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暑期煩惱:作業做不完 興趣班沒興趣

2020-12-17 東南網泉州頻道

晚上10點多,要上二年級的孩子還在趕做作業。(家長/供圖)

轉眼間,兩個月的暑期生活就要結束了,孩子們過得開心嗎?

許多孩子跟小夥伴們玩得不亦樂乎,但也有的孩子還在為做暑假作業而突擊「加班」,有的則在各個興趣班之間奔波,暑期成了部分孩子們的「第三學期」。

該給孩子們一個怎樣的暑期生活,才真正體現暑期意義?

■早報記者 許奕梅 張金華

除了一本雷打不動的《暑假作業》,不同學校的暑假作業各有不同,但大多涵蓋了閱讀、背誦、數學等,而讓孩子和家長苦惱的是,有些作業多得做不完,還有的孩子根本做不來,甚至要家長代勞。

暑假作業的苦惱

吐槽一:作業多完不成 讓一年級孩子背一整本《今日誦》

小辛在鯉城一所小學就讀,新學期就要升二年級了,這個暑假老師除了布置一本《暑假作業》,要完成《閱讀與寫作訓練》,還要閱讀四本課外書並完成閱讀筆記卡。

小辛雖比較貪玩,但在媽媽的「強勢」監督下,也在臨近開學前把這些作業完成了。但這兩天,媽媽在檢查作業時發現還有一項作業忘了做,就是背《今日誦》。

全書有200多頁,難道要全部背下?距離開學只剩一周時間,怎麼來得及?

全書背下來不可能,但完全不看也不行,最後她只好每天陪兒子一次讀50頁,「重複讀幾遍,讓孩子有個印象,開學後老師可能還會要求背誦的。」

吐槽二:作業難家長幫

看不懂的古詩文 家長陪著讀

還剩一周就要上二年級的小玲在家埋頭趕暑假作業,小玲爸爸說,這個暑假,小玲除了上興趣班,平均每天要花兩小時做暑假作業,而現在還有快三分之一沒做完。最讓父母頭疼的是,老師要求小玲要讀一定數量的古詩文,有一部分還要背誦。「孩子字還沒認識多少,大多古詩文都看不懂,都要我們跟著她一起讀。」小玲爸爸說。

準備上二年級的小東這幾天也在拼命趕做算術題。老師布置了40頁算術題,每頁有90道題。小東做作業動作較慢,有時晚上10點多了還沒法休息。

吐槽三:作業是給家長做的?

寫《西遊記》讀後感 家長都覺得難

要上小學五年級的小倩,因為她期末成績較好,只要寫8篇作文,但班上其他孩子多的就要寫十多篇。而讀後感就有點難了,老師布置小倩暑假要看指定的四五本書,如《上下五千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山野尋趣》等,讀完還要寫讀後感,其中有一本就是《西遊記》,老師還特意要求不要看拼音版的。

小倩父親認為:「《西遊記》裡面的內容很多,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要沒有家長幫提觀點,孩子也難寫好。大人自己寫一篇讀後感都很費勁了,更何況孩子。」

孩子們的暑期煩惱 作業做不完 興趣班沒興趣 興趣班的苦惱 (本專題漫畫均為網圖,請作者與早報聯繫以便領取稿酬)

書法、繪畫、古箏……暑假期間,除了作業,孩子們也免不了要和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打交道,有的家長甚至一口氣給孩子報上五六個興趣班。孩子對興趣班是否樂在其中?其實並不如此。

孩子抱怨

上三個興趣班 都沒自己喜歡的

小玲平日裡較好動,老師建議爸爸趁暑假給孩子學一些靜的,定定心,於是家長給孩子報了古箏、圍棋、作文三個興趣班。

小玲原本接觸過圍棋,以前也玩得挺開心,但是一上興趣班,發現下棋還要比賽,她很快就對上課失去了興趣。

而上作文課,除了課上要練習寫作,回家還要練習看圖說話,原本暑假作業裡就有要求寫作文,現在又要求寫作文,小玲都想哭了。

再說到古箏,為了讓孩子回家能練習,爸爸特意買了一臺3000多元的古箏,但父母以前都沒有接觸過古箏,到最後效果也不太好。

家長心態

怕孩子整天和電視網絡相伴

暑假即將過去,但對於即將升入三年級的小澤來說,暑假甚至更累人,原因是「媽媽幫我報了3個班,周一到周六天天都要去」。媽媽楊女士說,她和老公都要上班,孩子在家跟著爺爺奶奶,整天就是看電視,每天看三四個小時,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

