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娃的興趣班

2020-12-11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南昌12月8日電(記者餘剛)冬天的田埂上,一群孩子背著口風琴,提著葫蘆絲,蹦蹦跳跳地往學校走去。這天下午,學校的興趣班要上器樂課,孩子們不忘把自己的「寶貝」帶上。

「看清鍵盤,一小節一小節彈,不要搶拍……」四點鐘放學後,水溪小學的「興趣課」開始了,校長王明芳正在教40多個孩子吹奏口風琴。

↑王明芳和學生們走在上學路上。(陳慧婷 攝)

水溪小學是江西省樂安縣羅陂鄉的一處鄉村教學點,有140多名學生,其中不少是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導,這些孩子放學後不是窩在家裡看電視,就是在外瘋玩,既不安全,也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

校長王明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1996年,師範專業畢業的他為了謀求更高的收入,選擇去廣東珠海的私立學校教書,業餘時間還在當地青少年宮教授書法、器樂、傳統文化等,但是每次回鄉,他都深感城鄉在素質教育上的差距。2012年,王明芳放棄珠海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的鄉村教學點當老師,「我想在退休前,為家鄉的孩子做點事。」王明芳說。

↑王明芳在教學生演奏口風琴。(陳慧婷 攝)

王明芳擅長書畫、繪畫,還精通笛子、巴烏、葫蘆絲等多種樂器,早在2015年,他就嘗試著給家鄉的孩子開「興趣班」。他用公益組織贊助的5000元錢購置了一批文具和樂器,免費提供給學生使用,並利用周末的休息時間教孩子們器樂和傳統文化。

「孩子都貪玩,與其讓他們在外面瘋玩,不如讓他們學音樂、學畫畫,不但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王明芳說。

↑王明芳手把手教學生彈奏口風琴。(陳慧婷 攝)

11歲的彭敏順在沒上興趣班前,讓當媽的陳永桂操碎了心,「爬樹、玩水、打架,什麼調皮的事都幹,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了。」為了孩子的成長,2014年,陳永桂不再外出務工,在羅陂鄉街上的一個小製衣作坊找了份工作。晚上6點下班後,她經常發現兒子自覺地在家練口風琴、寫作業,「比以前懂事多了,變化確實很大。」陳永桂說。

↑王明芳帶領興趣班的同學在水溪村祠堂進行匯報演出。新華社記者 餘剛 攝

五年來,王明芳「輾轉」換了4個教學點,每到一個教學點,他就把興趣班開到那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已有7所鄉村小學開設了第二課堂,200多名留守兒童能享受到豐富的興趣課程。

