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大多都有這些行為,現在不管將來後悔

2020-10-03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

可見中國向來都是一個講究禮儀尊卑和孝道的國家,而孝順也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雖都是表達孝順,但大家通常表現出來孝順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是三天兩頭的給父母添置一些營養品,購買一些鍛鍊器材或者常規的測量儀器,讓父母能夠實時的關注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有的孩子是喜歡閒暇時間在父母身邊守著,陪著父母做一些事情,給父母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或者帶著父母去欣賞一下美麗的風景。

不管是何種方法,孩子的做法只要能讓父母開心,就是一種孝順。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亦是如此。有些孩子的孝順行為在整個中國被廣為流傳,但是有些孩子的不孝行為也是傳遍整個國家。

  • 根據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小時候的一些行為能夠從側面反映出來他將來的不孝順。

安安,她的家庭比較富裕,爸爸是一個集團的部門經理,媽媽是一個主管。但是在安安的父母創業初期,安安從小是在姥姥姥爺身邊長大的。

對於老人來說,寵孩子是一個共性,所以安安從小就是嬌生慣養,甚至是溺愛。慢慢的隨著年紀的增長,安安的姥姥姥爺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安安的性格變得很自我,很不在乎身邊人的感受,出口傷人更是常有之事。

有一次姥姥姥爺帶著安安去買菜,安安看到別的孩子有爸爸馱著,然後就非要坐在姥爺的脖子。

姥爺年紀大了,馱不動安安,就哄著安安說給他買玩具,讓安安聽話。

但是安安非但不聽話,還說「你們怎麼這麼沒用啊,別的小孩子都可以被馱著,為什麼我不可以,等我爸爸周末來了再跟你們算帳。」

相信小孩子不聽話的例子,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不在少數。而造成這些孩子這樣的原因,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孩子家長對孩子言聽計從,嬌生慣養。

特別是現今社會下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較大,出於生計只能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來帶。

而老人對孩子的寵溺相比父母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就造成了孩子不孝順的行為在社會中和家庭中頻頻發生。

想要預防這種現象的發生,或者防止孩子將來不孝順,家長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孩子的一些行為,特別是這兩種行為,作為父母一定要留意了。

1、對家長的管教反感

現在很多孩子對於家長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一套,做起來一套,甚至有些孩子對父母的管教更是惡語相向。

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必定是無微不至的關心,但是有的孩子對父母的善意卻不屑一顧,傷害父母的心,讓親子關係急劇惡化,絲毫不懂得分辨是非好壞。

把別人順應自己的行為當作是對自己好,而對父母的管教當作是惡意。這樣的孩子從小不能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在將來是很難出現突然覺醒的情況,所以讓他們去懂得孝順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2、 對長輩不懂得謙讓

教養這個東西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那些對家裡的長輩不懂得謙讓尊卑的孩子在將來是難孝順的。

而現在的社會中,這樣的事情卻屢見不鮮。

對於家裡的長輩愛答不理,甚至覺得他們礙眼礙事的那種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尊卑觀念,不懂得尊老愛幼,在將來成人之後更會是完全的我行我素。等到那個時候,再讓孩子去懂得孝順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想想,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就這樣,長大了會是怎麼樣呢。人是在不斷地改變成長,但是性格和人品的養成卻是很難改變的。

那些打罵父母的人,有幾個不是小時候大家眼中被溺愛的熊孩子呢。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沒有意識還不加以管教。

所以,父母應該怎麼做孩子才能長大之後孝順呢?

①以身作則

很多人在作為父母的同時,也是自己父母的孩子,所以自己一定要對父母孝順。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自己對父母表達孝順的時候,孩子也是會有樣學樣的。

家長對自己的父母什麼樣,基本上孩子以後就是什麼樣。

所以不要一味的擔憂或抱怨孩子,先從自身做起,檢討一下自己做的有沒有問題,是不是給孩子起到了一個表率的作用。

②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小孩子都是教出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好的壞的。

而小時候是孩子性格養成和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花心思與時間,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是非觀。

孩子做錯了事,說錯了話,都要根據事件大小給予相應的懲罰,並在事後耐心的與他解釋原因,告訴他錯的地方,這樣孩子才會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在發現孩子的一些不良品德時家長要及時幫其改正,一個品德良好、是非觀分明的人,他一定也是孝順的。

③學會表達愛

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吝嗇於在孩子面前表達自己的愛。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小孩子不一定能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他可能只記得父母批評他,卻不記得父母對他的好。

所以家長要開口告訴孩子自己對他的愛是永恆的,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不僅如此,在社會上也要教給孩子熱愛一切,有同情心、有愛心,這樣一個有愛孩子長大後肯定也是孝順的。

培養一個孩子,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雖然父母的付出都是不計回報的,但是誰又不希望在自己老了之後孩子可以孝順,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呢?

