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學治拖堂出奇招 3段式鈴聲為老師預警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新學期,市八中學的老師和同學們發現,學校的下課鈴聲變了。由原來一分鐘的音樂鈴聲,變成 「預警(15秒 )—緩 衝 (20秒 )—下 課 (25秒)」三段提示。原來,這是該校想出的治療 「拖堂頑疾」的新招,既留給老師彈性的收尾空間,又提醒老師要準時下課。鈴聲變化折射出的教育智慧,引來各方熱議。

  三段式鈴聲設計用心良苦

  昨天下午2:30,記者在市八中學聽到,新下課鈴聲由三部分組成,15秒鐘的預警鈴聲是一段輕巧活潑的民間舞曲,柔和舒緩。接下來,則是一段20秒的空白間歇,最後的25秒由頗具氣派的進行曲來收尾,節奏急促、強烈,仿佛在向每位老師傳遞信號:「現在必須下課了! 」

  「不久前,黃浦區曾在全區範圍內進行了『學生喜歡的學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拖堂成了學生最不能接受的教師行為。」說起設計「三段式」鈴聲的初衷,校長盧起升感慨地說,拖堂問題是一大「頑症」,老師們聽得耳朵都起繭了,但治療效果往往不佳。

  他分析後發現,一方面,拖堂的確佔用學生休息時間,且打鈴後學生的聽課效果幾乎為零;另一方面,硬性要求老師打鈴後「戛然而止」,將剛到嘴邊的話硬吞回去,既破壞了教學的完整性,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畢竟老師不是精密機器,每堂課時間都能掐得非常精準。 」盧校長告訴記者,三段式鈴聲的設計可謂是「用心良苦」,兼顧師生雙方的感受,先是用一種柔和的音樂提醒老師:「準備下課了!」,然後留給老師20秒的時間,做一個收尾工作。最後,用節奏強烈的音樂再次提示他:「你現在必須下課了! 」

  小鈴聲引來準點下課大變化

  沒想到,一個鈴聲上的小小變化,卻收到不錯的效果,頗受師生的讚賞。新學期,拖堂現象幾乎在該校「絕跡」。

  在該校化學老師沈慧敏看來,三段式鈴聲是一種人性化的提醒機制,「以往,由於下課鈴聲比較響,老師一般會等鈴聲響完後再補充兩句,由於缺乏提醒,往往一講就忘了時間。 」沈老師說,新鈴聲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兩段音樂提醒,還留有20秒的機動處理時間。「專門留出20秒的時間畫句號,老師也感覺整堂課沒留下什麼遺憾了。 」

  「從新學期開始,我感到老師拖堂的現象幾乎看不到了。」高二學生陳湧告訴記者,現在,一般輕音樂一放,老師就知道要下課了,馬上利用20秒緩衝時間布置作業或做總結陳詞。

  其實,為了治療「拖堂頑疾」,陳湧所在的班級也嘗試過不少方法。「例如請班長起立喊下課,但有時候老師確實講得很有激情,我們實在不忍心打斷他。 」陳湧說,還有的老師為了不拖堂,只好將作業挪到中午布置,讓大家都感到很怪。新鈴聲的兩遍提醒功能和機動功能,讓所有難題都迎刃而解。「大家都普遍感覺,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方法,看似變化很微小,但不經意間就收到了效果。 」

  老師理解「下課的學問」

  對於三段式的下課鈴聲,大多數老師都投了贊成票,認為此舉充滿智慧。 「其實,教師上課某種程度上就像演講,或導演在導戲,有時考慮到課堂生成的問題會影響到時間安排,有提示音樂提醒蠻好的,就是音樂的選擇可以輕柔一點,儘量不要破壞課堂。 」向明初中關老師說。

  不過,也有老師提出,對於個別拖堂頑固分子而言,三段式鈴聲可能還不能解決問題,他們習慣了下課鈴響後還喋喋不休,「關鍵是老師心裡沒有這種意識,反而認為拖堂是一種負責的表現,那就最糟糕了!」「不過,如果真的有一道題沒講完的話,有些老師不管它鈴聲響幾遍也沒用的。」「我擔心,一些頑固分子有可能會關掉下課鈴喇叭,繼續再講」……

  「三段式鈴聲是一種人性化的操作,避免了行政命令的一刀切,給老師一個彈性的操作空間。」在教育專家熊丙奇看來,除了凸顯人性化之外,三段式鈴聲還給予拖堂一個具體的認定空間。他認為,要達到預期效果,除了按鈴聲嚴格操作外,還希望老師將不侵佔學生休息時間的意識常掛心間。

  還有教育專家指出,要治「拖堂頑疾」,除了三段鈴聲的「技術設計」,關鍵還是要讓老師理解不拖堂的「科學道理」。拖堂的老師或是出於好心,希望多講一點;或是時間安排略有差池,因此要「借用」下課時間,但這樣的效果並不佳。一來,40或45分鐘已是學生注意力長度的極限;二來,其他班下課,教室外必十分嘈雜,影響學生注意力;三來,學生將不得不疲勞作戰,也影響後續上課。光有技術設計還不夠,關鍵要讓老師理解「下課的學問」。(新聞晚報)