「送到興趣班,至少不會整天看電視和上網。」另一位家長雷先生則乾脆給女兒報了青少年宮的暑期全託班。早晨8點多把孩子送過去,下午4點把孩子接回家,跟平時上學的時間差不多。

不報興趣班擔心落後於同齡孩子

王先生給兒子報了4個興趣班,分別是圍棋、作文、主持人和跆拳道。一方面,他不想讓孩子整天待在電視機前,另一方面也想讓孩子學點才藝,不落後於同齡孩子。王先生說,孩子班裡的大多數同學通過興趣班學了些特長,他擔心孩子跟不上別人。

王先生說,雖然報興趣班學費也不便宜,但現在不投資,以後孩子就沒有競爭力了。

讓孩子感受一下 能學一點是一點

在小漫的房間牆上貼著一張課程表,上面記錄了周一至周日她要上的興趣班——舞蹈、畫畫、鋼琴、英語、書法等,以及興趣班所在地點。從課程表來看,每周只有周四那天小漫是不用上興趣班的,最忙的一天是周三,有3個興趣班要上,9歲的小傢伙可真夠忙的。

不過小漫的媽媽嚴女士對此不以為然:孩子還小,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興趣,她就多給孩子報一些,多多少少能學點東西。

各方說法

家長:體驗實踐比寫作業重要

「孩子放暑假就應該以玩耍為主。」家長李先生認為,相比布置書面作業讓孩子完成,他建議學校多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

李先生說,這個暑假,他就把女兒送到農村老家住了大半個月,讓孩子體驗了一次真正的農村夏令營。半個多月裡,女兒經歷了餵雞、割草、摘西瓜等農活,還根據摘西瓜的實踐寫了一篇以「不能以貌取人」為主題的小作文,收穫頗豐。

老師:建議讓孩子多開闊視野

小學二年級老師陳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很多作文比較枯燥,跟閱讀面狹窄、視野不夠開闊有關。暑期遊玩中,可以讓孩子寫一些感受,但不要刻意要求字數和語言表達規範,給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

「對於興趣班問題,如果孩子喜歡,家長又承受得了,報三四個興趣班也可以接受。」陳老師說道。

校長:暑期提倡多實踐多閱讀

泉州市實驗小學曾校長介紹,暑期學校會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推薦孩子閱讀適合的書籍,同時建議增加親子閱讀。

暑假作業中,除了練字等書面作業,也要求孩子幫著父母做家務,還有練習跳繩,建議家長帶孩子參加一些夏令營、紅領巾假日農莊等社會實踐。

對於參加興趣班的問題,曾校長認為家長眼中的興趣班不一定就是孩子的興趣,家長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是為提高孩子的技能,但應適度、適量。

教育局:在生活中去成長鍛鍊

泉州市教育局初幼教科陳科長表示,教育部的要求是一、二年級一般不提倡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可以有書面作業,但要控制作業的量和度。

「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多參加戶外運動,多閱讀一些有意義的書籍,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在生活中去成長,去鍛鍊。」陳科長說。

