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秋拍於昨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舉槌。此次晚拍一共呈現了58件世界知名巨匠與新晉藝術家的精選傑作。精選拍品中包括趙無極、常玉、朱德群、張曉剛及塞西麗·布朗等藝術家重要作品,還有來自王俊傑、嘉芙蓮·伯恩哈特及Madsaki的一流佳作。在長達3個小時的激情競拍中,其中成功拍出55件拍品,獻上一份令人可喜可賀的答卷——8.45億港元的總成交額,成交率96.49%,較2020年7月的佳士得香港晚拍增長近3億港元,可見藝術市場將走出疫情籠罩的陰影迎接春天的到來。
八尾金魚,油畫,73.8x50.2cm,1930–40年代,常玉
估價 HKD 120,000,000 — HKD 180,000,000
(USD 15,547,740 — USD 23,321,610)
成交額 HKD 170,170,000
而昨晚令人翹首以盼的拍品是常玉的《八尾金魚》,這件拍品作為秋拍的領軍之作以專場的形式壓軸亮相於晚間拍賣,最終成交價1.7億港元,此畫刷新了常玉動物主題畫作記錄。常玉三大創作主題中,只有「動物」這一主題尚未衝破一億港元大關,此次佳士得成功以1.7億港元拍出《八尾金魚》,拿下常玉拍賣記錄的大滿貫。
而當晚常玉的另一件作品《籃中粉紅菊》也以1.38億港元成交。2020年7月佳士得香港曾以遠超預期的1.91億港元成交的畫作《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刷新常玉靜物畫記錄。此次晚拍也繼續見證了佳士得在拍場呈現常玉巨作的市場領導地位不可動搖。
而昨晚令人興奮的是,時隔六年,張曉剛再次打破了個人拍賣記錄,他的《血緣:大家庭2號》以9803萬港元成交。
《八尾金魚》是常玉第一幅、亦是唯一一幅以八尾金魚為題材,並且前所未有地採用靜物繪畫方式呈現動態物像主題的作品。縱觀常玉所有的作品,無論是題材或技法亦沒有與之相似之作,《八尾金魚》可謂獨一無二之孤品。估值為1.2–1.8億港元。
常玉的《八尾金魚》創作於1930–1940年代,在這幅畫中,既講究虛實相生,也追求動靜相宜,二者結合相得益彰,形成應物象形、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在用筆、色彩和空間處理上,既沿承了西方現代藝術思維和探索脈絡,又體現了東方的美學元素。此幅作品在常玉四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可謂具非凡意義、最為重要作品之一,堪稱為畫中逸品。
籃中粉紅菊,油畫,92x60cm,1931,常玉
估價HKD 68,000,000 — HKD 98,000,000
(USD 8,810,386 — USD 12,697,321)
成交額 HKD 138,110,000
《籃中粉紅菊》是常玉花卉題材中,造型及空間經營最出色的一幅作品。30年代常玉迎來了其藝術生涯的第一個黃金時期,這時期的作品構圖簡約。慣以低彩度的粉、白、黑、灰作為主色調,其空間留白處理之妙,使得作品充滿詩意。此次晚拍以1.38億港元最終成交。
常玉的成功跟他的兩位摯友亨利·皮耶·侯謝與約翰·法蘭蔻息息相關。這位當紅的藝術品經紀人成功地把常玉推向他生涯中最多產的黃金階段。而約翰·法蘭蔻則透過其家族與藝術界的密切關係,更為常玉在荷蘭哈倫和阿姆斯特丹舉辦了多次個展。此件《籃中粉紅菊》是法蘭蔻的珍藏,隨他1935年移民美國,作品輾轉至荷蘭私人收藏多年。《籃中粉紅菊》見證了常玉與侯謝、法蘭蔻真摯而動人的友情,也為常玉作品在荷蘭的流傳作了最佳的例證。
血緣:大家庭2號,油畫,180x230cm,1995,張曉剛
HKD 38,000,000 — HKD 48,000,000
(USD 4,926,814 — USD 6,223,344)
成交額 HKD 98,035,000
《血緣:大家庭2號》從3000萬港元起拍後,價格快速攀升很快突破8000萬,最終剩何善衡與佳士得新任20/21世紀藝術部亞洲聯合主管Cristian的電話競爭,最終加佣金9803.5萬港元落槌於何善衡的電話委託。打破了2014年由《血緣:大家庭3號》保持的9420萬港元的記錄。
