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當有法則
莊文勤
人生在世,總是要讀書的,怎樣讀書?讀什麼書?這需要讀書的法則。
讀書是加法。年輕的時候,我們充滿活力,此時的我們記憶力正處於旺季,也是讀書的最佳時期。我們閱讀歷史增加人生的厚度,我們閱讀雜文汲取人生的得失,我們閱讀散文增加心靈的高雅。心靈匱乏時,書是精神食糧,增加我們的智慧;傷痛時,書是安慰,撫平了心靈的褶皺;失意時,書是相信,驅走了落寞和消沉。在加法的讀書世界裡,我們用一顆平靜的心去品味個中的點點滴滴,讓天地更寬廣,生活更精彩,人生更富有,日子更絢麗。
讀書是減法。書讀得多了,我們需要做一些減法,減去心靈上的負擔,減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減去沒有價值的東西,否則,我們真的就會成為「書呆子」了。
做好讀書的減法,就要懂得捨棄,敢於放棄,勇於拋棄。在讀書的旅途上,我們櫛風沐雨,收穫了一路歡笑與淚水,盛滿了記憶的背囊。一隻手捧起的,是讀書的輝煌,另一隻手握著的,是讀書的憂傷,讀書的坎坷,讀書的苦澀,讀書的辛酸,所有這些化作了我們沉甸甸的負擔,羈絆著我們前行的腳步。此時,我們需要做讀書的減法,讓疲憊的腳步輕盈,讓讀書的道路坦蕩。我們選擇自己最渴望的,捨棄那些不重要的;選擇自己最合適的,放棄那些能力不及的;選擇那些促使自己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變得更強的,拋棄那些損害、影響自己發展的。這是一種減法讀書的選擇,更是一種閱讀人生的智慧。
讀書是乘法。中國自古至今有很多讀書人是抱著目的去讀書的。在漫長的讀書路途中,我們要會做乘法。俗話說,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的確,通過讀書,可以了解繽紛多彩的世界,風採各異的異域風情,解讀天下各異的山川河流,認識性格迥異的各色人物。品讀一本好書,細膩的文筆,優美的句子,如同品味一杯陳年老酒,使人讀後進入意境,意味悠長。
讀書是除法。人生的目標都是通過讀書來實現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目標都能通過讀書實現,此時,我們得用除法讀書,學會刪除一些負荷,捨棄一些繁華,捨棄一些名利,捨棄一些光環,捨棄一些盲目的追求,打開心窗尋一片美麗的沃野,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給自己心靈一次休假,讓輕裝後的自己沉醉在花香與泥土的氣味中,過一種簡單快樂的生活。培根說過,如果你把讀書的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讀書的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做好除法讀書,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人生的境界。
其實,讀書是一則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試題。用好加法,可以增加知識豐富視野;用好減法,可以找到人生坐標讓工作技能趨向於更專業;用好乘法,可以讓我們縮短讀書奮鬥歷程;用好除法,可以讓我們淡定從容地漫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