相關焦點

  • 上海電影節奇招搶鏡!蔡國慶被傳授「翻臉式表演」
    每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都有不少新片舉行新聞發布會,如何在眾多發布會中突圍而出? 奇招2 吃「史上最辣小龍蝦」 《絕世高手》蔡國慶被傳授「翻臉式表演」 由盧正雨自導自演,即將於7月7日上映的爆笑喜劇電影《絕世高手》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世界上最辣的發布會」。
  • 高頻聲音騙過老師耳朵 「蚊子鈴聲」進中學課堂
    本報訊中學生在課堂上公然用手機發簡訊、打電話,卻無需擔心被老師發現。近日,一種只有學生聽得到、老師聽不見的「蚊子鈴聲」悄然流傳起來,這種據稱25歲以上的成年人聽不到的鈴聲如今正變成京城不少學生們的手機「來電鈴聲」。
  • 學校如何解決老師拖堂?
    昨天,重慶七中的老師和同學們發現,學校的下課鈴聲變了:原來枯燥乏味的15秒鐘急促鈴聲,被一段長達3分鐘的優美圓舞曲旋律取代。原來,這是學校嘗試治療「拖堂頑疾」的新招。現場:「誰的手機在響?」昨天上午8時40分,重慶七中高三年級學生還沉浸在高考衝刺的緊張氛圍中,教室裡突然響起了一段優美的圓舞曲旋律。「誰的手機在響?
  • 校園鈴聲也成「風景」 溫州中學下課鈴聲為學生自創
    像和風一樣,明快的音符裹挾著和煦的陽光,輕快的腳步漸行漸近——在溫州中學,每一節課,都是這樣被畫上句號。這曲被用為下課鈴聲的《Canonist》,作曲者是溫州中學高二(1)班的學生吳騁成。  在網上一個名為「溫州學生聯盟」的論壇裡,溫州中學的鈴聲成為大家議論的一個小小的有趣話題。一名其他學校的學生說:「溫州中學的鈴聲都特別好聽!
  • 上課鈴聲永遠「叮鈴鈴」? 校園鈴聲悄悄變臉
    一個高高掛著的鈴鐺,一根長長的繩子,每到上下課時,有人拽著繩子,敲打著鈴鐺,這是很多人記憶中的校園鈴聲。如今,校園鈴聲也在逐漸改變。一段動聽的鋼琴曲《致愛麗絲》後,加上一句「下課時間到了,老師您辛苦了」,鈴聲成為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 上課鈴聲永遠「叮鈴鈴」?校園鈴聲悄悄變臉
    舒緩的旋律配上鐘聲,這是南京市金陵中學的鈴聲。她是一所有著132年歷史的學校,創建於1888年,當時為匯文書院,是一所教會學校。1988年,改名為南京市金陵中學。學校老師張鳴回憶,1985年他剛來金中,那時候鈴聲以電鈴為主,偶爾也會有鐘聲。「在電鈴出現之前,我們學校是靠鐘樓的鐘聲。我80年代來的時候開始有電鈴,但是還經常用敲鐘的方式,比如一些考試。
  • 老師為杜絕考試作弊出奇招:要求用手機換試卷
    老師為杜絕考試作弊出奇招:要求用手機換試卷 監考老師該不該管呢?漢口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廖力賢老師想出了一個妙招,用手機換試卷。  博主夏同學是漢口學院11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最近正在緊張準備期末考試。此次廣告學的考試由於是隨堂考,便由任課老師監考。廖力賢說,第一場考試有幾名同學時不時拿出手機來瞧,但又沒做出過多的動作,她也不好多說什麼。  「不管的話又對其他一些學生不太公平,畢竟考場規定是不能用手機的。」
  • 3段式切割課間十分鐘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3段式切割課間10分鐘」。一共課間就休息10分鐘,這一講老師說的切割,就是要把這10分鐘變成2-6-2三段。我知道課間休息的時候,是你們笑的最燦爛的時候。只要下課鈴一打響,你們就像鳥兒獲得了自由一樣,那是無比興奮啊!大家都是怎麼度過的呢?
  • 「攻克湯」「必勝餅」……深圳各中學出這些奇招為考生加油
    高考即將來臨,深圳不少中學都舉行了形式多樣的為高考學子加油的活動,有送上骨頭湯祝考生攻克難題的,有送上披薩餅寓意考生必勝的,有設置祝福牆送上誠摯祝福的,還有送上巧克力寓意「考出技巧,攻克難關,考出實力」的 ……
  • 上課京劇鈴下課滬劇鈴 一中學學生踩著戲曲鈴聲上下課
    東方網2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課京劇鈴,下課滬劇鈴,虹口區教育學院實驗中學學生踩著戲曲鈴聲上下課。第一次播放特殊鈴聲,沒有心理準備的全校同學都哄堂大笑,感覺很新奇。「以前上課鈴聲就是普通的音樂,現在的戲曲鈴聲聽起來覺得很歡快,上課鈴聲很振奮精神,而下課鈴聲很歡樂。」來自初三(1)班的邱夢媛同學介紹說。想出這個主意的是該校校長胡珍。