1995年,三幅《大家庭》系列組畫在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亮相,引起全球藝壇巨大轟動,以含蓄、內斂而富有歷史內涵的中國式美學,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認知,成為了張曉剛藝術生涯乃至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重要轉折點。本次佳士得隆重呈現的《血緣:大家庭2號》即為當時展出三幅巨作之一。創作於1995年,本作品代表了張曉剛個人最為成熟的風格體系,筆觸平滑、冷靜而收斂,細節絲絲入扣,將個人情節與集體記憶相勾連,刻畫出大時代背景下,一代人微妙、克制、而又血濃於水的親情關係,更是「知情」、「一孩政策」等時代印記的重要歷史見證。2013年,呂澎專著《20世紀中國藝術史》全球再版更選取本作品作為封面,可見其劃時代的意義。
15.01.82 三聯作,油畫,195x390cm,1982,趙無極
HKD 70,000,000 — HKD 120,000,000
(USD 9,069,515 — USD 15,547,740)
成交額 HKD 94,600,000
趙無極一生創作過20幅三聯巨作,連《15.01.82 三聯作》在內只有4幅曾現身市場。昨晚以8000萬港元落槌,林家如手中8145號競得,最終以9460萬港元成交。巨幅三聯屏於東西藝術史上意義深遠,在東方傳統藝術中,巨幅作品通常以多聯屏風、多條屏畫形式出現,描繪大自然的宏偉奇觀,流露敬畏天道的意味。《15.01.82 三聯作》透過抽象和寫意的融合,呈現技法和繪畫觀點中的一體兩面,表達他對東西兩種文化的崇敬,是其留法砥礪琢磨東西方藝術差異和優點繼而取捨的重要成果。
白色森林之一,油畫,130x195.5cm,1987,朱德群
HKD 35,000,000 — HKD 55,000,000
(USD 4,537,855 — USD 7,130,915)
成交額 HKD 42,250,000
此次秋拍佳士得很榮幸呈現《白色森林之一》,這幅創作於1987年的大尺幅巨作,可謂藝術家「雪景」系列中的扛鼎力作之一。根據目前出版記錄,1985至1990年代的十餘年間,素來高產的藝術家僅創作了近二十幅等大或更大尺幅的雪景作品,其中甚多為機構所藏,曾亮相拍場的僅十幅。80年代中後期,經幾年嘗試,其雪景系列進入最為成熟精彩的階段。
《白色森林之二》曾於八年前亮相香港佳士得,並以六千萬港元成交,締造了藝術家當時的拍賣世界記錄。此次《白色森林之一》由上任藏家珍藏近十五載後重登拍場,自然令人期待。
《15.01.82 三聯作》乃趙無極罕有少見以赭黃為基底、金黃絢爛的色彩三聯屏大幅巨作,漸變的油彩氣象萬千、氣勢澎湃,表現了從風景、山水過渡到自然的心境,顏色、質感、筆觸千變萬化的點彩如海浪捲起千堆雪,示範了東方捲軸跨越空間性和時間性概念。
噴泉,油畫,1989,吳冠中
HKD 7,800,000 — HKD 9,800,000
(USD 1,010,603 — USD 1,269,732)
成交額 HKD 9,610,000
巴黎在無數藝術家的筆下的或絢爛或彌留,都早已被銘刻在藝術史中。而吳冠中更希望以「東方的眼和手」來完成一席吳式巴黎的風景,以東方的抽象寫意美學觀印證「油畫民族化」的重任,實現對藝術史的致敬、對自我的挑戰。作品《噴泉》便是創作於此時的巴黎。
吳冠中運用了大量的白色底、白色之上的淺灰、灰色來描繪建築的結構,錯落有致而充滿浪漫。他說「技巧不過是藝術家表達情感心緒的工具」,他用筆輕快、精煉、利落,但構圖、用色極為複雜,肅穆中的優雅,藝術家描繪出遊刃有餘的自信,這幅畫足以體現出大師的風採。
時間符號,油畫,81 x 121.5 cm,1974,荷西·荷雅
HKD 1,000,000 — HKD 1,600,000
(USD 129,622 — USD 207,396)
成交額 HKD 2,125,000
荷雅是菲律賓藝術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曾在1991年獲得菲律賓國家藝術家獎的最高榮譽。《時間符號》源自於一個私人家庭收藏,首次出現於拍賣場上。這幅畫是證明友誼長存的遺產,是現任藏家的父親直接由藝術家手中購得,而這位父親是藝術家長期的財務顧問。這幅作品在風格和構圖上獨樹一幟,但也呈現出兩位藝術家獨特的視覺語言特色,不但代表了菲律賓抽象藝術的多重風格,也對我們當今現代主義視覺美學的認知做出極為重要的貢獻。
