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也要學懂弄通民法典|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2020-08-22 柳州檢察

民法典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

◆ 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要堅決防止違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亂作為

◆ 民事責任重補償,刑事責任重懲罰。對於既違反民法又違反刑法的行為,完全可以同時追究

◆ 同時追究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特殊情況下要考慮優先順序或擇一適用

從事刑事檢察工作的檢察官需要認真研讀民法典嗎?民法典表決通過後,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朋友圈轉發民法典相關文章的有不少是刑事檢察官,他們仿佛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刑事檢察官也要學習民法典。

「學好用好民法典是『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共同的責任」「刑事檢察同民事權利的保護密切相關」,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學深悟透民法典的重要性。落實到經濟犯罪檢察工作中,如何正確認識民法典與經濟犯罪的關係,成為了經濟犯罪檢察工作的一件大事。

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要學習民法典?

很多人心存疑問,民法典是保障人民群眾民事權益的,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也要學習呢?

「刑法分則第三章規定了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這其中涉及大量基礎民事法律關係,而相關基礎民事法律關係的認定要以民法典為基礎。只有將民法典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鄭新儉告訴記者,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刑法是市場經濟的最後法律保護,刑法將嚴重民事違法行為上升為刑事犯罪予以懲罰。判斷究竟是民事違法行為還是刑事犯罪行為,必然要求檢察官在學好刑法的同時,也要學好民法典。

「民法典的制定出臺不僅是民法界的盛事,也是刑法界高度關注、充分重視的大事。」鄭新儉告訴記者,第四檢察廳已經多次參加並組織民法典的學習活動,要求檢察官一定要學懂弄通民法典。

不僅是最高檢,各地檢察機關經濟犯罪檢察部門都紛紛掀起學習民法典的熱潮。

「民法典為刑事法律適用提供了理解基礎法律關係的重要依據和參考。例如民法典第761條肯定了保理合同的典型合同性質,為刑事司法實踐中區分保理合同與保理交易的法律關係構成、認定構成保理合同關係的核心要件、區分保理合同與借款合同等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上海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胡春健表示,在學習研究民法典的過程中,可以找到保護民法權利和打擊預防經濟犯罪工作的連接點,為相關領域檢察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民法典出臺後,我們已經開展過多次學習活動,不僅組織集體學習,還鼓勵大家自我學習。我們經濟犯罪檢察部門已經把學習民法典作為了今年的重點學習任務。」四川省樂山市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周林告訴記者,在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時,檢察官一定要注意區分民事違法行為與刑事犯罪行為,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訴,不構成犯罪的要通過民事訴訟解決,這就要求檢察官一定要學好民法典,準確梳理經濟犯罪中的基礎民事法律關係。

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最高檢檢察理論研究所法治前海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馮曉青教授看來,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積極主動學習民法典是非常必要的。

「民法典總則第123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智慧財產權。檢察機關在辦理智慧財產權案件時,就要對這一民事權利有一個正確認識,充分保障智慧財產權這一民事權利。」馮曉青舉例說明,比如檢察官在辦理一件假冒註冊商標案件時,首先要判斷案件中的假冒註冊商標行為是否構成民事侵權,這就要求承辦檢察官熟悉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如果這一行為連民事侵權都夠不上,又何談犯罪呢?

「再比如,民法典將商業秘密納入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客體,檢察官在辦理商業秘密犯罪案件時,首先應認定被控行為是否構成侵害商業秘密行為。在有的案件中,如果涉案標的明顯不符合商業秘密構成要件(如非公知性),商業秘密犯罪行為就不可能成立。」馮曉青告訴記者,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有必要學好民法典,不僅要學習法條,還要學習立法精神。

堅決防止違法插手 民事、經濟糾紛的亂作為

為何要強調注意區分民事違法行為與刑事犯罪行為?民事、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界限又在哪兒呢?

