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美,力行力新」是武漢科技大學沁湖文化的八字內涵,12月20日,武科大於南苑食堂舉行的沁湖魚宴更是將這一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為展現美食特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武科大學子特意帶來文化才藝秀,為魚宴增「香」。
民樂文化秀、茶藝文化秀、剪紙秀……多種文化秀在逸夫樓下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身著漢服的表演者帶同學們走進了漢文化的世界。
武漢科技大學大藝團器樂隊帶來的一曲竹笛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吸引了眾多同學駐足欣賞。器樂隊成員張傲楠介紹,這首民樂描述了豐收以後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場景。她表示,歡快的曲調與大家捕魚時共同勞動的景象互相映襯,傳達出同學們滿載而歸的喜悅之情。
此外,他們還聯合笛簫社帶來了二胡、古箏、簫等眾多傳統樂器,通過演奏《青鳥》《一生所愛》等典型的民族音樂,為沁湖魚宴增添了古典文化氣息。談及參加魚宴的感受時,張傲楠感慨道:「十分榮幸能夠參加此次魚宴文化秀,希望可以藉此弘揚傳統民樂文化。」
「希望同學們今天既能品嘗到魚的鮮美,也能感受到茶的清甜。」懿行國學社在魚宴這天給大家帶來了大紅袍和烏龍茶,向大家普及了一些茶藝知識。「酒壯英雄膽,茶助文人思。」社員李曉巖介紹到,飲茶是文人雅士、田間布衣的共同愛好,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
與此同時,書畫藝術協會以魚為主體,通過剪紙、書畫等形式展現了「魚」字的演變過程。厲行節約秀帳篷處,三位同學扮成玩偶,為路過的師生派發勤儉節約宣傳單,深化武漢科技大學「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消費文化。
武漢科技大學沁湖魚宴每年推陳出新,傳統文化秀即為今年的一大特色。「此次文化秀讓我更加了解了茶道、剪紙等傳統藝術,希望它可以在今後的魚宴活動中一直延續下去。」武科大學子劉春琴分享了她在觀看完傳統文化秀後的感悟。
責編:劉豔萍
融媒體記者:羅暉
通訊員:譚美玲 王文宇
攝影:李文迪
編輯:周琛
【來源: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