陳科長說,興趣班不在於量多,出發點應該建立在孩子真正的興趣點上,孩子喜歡的,家長可以適當做一些引導,讓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參與,這樣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孩子上興趣班那些事
    今天刷新聞,無意中看到關於給孩子報興趣班的討論。讓我想起了自已給露西報班的經歷。 第一次有了讓露西上興趣班的想法還是她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時她總生病,自己沒經驗,一生病就帶她去醫院,然後再交叉感染,再生病,家裡都能開藥鋪了。 後來聽我姐說練跆拳道能鍛鍊身體,改善體質,我的腦海中立刻腦補出她獨自一人同時放到四五個壯漢的畫面。趕緊給她報了個班。
  • 暑期興趣班,讓孩子"彎道超車"之前,先了解這些
    暑假來了,越來越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暑期更充實,同時不落後在其他孩子後面,紛紛給孩子選擇各種興趣班,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抱著讓孩子有才藝傍身的心態,最後卻導致孩子對興趣班疲憊並失去信心。這樣浪費錢又浪費孩子時間的事兒普遍發生,讓家長苦苦追問,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錢和心思,仍吃力不討好,孩子越學越迷茫?
  • 宿遷各類暑期興趣班報名火熱 怎麼選擇最合適?
    隨著暑假來臨,不少暑期興趣班、補習班也開始火爆起來,孩子們忙著穿梭於各個暑期班之間。可是,面對宿遷市場上各種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家長該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暑假興趣班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一、暑期各類興趣班報名火熱  在市區的一處散打培訓機構,記者看到,訓練場內教練正在帶著孩子們做動作訓練。孩子們的年齡都在4歲—15歲之間。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班,這個詞對家長和孩子們來說都不陌生。可有人卻說興趣班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因為孩子對興趣班,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這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包含著家長、孩子跟興趣班之間的「愛恨情仇」。興趣班,有的時候燒錢還「費娃」前幾天跟同事們聊天兒,說起養孩子很「費錢」的話題。老母親們開始紛紛吐槽家裡的「碎鈔機」。
  • 孩子的興趣班or家長的興趣班?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早些年的時候還只是報一報什麼早教班、英語班、數學班之類的,這些其實可以理解,畢竟跟孩子將來的高考是掛鈎的,能有助於自己的孩子先人一步,更早地掌握知識。但是這些年什麼擊劍、馬術、冰球之類的興趣班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並且被我們偉大的家長們迅速接受,不管有沒有用先學再說,畢竟很多已經給孩子報完這些興趣班的家長說對小孩子幫助很大。
  • 暑假給孩子安排了九個班 幼兒園的孩子每天作業做不完
    為了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以及讓父母從帶孩子的煉獄裡解脫出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夏令營填滿了孩子的日程表。  一位媽媽打開手機裡的日曆,孩子的培訓班把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都用完了,「我還沒給兒子報幼小銜接,已經有這麼多培訓班了。」與之相對應的,父母的錢包也在急速下癟。暑假不花掉萬兒八千在培訓班上,都不好意思出門。
  • 興趣可以培養嗎?——談談假期「興趣班」
    現在的孩子幾乎沒有不上興趣班的,家長們把孩子送進平時的課後班和寒暑假的興趣班,希望從小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孩子放假家長還要上班,很難抽出大段時間陪伴孩子。「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最近太累了,真沒精力陪他玩兒了,」這樣的話恐怕代表了許多家長的心聲。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下,孩爸孩媽們開始遵循「花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路,為孩子們挑選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興趣班,希望興趣班老師可以代替自己陪伴孩子,為他們安排一系列有意義的暑期活動。
  • 課外班孩子沒興趣就不用繼續上?學習始於興趣,卻不能只靠興趣
    孩子的遊泳課,因為疫情原因停了,再加上搬家上小學,就一直沒有繼續上。前不久孩子在小區玩,跟一個同學聊到了遊泳,他知道同學在附近的遊泳館遊泳,就坐不住了。跑到我身邊,讓我也帶他去這個遊泳館遊泳。因為當天下午有一節別的課,我說等上完課吃完晚飯再去遊泳館看看。他就特別興奮,我收拾碗筷的時候,他自己就把作業做完了,說擔心遊泳太晚回家來不及做作業。
  • 「焦慮」的家長們:孩子課後興趣班到底要不要上?
    」「「兒子今年8歲了,平時上課,周末上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似乎成了這一代孩子的典型生活。 我和他爸爸本來不想給他報很多課外班,因為平時上學已經很累了,周末希望他有時間放鬆一 下。可是,兒子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積極要求我們給他報班,說班裡的同學都有各種課外班 ,自己不能落後。沒辦法,我給他報了滑冰、手風琴、英語。