接受記者採訪的檢察官普遍表示,在具體辦案中,如果司法機關沒有正確區分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犯罪行為,很可能會發生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違法行為,而這些違法行為一定會給當事人造成傷害。

「如果發現此類違法行為,要堅決進行檢察監督。」周林表示,要充分發揮刑法對民法典的保障、兜底作用,在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堅決防止違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亂作為。

「保持刑法的謙抑性、補充性或者稱最後手段性,是我們在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避免濫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胡春健告訴記者,刑事檢察部門需要進一步強化謙抑的刑事司法理念,在嚴厲打擊侵犯民事權利違法犯罪的同時,要考慮保護有關民事權利需要,依法審慎採取強制措施,做到寬嚴相濟、少捕慎訴。

「智慧財產權司法實踐中,有些情況下,比較難區分某一行為究竟屬於民事侵權行為還是同時構成犯罪行為。」馮曉青告訴記者,他參與了很多涉及是否構成犯罪的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處理。

「例如, 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公布的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件,其中某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中的假冒註冊商標犯罪,重審時我以專家證人身份出庭,主張案件中十多名被告人不可能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犯罪行為。該觀點雖然在重審中沒有獲得支持,但在二審中獲得了支持,相關被告人被認定為不構成犯罪。然而,此時被告人已被非法關押兩年之久,涉案五個創新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也受到重創。」馮曉青表示,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中,一定要正確區分民事、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避免不構成犯罪的智慧財產權民事侵權案件刑事化,在嚴厲制裁犯罪的同時,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如何區分民事、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鄭新儉認為,還是要把握「罪刑法定」原則,符合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的行為,依法定罪處罰;不符合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的行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以經濟犯罪中的保險詐騙罪為例,刑法規定了保險詐騙罪的五種情形,在辦案中,如果案件中的保險詐騙行為屬於五種情形之一,詐騙數額符合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那麼就構成犯罪;如果案件中存在五種情形之外的保險欺詐行為,就不符合保險詐騙罪犯罪構成,屬於民事欺詐,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鄭新儉表示。

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可以同時追究嗎?

司法辦案中,決不能將單純的民事違法上升為刑事犯罪,但也決不能縱容犯罪,對犯罪行為要依法追訴。

經濟犯罪中有大量行為既是民事違法行為,又是犯罪行為,既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又應當承擔刑事責任,那麼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可以同時追究嗎?

「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性質不同、立法目的不同,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多數情況下可以同時追究。」最高檢第四檢察廳檢察官羅曦告訴記者。

民事責任重補償,刑事責任重懲罰。通過補償恢復守約方、受害人的利益,通過懲罰預防利益再次受損,因此,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並不衝突。對於既違反民法又違反刑法的行為,完全可以同時追究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這一理念落實到經濟犯罪案件辦理中,要求我們既不能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糾紛,也不要用刑事責任替代民事責任。對於同時違反民法和刑法的犯罪案件,在行使檢察權追訴罪犯、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要尊重、保護、幫助被害人依法行使民事權利,追究被告人民事責任,彌補被害人的損失。」羅曦告訴記者。

羅曦也表示,在同時追究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原則下,也存在特殊情況下根據法律規定優先追究或擇一追究。

胡春健的觀點和羅曦一致,他同樣認為,辦案中,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是可以並行追究的,但存在特殊情況。

「比如,在一般刑事犯罪案件中,刑事和解使得民事賠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甚至免除刑事責任,這是修復被違法犯罪行為破壞了的社會關係的特殊需要,為保障被害人民事權利而作出的較優選擇。」胡春健表示。

「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併審理的情況下,因為刑罰附加刑的罰金、沒收財產和民事責任的賠償經濟損失都涉及被告人的財產處置,本著優先補償被害人損失的原則,應當優先承擔民事責任,後承擔刑事責任。」羅曦告訴記者,像這種情況,在具體的承擔責任的順序上,就存在優先追究。

「不僅這一種特殊情況,也有其他特殊情況存在優先順序或擇一適用問題,這都需要檢察官認真思考並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羅曦表示。