相關焦點

  • 讓興趣班回歸興趣
    比如,像足球、籃球、遊泳、跆拳道等興趣班司空見慣了,於是一些家長就開始為孩子追捧起了棒球、橄欖球、擊劍、冰球、高爾夫、馬術等興趣班;學西洋棋的,鄙視學中國象棋的;學中國象棋的,鄙視學軍棋、五子棋、跳棋的……興趣班「鄙視鏈」,透露出不少家長「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虛榮心理。
  • 孩子的興趣班or家長的興趣班?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昨天跟朋友聊天,說他家的孩子又報了一個興趣班:擊劍。然後問我朋友多少錢一年。朋友開心地說:5000塊一年。言下之意就是非常便宜。什麼?什麼時候5000一年的興趣班在家長眼裡都算便宜了。後來一想也就釋然了,跟其他的一年2、3萬的興趣班一比,5000一年的可不就是便宜了嗎!
  • 昆明每6名留守娃就配有1名兒童主任
    父母的離鄉,也給村裡留下了近百個留守娃。來自昆明市市民政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昆明共有農村留守兒童11014名,困境兒童24775名。父母不得已的缺位,讓這些留守娃在成長中面臨著監護缺失、安全保護薄弱、學習滯後、心理失衡等問題。
  • 奮豆洗成大珍珠,毫無興趣的興趣班,精神錯亂的興趣班
    導語:本次故事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奮豆向星太奇介紹他的珍珠洗面奶,因為之前臉已經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所以奮豆拿了款新的洗面奶,但沒想到最後還是洗成了大珍珠,放學後的星太奇則要參加各種興趣班,而且種類繁多,連個兄弟踢足球的時間都沒有,之後過了幾天瘋狂興趣班後,星太奇精神愈加萎靡
  • 讓興趣班回歸「興趣」本義
    來源:經濟日報讓興趣班回歸「興趣」本義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媒體調查發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為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班,這個詞對家長和孩子們來說都不陌生。可有人卻說興趣班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因為孩子對興趣班,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這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包含著家長、孩子跟興趣班之間的「愛恨情仇」。當然讓所有老母親共鳴的是:興趣班。跟小時候那些吃喝拉撒的花費比起來,上興趣班才是真正「燒錢」的開始。
  • 別讓「興趣班」抹殺了孩子的興趣
    美術、舞蹈、象棋、編程…現在,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讓家長們眼花繚亂,很多家長也被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弄得筋疲力盡。那您有沒有想過,您給孩子選擇的「興趣班」有沒有必要再讓孩子繼續學下去?孩子到底對「興趣班」感不感興趣?
  • 當孩子對興趣班失去興趣
    每個父母或多或少有送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每個父母讓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我們都為此費時費力又費錢可孩子呢?往往三分鐘熱度就想放棄。@笨笨滴青兒 說:不少人都覺得只要有興趣就能堅持,但凡不能堅持的是沒有興趣,所以「尊重」孩子要放棄,這是多大的一個誤區。單憑興趣是不能成就任何事情,因為人性是貪圖舒適。任何成就不僅僅只是完成,還需要堅持,而堅持與基本人性是相違背的。
  • 興趣班還有鄙視鏈?
    如果興趣班脫離了興趣這一出發點,興趣培養也就變了味。興趣班有了「鄙視鏈」,源於家長的攀比心理。成年人的世界中充滿了攀比,現實生活中圍繞職業、收入、生活條件等也產生了各種「鄙視鏈」。但與這些「鄙視鏈」相比,興趣班「鄙視鏈」顯然是最為荒誕的——興趣班的主體應該是兒童,而不是家長,興趣班「鄙視鏈」卻是家長反客為主,這悖逆了興趣班的本義。興趣班本不該有「鄙視鏈」,興趣班一旦有了「鄙視鏈」,就會毀了興趣。興趣某種程度上取是天賦的,一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 興趣班還有鄙視鏈?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記者在吉林、湖南等地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小眾」興趣班受青睞 究竟該給孩子選怎樣的興趣班?
    網絡圖片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2日訊(記者 韋幸文 羅珊珊 實習生 李煥霖 覃芊芊)近日,一張關於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圖片在網絡上瘋傳,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從圖片上看,馬術、高爾夫、冰球獲得「運動類」興趣班的前三名,而大家較熟知的鋼琴直接排到了「樂器類」興趣班的最後一位,不少網友看完後表示:「原來我家孩子參加的興趣班在這個鏈條裡『墊底』的啊!」
  • 興趣班種類多
    本報記者 黃珠慧子 文/圖  學書法、學舞蹈、學繪畫、遊泳班、英語培訓班……業餘時間,孩子們扎堆各類興趣班、輔導班。近年來,給孩子減負的呼聲雖越來越高,但不少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紛紛去報班。  雖然上各類興趣班的學費不菲,但家長們普遍願意為孩子的興趣買單。
  • 變了味的興趣班
    越「燒錢」越「高貴」  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  興趣班「鄙視鏈」受追捧之下,家長的「焦慮」心理呼之欲出。「課外興趣班不是在培養你的孩子,就是在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學什麼都要學到上遊,否則等於沒學。」一位家長認為,面對激烈競爭,孩子選擇興趣班實際上就是選擇競賽「賽道」,參賽選手基數、難度、獲獎率等參數尤為重要,因此「曲高和寡」的項目備受追捧。
  • 變味的興趣班害人不淺
    變味的興趣班害人不淺微信公號「新華視點」9月7日報導,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記者在吉林、湖南等地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別讓興趣班成了「興趣殺手」
    文章選自羅玲的空間 給孩子找興趣班,似乎成了家長在「陪寫作業」之外的另一大職責。什麼都不學,好像對不起孩子。又聽說,年初很多興趣班的學費都漲價了。關於興趣發展和興趣班,這篇總結幾條我的想法,並回復家長問題。 興趣愛好的本質是——玩 興趣愛好不是興趣班,不只是學各種才藝。人與人那麼不同,興趣點怎麼可能幾個興趣班就能涵蓋到?成人的興趣愛好,包括文學藝術體育等,所有那些不是為存活而做的事情,本質都是——玩!
  • 南昌寒假興趣班補習班火爆
    英語補習、鋼琴培訓、書法練習……各類興趣班、培訓班五花八門。有些培訓班為了擴大生源,打出優惠政策,比如現在報名領取200元優惠券、報名抽獎、上10節課贈送2節課等。在校門口,很多來接孩子的爺爺奶奶,看到這些興趣班也很感興趣,認真看著招生信息。「孫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兒子、媳婦平日經常談論要給孫子報興趣班。現在孩子不比我們那時候,學點特長很好。」
  • 讓「興趣班」培養的興趣更加純粹
    周一圍棋課,周二馬術課,周三學少兒編程,周六練習高爾夫……近日,有媒體記者在多地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有人總結了興趣班裡的「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9月7日 《瞭望周刊》)送孩子上興趣班的初衷,本該是讓孩子培養興趣、拓寬眼界、提升能力。
  • 興趣可以培養嗎?——談談假期「興趣班」
    「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最近太累了,真沒精力陪他玩兒了,」這樣的話恐怕代表了許多家長的心聲。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下,孩爸孩媽們開始遵循「花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路,為孩子們挑選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興趣班,希望興趣班老師可以代替自己陪伴孩子,為他們安排一系列有意義的暑期活動。北京市豐臺區少年宮的張老師發現,近年來家長們在為自己的孩子選擇興趣班時開始變得謹慎,同時更加尊重孩子的意願。
  • 興趣班成「孩子救星」?李玫瑾:不要盲目跟風,三種興趣班要遠離
    樂樂每天除了上幼兒園之外,就穿梭在各個興趣班之間,沒有一絲玩樂時間。直到有一天,樂樂情緒突然崩潰,哭著鬧著不想去上興趣班,鄰居一家也很是無奈。家長要明白,興趣班以「興趣」為主,孩子的興趣才是最關鍵的考慮因素。如果孩子不感興趣,那麼在學習過程中,孩子也會很牴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就有違了報興趣班的初心。因而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家長要提前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喜好,進而有目的地給孩子報名。
  • 如何給寶寶選擇興趣班?
    面對琳琅滿目的興趣班,該給寶寶選擇哪種才合適呢?聽了專家的講解,相信你會做出合適的選擇。  大多數爸媽對寶寶有什麼興趣,興趣班給寶寶帶來的是快樂還是負擔憂慮,寶寶能學到什麼,究竟如何選擇興趣班等都疑惑重重。  何謂興趣班  興趣班,顧名思義,就是能讓寶寶比較興奮,很感興趣,能給他們帶來樂趣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