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幾個孩子,最孝順的都有這3個特點,父母們別到老了才明白

2020-12-13 多肉車釐子

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真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給予了孩子生命,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撫養長大。然後父母慢慢變老,變成了一個「孩子」,這時就需要子女來照顧父母。

這本應該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一個很自然的相互陪伴的過程,「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但是卻總會有那麼一些「意外」。

養娃最怕養出「白眼狼」

白眼狼說白了就是沒有感恩的心,小時候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撫養成人,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他卻對父母不管不顧。

孩子「白眼狼」,不管父母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發生,說白了養出一個「白眼狼」孩子,其實都是父母自己造的孽。

還記得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事情,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自己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按理來說養老肯定不是問題。

但是這位老人卻孤苦伶仃的,自己曾經最疼愛的兒子們對他不管不顧,反而是小時候受到自己不公平待遇的女兒,有時間了就會帶著禮品來看望自己。

在老人的那個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有嚴重的,老人認為女兒總會出嫁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到時候就成了別人家的人了。

所以在對待兒子很女兒的時候就很偏心,對兩個兒子非常上心、寵愛有加,對女兒就差很多了。

本以為老了之後兩個兒子也會同樣孝順自己,沒想到到頭來卻是這般光景。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俗話說「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雖然他們的成長環境一樣,接受的教育一樣,但是所造就的性格、脾氣還是會有所不同的。

有的孩子貼心懂事,知道心疼父母,會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孩子卻只顧著自己、只知道玩樂;在這兩種孩子之間,以後會孝順父母的一定是那個貼心懂事的。

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很多表現,就能看出來這個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孝順父母。

將來會孝順父母的孩子身上都少不了這些品質:

知道心疼體貼父母

在父母過度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往往都會把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一點都不知道心疼父母,當有天父母不再為他做這些時候反而還會抱怨父母,長大多半也不會孝順。

而從小就乖巧懂事,懂得心疼父母長大之後一定會孝順父母。比如說父母下班回來後的一杯水、一句問候,這都是孩子表達孝順的一種方式。

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孩子

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的孩子在平時可能看起來對父母很是孝順,但是一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不行了、就會逃避。

也正是人們常說的,只有你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知道誰是真正對你好的那個。

所以有擔當、有責任感就顯得格外重要,沒有擔當的孩子到真正需要他的時候就會逃避,而責任感強又有擔當的孩子則會承擔起來自己的責任。

懂得分享的孩子

分享的對立面是什麼?自私,自私就是只顧著自己,從來不會管他人,小時候最常見的就是吃獨食,這類孩子長大後也不會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照顧年邁的父母。

而從小就懂得分享,有什麼事情都想著父母,比如說有好吃的會想著給父母留一份、好玩的也會分享給父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願意孝順父母。

說這麼多當然不是讓父母從挑一個身上具有這些品質的孩子來養,而是從小就要注意培養孩子身上的這些良好品質。

在孩子3-6歲的時候,正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

建議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讀讀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一套一共十本,而且還是中英雙語的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的幫助。

十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使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

都是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教育引導孩子的,裡面採用的是圖文插畫的形式,各種的卡通人物形象,更容易讓孩子產生閱讀的興趣,在玩耍中就能培養出孩子好的行為習慣。

3歲之前可以選擇讀給孩子當睡前故事書,3~6歲的時候可以當做一個好習慣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寶寶管理興趣,養成良好的品格。

總有些父母說自己不知道該怎樣去陪伴孩子,那為什麼不陪他們看看書呢,談談心得體會,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發展,何樂而不為?

一套十本59塊錢,一本也就是5.9,一套下來也就是一個星期的奶茶錢?