  • 老師出奇招、學生做達人, 廣州的老年大學在網上「火」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形下,作為辦學規模領先全國老年大學的廣州市老年幹部大學、廣州老年大學,校園裡熟悉的課間鈴聲已經有11個月沒有響起。 取而代之的,是個人手機上輕微的「嘀嘀嘀」的消息通知聲,這也成為學校這大半年的主旋律、老年大學開展教學活動的新常態。
  • 安徽一中學老師為防學生考試作弊出大招!全班頭戴報紙考試...
    安徽一中學老師為防學生考試作弊出大招了安徽滁州某中學老師為防作弊想出「高招」——學生們被戴上處理過的報紙,該老師還將現場拍下的照片傳到自己QQ空間,讚嘆「以前怎麼沒想到」。此事引起網友熱烈關注。此事引起了校方和廣大網友的極大關注滁州市實驗中學和老師及時對此事做出了說明▽▽▽當晚,該班值班老師看到學生學習壓力大,對期末考試有嚴重的緊張情緒。
  • 無錫一高中上課鈴聲為世界名曲 感覺很溫馨
    原標題:無錫一高中上課鈴聲為世界名曲 感覺很溫馨   當大多數學校的鈴聲還是生硬的「Duang ……」時,無錫輔仁高級中學的鈴聲卻「任性」了4年。本學期,由該校音樂老師許彥彬精心挑選的新一輪13首樂曲,從起床到晚自修結束,幾乎沒重樣的。巴赫、皮亞佐拉等大師作品都曾飄揚在學校陪伴學生。
  • 「校園•學習資訊:鈴聲課表校歷哪裡走!」
  • 這個學校的起床鈴聲很任性 讓學生聽《孔雀東南飛》起床
    朋友圈截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3月15日17時20分訊(實習記者 黃宇)學生時代的起床鈴聲應該都不會陌生,各種花樣鈴聲代表著學校的學風和特色,讓人難忘。在重慶,有學校要將古文和詩詞設為起床鈴聲了。今(15)日,記者從重慶雙福育才中學了解到,該校學生明日將伴隨《孔雀東南飛》《阿房宮賦》等古文製作的新版起床鈴聲起床,是不是很任性?!    古詩詞變起床鈴聲 任性行為獲家長學生點讚    近日,重慶雙福育才中學高二年級組長熊慶林的一條狀態在朋友圈火了,他發布的更換起床鈴聲消息得到家長學生的集體點讚。
  • 提倡「光碟行動」,各大校園屢出奇招
    在全社會倡導「光碟行動」的背景下,作為祖國的預備棟梁培訓基地,全國的各大高校積極行動起來,屢出奇招,鼓勵學生「光碟行動」,形成了一整套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好方法。例如北京的航空航天大學食堂提供分量大約一兩的半份米飯、手工「小饅頭」,還推出了半量半價的「小份菜」;有的食堂推出「自選稱重」式售飯模式,師生可按需取餐購餐。
  • 「聆聽」校園鈴聲悠揚——徵文金獎
    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7名。今天就為大家推送一等獎作品xiao yuan,ling sheng you yang《校園,鈴聲悠揚》作者:馬金橋馬金橋含山電子工程學校高級講師四十五年裡,校園鈴聲不斷變化,深深烙在我的心頭,宛如教育蹣跚而堅定的足跡,令人感懷。七歲那年,懵懵懂懂的我走進校園。那時沒有校舍,只在自己村裡一戶人家的堂屋上課。沒有課桌凳,老師找幾塊土基碼起來擔一塊木板將就。沒有公辦老師,老師是本村的一個只有初中水平的年青人。一二年級共有十幾個孩子,複式班上課。
  • 學生上古文課全打瞌睡,日本老師爆笑奇招教學,逼出超多高材生
    不少學生遇到沒興趣的課時,總會忍不住打瞌睡,讓老師非常傷腦筋。日本廣島市有一名老師,在校教導學生國文,但由於課文內容無聊乏味,讓不少學生毫無興趣,於是他想出一套教學奇招,沒想到全班幾乎沒人想睡,甚至還因此激發出高材生。
  • 當上課鈴聲響起
    這是瀋陽市第二十七中學的演練現場,演練中有一個讓大家感到很疑惑的細節:怎麼有這麼多的學生都到學校了呢?瀋陽市第二十七中學副校長李湘娣,揭開了我們心中的疑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讓學生到學校來。於是我們就借了幾套學生的校服,然後由我們各個年部的主管主任,德育主任,還有我們的年級組長穿上校服,給學生演示入校,發熱怎麼處理,住校生怎麼辦。
  • 考試結束鈴聲早打20分鐘?
    本報鹹陽訊(記者 蔣旭)6月24日,中考思想政治與歷史科目的考試結束時間為晚6時20分,然而鹹陽中學考點卻提前20分鐘敲響了考試結束的鈴聲。部分考生稱沒有做完題便被迫交卷了。此事引起很多學生及家長的不滿。但對此,該校校長卻表示絕無提前打鈴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