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孩子的衣服,好看又舒服,種類花樣多的讓作為成年人的小編看了都羨慕,但之前可不是這樣的。
過去還沒有奔小康的時候,大部分家庭都並不是很富裕,吃飯都不能吃貴的更別說穿衣服了。而且大人的衣服買了能穿好多年,但孩子的身體可是一天一個樣,如果都買新衣服肯定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所以很多家裡都是小點的孩子撿大孩子的衣服穿,甚至會去撿親戚家孩子淘汰下來的舊衣服。那你知道,那些總是撿別人舊衣服穿的孩子,長大了會變成什麼樣子嗎?
1.性格自卑
可能家長會感覺無所謂,但是孩子總是穿著,心裡肯定會不開心,畢竟是別人穿不了了,才給自己的。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都不懂事,過年過節相互攀比,撿別人舊衣服穿的孩子,在小夥伴面前肯定會自卑。
特別是一些孩子,想穿新衣服,但是家長感覺沒必要,或者是家裡實在困難,為了打發孩子,很多家長就會跟孩子說,咱們家條件不好,或者是我們買不起新衣服,這樣更是會加深孩子的自卑感。
2.過分敏感
從小沒有優質物質條件的孩子,長大之後越是會特別在乎他人的眼光。而從小穿別人家的孩子的舊衣服,甚至因為這個被嘲笑過的孩子,性格會更加的敏感,生活上也會更在意別人是怎麼看的。
這和小的時候沒自信有關,一般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之後,更想通過獲得別人的認可來找回自己小時候缺失的自信。
3.缺乏審美能力
其實很多從小自己沒有選過衣服,或者是父母審美跟不上的孩子都有這方面的問題。一些孩子,他們的父母比較強勢,孩子的衣食住行,全靠父母決定,這樣的孩子一般就沒有考慮過培養穿衣搭配的能力。
而有些孩子他們直接是從來沒有選衣服的自由,所有衣服都是撿別人的,而且通常這些衣服都很舊,自然沒有新衣服好看。
如果是在上初中或者是小學,那還沒什麼,但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之後,發現自己穿衣服不好看,性格上就會變得自卑,甚至不愛和別人交流。
4.省吃儉用
現在很多女生都有這樣的感覺,如果原生家庭比較節儉,自己長大了之後也會變得本能性的省吃儉用。如果是單純的省吃儉用,那沒什麼,畢竟不浪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但偏偏很多家庭過分節儉,甚至從來沒有給孩子買過新衣服,這樣生長出來的孩子,不僅會變得摳摳縮縮,甚至在需要花錢的地方,也捨不得花錢。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在需要花錢的時候,如果沒有做出來正確的花錢,那之後會用更多的錢來彌補。
其實家長讓孩子撿別人的衣服,如果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還沒有審美意識,那也倒沒什麼。而且這時候孩子正在生長期,一件衣服穿不了幾個月,反覆的重新買,的確很浪費。
但是如果孩子長大了,父母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會讓孩子很受傷。畢竟孩子想穿新衣服,只是青春期自尊心的正常需求,並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
所以父母也不要把孩子想穿新衣服,想穿漂亮衣服,這個正常的心理,過度理解成孩子就是想和別人比較,孩子就是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