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爹媽們都意識到,孩子的情商對於其以後人際交往,生活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都想要儘量提升孩子的情商,卻往往不知如何入手。
那些情商比較高的孩子,在協調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上通常比較強,這類人總比其他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專家也表明:那些作品豐富的工程師並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與同事進行良好溝通的工程師。
姐姐有一次和我聊天時吐槽她兒子說:「我有時候忍不住總和你姐夫說,咱倆養了個『傻』孩子。」兒子已經7歲了,雖是小孩子,性子卻很「直」。你姐夫有個朋友,年齡不大,但是長得有點老,每次來我家讓我兒子叫叔叔他都不叫。平時都挺有禮貌,我就非常好奇,問他為什麼不叫對方叔叔,他扭捏一會說對方看起來年齡很大,應該叫爺爺,不能叫叔叔,我和你姐夫都哭笑不得。
小孩子在小的時候若是情商不高,會經常說出一些"大實話",但是大家都覺得孩子小,認為其是童言童語,可能哈哈一笑了之。但若是孩子長大之後情商仍然不高,對於正常的人際交往、工作升遷等都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甚至容易讓他們步入社會後四處碰壁,影響長遠發展。因此很多爹媽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情商,給他們報各種培訓班,買各種書籍。但其實有時候與其藉助這些"外力",爹媽日常的言傳身教更有效果。下面就和大家談談爹媽平時常說哪些話孩子情商會更好。
1、「先和爸爸媽媽說清楚發生了什麼好嗎?」
想要讓孩子擁有高情商,首先要讓他們能夠明確事情真正的內涵和本質是什麼,才能便於進一步分析和應對。所以為了培養孩子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可以先讓他們學會描述事情的經過。
爹媽在孩子遇到事情後,就可以先讓孩子說清楚事情的整個過程,仔細描述細節,讓他們在敘事方麵條理越來越清晰,並慢慢能夠抓住核心和重點,對於培養他們的洞察力很有益處,可以讓他們以後更能快速發現真正的問題。
高情商的表現首先就是要做事有條理,而敘述好一件事也是有條理的前提。
2、「能說說你心裡怎麼想的嗎?」
每當遇到一些困難、麻煩時,爹媽不要認為孩子太小,不用他們操心,就忽視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無論事情是否與他們有關,可以都將他們當作大人一樣,諮詢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看看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
了解了孩子內心的想法後,爸媽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讓他們更加明確好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慢慢在遇到問題時,才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解決,並儘量讓大家都感覺舒服滿意。
同時在諮詢小孩子意見的時候,他們內心也會覺得自己得到了爹媽的重視和尊重,會更有參與感,以後在學習和工作時,也會更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讓自身能力得以不斷提升。
3、「如果別人這樣對你你會有什麼感覺?」
情商高的具體表現之一就是擁有同理心,很多孩子從小可能就「快人快語」,不懂照顧別人的感受,想什麼就說什麼。雖然在年齡小的時候,大家都會一笑置之,但是在長大之後,就會很影響人際關係,甚至可能讓人感覺厭煩。
所以在日常若是孩子做出了什麼不好的行為,爹媽就可以問問他們,若是別人也用這種方式對他們,他們心裡會有什麼感覺,會不會覺得難受、委屈等。讓孩子深入思考,了解自己的行為可能對他人帶來的感受,推己及人,慢慢他們在說話做事的時候會更謹慎一些,學會先思考,後行動,不會總是衝動行事。
孩子就是一個小畫板,情商就是從小到大的繪製在其上的圖畫。想讓這幅圖畫美麗細膩,讓孩子情商爆表,生活更遊刃有餘,爹媽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經常以更開放包容的態度來和孩子說話,才能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情商,讓他們越來越謙和有禮,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受到大家的喜愛和歡迎。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家長對孩子的「4個好」,或坑了娃,看看你佔了幾個?
小孩做錯事,吼完就後悔?「去情緒化管教」了解一下
孩子幾歲開始閱讀啟蒙合適?了解2點問題,越早進行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