《視覺符號》是荷雅在70年代多產時期所創作的一幅極為罕見的繪畫。畫中呈現出一股原始力量與能量,而這股能量是藝術家利用豐富的視覺與紋理的細節,直接提煉到繪畫表面上。較大滴的顏料以白色條狀方式流過畫布中央,它們平滑、圓珠型的點,以及變化不一的爆裂點,突出了荷雅繪畫的動態作畫大膽的藝術創作。
漫威,亞克力畫布噴漆,180x180cm,2018,MADSAKI
HKD 800,000 — HKD 1,800,000
(USD 103,698 — USD 233,320)
成交額 HKD 2,750,000
作為當代藝術領域裡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MADSAKI以其縱橫恣肆的筆觸,創作出一件件充滿多元張力的作品。MADSAKI運用噴漆尤為得心應手,他將奪目色彩與神秘語意錘鍊於街頭塗鴉中,為觀者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
這幅作品作於2018年,正是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上映的年份。這部電影一夜之間爆紅全球,創造了2018年票房最高的記錄。MADSAKI注意到他們在流行文化中的巨大成功,因此將這些角色融入到作品中,直接指向流行文化。同時,他也向我們提出了時下重要的一個問題:在大眾文化中,藝術的價值是什麼,藝術家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
名利場,壓克力/水粉/麻布,129.5 x 162.5 cm,2015,五木田智央 1,800,000 — HKD 2,800,000
(USD 233,320 — USD 362,943)
成交額 HKD 3,750,000
這幅《名利場》創作於五木田智央轉型為全職藝術家十年之際的2015年。這幅作品正是他高超藝術技巧的典型代表,運用了種種複雜的繪畫方式——從整片大腦的模糊色塊以勾勒出人物的頭髮與面部,到柔軟光滑的筆觸以突出每套服飾的不同質感。
《名利場》是五木田智央作品中最宏大的之一,這也是他在拍賣市場上出現的第五幅包含了三個或以上的人物肖像,讓本件作品更為希世難求。他推翻了群肖像的傳統模式,可見畫中暗流對比,為這些人物更添濃重一筆,同時激發了一種黑色電影的氛圍。
無題,油畫,45.5 x 53 cm,2004,石田徹也
HKD 1,800,000 — HKD 2,800,000
(USD 233,375 — USD 363,028)
成交額 HKD2,750,000
石田徹也存世二百餘件作品中重複出現一個神情茫然的短髮青年,即便藝術家曾否認其為自畫像的說法,這青年普遍被視為藝術家自身形象的投射。《無題》中,這半自傳式的主角被藝術家物化為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通的洗手盆,張開雙手盛載著他的「朋友」——一隻經常出現於石田作品、狀甚如卡夫卡《變形記》裡的小蟲。
《無題》中主角看似自縛於不由自主的悲劇,卻同時寄託著藝術家對當代人類精神面貌、生存狀態的憐憫與哀憐。這種人文精神貫徹石田徹也看似絕望卻充滿掙扎的創作中。
穿綠色外套的女人,油畫,91.2x60.6cm,1969,丁衍庸
HKD 5,800,000 — HKD 8,800,000
(USD 751,987 — USD 1,140,946)
成交額 HKD 7,210,000
《穿綠色外套的女人》這幅罕見的油畫肖像的原藏家是馬玉冰女士,一直珍藏於其府上四十餘載才經佳士得於2014年作品首次拍賣。此畫是馬女士與未婚夫婿自香港移民至美國前,由恩施丁衍庸熱情相贈的作品。
《穿綠色外套的女人》創作於1969年,作品生動地捕捉了人物神韻與姿態,精準地以西方媒材傳承中國繪畫「以形寫神」美學精神。這幅作品以筆情恣意的線條完美融合鮮明大膽的用色,在中國第一代油畫家裡堪稱一絕。
(本文來源於99藝術網,作者任帥,如有侵權,聯繫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