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談馬斯克腦機接口:沒體現神經解碼進展

2020-12-11 網易科技

(原標題: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談馬斯克腦機接口:沒有體現神經解碼進展)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目前還不清楚的是,Neuralink設備是否可以用於解碼人類意圖及控制環境中的設備。據我觀察,這種能力還沒有被證明。」

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Neuralink)近日再度成為全球焦點。腦機接口科學家、卡耐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評價稱,馬斯克演示了在腦機接口設備小型化和無線通信等工程領域的發展,但似乎沒有展現神經解碼方面的「任何重大進展」。

8月29日,在超過兩百萬人關注下,馬斯克直播展示了新一代腦機接口植入物、手術機器人和一頭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它在兩個月前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目前狀態良好。

新一代Neuralink機器人

直播中,當小豬的口鼻碰觸到物體時,腦機接口設備會獲取神經元發射的信號,在顯示屏上呈現點狀圖像並發出聲音,這顯示它的大腦信號可實時被採集。

據馬斯克介紹,「神經連接」的新一代腦機接口植入物僅為硬幣大小,直徑23毫米,厚度8毫米,完全實現無線傳輸,電池續航時間一整天;植入手術由一臺專用機器人完成,全過程僅需一小時,不需要全身麻醉,並可「當天出院」。

賀斌認為,馬斯克的演示代表了神經技術在工程設計和外科機器人方面的重要發展。

但他也提到,馬斯克此次並沒有展現神經解碼方面的任何重大進展。「從記錄和信號傳輸的角度看,縮小植入式腦機接口設備是重要的,但是最終人們需要證明這套系統能做什麼來解碼大腦信號並正確解釋大腦的狀態和意圖。」

基於此,不少專家認為馬斯克展示的腦機接口系統是「腦外科手術的突破但沒有對大腦信號進行解釋」。對此,賀斌表示認同。

談及「神經連接」技術在人類身上的應用前景,賀斌說,他認為「神經連接」技術可以應用於人類,例如需要重度幹預的患者,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有創性的腦部植入獲益。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指的是將大腦以某種形式與外部設備連接,實現腦電波信號與相關指令信號間的轉換。其概念在20世紀70年代被提出。腦機接口主要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形式。侵入式的腦機接口系統需要通過手術在腦部植入晶片和電極。

由於腦電信號噪聲大且背後的神經編碼機制複雜未知,神經信息的解碼和翻譯是腦機接口的核心難題。大約10年前,科學家首次從人類大腦信號中解碼出語音,但是解碼的精度和速度遠低於自然語速。

賀斌

賀斌是非侵入性腦機接口領域的優秀科學家,他的研究團隊利用非侵入性腦機接口技術,實現了意念控制無人機飛行並跨越障礙。2019年,他的團隊開發出一種可與大腦無創連接的腦機接口,能讓人用意念控制機器臂連續、快速運動。

2020年初,賀斌就腦機接口進展接受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專訪。他在其中談到,腦機接口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檢測人腦信號,破譯其中的含義,從而控制機器;另一個方面是把電、磁、聲等信號傳入大腦,來刺激或者調控神經迴路的活動,主要用於疾病治療。

他當時評價「神經連接」公司2019年發布的腦機接口技術時提到,如果新聞報導準確,他認為 「神經連接」在技術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和目前實驗室中的技術相比前進了一大步。將來,這項技術可能用於需要手術治療的癲癇患者。但他也認為,在普通大眾身上,有創的技術很難推廣的,不管電極多細。無創的腦機接口技術會有更大應用前景。