  • 報了興趣班,孩子卻沒興趣了,原因讓家長反思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像跳舞、書法、音樂,武術等等。報之前呢,也會徵詢了孩子的意見,好多孩子也願意學。但往往報了興趣班之後,過不了多長時間,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興趣越來越低,有些孩子甚至到了不願意再學的地步。家長很納悶兒,原本是想著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現在怎麼就不喜歡了呢?
  • 孩子對於興趣班總是三分鐘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幾乎每個孩子都上過興趣班,有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的,有的是孩子自己喜歡想要學的。但無一例外,每個孩子也都會遇到一開始熱情滿滿,幾天後又想換班的情況。雖然常見,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何引導才是對孩子興趣培養最有利的。下文中,咱們一起來思考和探討一下。
  • 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家長們該如何做?
    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功課要厲害,還要從其他方面提高自己孩子的競爭力,比如給孩子報興趣班,所謂興趣班,顧名思義,是感興趣的,是孩子感興趣的,而不是家長的自以為的這個不錯,那個也行。我不知道家長們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初衷都是什麼
  • 要給孩子學什麼興趣班比較好?有必要讓孩子上興趣班嗎?
    要給孩子學什麼興趣班比較好?首先當然必須以孩子的興趣為第一選擇原則,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好惡,至少不能討厭。試課是必須的,雖然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會態度溫和、和藹可親,但是作為孩子來說,在接收上課信息或者對上課方式還是會有一定的偏好,選擇孩子喜歡的老師或上課模式對於孩子對興趣的繼續學習至關重要。在對孩子的興趣班進行選擇前,對每一個項目的學習,建立一個初步的學習目的和目標,儘量不以考級或升學加分為目的,以切實培養孩子興趣和真實才能為目的,同時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
  • 又一個被興趣班整廢的孩子,簡直喪心病狂!給娃選興趣班考慮6點
    孩子脊柱適不適合下腰?老師是否專業?這些均可能是導致癱瘓的原因。不管怎麼說,孩子的身心已受損,一個家庭從此也將蒙上陰影。看了心裡很難受,本來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更加的優秀,然而在這個媽媽和女孩身上發生的事情卻是終身的遺憾。網友:看完這個,我立馬取消了女兒舞蹈課,太可怕了。
  • 別讓「興趣班」抹殺了孩子的興趣
    美術、舞蹈、象棋、編程…現在,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讓家長們眼花繚亂,很多家長也被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弄得筋疲力盡。那您有沒有想過,您給孩子選擇的「興趣班」有沒有必要再讓孩子繼續學下去?孩子到底對「興趣班」感不感興趣?
  • 這三類興趣班,培養不出孩子的興趣,家長莫花冤枉錢
    很多家長早早就開始為孩子挑選特長。市場上早已開設了各種類型的興趣班。很多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已經嘗遍各種興趣。璐璐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媽媽在她三歲的時候,就開始給她報琴、棋、書、畫,各類培訓班,但是,璐璐媽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璐璐學了近10年,沒有一樣特長能拿得出手。雖然給孩子報了名,花了很多錢,但是貌似這些錢花得都很冤枉。
  • 孩子有沒有必要上興趣班?附孩子上各種興趣班適宜年齡
    對於上興趣班的這件事情,有孩子的人和沒孩子人的真的是兩種態度。記得當初沒孩子的時候,貓爸信誓旦旦的說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讓孩子被各種興趣班壓得喘不過氣來。結果等孩子上幼兒園後,我真的是啪啪打自己臉了。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到了孩子長大之後,留學或者考研更是需要15-80萬左右,這筆錢也讓很多家庭吃驚,原來自己在孩子身上居然花費了這麼多錢。其中,從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年的花費最低不少於3萬元,如果興趣班的種類多一些,那投資的就會更多。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白撒錢」?李玫瑾建議: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
    到了孩子長大之後,留學或者考研更是需要15-80萬左右,這筆錢也讓很多家庭吃驚,原來自己在孩子身上居然花費了這麼多錢。 其中,從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每年的花費最低不少於3萬元,如果興趣班的種類多一些,那投資的就會更多。
  • 留守娃的興趣班
    新華社南昌12月8日電(記者餘剛)冬天的田埂上,一群孩子背著口風琴,提著葫蘆絲,蹦蹦跳跳地往學校走去。這天下午,學校的興趣班要上器樂課,孩子們不忘把自己的「寶貝」帶上。2012年,王明芳放棄珠海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的鄉村教學點當老師,「我想在退休前,為家鄉的孩子做點事。」王明芳說。↑王明芳在教學生演奏口風琴。(陳慧婷 攝)王明芳擅長書畫、繪畫,還精通笛子、巴烏、葫蘆絲等多種樂器,早在2015年,他就嘗試著給家鄉的孩子開「興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