來源:檢察日報

相關焦點

  • 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也要學懂弄通民法典
    ◆ 將民法典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 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要堅決防止違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亂作為◆ 民事責任重補償,刑事責任重懲罰。「學好用好民法典是『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共同的責任」「刑事檢察同民事權利的保護密切相關」,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學深悟透民法典的重要性。落實到經濟犯罪檢察工作中,如何正確認識民法典與經濟犯罪的關係,成為了經濟犯罪檢察工作的一件大事。
  • 民法典與檢察工作|刑事檢察官也要學好民法典
    作者:孫風娟 新聞來源:正義網  刑事檢察官也要學好民法典  ——「民法典與檢察工作」系列報導之六 ●將民法典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 ●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要堅決防止違法插手民事  「學好用好民法典是『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共同的責任」「刑事檢察同民事權利的保護密切相關」,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學深悟透民法典的重要性。落實到經濟犯罪檢察工作中,如何正確認識民法典與經濟犯罪的關係,成了經濟犯罪檢察工作的一件大事。
  • 【鎮檢轉播】民法典與檢察工作|刑事檢察官也要學好民法典
    刑事檢察官也要學好民法典  ——「民法典與檢察工作」系列報導之六 ●將民法典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落實到經濟犯罪檢察工作中,如何正確認識民法典與經濟犯罪的關係,成了經濟犯罪檢察工作的一件大事。  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要學習民法典  很多人心存疑問,民法典是保障人民群眾民事權益的,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也要學習呢?
  • 刑事檢察官也要學好民法典——「民法典與檢察工作」系列報導之六
    ●將民法典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  ●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要堅決防止違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亂作為  ●民事責任重補償,刑事責任重懲罰。落實到經濟犯罪檢察工作中,如何正確認識民法典與經濟犯罪的關係,成了經濟犯罪檢察工作的一件大事。  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要學習民法典  很多人心存疑問,民法典是保障人民群眾民事權益的,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也要學習呢?
  • 【民法典】刑事檢察官也要學好民法典
    ➤ 將民法典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 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要堅決防止違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亂作為➤ 民事責任重補償,刑事責任重懲罰。落實到經濟犯罪檢察工作中,如何正確認識民法典與經濟犯罪的關係,成了經濟犯罪檢察工作的一件大事。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要學習民法典很多人心存疑問,民法典是保障人民群眾民事權益的,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也要學習呢?
  • 刑事檢察官也要學好民法典
    學懂弄通了,才能更好地辦理經濟犯罪案件  ●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要堅決防止違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的亂作為  ●民事責任重補償,刑事責任重懲罰。落實到經濟犯罪檢察工作中,如何正確認識民法典與經濟犯罪的關係,成了經濟犯罪檢察工作的一件大事。  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要學習民法典  很多人心存疑問,民法典是保障人民群眾民事權益的,為什麼經濟犯罪檢察部門的檢察官也要學習呢?
  • 法學匯|「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實施
    針對辦案實踐中涉及刑民交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產權保護、國家賠償等案件中依然較為普遍存在的重打擊、輕保護問題,要充分發揮檢察監督的能動功能,通過檢察監督體現出法治體系中制度補益與規範完善發展,實現民法典在解決權利保護、新類型糾紛、社會行為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弘揚等領域良法善治的社會治理功能。要防止將民事、經濟糾紛當犯罪案件處理,嚴格把控罪與非罪的界限。
  • 民法典正式實施在即,高檢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
    要充分運用公開聽證,依照民法典加大釋法說理力度」「貫徹實施民法典,應當更加自覺優化刑事司法理念、強化民事權利保護意識,在刑事案件辦理中要充分尊重、保障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民事權利」「民法典對行政機關的一些履職行為直接提出要求,既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據,也是行政檢察的履職依據」「民法典強化了對婦女權益、公民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等保護,檢察機關應注重在相關領域積極探索開展公益訴訟」……圍繞把民法典貫徹落實到
  • 民法典中200餘條內容都與這項工作密切相關|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典編纂工作專班成員朱虎認為,民法典給行政檢察工作帶來的新變化首先表現在監督範圍上。「民法典明確和保障了人民所享有的各項合法權益,為行政權力的行使劃定了界限。行政檢察監督也應當以民法典為標尺,在行政檢察監督案件的範圍內,對減損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各項行政活動予以監督糾正。」朱虎說。
