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語音錄入,只有刪減,沒有修改,所以有的語句可能不是很通順,大家理解著看吧。
因為疫情的原因吧,我們應該不會說請家長到學校開家長會,那麼我們開學有兩天了,今天是周六,就我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想跟大家呢,做一個嗯一個很小的溝通吧,大家在聽的過程當中呢,不用回復,只是往下聽就可以,然後聽完之後有什麼感想的話,你可以在群裡阿討論,可以說這是今天我們在。說以後布置作業,會佔用我們這個群,我們以後這個群的話,不允許家長在群裡說這個關於孩子的話題,或者是掐的就是一個純粹的我們教學的,一個單純的一個群。
這個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不會生活的孩子也不會處理好他的學習,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希望家長從現在開始,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放手,如何放手?比如我們在周一到周五的時候,他早晨起床,如果他處於說我喊幾遍他不行,他會遲到,那麼你就只喊一遍。或者讓他自己有一個鬧鐘自己起床,所以我們這個事情做得越早,我們的孩子就越獨立,將來以後你發現這一段時期的培養,對於他來說是特別特別特別重要,至關重要,如果能養成的話,對他的一生都是一個很好的循環。
因為我們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只要是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事情,我都是樂於去做的,我今天看賽裡格曼的這個一本兒書,就是關於真實的幸福,那本兒書中講的就是說,我們把工作的話說有三個層次,一個是把工作室當做只是當做工作還是職業還是事業,那我想我可能已經到了第三個這個程度了,我已經是把他當做我的一項事業,所以我是由衷的發自內心的愛,這些孩子悶,所以家長們任何顧慮都不要有。
在聽講的時候,有的孩子說,我這個孩子就是愛說話啊,他不專注,如何專注,實際上抓住不是我們說要他專注,是我們要教給他怎麼樣專注,那麼我們坐直了,左手怎麼樣?右手怎麼樣我的腿不要抖動,腿就是放之,如果你累了,你可以稍微動一下左右,腿動一動,這個都沒有任何問題,那麼在聽講的時候要做到眼睛不要離開老師,我們叫眼不離師。手不離鼻,口不離思,就是我們這個嘴要跟著老師口中念念有詞,一邊讀一邊去思考,所以我們的耳朵就帶動了我們的耳朵,是聽老師的,而不是自己天馬行空就跑到別處去了,所以在聽課的時候,我們是整個的所有的器官都運用起來,這是在聽講的時候,我們的老師也會。
那下課的時候我會讓孩子悶,集中去休息就是放鬆,我不會說特別嚴格的去約束他們,或者你必須要是做著怎麼樣怎麼樣,咱們的初一的孩子需要長身體,我們在初三的時候其實經常對孩子們講,說孩子初三的孩子是沒有課間的,因為做不完的題,他們已經長大了,因為他們還有這種嚴格的這種體育的訓練,因為它面臨著體育考試,他們會早晨會跑,然後晚上會跑,然後課堂這個課間也會跑步。而我們初一的孩子是不要這樣對他這麼約束的,我想著也是我們家長們所希望看到的,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是第一重要的,就像張文宏所說的,身體心理健康是重於學習成績的。
這樣的話呢,就會讓孩子悶,他不去依賴別人,一切事情要靠自己,這也是培養他的獨立的能力,所以我希望家長放手,我們也會適當的放手,那麼他回家之後這個作業我們初一前期作業不是太多,那麼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時間,比如說我們要孩子的話,你十點鐘或者是九點半你要睡覺。那麼如果他八點鐘就做完作業了,那麼我們家長要跟他商量好,要說好我們要做什麼,比如說數學,我可以做五道計算題,在規定的時間內,那麼英語的話,我可以背一篇短文,語文的話,我就可以讀我的名篇名著呀,那這書都是這個時候去讀的。