所以,既然培養了,那麼就努力讓孩子優秀,那是作為父母的一份責任,同樣孩子也是有義務在父母老了之後去贍養孝順父母。

如果父母做的好,那將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如果在自己作為孩子的時候,就是失敗的,那麼在老了之後,是很有可能要自食其果的,所以從善待老人開始善待自己,善待每一個生命。

相關焦點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3個特徵,現在糾正還不晚
    文章/熊二編輯/御姐每一對父母在撫養孩子的時候雖然都不求孩子長大能夠回報些什麼,但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將來能夠對父母孝順些。孝順是幾千年來沒有變過的話題,雖然社會對於各種價值的定義標準有些不同,但是對於孝順的標準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孩子在將來長大以後能不能成為一個孝順的人,從孩子小時候的釋放的一些行為信號就能夠提前知道。
  • 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長大後會啃老,大多都是被父母慣的
    導讀: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長大後會啃老,大多都是被父母慣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小時候有這三種行為,長大後會啃老,大多都是被父母慣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四個特徵,父母越早糾正越好
    平時在家都是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輪流著帶,其實我和他爸也只能每個周末放假才能見他一次,所以見面的時候也是儘量什麼要求都滿足他,更別說打他了。」我想了想說:「孩子不僅打你還和你頂嘴,這個行為表現有點不尊重你,有可能就是平時你們對他疏於管教,才會這樣的。」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都有隱藏很深的特質,很多父母都被蒙蔽了
    導讀:長大不孝順的孩子,都有隱藏很深的特質,很多父母都被蒙蔽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長大不孝順的孩子,都有隱藏很深的特質,很多父母都被蒙蔽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不孝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五個信號」,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長大不孝的孩子,其實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很多家長有了孩子之後,都對孩子的教育很看重,畢竟現在的社會發展,也需要人的品行和素質做支撐,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也能擁有做人基本的良知。其實,若想知道孩子將來是不是會孝順,並不一定要等孩子長大,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一些特徵,以及孩子的言行,就能看出來。
  • 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長大了都不孝順,現在改還來得及
    養兒防老,養孩子是為了自己老了之後有依靠。然而有很多人對年老的父母不管不顧,其實細心的人會發現,不孝順的這些人從小都有相似的特徵,而發現這些特徵之後,只要找對方法還是來得及教育好的。一、蠻不講理這種孩子不管和誰在一起都是蠻不講理的。正是因為蠻不講理,所以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朋友,久而久之,性格就變孤僻了。
  • 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可從小時候的幾個行為看出,中一個就很幸運
    ,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雖然單親媽媽確實很不容易,但她仍然排除萬難把孩子撫養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將來長大了一定是個非常有出息的小姑娘。這話並非沒有道理,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也正好映射了長大後的為人處事,從小就懂得體貼父母,為媽媽分憂解難,長大成人後依然會將孝道貫徹到底。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就有這5個徵兆!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就有這5個徵兆!希望你家孩子沒有孝順父母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可見人們對於孝道的重視。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可以孝順自己,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
  • 教育專家: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具有這些特點?
    從教育學上來說就是一個孩子的行為性格,基本上就能夠看出孩子長大後的人生道路。所以父母們,一定要重視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舉止和性格態度,不要讓孩子在不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作為父母應該及時幹預,塑造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孩子小時候有三種表現,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們長點心吧
    不過,孩子將來孝不孝順,小時候通常會有這些表現1、喜歡推卸責任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家長保護得非常好,即便有時候做錯事了,也不用承擔責任, 反倒還會把錯誤歸結到其他人身上。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大,身上很難有較強的責任心,哪怕將來父母老了,需要自己獨當一面的時候,有可能會臨陣逃脫或推卸責任,並不會主動擔起贍養父母的重任。
  • 育兒心理學:將來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發出這3種「信號」
    對於家長的這些擔憂,育兒心理學就表示:將來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發出這三種信號那麼,將來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發出哪些信號呢?1:習慣推卸責任有些孩子在家長的長期溺愛下,如果碰到事情的話,第一反應推卸責任而不是選擇攬下責任去處理和應對。
  • 一個孩子將來孝不孝順,從這些小事就能看到蛛絲馬跡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個孩子將來孝不孝順,從這些小事就能看到蛛絲馬跡,瞞不了人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我經常看到這張照片:一個孩子手裡拿著很多食物。
  • 孩子長大了不孝順,小時候通常有這3點跡象,家長平時有留心嗎?
    事實上,孩子孝不孝順,父母可以通過孩子小時候的表現觀察得出。一旦留意到孩子有以下的表現,父母就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了!這樣的孩子不僅僅不懂得餐桌禮儀,還不懂得體諒他人、將心比心,發現孩子自私的個性,如果家長不加以教育放任其自流,將來的他必定難以處理人際關係,更別說孝順父母了。
  • 孩子有這四種行為,預示著長大後不"孝順",家長別忽視
    我們父母特別要注意孩子的孝順問題。其實這是個比較大的問題。不管孩子年齡大小,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孝順,特別是孩子大了的時候,那時我們更希望孩子是一個孝順的孩子,讓我們能夠老有所依,好好地享受天倫之樂。我們不能說孩子小的時候就沒有表現出啥孝順的行為,咱也沒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指望著孩子長大後能夠像畢淑敏說的這樣孝順估計是不太現實的。
  • 一個孩子將來孝不孝順,從這些小事就能看到蛛絲馬跡,瞞不了人的
    導讀:一個孩子將來孝不孝順,從這些小事就能看到蛛絲馬跡,瞞不了人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個孩子將來孝不孝順,從這些小事就能看到蛛絲馬跡,瞞不了人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多會這3種表現,看你家娃有嗎?
    作為家長,都盼著孩子能夠孝順自己,最怕孩子叛逆,成為「白眼狼」。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不懂得尊重家長,更不要提等到老了以後能夠孝順家長了。其實孩子小時候孝不孝順,從小就能看出來,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多有這3種好習慣,看你家娃有嗎?1、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很孝順孩子對家長長期以來的態度,決定了孩子以後對家長的孝順程度。
  • 不管有幾個孩子,最孝順的都有這3個特點,父母們別到老了才明白
    但是這位老人卻孤苦伶仃的,自己曾經最疼愛的兒子們對他不管不顧,反而是小時候受到自己不公平待遇的女兒,有時間了就會帶著禮品來看望自己。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很多表現,就能看出來這個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孝順父母。
  • 心理學家警告父母: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壞習慣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