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正清

2020-12-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費正清

2015年09月22日 16:10 來源:百度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鬥,「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僱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費正清認為中國研究不應只局限於西方的資料,還應依靠中國本土的資源,考察中國的觀點,這自然要求掌握漢語和在中國的生活經歷。1977年 3月,為哈佛大學作最後一次講課而後退休,他從教職退休時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命名為東亞研究中心。

關鍵詞:哈佛大學;牛津;獎學金;漢語;中國問題;學位;哈佛東亞研究中心;主席;通商口岸;中美關係

作者簡介:

  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鬥,「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僱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費正清在牛津大學的兩年研究收穫甚豐,他把現代中國作為研究主題,以中美外交和機構史為新視點,他的博士論文正是從以上三個方面探討中美關係的發展史,突破了傳統漢學的局限,具有相當的創新意義。

  費正清認為中國研究不應只局限於西方的資料,還應依靠中國本土的資源,考察中國的觀點,這自然要求掌握漢語和在中國的生活經歷。牛津的治學研究隊伍十分有限,而且沒有漢語課程。費正清向羅德獎學金委員會提出申請,羅德獎學金委員會批准了他的申請,費正清成為第一位在遠東地區的羅德獎學金學者。

  1932年初,費正清來華,一面進修漢語,一面從師清華大學蔣廷黻進行研究工作。1936年1月,他回到英國牛津,獲得了博士學位,學位論文題為《中國海關的起源》。這篇論文後經過修改、補充,以《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開埠》為題,於1954年出版。

  獲得博士學位後,費正清於是返回哈佛大學任教。從1939年起,他與賴肖爾一起在哈佛大學開設了東亞文明課程。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四個月,他被徵召到情報協調局工作,中間兩次來華任職。1946年8月,費正清回到哈佛大學,擔任區域研究(中國)項目的第一任主持人。1955年,他取得哈佛大學的支持和福特基金會的資助,創建了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並且親自出任主任,直至1973年。1977年3月,為哈佛大學作最後一次講課而後退休,他從教職退休時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命名為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陳茜)

