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鞋子時除了要了解小腳丫生長的速度,還要注意4點
1.會走路前可以不穿鞋子
寶寶會走路前是不用穿鞋子,讓小腳丫盡情享受赤裸的樂趣。因為寶寶足弓比較平,通過不停的用足弓和腳腕,才能慢慢地鍛鍊得把足弓拱起來。並且使腳腕更有力。學步鞋之所以很軟,也是這個道理,既不會讓寶寶腳涼,又能起到鍛鍊作用。學會走路後,為了保護腳丫,要為挑選合適的鞋子。此時,寶寶的鞋子上的裝飾不要太多,最好用粘扣鞋帶,代替繩子鞋帶。否則會影響走路。
2.寶寶鞋的鞋底要軟
剛學走路的寶寶鞋底不要太硬,適當軟一些,把鞋底彎曲,鞋尖能夠到鞋底就好了,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對摺。對於已經掌握走路技巧的寶寶來說,鞋底要稍微有些硬度的,可以幫助寶寶端正走路姿勢。另外,兩歲前的寶寶最好穿高幫的,可以保護腳踝。
3.什麼情況下要換一雙新鞋
如果發現寶寶的鞋子穿脫很困難,就該考慮給他換雙新鞋了。另外,平時多留意寶寶的小腳丫,如果發現有被磨紅的印記,或者有水皰,結痂,最好馬上給他換雙鞋子。
4.寶寶鞋選擇什麼面料做好
給寶寶選鞋子,透氣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一定要選擇舒適的透氣材料。比如羊皮、牛皮、帆布、絨布。最好不要穿人造革或塑料製成的寶寶鞋子。因為寶寶新陳代謝快,腳丫流汗多,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鞋子,容易讓細菌粘上小腳丫。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