奶茶喝了就沒了,好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

相關焦點

  • 不管有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家長們別到老了才明白
    做父母的都擔心養出娃變成「白眼狼」,但大多情況下是孩子長大了不孝順,多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例如,父母有重男輕女的現象,或是家長過度寵溺孩子,都很容易養出「白眼狼」。 在以前,每個家庭都會有好幾個孩子,二胎政策開放後,現在的家庭無論條件是否允許,很多都會選擇多要一個孩子,等到自己將來老了之後,養老不用愁,孩子的養老壓力也能有所減小。
  • 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可別疼錯了
    導讀: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可別疼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可別疼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人到晚年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個,別疼愛錯了
    但是,孩子的性格、心性、脾氣不同,就算父母一視同仁,對哪個孩子都不偏心,孩子們長大還有體貼孝順的,有不關心父母當「白眼狼」的。所以,父母們要提前判斷一下到底哪個孩子長大會更孝順。很多過來人說,人到晚年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個,別疼愛錯了。哪一個呢?
  • 不管你有幾個孩子,最孝順的永遠是這一個,爸媽別老了才醒悟
    另一類就是家庭條件太差了,他們試圖想用"生孩子"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孩子在長大後就能幫家裡掙錢,多生幾個,只要其中一個有大出息就行了。王大爺和妻子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輩子,現在已經退休了,他們努力了這一輩都是為了兩個孩子,王大爺有一兒一女,女兒比較大,女兒在大學畢業之後就嫁到了其他城市,一年也不會回來一次,兒子在大學畢業之後也選擇了在異鄉工作
  • 人到老了才明白,不管有幾個孩子,往往最孝順的卻是這一個
    這句話體現了孩子和家長之間不可斷絕的聯繫,每位家長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都是盡心盡力的,並且不求孩子能回報自己多少,只求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等待有一天自己動彈不動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來照顧一下老年人的生活。並且由於最近開放的二胎政策,也減小了獨生子女的撫養老人的壓力,但是,往往一家多個孩子中,最孝順的往往會是那一個人。
  • 家裡哪個孩子最孝順?跟年齡、性別無關,可惜很多父母老了才明白
    孝順不僅是我國的一種美德,更是讓整個家庭和睦相處的必要基礎。如果孩子不孝順,那麼這個家庭往往過得不幸福。一些家長認為「養兒防老」,女兒是嫁出去的,只有兒子才會給自己養老;也有的父母認為自己最疼愛年齡最小的孩子,他長大後一定會孝順自己。但其實家裡不管幾個孩子,最孝順的不外乎是懂得感恩和有責任心的,往往跟年齡、性別無關,可惜很多父母老了才明白。
  • 夫妻一連生了3個孩子,老了才知道疼錯了人,孝順娃從小就有跡象
    老兩口養大3個孩子,最偏心的卻最靠不住,老了才知道:這麼多年疼錯了娃鄰居王大娘老兩口養了3個孩子,年輕時家裡條件不好,養育3個孩子著實有些吃力。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王大娘和丈夫還是更加偏心小兒子。「小兒子機靈可愛,小聰明多。」家裡有吃的,兩個人也總是可著小兒子吃。三個孩子裡,最不受寵的就是老二了,和大多數處於中間位置的孩子一樣,他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多年後,孩子們長大了,而老兩口卻老了。近來王大娘遛彎時不小心扭了腳。
  • 到老了才知道,不管生多少個孩子,將來真正孝順的總是這一個
    導讀:到老了才知道,不管生多少個孩子,將來真正孝順的總是這一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到老了才知道,不管生多少個孩子,將來真正孝順的總是這一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三歲看到老,有這3個特點的孩子,將來很可能不孝順,真實又扎心
    >老來得子,兩人四十多歲的時候才得來了這麼一個寶貝兒子,於是兩人對兒子非常的嬌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著孩子。這樣的孩子連這些小打小鬧的事情都不敢承擔,長大以後怎麼可能會主動承擔孝順父母的重任?3.不顧別人感受這一種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考慮事情的所有出發點都是自己的感受,完全不顧別人。比如父母還沒有吃飯,但是孩子自己吃飽了之後就會纏著父母玩遊戲。
  • 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表現,父母不用多費心,老了更有福氣