相關焦點

  • 費正清早年的求學之路
    郵發代號1-201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是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學家。雖然前人對費正清已經作過不少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他輝煌的後半生。本文試圖在知識、資本和權力空間中略述費正清早年的求學之路,以此紀念這位傑出的學者誕辰110周年。
  • 費正清現象: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歷史困境
    提到美國的中國研究,我們很自然地會想到一個人,這就是費正清。費正清先生他被公認為是美國的中國研究(中國學)的奠基人。最近多年以來,國內有關費正清的介紹、研究也比較多,費正清本人的一些著作、著述也陸續地被翻譯過來,介紹給中國的讀者,所以我們好像對這個人物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但是問題真是這樣嗎?我們真正理解他嗎?
  • 向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學什麼
    2005年夏天,費正清中心搬到新建成的哈佛大學政府和國際研究中心南樓,標誌著中心的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50年的歷程,對於太平洋彼岸的中國來說,已經從封閉走向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而哈佛費正清中心也因為50年的艱難跋涉,留下了「比中國人更能認識中國人」的學術美名。毫無疑問,費正清是該中心的汗馬功臣,但費正清中心50年來歷經九位主任,卻學術本色依舊,顯然又非費正清一人所為。
  • 柯文 | 我的老師費正清
    作者|[美]柯文,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教授。原載|《文史哲》1994年第3期。費正清教授的想法實際,精力充沛,性情倔強,有傳奇般的刻苦工作能力。這些品質,連同他直覺地、正確無誤地感知如何倡導新事物的那種敏銳,使他在他的時代中成為學術上的一個偉大奠基人。
  • 「美共分子」費正清的中國研究靠譜嗎?
    ——費正清接受美國參議院內部安全委員調查時的發言從左至右:Wilma Fairbank,林徽因,費正清,梁思成。冷戰鐵幕下的費正清:共產主義分子?       這位倒黴的教授便是費正清,他原計劃前往日本當一年訪問學者。當時,仍在日本實施軍管的美軍拒絕了費正清的日本籤證申請。面對費正清本人以及哈佛方面的質詢,華盛頓的「有關部門」們只回答:「根據目前政策與規定,所以拒絕費正清的訪日申請」,卻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理由。 當然,無論是費正清本人還是輿論,都對真實原因心知肚明。
  • 陳紅民:費正清如何為哈佛爭取「蔣廷黻資料」
    事實上,1949年後蔣廷黻與費正清雖同在美國,卻交往不多:一則他們分住在華盛頓與波士頓,更重要的是費正清在其學術研究中對國民黨政權多有批評,被視為「左派」,而蔣廷黻作為國民黨在聯合國的「官方代表」,自然不會與其聯絡(他們之間只偶爾有通信)。1965年蔣廷黻在美國過世。費正清深知蔣有收集資料的習慣,便產生了尋找這些資料的念頭,卻長期苦無線索。
  • 美國學者費正清:將「漢學」變為「中國學」(組圖)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的劉昶老師介紹說,以費正清的研究為界,他之前的中國研究被稱為「漢學」,他之後的中國研究才被稱為「中國學」或「中國研究」,可以說費正清的研究是在學術上,引導了一個新的潮流。
  • 費正清預測中共內戰勝利 法寶是群眾路線(圖)
    後來的歷史進程完全證實了費正清的預測。  「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大法寶:群眾路線」  上世紀30年代,費正清一度旅居中國,但那個時候他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了解不多,並且一直相信弱小的中共最終將會被國民黨摧毀。1942年,費正清再次來到中國,並先後任職於美國戰略情報局與駐華使館。
  • 費正清:「大難不死,比死於大難要有意思多了」
    我的老師費正清文/柯文(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教授)[美]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鬥,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
  • 費正清與徐復觀:半個世紀前的德治論爭
    費正清1966年,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非常活躍。在國民黨政府的操縱下,學界、輿論界口誅筆伐,群起而圍攻美國「姑息主義分子」費正清,抨擊「綏靖逆流」。5月16日,《中央日報》等臺灣報紙刊出由胡秋原、鄭學稼和徐高阮發起,臺灣大學校長錢思亮等一千多名文化工作者籤名的《給美國人民的一封公開信》,公開譴責費正清「以『中國專家』之名,在美國發動有組織的宣傳,主張承認……中共政權」。
  • 亦師亦友五十年 鄧嗣禹與費正清的學術因緣
    但費正清在眾多的學生中,為何要「永遠感念」鄧嗣禹呢?初識北平成知已1928年秋,當時正在哈佛大學學習的費正清接受國際政治學教授韋伯斯特的建議,開始從事中西方關係史新領域的研究工作。1929年,費正清前往牛津大學深造,師從歷史學教授馬士,也正是在這時,他決定把畢生精力投入到近現代中國及中西方關係史的研究。
  • 費正清首部中文著作出版史末:促中美關係用心良苦
    以往,國內外費正清研究者們認為,對於中美關係有重要影響的第一部著作是他於1948年在哈佛大學出版的《美國與中國》(2008年,張理京翻譯成中文版在大陸出版)。但是,筆者近年在從事費正清研究並寫作《家國萬裡:鄧嗣禹的學術與人生》(2014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時發現,早在兩年之前就有一部署名費正清的書籍在國內出版。
  • 陳雨露校長會見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
    5月25日下午,陳雨露校長會見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C. Kirby)教授。此次柯偉林教授是作為理事會成員,專程從美國來北京參加中國人民大學重陽投資教育基金理事會第二次會議。
  • 宋怡明接替歐立德,擔任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宋怡明接替歐立德,擔任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2015-11-19 19:23 來源:澎湃新聞
  • 陳兼︱追憶孔飛力①:史華慈和費正清的弟子
    孔飛力(1933.9.9-2016.2.11)2018年2月11日是美國漢學家、原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孔飛力(Philip A. Kuhn)教授逝世兩周年的日子。後來,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退休了, 他的這本書成了「敲門磚」,接任費正清在哈佛大學中國史研究講座教授的位子。費正清多產,孔飛力卻不是。他重回哈佛十年,距第一本書出版也將近二十年了,卻遲遲拿不出第二本書來。吳先生說,有很多人覺得,哈佛讓孔飛力接費正清的班也許是犯了一個大錯。
  • 李歐梵憶費正清與史華慈
    費正清教授  到哈佛念中國近代史,主要的目的就是跟隨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
  • 費正清:以中國為志業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在他的勸說下,這位美國人就使用梁為其所取的中文名字,日後,「費正清」這個名字伴隨了他的一生,並成為美國中國學研究的裡程碑。在美國中國學研究領域,費正清是當之無愧的學界領袖。他所寫的《美國與中國》、《中國:傳統與變遷》以及《偉大的中國革命》等專著,以及主編的《劍橋中國史》等重磅作品,幾乎是所有習史者的必讀書。
  • 四川大學西部中國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謝和平校長指出,四川大學與哈佛大學有著很好的合作基礎,希望四川大學西部中國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能夠推動兩校專家攜手完成更高層次的中國西部研究,能夠加強兩校在其他學科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哈佛大學副校長Prof. Mark C.
  • 趙一凡論中美五大差異︱緣起:費孝通與費正清
    遍覽群書之餘,我不得不承認:美國的費正清教授,是為中美兩國第一個成功者。1947年費正清出版《美國與中國》,開創了中美文化比較。同時,中國的費孝通教授,也注意到中美比較的緊迫性,隨即在清華園中,發起一個專題研討班。解放後,費先生的研討,先是遭遇困難,繼而被擱置。直到2005年費老去世,我才見到一本《論文化自覺》。
  • 紀寶成校長會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中心主任柯偉林教授
    6月26日上午,紀寶成校長會見了出席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壇並發表演講的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中心、哈佛大學中國基金會主席柯偉林教授。  紀寶成校長肯定了中國人民大學與哈佛大學以費正清研究中心為結合點已經取得的合作成果,並建議拓展雙方的合作領域和渠道,加強在教師互訪、學生交換、合作研究、共同舉辦學術會議等領域的合作。柯偉林教授對此表示贊同。  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處長杜鵬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宣教授、副院長齊鵬飛教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娟、國際交流處副處長程鑫等參加了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