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瑪莎到梅西 外來百貨巨頭撤華背後是本土玩家逆襲?

2020-12-20 贏商網

  猶記得去年底那一聲「再見,瑪莎百貨!」嘆息聲之沉重。殊不知,僅半年後,這句告別詞同樣適用於梅西百貨(需求面積:20000-30000平方米)

  近日,有著「世界最大商店」之稱的美國梅西百貨於中國官網宣布,「因業務策略調整,Macys.cn將於2018年6月9日起停止運營……」

  Macys.cn將於2018年6月9日起停止運營(圖片來源:梅西百貨中國官網)

  這也就意味著,自2012年借力佳品網曲線入華六年後,梅西百貨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當然,梅西百貨並非個例,早在去年底英國老牌百貨——馬莎百貨已揮淚告別打拼十年之久的中國市場。

  不同於籠罩在外來巨頭上空的密布烏雲,在國內零售行業回溫的當下,使出渾身解數轉型的本土百貨玩家們的前路或愈見明朗。

  一正一反,一明一暗,此中味道值得咀嚼。

  從瑪莎到梅西

  據了解,雖然梅西百貨中國官網平臺6月9日停止運營,但售後服務將於7月30日截止。

  時間回到2016年9月,彼時擔任梅西百貨中國區行政總裁 Dustin Jones首次在華接受採訪時透露,明年梅西百貨將在中國開設官網,由阿里巴巴提供技術支持。

  梅西百貨中國官網上線頁面截圖(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隨後的2017年11月,梅西百貨中國官網正式上線。從網頁可看到其共有四大品類:女士、男士、兒童和家居生活。

  經過半年運營後,梅西百貨現在的中國官網還增加了「健康營養」這一類目。

  梅西百貨中國官網上線頁面2018年6月8日截圖(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梅西百貨官方並未給出網站關閉的具體原因,但從些許市場反饋的聲音中或可知一二:

  一是,相較美國官網,中國官網的商品品類少、款式舊,與消費者購買習慣匹配度不高;

  二是,中國官網換新頻率低,和同類電商品牌相比,並無優勢。

  當然,官網遇挫只是梅西百貨闖蕩中國遇到的攔路虎之一,而只依賴電商渠道,卻沒有線下實體門店,則是其不得不撤華的另一關鍵原因。

  對於這一點,此前梅西百貨中國區行政總裁 Dustin Jones曾坦言,「很難想像深耕中國,卻沒有實體店的情況。」

  儘管問題已現,但從現狀來看,梅西百貨顯然尚未找到解決之道。回溯梅西百貨在華八年時光,其也曾在上海、北京試水過實體零售門店,可都沒逃脫閉店的命運。

  現在,關閉中國官網後,梅西百貨在中國只剩下「天貓國際」這一通道。至於與馮氏零售的合作,據有關媒體消息,「維持合作,但是合作形式會有所改變。」

  具體而言,梅西百貨的中國業務將由位於舊金山的電商團隊進行運營維護,而馮氏集團的全渠道團隊在上海提供支援。

  據了解,2015年8月12日,梅西百貨宣布與與香港馮氏零售集團有限公司組成自立式合資公司梅西中國有限公司(Macy’s China Limited)。

  該合資公司由梅西百貨持股65%,馮氏零售持股35%,將從電子商務開始試點,這也就有了後來梅西百貨與阿里巴巴的「聯姻」。

  梅西百貨與天貓國際「聯姻」(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雖說通過品類、供應鏈、大數據、渠道等方面的合作,梅西百貨「天貓國際」店接連創造銷售高峰,但在官網關閉的情況下,今年能收穫幾何還是個未知數。

  當然,梅西百貨並非個例,早在去年底英國老牌百貨——馬莎百貨已揮淚告別打拼十年之久的中國市場。

  2017年12月30日,馬莎百貨宣布已將香港和澳門零售業務出售給其特許經營夥伴Al-Fut-taim。

  交易完成後,瑪莎百貨在中國市場的實體門店數歸零。

  馬莎百貨關閉其天貓旗艦店(圖片來源:天貓)

  隨後的2018年初,瑪莎百貨宣布關閉天貓旗艦店。至此,外界一致觀點認為,瑪莎百貨的中國市場策略徹底失敗。

  本土玩家逆襲?

