上7點,你在做什麼?可能還在和周公約會吧? 同樣的時間,在深圳,一個25歲的年輕人猝死了! 平均每分鐘有3人猝死 猝死多數是由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臟猝死最為常見。據統計,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的總人數高達50多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 醫學院院長猝死,年僅58歲!從疲勞到猝死,早有6個信號提醒你
    這意味著我國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源性猝死,且發病對象以31-63周歲中青年人群為主,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 所以,大家還是要多上上心,做好防患工作。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有多可怕?
  • 【健康提醒】哪些人可能會猝死?!
    什麼是猝死?吸菸:每日吸菸20支以上者,其猝死發生率約為不吸菸者2.5倍。6. 肥胖:肥胖人群猝死發生率約為普通人群的40倍。7. 劇烈運動:適度運動對人體有益,但劇烈運動會增加猝死機率。8. 猝死家族史。
  • 十大易猝死職業?向他們致敬!
    因多數發生在症狀出現1小時之內,而更多主張定義為發病後1小時死亡者為猝死。而猝死的年齡有兩個高峰期:出生後至6個月大以及30-50歲時期。就像我們心目中的王瀝川也是這樣突發暈倒各種搶救也是無法挽回他年輕的生命。這時候大家都會紛紛衡量,自己的生活工作是否也屬於猝死的高危職業?近些來猝死的時間屢次發生,通過小聰一系列的搜索查詢,給大家列出了十大易猝死職業!
  •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醫生:這4類人群有猝死風險
    上有老下有小,我只能拼命工作給家人創造好的條件。可是近一陣子我經常心悸,我擔心這樣下去會有生命危險,會猝死,醫生我到底該怎麼辦?」 生活中應該不乏同樣困擾的人,他們被生活壓抑著努力辛苦地工作,只是為了整個家更好的未來。可是健康並不會因為你的辛勤而相伴而行。究竟經常心悸的人究竟該怎麼做?它是不是真的有生命危險?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
  • 世界骨質疏鬆日丨一份骨質疏鬆高危人群名單,看看有你嗎?
    人的各個年齡階段都應當注重骨質疏鬆的預防,嬰幼兒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與成年後骨質疏鬆的發生有密切聯繫。 4.適量運動 · 適當的進行跑步、跳繩等有氧運動,可通過肌肉舒縮刺激骨骼以增強骨骼質量和密度。
  • 嬰兒可能在睡夢中猝死,這些你都了解了嗎?
    最近看到一篇新聞,有個8個月的男寶寶在睡夢中不明不白的沒有了呼吸,當媽媽把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寶寶早已過世了,家人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傷痛萬分。寶寶的父母年輕時候忙於工作,到了將近40歲才生下寶寶,由於是高齡產婦等一些高危因素,在懷孕過程有了不少波折,好不容易生下這麼一個小寶貝,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
  • 嬰兒可能在睡夢中猝死,這些你都了解了嗎
    最近看到一篇新聞,有個8個月的男寶寶在睡夢中不明不白的沒有了呼吸,當媽媽把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寶寶早已過世了,家人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傷痛萬分。寶寶的父母年輕時候忙於工作,到了將近40歲才生下寶寶,由於是高齡產婦等一些高危因素,在懷孕過程有了不少波折,好不容易生下這麼一個小寶貝,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沒想到孩子卻在8個月大時夭折了,讓孩子媽媽終日以淚洗面。
  • 你很容易累?爬個樓梯就喘籲籲?小心你是高危人群
    一般人如果感到疲倦,通過短時間休息一下,通常可以達到『養精蓄銳』的效果,但休息後無法改善疲倦,若平常容易覺得累,再加上爬1、2層樓梯就喘籲籲,或合併下肢水腫等,就要警覺是否心臟在發出求救訊號,小心成為『心臟衰竭』的高危人群。
  • 熬夜,會引起猝死嗎?幾個關鍵因素,應提前了解
    最近幾年,上班族因為經常加班引起猝死的報導時有發生,當代年輕人因為壓力過大,工作量繁多,所以關於猝死這個話題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那麼熬夜真的會導致猝死嗎?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熬夜是引起猝死的一個危險因素,但是因為每個人體質的不同,熬夜到什麼程度會引起猝死並不能確定。長期熬夜會引起心臟跳動的節奏發生紊亂,並且會加重心臟的負荷,引起心臟病的發作,從而導致猝死。尤其是家族中有出現過猝死情況的人是熬夜猝死發生的高危人群,更應該注意自身情況,降低發生猝死的可能性。
  • 猝死發生前,身體會有什麼感覺?5個症狀太危險,早知道早預防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首先是本身患有心臟方面疾病的人群。心絞痛和心肌梗塞都是冠心病的表現之一,因此冠心病人群的猝死率最高。 平時工作壓力過大的人群也是猝死的高危人群,比如常常日夜顛倒加班的企業家、程式設計師等等。
  • 結直腸癌有什麼症狀 高危人群又有哪些呢
    有什麼症狀?高危人群又有哪些?一起來看↓↓結直腸癌是怎麼回事?結直腸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胃腸道腫瘤中,結直腸癌更是名列前茅。在結腸和直腸部位發生的惡性腫瘤統稱為結直腸癌,也可以稱為大腸癌。根據腫瘤形態,結直腸癌主要分為息肉樣型、狹窄型和潰瘍型。
  • 作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你,一定要切除乳房嗎?
    多年前,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接受預防性的雙乳房切除術,讓中國女性第一次對乳腺癌高風險人群有了認識,也讓不少高風險女性明白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提早出擊「防患於未然」。
  • 「治安高危人群」英文表達
    東莞警方稱,深圳清查違法犯罪人員,不可否認會將部分高危人群「趕」至東莞。近期,廣東東莞的街面接連發生幾單性質較惡劣的案件,引發了東莞市民對於東莞治安的擔憂。在上面的報導中,potentially unstable people就是「治安高危人群」,深圳警方對「治安高危人群」的界定是「有前科、長期滯留深圳、又沒有正當職業的(having a criminal record, staying in Shenzhen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a proper job
  • 猝死前,人體會有哪些徵兆?哪些人易發生猝死?
    每年猝死的人很多,猝死指的的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以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在6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不能預料的死亡稱為猝死,雖然猝死是突然發生的,但是人在猝死前身體都會出現不同的預警信號,特別是猝死前一小時內,所以要及時的發現並搶救。
  • 睡眠不足會發生什麼熬夜猝死真不是開玩笑!
    【PConline 資訊】近些年來,都市白領持續熬夜的猝死案例時有報導。精彩紛呈的世界盃比賽、引人入勝的電視劇,乃至加班工作都成為奪命殺手。那麼,熬夜真的會導致人猝死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多熬夜的都市人群要怎樣自保呢?應該承認,持續熬夜不眠不休的確是一些人猝死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