  • 法學匯|以民法典為遵循做好重罪檢察工作
    重罪檢察部門作為檢察機關的重要業務部門,雖然主要負責刑事案件的辦理,但辦理的案件均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需要以民法典為遵循,依法行使檢察職能。同時,民法典確立的各類行為規範和民事權利,需要重罪檢察部門通過辦理案件予以監督和維護,促進全體公民遵守民法典的規定。
  • 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對於刑事檢察官們而言,將這部堪稱「公民權利宣言書」的民法典的精神要義融入刑事檢察工作,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和權利保障,是當前做好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遵循。 對標刑事檢察官的使命、責任與目標,如何正確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來自不同維度和視角的聲音,或許可以為此提供一份借鑑與思考。
  • 【第461期】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對於刑事檢察官們而言,將這部堪稱「公民權利宣言書」的民法典的精神要義融入刑事檢察工作,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和權利保障,是當前做好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遵循。對標刑事檢察官的使命、責任與目標,如何正確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來自不同維度和視角的聲音,或許可以為此提供一份借鑑與思考。
  • <必看>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對於刑事檢察官們而言,將這部堪稱「公民權利宣言書」的民法典的精神要義融入刑事檢察工作,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和權利保障,是當前做好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遵循。對標刑事檢察官的使命、責任與目標,如何正確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來自不同維度和視角的聲音,或許可以為此提供一份借鑑與思考。
  • 檢察微課堂|深入學習《民法典》 指導引領檢察工作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它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民法典實施後,要求檢察機關在履行各項職能時,更要注重《民法典》與刑事法律的銜接,也對案件的辦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將從法理辨析及檢察工作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一、 民法典堅決禁止和嚴厲打擊高利貸。
  • 【民法典學習】刑事檢察貫徹民法典的新理念新任務新要求
    檢察機關肩負著除邪懲惡、司法為民的神聖使命,刑事檢察人權保障功能的實現同當事人民事權利的保護密切相關。因此,貫徹實施民法典,必然會對刑事檢察工作的開展產生深遠影響。民法典實施對刑事檢察工作提出新理念檢察機關應立足刑事檢察職能,將民法典的精神內涵、基本理念與價值追求融入刑事檢察辦案的全過程。
  • 【第1605期】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對於刑事檢察官們而言,將這部堪稱「公民權利宣言書」的民法典的精神要義融入刑事檢察工作,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和權利保障,是當前做好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遵循。對標刑事檢察官的使命、責任與目標,如何正確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來自不同維度和視角的聲音,或許可以為此提供一份借鑑與思考。
  • <第992期>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對於刑事檢察官們而言,將這部堪稱「公民權利宣言書」的民法典的精神要義融入刑事檢察工作,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和權利保障,是當前做好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遵循。對標刑事檢察官的使命、責任與目標,如何正確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相關規定?
  • 【今日轉播】法學匯|「四大檢察」與民法典的實施
    要防止將民事、經濟糾紛當犯罪案件處理,嚴格把控罪與非罪的界限。要嚴格區分民事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區分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區分合法財產和違法犯罪所得、區分企業正當融資和非法集資等界限;嚴防刑事執法介入民事經濟糾紛、嚴防將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嚴禁超標的、超範圍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刑事強制性措施。
  • 「關注」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對於刑事檢察官們而言,將這部堪稱「公民權利宣言書」的民法典的精神要義融入刑事檢察工作,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和權利保障,是當前做好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遵循。對標刑事檢察官的使命、責任與目標,如何正確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來自不同維度和視角的聲音,或許可以為此提供一份借鑑與思考。
  • 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 民法典中200餘條內容都與這項工作密切相關
    「檢察機關要從推進依法行政的高度,以民法典為參照,進一步加強行政檢察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站位對行政檢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落實這個要求的一項最重要工作就是學習貫徹好民法典。民法典中至少有200餘條內容與行政檢察監督相關行政檢察與民法典到底有什麼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