  自2008年入局,瑪莎百貨先後落點在上海、蘇州等多個城市,中國市場曾一度成為其最大的國際市場。

  從巔峰到谷底,瑪莎百貨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背後原因幾何?「在華水土不服」與「盈利狀況惡化」是其不可規避的兩大難題。

  在有關業內人士看來,瑪莎百貨「在華水土不服」主要包括三點:自有品牌模式落地困難;英倫式的門店硬裝吸引力弱;商品價位偏高且版型偏大。

  至於「盈利狀況惡化」則體現在一系列運營數據上。今年5月,英國馬莎百貨公布截至3月底止全年業績,雖然年度收益同比增加0.7%至106.98億英鎊,但稅前溢利按年跌62.1%至6.68億英鎊。

  其實,早在2015年,瑪莎百貨在全球十個市場虧損額已高達4500英鎊,「其中部分市場在過去至少五年內均出現虧損,全資商鋪分布零散且缺乏規模」。

  為了止損,2016年11月,瑪莎百貨宣布關閉中國內地10家門店,包括上海9家和北京1家。

  瑪莎百貨宣布關閉中國內地10家門店(圖片來源:贏商網)

  無疑, 瑪莎百貨在華經營「痛點」同樣適用梅西百貨,特別是第二點。早前5月22日,

  馬莎百貨公告稱,到2022年將在英國關閉超過100家門店。

  馬莎百貨發言人表示,集團加快關店,是為了實現持續盈利增長。官方數據顯示,馬莎百貨2017財年利潤為6.138億英鎊,而有市場預測,該公司2018財年利潤將降至5.73億英鎊左右。

  中國七大百貨零售公司運營數據(資料來源:企業年報 製圖:贏商網)

  與外來百貨巨頭在華頻頻遇挫形成鮮明對比,隨著國內零售市場逐步回暖,本土的百貨玩家們卻開始步入上升通道。

  從贏商網隨機選取的7家百貨零售公司近五年運營數據可知,包括王府井、天虹股份等在內的均在2017年達到營收高點。

  在中國商務部公布的《2017-2018年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中,有幾大關鍵詞可解釋上述現象發生的原因。

  一是,「轉型」,涉及到業態升級、供應鏈整合、模式重構等多方面。其中,王府井、天虹通過數位化、體驗式、供應鏈賦能競爭力,呈現營收、毛利雙增長;重百、首商則強化內部業態調整與服務能力,以提升毛利。

  二是,「分化」,既包括市場洗牌,也指業態多元。年輕時尚型和高端奢侈品百貨項目因同質化嚴重,開店速度放緩。

  另一方面,本土百貨大佬們選擇深挖自有優勢,另闢蹊徑,例如永旺、天虹憑藉旗下超市黏性加速布店;金鷹、王府井、百聯、步步高等發力購物中心和奧萊,大幅縮減百貨店規模。

  三是,「新零售+」,新物種井噴式爆發。一方面,通過新穎的門店設計,從視覺效果上提升門店的「顏值」;另一方面,嫁接餐飲、科技甚至娛樂內容,重新定義人、貨、場。

  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多家傳統百貨零售商均有「新物種」先後落地,包括天虹sp@ce、新華都海物會、步步高鮮食演義、百聯RISO、聯華鯨選等。

天虹sp@ce(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此外,天虹sp@ce還增加了兒童獨立購物+體驗的娛樂空間,百聯集團的RISO系食還將花店、咖啡吧、書店、藝術中心等融入超市門店。

  四是,「資本+」,百聯、三江、新華都先後和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王府井和首航開啟戰略合作。

  「一方面,線上線下的融合開始從資本性融合向業務性融合邁入。另一方面,實體零售價值凸顯,優質的線下零售品牌 得到資本市場的充分認可,迎來估值井噴,回歸價值之源。 」

  如此看來,外來百貨巨頭們要想玩轉中國市場,必須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恰如俗話說: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相關焦點