賀斌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近年來,除了以「神經連接」為代表的工程進步外,腦機接口領域的研究人員在理解神經科學機制以及侵入性聽覺腦機接口方面也有進展。另一方面,非侵入性腦機接口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例如應用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更好地解碼大腦信號、開發基於腦電信號且能夠連續運動的機械臂。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談馬斯克腦機接口:沒有體現神經解碼進展
    腦機接口科學家、卡耐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評價稱,馬斯克演示了在腦機接口設備小型化和無線通信等工程領域的發展,但似乎沒有展現神經解碼方面的「任何重大進展」。8月29日,在超過兩百萬人關注下,馬斯克直播展示了新一代腦機接口植入物、手術機器人和一頭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
  • 不差錢和知名度,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仍有「撲街」風險
    儘管馬斯克取得了諸多成功,但押注於這位特立獨行的企業家可能仍有很大風險,其中包括腦機接口(BCI)公司Neuralink,即將人類大腦與電腦連接,幫助治療腦部疾病,甚至將來幫助人類與人工智慧(AI)競爭。儘管馬斯克正在為這個新領域帶來資金和關注,但業內人士表示,他的目標過於樂觀,取決於科學和工程領域某些雄心勃勃的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 強腦科技創始人: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僅是腦手術和工程學的突破
    帶著三隻小豬,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在Neuralink公司的發布會上,再一次將「腦機接口」的技術推到了眾人面前。馬斯克對腦機接口技術的興趣由來已久,在這次的發布會前,他就曾對外表示自己對這一技術的暢想:希望腦機接口技術能解決覺或視覺障礙、失憶、抑鬱、癲癇、中風等疾病。
  • 馬斯克遇上三隻小豬,人類腦機接口要成真了
    可以預料,當這一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就能夠通過「外掛」外部設備的方式,來提高生物體腦部的運算能力。由馬斯克和其他八名創辦者聯合創辦的 Neuralink 公司,總部位於舊金山,一直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合作開展研究,並負責研發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
  • 解密腦機接口:專訪CMU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
    卡耐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教授(照片由本人提供)撰文 | 李澄宇(中科院神經所PI)趙維傑(NSR新聞編輯)最近,《國家科學評論》 (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 採訪了卡耐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賀斌是無創腦機接口領域的優秀科學家,2013年,他的研究團隊利用無創腦機接口技術,實現了意念控制無人機飛行並跨越障礙,2019年,他的團隊又實現了意念控制下機械臂對運動光標的連續追蹤。
  • Neuralink腦機接口能讓音樂流入大腦?馬斯克:是的
    除此之外,馬斯克在推特上又多次提到了他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同時也表現出了一貫的自信,在幾個激進的提問下都給出了 「Yes」 的回答。他首先肯定了腦機接口將能夠直接把音樂送進人的大腦當中,還說 Neuralink 可以幫助控制身體荷爾蒙水平,進而用來增強自己的推理能力、減少焦慮。
  • Facebook的非植入式腦機接口,解碼準確率達76%
    銅靈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今天,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Facebook在Nature Commuicatio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在「非植入式」的穿戴設備上取得了最新進展,構建出了一個大腦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2020年12月3日舉辦的騰訊 ConTech 大會上,著名神經生物學家魯白、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以及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洪波,一同就「基因編輯」和「腦機接口」等科學前沿話題,提供了一系列新聞、新知內容,並對技術發展與人類進步之間的關係做出展望。
  • 馬斯克用活豬演示腦機接口技術,「永生」時代真的會來嗎?