如果作業多的情況下,我們做到這個點,說如果完不成,我們也不要做了,就讓孩子必須是到一個點去休息,不要熬夜到11:12點那個我們是沒必要的,所以如果孩子真的是那天作業特別多,沒有完成,那告訴我,跟我說老師他沒有完成,因為它真的是作業很多,所以這樣的話,我們給孩子一個充分的空間,但是要告訴我講清楚,那麼我們可以就是把這一頁作業,我們可以翻篇兒,我們也可以說有時間第二天我就再把它補上,這都沒問題,所以說合理的利用時間,我們要帶領孩子一起來管理分配自己的時間,這就需要我們在家中家長的配合。
我們經常說同學們之間讓你們互相查一下,那麼在互相查的過程當中,它會鞏固了一遍,我今年有一個學生高考,她今年考了691,分兒是上了北航,他當時說,老師您知道嗎?我為大家講題是培養了我,直到現在我登臺都沒有任何的困難。
是當時在初二的時候,您讓我每天晚上給同學們講一個題,因為我們當時最終是住校的,講一個數學題大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維,咱們家長們想一想,如果你把這個是事情給別人重複一遍之後,你是不是記憶很深刻?他一定是這樣的,所以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這一定是於己有益的事情。
好我再說下一點就是要正視孩子的和自己的不完美,確立自信,所謂不完美,人世間可能真的是沒有完美這一說,世界上也沒有相同的樹葉,人和人也是不一樣的,那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完美,比如說我,簡單說就是如果覺得自己胖啦,矮小了,眼睛不夠大,鼻梁不夠高了等等,正是他每一個生命,它都是由我們的身體,大腦和我們的心靈組成,我們就像一個禮物一樣,其實我們的理念比外面珍貴,內容比包裝要珍貴,我的大腦裡裝著什麼比身體的長相和穿著更加的珍貴。
所以我也希望能夠帶大家一起踐行這樣的話,帶大家帶家長帶孩子去踐行,那這樣的話,我們的孩子會開心,家長會開心,那麼老師開心了,幸福了,孩子就幸福了,家長開心了[呲牙],幸福了,孩子才會開心,才會幸福,她開心,她幸福,她才會能夠大腦的話就會擴展開來,那麼它所有的行動都是積極向上的。他就會開心的去學習[呲牙],那麼我們的家長們想一想他的成績能會不好嗎?所以我是這樣,讓其他老師看來是我是對孩子有點放肆,但是我真的不是放肆,我是可以hold得住他們,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在之前的學生,他對我的評價是這樣的,這個老師有點這個不是很厲害,但是我看著就害怕,我今年想力求改變這一點,帶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根據家長們的反饋,回答兩個問題:1.關於輔導作業,我們有的家長覺得自己輔導不了孩子,希望把孩子送到作業班,請大家送到作業班的目的是什麼,是要老師給對答案,講題嗎?那麼第二天他交上來的作業都是對的,我們自己的老師不知道他哪掌握的不好。而且如果有背誦任務,作業班老師能一一提問嗎?所以我們家長走入了誤區,需要我們家長檢查的是他的背誦作業,即使家裡有二寶的話,我們也總能合理安排時間檢查一個孩子的背誦。而所以他不會的需要思考的題比如數學比如語文和英語的閱讀單選等,孩子縱然做錯,但是他有思考過程,思考就是進步,如果他一遇到難題就問,就急於得到答案,他怎麼會有突破。所以作業班講作業一定是不利於孩子成績的提高。只有家長自己陪伴養成良好習慣,才是正確的打開孩子思維的方式,我們把他放在作業班,許多時候就是眼不見心不爛,但是您真的看到了他真實的表現了嗎?
第二個問題:關於手機,孩子是沒有自制力的,所以把孩子的手機收回吧,需要在手機上完成的作業必須用家長的手機在家長的陪伴下完成,這一點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家長留言:
從暑假開始,我就在糾結是否上輔導班的問題,但是始終是沒有去。
開學以後,家長們在一起討論最多的也是輔導班,就像張老師說的,去了輔導班怕孩子們抄作業對答案,不去又怕自己輔導的不對,怕孩子寫錯或不會挨批評。
不再糾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