  • 梅西百貨退出中國市場 外來和尚如何念好中國經?
    聯商網消息:繼瑪莎百貨、樂天瑪特退出中國市場後,梅西百貨也於12月4日發布撤店公告,宣布天貓國際Macys官方海外旗艦店從12月3日起停止接單。《聯商網》登錄天貓國際Macys官方海外旗艦店發現,頁面上除了撤店公告已經空無一物。
  • 韓國樂天、英國Tesco、瑪莎百貨,國外零售水土不服誰之過
    2018年1月中旬,來自英國的百貨品牌馬莎(Marks&Spencer,簡稱:M&S),繼關閉中國內地門店、打包出售港澳店鋪後,最終關閉了經營多年的天貓旗艦店,這意味著,馬莎百貨這家有百餘年歷史的英國零售巨頭,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據了解,瑪莎百貨是英國最大的跨國商業零售集團,亦是英國代表性企業之一,在英國零售商當中具有最高的盈利能力。
  • 英國服裝零售巨頭NEXT四大亮點完勝瑪莎百貨
    英國服裝零售巨頭NEXT四大亮點完勝瑪莎百貨來源:聯商網2014-03-31 11:33  英國零售的霸主瑪莎百貨,一直以質量、價值、服務、創新、信任的品牌口號贏得了各個年齡段人群的青睞。不過,隨著英國平價服裝零售巨頭NEXT新品的面世,英國零售巨頭瑪莎百貨3月銷售額似乎要與冠軍失之交臂,原因到底出在何處?看來瑪莎如果想重新找回在零售領域的地位,要好好進行一番努力了!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6日報導,著名女性時尚編輯Eliza Scarborough將瑪莎與NEXT服裝進行全面對比,以NEXT為對比對象,向瑪莎提供了一系列值得借鑑的改進方案。
  • 壓縮成本 沃爾瑪、瑪莎百貨相繼宣布裁員
    北京商報訊(記者 邵藍潔)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剛剛宣布裁員,瑪莎百貨也緊隨其後進入裁員狀態。英國百貨連鎖瑪莎百貨日前證實,為了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公司綜合化業務運作,公司準備在倫敦總部裁員525人。瑪莎百貨表示,本次裁員將裁撤多餘員工、減少外包公司數量,並且不再招聘新人。
  • Superdry虧損、New Look及瑪莎百貨退出 這些英國品牌為何紛紛...
    同樣在英國擁有較高知名度的瑪莎百貨,在去年關閉了天貓官方旗艦店。作為英國最大的跨國商業零售集團,「瑪莎百貨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甚至還上了熱搜。   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發展的異常順利,使中國消費者對於歐美風格的服飾品牌也有極高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但為何這些英國知名品牌在中國市場紛紛「淪陷」?其背後的市場反思值得關注與探討。
  • 亞馬遜、梅西百貨們把黑色星期五帶給了國人,不過方式「很美國」
    當然,黑五不僅僅是傳統零售的專利,美國的電商巨頭們也同樣擁有它的基因,隨著這些巨頭在全球的不斷擴張,黑五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從電商巨頭亞馬遜,到老牌零售商梅西百貨,甚至是垂直電商新秀,都在黑五期間針對中國用戶推出非常有吸引力的促銷以及宣傳活動。
  • 瑪莎百貨上海兩店關門 傳統百貨不轉型就「拜拜」?
    2月26日,英國百貨巨頭瑪莎百貨上海五角場萬達店及莘莊仲盛店正式關門。另據《北京晨報》報導,瑪莎百貨北京世貿天階店日前已開始打折清倉,預計3月關閉。      2月28日,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工作人員在店內(瑪莎百貨)清場   此前,瑪莎百貨宣布將關閉在中國內地的全部10家門店。
  • 瑪莎百貨發展史:5英鎊起家到盈利超10億英鎊
    作為英國最大的百貨公司,瑪莎百貨的國際化起步較晚,步伐也一直不大。儘管瑪莎百貨目前在英國與海外的分店數字分別為600家和300多家,但其海外業務的收入卻僅僅佔公司總收入的10%左右。  而馬克·博蘭德的表態則意味著,這種一邊倒的局面將要被改變。  瑪莎百貨已有127年歷史。它的不斷創新,曾多次給英國百貨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 關店、裁員、市值蒸發6成 163年百貨帝國梅西百貨迎來至暗時刻
    昔日零售巨頭淪落至此,CNBC甚至在報導中用「羞辱」(humiliation)一詞來形容梅西百貨慘遭除名的境遇。   實際上,這家昔日的百貨帝國早已深陷困境,業績已經持續多年下滑,2020年的疫情更像是壓向梅西百貨的最後一根稻草。
  • 歐美百貨巨頭相繼暫停門店營業,僅維持線上運營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梅西百貨、法國老佛爺百貨、英國哈羅德百貨等多家歐美知名百貨商場都已暫停部分線下商場的營業。為了應對疫情影響,這些歐美百貨巨頭除用線上運營的方式維持運轉外,還有部分企業展開財務舉措減少資金支出來應對危機。