    在現場,可以看到Neuralink設備發出的實時信號,豬的走動和進食都可以轉化為可探測的神經信號,人們還可以通過獲取活體豬的腦部信息對其行為作出預測。因此,Neuralink不僅能夠通過植入物讀出大腦活動,還能向電極發送信號並刺激大腦,神經元細胞會根據電極發出的信號產生反應。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 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洪波教授解釋說,馬斯克在小豬上做的演示接口在運動皮層,通過分析神經元活動與小豬的實際運動相吻合,來證明他們技術的可行性。   圖為活動現場洪波教授在接受主持人的提問   從原理上來看,腦機接口(BCI)系統通過放置在頭皮上、大腦皮層表面或者大腦內的傳感器辨別神經活動的模式,對思維進行解碼,進而轉換為輸出信號
  • 國內首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在瑞金醫院成立
    在大腦植入晶片,收集腦部信號,信號異常時,通過遠程調控電極刺激信號,將「異常信號掐死在搖籃階段」……這類腦機接口技術已在部分神經疾病領域獲得前瞻性應用。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正式成立,「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同日啟動。
  • 做個「腦機人」你準備好了嗎:從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說起
    其實對於「科技狂人」馬斯克來說,特斯拉雖然給他帶來了財富和名望,但那只是他的一碟開胃小菜,他有更著更加宏大的科技理想。太空技術,「腦機接口" ……馬斯克直播展示腦機接品北京時間2020年8月20日凌晨,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發布並展示了在豬腦上植入晶片的豬的腦部活動。
  • 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究竟是什麼?
    目前,Facebook還在與舊金山大學、伯克利大學、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等學校、機構建立合作,研究人員專門從事解碼語音和語言的機器學習,希望能夠建立具有先進空間解析度的光學神經成像系統和下一代神經假肢。
  • 葫蘆謅報51【腦機接口】
    然而科技發展到2020年,科學家們也沒能解決小N的需求。如今的腦機仍停留在試圖獲取人類的運動意圖上,比如拿杯飲料等簡單動作。我們所說的腦機其實是腦機接口(BCI,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實現腦神經信號的提取、解析。侵入式,需要開個腦洞,將電極、晶片等放入腦中,採集神經元的衝動,再將這些信息利用有線或者無線(如藍牙)的方式傳遞給電腦。
  • 新聞分析:馬斯克和他的「三隻小豬」展示了什麼
    這場全球矚目的直播再次激發了人們對腦機接口技術的熱情和期待。  這場發布會主要展示了腦機接口技術在工程學上的新進展,展示了腦機接口產品未來有望更加便捷易用。但腦機接口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仍有待突破,距離科幻作品中的「存儲和提取記憶」「超級人類」依然十分遙遠。
  • 馬斯克演繹「黑客帝國」,腦機接口革命式風暴一觸即發,第一步就是...
    馬斯克說2020年之前將Neuralink的技術在人體上進行測試。 剛剛,馬斯克開了一場魔幻的發布會,介紹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最新進展,這也是馬斯克成立這家神秘公司以來對外的第一次發布。
  • 解讀Neuralink最新腦機接口設備,3年內實現「人機共生」真有可能?
    4年以來,馬斯克的實驗從老鼠、到猴子、再到豬,一步一步接近了「入侵人腦」的夢想。Link V0.9就在8月29日,馬斯克再次更新他的實驗進展——Neuralink成功將直徑23mm的晶片(Link V0.9)植入了豬腦,並且實現了神經信號的讀取及寫入。
  • 腦機接口技術誕生「腦活動翻譯機」
    【來源:科技日報】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30日發表的一項腦機接口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能夠以較高準確率解碼神經活動,並將其翻譯為句子的機器翻譯算法。通過該算法,可。當人類思考時,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會產生微小的電流,不同的思考活動,激活的神經元也不同——這就是腦機接口技術所依靠的原理。但一直以來,腦機接口在解碼神經活動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其準確率依然遠遠低於解碼自然言語——過去的腦機接口只能解碼口頭詞語的片段或口頭詞組中不到40%的詞語。
  • 【專利解密】馬斯克的「神秘」公司Neuralink:腦機接口晶片
    【嘉德點評】Neuralink發明的腦機接口晶片,通過利用晶片上的電極來捕捉腦部的電信號,並將電信號傳遞到外部設備上,從而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腦機接口應用。
  • 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
    馬斯克不但智能汽車特斯拉投放市場,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商業載人星際旅行,但還有一個科技可能不為大家所知,那就是馬斯克研發的腦機接口系統,但對於這個腦機系統一個叫韓壁丞的中國人有話要說。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那麼首先我們得了解下什麼是腦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