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興趣班回歸「興趣」本義
來源:經濟日報讓興趣班回歸「興趣」本義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媒體調查發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為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變味的興趣班「鄙視鏈」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記者採訪發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甚至還出現了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這樣的興趣班「鄙視鏈」。興趣班原本是「加分項」,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重要渠道。
-
「變味專班」實乃形式主義「秀場」
不管幹什麼工作,先把工作專班成立起來;一些分內事務,以工作專班名義推責卸責……成立工作專班,本是推進工作的方式之一,但在基層,一些工作專班出現泛化、異化現象。成立專班時風風火火、推進工作時慢慢騰騰、責任落實時你推我拉,結果評估時與目標相差甚遠,甚至南轅北轍。
-
興趣班種類多
本報記者 黃珠慧子 文/圖 學書法、學舞蹈、學繪畫、遊泳班、英語培訓班……業餘時間,孩子們扎堆各類興趣班、輔導班。近年來,給孩子減負的呼聲雖越來越高,但不少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紛紛去報班。 雖然上各類興趣班的學費不菲,但家長們普遍願意為孩子的興趣買單。
-
變味的興趣班「鄙視鏈」不過是另一種焦慮販賣
馬術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但部分變異的興趣班、繁重的課外培訓,過度擠佔時間、耗費精力,再加上較重的學業負擔,讓不少孩子苦不堪言。而孩子的興趣班仿佛成了父母眼界、能力的體現,一些家長陷入「角逐」中,也深受其累。捫心自問,興趣班、補習班,究竟是孩子需要,還是父母需要?也許,不乏有的孩子對此類興趣班真感興趣,但恐怕更多還是家長的「升學小心思」以及攀比、虛榮、焦慮等心態驅動下的非理性消費。
-
興趣班鄙視鏈:小孩被坑得越來越過了
網上一篇文章火了,大概講述一線城市「中產階級」孩子上興趣班的「鄙視鏈」,運動類、藝術類和智力類每一類都有鄙視鏈。我們看到興趣班鄙視鏈與最偉大的教育家背道而馳,甚至害人不淺。因為適合比面子重要,你要孩子學這些「興趣鏈」最頂端的,小孩不一定感興趣,只是為了你的面子,你看我的小孩會下圍棋等等,這就是虛榮心作祟,把小孩當成滿足虛榮心理的工具。說到底,家長表面是報的是興趣班,實際上只是自己希望孩子掌握的技能班。
-
報班另類炫富?孩子的興趣班初衷不再,成了家長實力的角鬥場
也正是如此,有點條件的都會從小就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特長班,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而這種做法到了現在已經是愈演愈烈,早已拋棄了初衷,以至於現在網上出現了興趣班鄙視鏈。而以往的鋼琴跆拳道不再吃香,現在的主流是騎馬高爾夫等所謂的貴族運動。
-
讓興趣班回歸興趣
比如,像足球、籃球、遊泳、跆拳道等興趣班司空見慣了,於是一些家長就開始為孩子追捧起了棒球、橄欖球、擊劍、冰球、高爾夫、馬術等興趣班;學西洋棋的,鄙視學中國象棋的;學中國象棋的,鄙視學軍棋、五子棋、跳棋的……興趣班「鄙視鏈」,透露出不少家長「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虛榮心理。
-
孩子的興趣班or家長的興趣班?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昨天跟朋友聊天,說他家的孩子又報了一個興趣班:擊劍。然後問我朋友多少錢一年。朋友開心地說:5000塊一年。言下之意就是非常便宜。什麼?什麼時候5000一年的興趣班在家長眼裡都算便宜了。後來一想也就釋然了,跟其他的一年2、3萬的興趣班一比,5000一年的可不就是便宜了嗎!
-
奮豆洗成大珍珠,毫無興趣的興趣班,精神錯亂的興趣班
導語:本次故事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奮豆向星太奇介紹他的珍珠洗面奶,因為之前臉已經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所以奮豆拿了款新的洗面奶,但沒想到最後還是洗成了大珍珠,放學後的星太奇則要參加各種興趣班,而且種類繁多,連個兄弟踢足球的時間都沒有,之後過了幾天瘋狂興趣班後,星太奇精神愈加萎靡
-
學習奧數,害人不淺?網友:不學奧數的學生最後都去了普通中學!