  • 梅西百貨宣布關閉中國官網 只剩天貓旗艦店撐著
    界面新聞從梅西百貨中國官網的客服處了解到,該平臺產品分為美國直郵、香港直郵以及國內發貨,三種物流方式的商品分別在發貨後的8-14天、6-12天以及2-4天左右到達;而其天貓旗艦店的商品也分別從美國倉庫和香港倉庫發貨,出貨後也分別需要7-15天、5-12天到達。
  • 瑪莎百貨鍾愛的「A計劃」:減碳、購物也同時節約等
    深受瑪莎鍾愛的「A計劃」   走進瑪莎百貨的任一家分店,很難不注意到該公司對緩解氣候變遷貢獻心力的證據。除了這些明顯動作,瑪莎百貨還默默進行著永續能源方案「A計劃」。之所以稱為「A計劃」,是由於「緩解氣候變遷沒有B計劃可言」。   幾年來,儘管經濟情勢惡化,瑪莎百貨依然證明企業可以同時兼顧獲利與環境永續發展。
  • 美國零售巨頭好市多正計劃進軍中國市場
    無獨有偶,美國最大連鎖百貨品牌梅西百貨也終於決定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同樣放棄實體店,借殼佳品網走線上擴張之路。菁葵投資合伙人蔡景鐘錶示,國內電子商務仍停留在營銷、流量層面,對於商品和零售理解更深的外資零售巨頭此輪出徵也許有不同表現。  線下撤退線上擴張  好市多有意向通過電商這種形式進軍中國大陸地區,至於是否會開實體店,仍未確定,目前合作方案仍在敲定中。
  • 瑪莎百貨:企業社會責任背後的巨大盈利
    社會良知背後巨大的經濟效益  顯然,開展讓消費者能夠參與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會讓零售商受益。就馬莎百貨和樂施會一起開展的衣物回收活動而言,一方面捐贈、處理舊衣服能誘發消費者購買新衣服的欲望,而一些回收利用的材料會重新回到供應鏈中進入下一輪生產活動;另一方面依靠該項活動,馬莎百貨為自己贏得了行善的好名聲。
  • 又一日本品牌敗退中國,跨國巨頭為何在華紛紛上演「大撤退」
    早在2012年年底,就有媒體就報導稱,LG大量裁撤在華銷售人員,業界傳出LG大量清庫存,即將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但彼時,LG否認了該消息。過去的一年,因手機電池問題出現一系列連環爆炸事故,已將三星推向了手機界的邊緣放眼全球,除了日本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敗退,世界上其他區域的一些國際品牌也紛紛上演在華「大撤退」:總部位於美國的寶潔集團、擁有百餘年歷史的英國零售巨頭瑪莎百貨、德國的服裝行業巨頭阿迪達斯,他們曾風光無限,如今芳華盡失,最終不得不「含淚作別」中國市場。
  • 英國瑪莎百貨的環保A計劃 購物同時節約
    走進瑪莎百貨的任一家分店,很難不注意到這家英國零售商對緩解氣候變遷貢獻心力的證據。除了這些明顯的作為外,瑪莎百貨也默默進行著永續能源方案「A計劃」。之所以稱為「A計劃」,是由於「緩解氣候變遷沒有B計劃可言」。  這套策略在2007年1月推出,被永續能源專家讚譽為零售業界最先進的策略之一。這項耗資2億英鎊的計劃包括橫跨五個廣泛領域的100項遠大承諾。
  • 日本第二大百貨巨頭敗走中國:擁有190年歷史,卻在中國連虧3年
    然而,隨著國內本土品牌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外國品牌在中國的處境已經越來越艱難。一些曾經備受國人追捧的外來品牌甚至敗走中國,比如NEW LOOK、FOREVER21、瑪莎百貨等等。而最近,又有一家知名外國品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前不久,日本第二大百貨高島屋宣布將於8月25日關閉其在上海的門店,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 瑪莎百貨廣告出爐 堪比《名利場》封面
    導語:如果不告知這是英國瑪莎百貨的新季廣告,恐怕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名利場》雜誌的封面。
  • 韓流來襲 梅西百貨下周將推出一個韓國美妝店中店
    美妝連鎖巨頭絲芙蘭最近舉行了長達一個月的韓國美妝概念宣傳,而梅西百貨(需求面積:20000-30000平方米)下周將推出一個韓國美妝店中店。梅西百貨為該空間請來了電商平臺Peach & Lily的創始兼CEO人Alicia Yoon。Yoon在三年前創建了該平臺,她曾表示擁有實體門店是她的夢想。
  • macy’s(梅西百貨)-梅西百貨海淘攻略-跨境百科-跨境電商雨果網
    關於梅西百貨·梅西百貨其旗艦店位於紐約市海諾德廣場(Herald Square),1924年梅西百貨在第7大道開張時曾被宣傳為「世界最大商店」。梅西百貨還有2個全國性旗艦店,分別設在舊金山的聯合廣場和芝加哥州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