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帶來的自卑心理。
我原先以為上過大學的農村學子不會再因為貧窮而自卑了。「書中自有黃金屋」不是嗎?你讀過那麼的古聖先賢的書,大學也讓你見過城市煙火的繁華。最終還沒明白「安得廣廈千萬間」不及醉裡茅屋笑開顏。
讀書是為了什麼呢?我們以前父母希望我們考大學跳出農門,這點要求現在無所謂了。
作為父母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是為了以後生存的能力。
作為92年生的你,如果你的父母還像我父母那樣的想法,這不能不說確實一種悲哀,時代的悲哀!我覺得這種結果不是歸於貧窮,而是應該說歸於他的原生家庭。
如今社會還有家裡供不起一個大學生的學費,這個家庭該是有多麼不堪!父母做什麼去了?現在父母只要不是殘了或者癱了在外打打小工都可以供一個大學生的,何況還有助學貸款。何況還有一個身體健全的哥,這一家人做什麼去了?讀研的學費是別人資助的,而家人呢?父母哥哥都在家等著你畢業後來反哺他們嗎?
這是怎樣的一家人啊?其實物質的貧瘠通過我們後天的努力學習可以得到補償。但是精神的貧瘠,卻會影響人的一生。它永遠無法通過自我的救贖來變得強大、自信。
一個人精神的強大是來源於對愛,對於父母親人的愛或者父母親人對於自己的愛。愛,足以支撐你面對一切艱難困苦,包括貧窮!
很多人認為他家很窮培養一個大學生不容易,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結果他呢辜負了親人的期許,心理脆弱,就因為失戀,就此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大家想過沒有,他們家為什麼如此貧窮?如此貧窮的家庭,他是如何成長的?
小的時候父母給過他關愛嗎?以我的成長經驗,九十年代生的人農村多的是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小孩子都跟著爺爺奶奶,那時候為了省車費錢一年最多也就回家二次。這種壞境成長的兒童對父母是什麼感情呢?
再說他哥哥,結婚又離婚有一個小孩,三十多歲的年紀,他在做什麼呢?這個家這麼窮他付出了什麼呢?不過是一個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之徒,他們有兄弟情義嗎?如果有,就不會讓他考研需要外人資助了。現在哪一個農民工在工地做事養不了一個大學生?
很多人說他自殺,貧窮是原罪。買不起一線城市的房子,給不女朋友更好的未來!
我覺得,他的家庭才是原罪。沒有關愛、沒有希望,精神的貧瘠,愛無望。以至於沒有讓他活下去的動力,女朋友分手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想來他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一年後才去考研的,說明他原是一個上進的青年,想以自己的本事取得更好的生活。卻在研究生畢業一年之,女朋友提出分手後,絕望了!
從原先的躇躇滿志,到絕望他經歷過什麼呢?看清現實貧困生活的無奈嗎?
難道一個研究生不知道,一線城市生活不下去可以退回縣級市嗎?不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嗎?不是不知道,是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