現在正是開學季,不少中小學家長們都在準備著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補習班,興趣班!可是很多家長會發現,原來滿大街都是的奧數培訓班,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原因是因為現在很多地方出了新的規定,停辦奧數班。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都覺得挺好,奧數對生活沒有太大幫助,而且還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簡直就是害人不淺!奧數對生活沒有幫助大家都知道,可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家長想要孩子學習奧數呢?其實,家長也知道奧數很費腦子,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時間,可是在高考的大環境下,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班,這個詞對家長和孩子們來說都不陌生。可有人卻說興趣班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因為孩子對興趣班,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這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包含著家長、孩子跟興趣班之間的「愛恨情仇」。當然讓所有老母親共鳴的是:興趣班。跟小時候那些吃喝拉撒的花費比起來,上興趣班才是真正「燒錢」的開始。
-
別讓「興趣班」抹殺了孩子的興趣
美術、舞蹈、象棋、編程…現在,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讓家長們眼花繚亂,很多家長也被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弄得筋疲力盡。那您有沒有想過,您給孩子選擇的「興趣班」有沒有必要再讓孩子繼續學下去?孩子到底對「興趣班」感不感興趣?
-
當孩子對興趣班失去興趣
每個父母或多或少有送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每個父母讓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我們都為此費時費力又費錢可孩子呢?往往三分鐘熱度就想放棄。@笨笨滴青兒 說:不少人都覺得只要有興趣就能堅持,但凡不能堅持的是沒有興趣,所以「尊重」孩子要放棄,這是多大的一個誤區。單憑興趣是不能成就任何事情,因為人性是貪圖舒適。任何成就不僅僅只是完成,還需要堅持,而堅持與基本人性是相違背的。
-
興趣班還有鄙視鏈?
如果興趣班脫離了興趣這一出發點,興趣培養也就變了味。興趣班有了「鄙視鏈」,源於家長的攀比心理。成年人的世界中充滿了攀比,現實生活中圍繞職業、收入、生活條件等也產生了各種「鄙視鏈」。但與這些「鄙視鏈」相比,興趣班「鄙視鏈」顯然是最為荒誕的——興趣班的主體應該是兒童,而不是家長,興趣班「鄙視鏈」卻是家長反客為主,這悖逆了興趣班的本義。興趣班本不該有「鄙視鏈」,興趣班一旦有了「鄙視鏈」,就會毀了興趣。興趣某種程度上取是天賦的,一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
興趣班還有鄙視鏈?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記者在吉林、湖南等地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小眾」興趣班受青睞 究竟該給孩子選怎樣的興趣班?
網絡圖片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2日訊(記者 韋幸文 羅珊珊 實習生 李煥霖 覃芊芊)近日,一張關於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圖片在網絡上瘋傳,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從圖片上看,馬術、高爾夫、冰球獲得「運動類」興趣班的前三名,而大家較熟知的鋼琴直接排到了「樂器類」興趣班的最後一位,不少網友看完後表示:「原來我家孩子參加的興趣班在這個鏈條裡『墊底』的啊!」
-
留守娃的興趣班
這天下午,學校的興趣班要上器樂課,孩子們不忘把自己的「寶貝」帶上。「看清鍵盤,一小節一小節彈,不要搶拍……」四點鐘放學後,水溪小學的「興趣課」開始了,校長王明芳正在教40多個孩子吹奏口風琴。↑王明芳和學生們走在上學路上。
-
變了味的興趣班
越「燒錢」越「高貴」 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 興趣班「鄙視鏈」受追捧之下,家長的「焦慮」心理呼之欲出。「課外興趣班不是在培養你的孩子,就是在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學什麼都要學到上遊,否則等於沒學。」一位家長認為,面對激烈競爭,孩子選擇興趣班實際上就是選擇競賽「賽道」,參賽選手基數、難度、獲獎率等參數尤為重要,因此「曲高和寡」的項目備受追捧。
-
別讓興趣班成了「興趣殺手」
文章選自羅玲的空間 給孩子找興趣班,似乎成了家長在「陪寫作業」之外的另一大職責。什麼都不學,好像對不起孩子。又聽說,年初很多興趣班的學費都漲價了。關於興趣發展和興趣班,這篇總結幾條我的想法,並回復家長問題。 興趣愛好的本質是——玩 興趣愛好不是興趣班,不只是學各種才藝。人與人那麼不同,興趣點怎麼可能幾個興趣班就能涵蓋到?成人的興趣愛好,包括文學藝術體育等,所有那些不是為存活而做的事情,本質都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