    導讀: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表現,父母不用多費心,老了更有福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表現,父母不用多費心,老了更有福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會有這4個特徵,家長們要重視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幾百年的傳統,自古以來中國就推崇孝道,那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以後不但不懂事,好孝順呢?「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長大是否孝順,老人是否懂得孝順,在小的時候通過觀察身上的一些特點就能看出來。希望你家的孩子沒有這樣的特點。長大不孝順父母的人從小就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沒有。孩子從小就要受到懂得孝道的教育。想要讓自己孩子長大以後懂得孝順,就要讓孩子從小做起。
  • 孝順的孩子都有這幾個特徵,別到老了才知道,自己疼錯人了
    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但是近些年來,兒子虐待父母的新聞也屢見不鮮。這樣看來,養兒也不一定能防老,只有孝順的兒女才真的算是養兒防老。01最疼的小兒子卻最不孝順張大爺養育了三個兒子,三個都是兒子,自然不存在重男輕女,但是張大爺卻還是格外偏愛小兒子。
  • 長大不管父母的孩子,小時候便有這3個「暗示」,父母要及時糾正
    都在說「養兒防老,養女防荒」,其實,不管是養兒子還是養女兒,父母都希望兒女們可以過得幸福,自己也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但是由於老人們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很多時候都是迫不得已去麻煩兒女的。不管父母多大,他們心裡都是在惦記兒女的,可是兒女的做法卻並不是這樣。事實上,對於這種長大後不管父母的孩子,其實在小的時候便有這3個「暗示」, 如果父母要及時糾正的話,未來就不會出現「不孝順」的情況了。
  • 長大後不孝順的人,從小就有徵兆,3個特點,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然而,從小在父母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卻未能如願長成父母希望的樣子,父母對孩子一直百依百順,等孩子把父母的家底掏空,父母變得一貧如洗,也就是被孩子掃地出門的時候。有事求父母,無事不見人影,也是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真實寫照,長大後不孝順的人,從小就有徵兆,這3種「特點」,希望你家娃沒有。
  • 不論你有多少個子女,到老了最孝順父母的還是這個娃,早知早受益
    無論家裡有幾個孩子,晚年時能夠孝順爹娘的「孝子」,在年幼之時,大都有這些徵兆,希望家長早點知曉。辛苦養大三個孩子,最偏愛的小兒子,卻是最不孝順的那一個李大爺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對老爸講:「過去的事,不提了,你是我爸,到什麼時候我都不怪你。畢竟,你給了我生命。」看看,孝順的孩子,到什麼時候都那麼孝順。而不孝順的孩子,就算表面再服帖,早晚都會露出馬腳。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信號,希望你家孩子一個都沒有
    跟鄰居們聊天的時候,大家說到了一個鄰居老太太,如今80多高齡了,家裡人將她送去養老院,但是老人家覺得自己這樣是被拋棄的,天天在那裡哭,兒子們也很少去看望她,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老太太會哭鬧著要回家。大家在指責老太太幾個兒子不孝順的同時,又勸我趕緊再生一個女兒,而我總是笑笑不語。父母年邁會不會被孩子送去養老院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時常掛念著你,有沒有常常過來看看你是否安好。
  • 心理學家警告父母: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壞習慣
    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對父母的過度依賴,會廢掉一個孩子的根基,即便是有心孝順,也沒有對應的能力。孝順的人愛老敬老,陪老伴老;不孝的人嫌老避老,逃避責任。
  • 老了才知道,真正孝順的孩子,往往不是偏愛的那個,原因令人心酸
    原本愛乾淨的張阿姨,不能動了以後越來越頹廢,看著孩子們的變化,才真正明白:真正孝順的孩子,往往不是自己最疼愛的!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三個原因令人心酸都說「養兒為防老」,父母偏愛孩子時洗完給孩子將來能夠贍養自己。可是父母到了晚年才會發現,自己越寵愛的孩子越不孝順,反而哪個遭受冷落的孩子為自己端屎端尿,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家有3個娃,為什麼老二總是被忽視?被忽略的孩子往往更孝順
    大家都看過家有兒女這部情景電視劇吧,家中小雨,劉星,小雪三個孩子,在家中的生活是非常的和諧,在電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直接感覺到,父母對三個孩子的愛都是非常「平等」的。那就是老大最重視,老么最受寵,老二最容易被人忽略。在心理學之中,就明確表示,當一個孩子的感情被父母忽略和否定的時候,就會產生困惑或者憤怒的情緒,這些情緒會封閉孩子的內心,讓他停止和父母進行交流、爭吵,用這種「無聲」的抗議,來表明自己受忽略的心情。一、家裡有3個孩子,為什麼被大人忽略的總是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