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線性代數共有20個考題,但數學一與數學二有4個題完全一樣,另一題的題型仍是一樣的.區別僅在方程組未知數的個數是n與4,而數學三與數學四有一個題完全一樣,實際
上有14個不同的考題,所涉及的知識點有:
含參數的3階、4階及n階行列式的計算,通過矩陣方程轉換到抽象行列式的計算.
矩陣方冪的計算(涉及相似、分塊、對角等)、初等矩陣性質的運用、矩陣等價、AB = 0、正交矩陣幾何意義、秩的概念與性質.
含參數向量的線性表出、由矩陣秩判斷向量組線性相類.
齊次、非齊次線性方程組求通解、解的性質的運用、基礎解系中向量個數的判定與求法.
求矩陣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相似對角化的判定與計算、實對稱矩陣特徵值性質、由特徵向量反求矩陣A.
二次型的秩
縱觀04年考題,難度上比03年略有下降,要重視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原理的考核,注重知識點的銜接與轉換,試題的靈活性有所加強.從閱卷反映出的問題看,有些同學複習備考不紮實、有動手晚倉猝上陣之嫌,有的考生計算能力實在太差,基本計算錯誤屈層出不窮,也有些同學在概念、原理的理解上有偏差,邏輯推理不嚴謹,…….下面通過對幾個考題的分析,希望對05年考研同學如何複習線代能有所幫助.
例1 (04,4)設,,其中P為3階可逆矩陣,則=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考查n階矩陣方冪的計算.
.
因為
利用分塊矩陣的方冪
易知
從而
那麼,由有
因此
故
例2 (04,)設矩陣,矩陣B滿足,其中A*為A的伴隨矩陣,E是單位矩陣,則|B|=_____________.
[分析]由於,易具本題|A| = 3,用A右乘矩陣方程的兩端,有
又因,故|B|=
[評註]填空題難度不大,計算量也不會太大,主要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定義、公式、基本定理、基本性質和基本方法的識記、理解、掌握和簡單運用.同時考查快捷準確運算能力和簡單推理能力.鑑於此考生在複習時要注重基礎,對基本運算要正確熟練.要提高運算能力,不能華而不實,浮燥.
例3 (04,)設A,B為滿足AB = 0的任意兩個非零矩陣,則必有
(A)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B)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C)A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D)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
[分析]設A是矩陣,B是矩陣,且AB = 0,那麼
由於A、B均非零矩陣,故.
由秩的列秩,知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由秩的列秩,知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故應選(A)
例4 (04,)設n階矩陣A與B等價,則必有
(A)當|A| = a時,|A| = a
(B)當|A| = a時,|B| = a
(C)當|A|時,|B| = 0
(D)當|A| = 0時,|B| = 0
[分析]所謂矩陣A與B等價,即A經初等變換得到B,而A與B等價的充分必要條件是A與B有相同的秩.
經過初等變換行列式的值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是相反數.例如,若把矩陣A的等1行乘以5得到矩陣B,那麼A與B等價,而|A| = a時,|B| = 5a,可知(A)與(B)均不正確.
若|A|,說明,而|B| = 0說明與A、B等價有相同的秩不符.(C)不正確.
當|A| = a,秩,故秩,那麼|B| = 0,即(D)正確.
[評註]選擇題主要用於考查考生對數學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比較、判別能力.還可以用於鑑別考生易於出現的方法和概念性錯誤.
例3把AB = 0、矩陣的秩、向量組的秩、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等概念串聯、轉換.例4把矩陣等價、行列式、矩陣的秩銜接起來,只有平時重視對概念的複習,多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進行思考,接口切入點多了做題才能順手.
例5 (04,3)設,,試討論當a, b為何值時
(I)不能由線性表示;
(II)可由惟一地線性表示,並求出表示式;
(III)可由線性表示,但表示式不惟一,並求出表示式.
解設有效使得
(≠)
記A = ( ).對矩陣(A、)施以初等行變換,有
(I)當a = 0, b為生意常數時,有
可知,故方程組(≠)無解,β不能由線性表示.
(II)當,且時,=3,故方程組(≠)有惟一解,
則β可由惟一地線性表示,其表示式為
(III)當時,對施以初等行變換,有可知= 2,故方程組(≠)有無窮多解,其全部解為,其中c為任意常數.
β可由線性表示,但表示不惟一,其表示式為.
例6 (04,)設矩陣的特徵方程有一個二重根,求a的值,並討論A是否可相似對角化.
解A的特徵多項式為.
若是特徵方程二重根,則有,解得.
當時,A的特徵值為2,2,6,矩陣的秩為1,故對應的線性無關的特徵向量有兩個,從而A可相似對角化.
若不是特徵方程的二重根,為完全平方,從而,解得.
當時,A的特徵值為2,4,4,矩陣的秩為2,故對應的線性無關的特徵向量只有一個,從而A不可相似對角化.
[評註]解答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公式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程度,證明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學主要定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5線性表出是常規題,方法是基本的.例6考查含參行列式的計算,特徵值、相似對角化的理論,綜合性較強,從卷面看各種錯誤(計算的、概念原理的、邏輯上的)還是很多的,我們應看出即使是解答題線性代數題難度適中,正確複習之後完全能拿下,但概念性強,有一定的綜合性與靈活性因此複習時要注意對概念的理解,對方法的把握,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繫,要確保基本計算準確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