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樂談2004年研究生入學線性代數考題

2020-12-13 搜狐網

  今年線性代數共有20個考題,但數學一與數學二有4個題完全一樣,另一題的題型仍是一樣的.區別僅在方程組未知數的個數是n與4,而數學三與數學四有一個題完全一樣,實際

  上有14個不同的考題,所涉及的知識點有:

  含參數的3階、4階及n階行列式的計算,通過矩陣方程轉換到抽象行列式的計算.

  矩陣方冪的計算(涉及相似、分塊、對角等)、初等矩陣性質的運用、矩陣等價、AB = 0、正交矩陣幾何意義、秩的概念與性質.

  含參數向量的線性表出、由矩陣秩判斷向量組線性相類.

  齊次、非齊次線性方程組求通解、解的性質的運用、基礎解系中向量個數的判定與求法.

  求矩陣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相似對角化的判定與計算、實對稱矩陣特徵值性質、由特徵向量反求矩陣A.

  二次型的秩

  縱觀04年考題,難度上比03年略有下降,要重視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原理的考核,注重知識點的銜接與轉換,試題的靈活性有所加強.從閱卷反映出的問題看,有些同學複習備考不紮實、有動手晚倉猝上陣之嫌,有的考生計算能力實在太差,基本計算錯誤屈層出不窮,也有些同學在概念、原理的理解上有偏差,邏輯推理不嚴謹,…….下面通過對幾個考題的分析,希望對05年考研同學如何複習線代能有所幫助.

  例1 (04,4)設,,其中P為3階可逆矩陣,則=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考查n階矩陣方冪的計算.

  .

  因為

  利用分塊矩陣的方冪

  易知

  從而

  那麼,由有

  因此

  故

  例2 (04,)設矩陣,矩陣B滿足,其中A*為A的伴隨矩陣,E是單位矩陣,則|B|=_____________.

  [分析]由於,易具本題|A| = 3,用A右乘矩陣方程的兩端,有

  又因,故|B|=

  [評註]填空題難度不大,計算量也不會太大,主要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定義、公式、基本定理、基本性質和基本方法的識記、理解、掌握和簡單運用.同時考查快捷準確運算能力和簡單推理能力.鑑於此考生在複習時要注重基礎,對基本運算要正確熟練.要提高運算能力,不能華而不實,浮燥.

  例3 (04,)設A,B為滿足AB = 0的任意兩個非零矩陣,則必有

  (A)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B)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C)A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D)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

  [分析]設A是矩陣,B是矩陣,且AB = 0,那麼

  由於A、B均非零矩陣,故.

  由秩的列秩,知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由秩的列秩,知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故應選(A)

  例4 (04,)設n階矩陣A與B等價,則必有

  (A)當|A| = a時,|A| = a

  (B)當|A| = a時,|B| = a

  (C)當|A|時,|B| = 0

  (D)當|A| = 0時,|B| = 0

  [分析]所謂矩陣A與B等價,即A經初等變換得到B,而A與B等價的充分必要條件是A與B有相同的秩.

  經過初等變換行列式的值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是相反數.例如,若把矩陣A的等1行乘以5得到矩陣B,那麼A與B等價,而|A| = a時,|B| = 5a,可知(A)與(B)均不正確.

  若|A|,說明,而|B| = 0說明與A、B等價有相同的秩不符.(C)不正確.

  當|A| = a,秩,故秩,那麼|B| = 0,即(D)正確.

  [評註]選擇題主要用於考查考生對數學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比較、判別能力.還可以用於鑑別考生易於出現的方法和概念性錯誤.

  例3把AB = 0、矩陣的秩、向量組的秩、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等概念串聯、轉換.例4把矩陣等價、行列式、矩陣的秩銜接起來,只有平時重視對概念的複習,多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進行思考,接口切入點多了做題才能順手.

  例5 (04,3)設,,試討論當a, b為何值時

  (I)不能由線性表示;

  (II)可由惟一地線性表示,並求出表示式;

  (III)可由線性表示,但表示式不惟一,並求出表示式.

  解設有效使得

  (≠)

  記A = ( ).對矩陣(A、)施以初等行變換,有

  (I)當a = 0, b為生意常數時,有

  可知,故方程組(≠)無解,β不能由線性表示.

  (II)當,且時,=3,故方程組(≠)有惟一解,

  則β可由惟一地線性表示,其表示式為

  (III)當時,對施以初等行變換,有可知= 2,故方程組(≠)有無窮多解,其全部解為,其中c為任意常數.

  β可由線性表示,但表示不惟一,其表示式為.

  例6 (04,)設矩陣的特徵方程有一個二重根,求a的值,並討論A是否可相似對角化.

  解A的特徵多項式為.

  若是特徵方程二重根,則有,解得.

  當時,A的特徵值為2,2,6,矩陣的秩為1,故對應的線性無關的特徵向量有兩個,從而A可相似對角化.

  若不是特徵方程的二重根,為完全平方,從而,解得.

  當時,A的特徵值為2,4,4,矩陣的秩為2,故對應的線性無關的特徵向量只有一個,從而A不可相似對角化.

  [評註]解答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公式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程度,證明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學主要定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5線性表出是常規題,方法是基本的.例6考查含參行列式的計算,特徵值、相似對角化的理論,綜合性較強,從卷面看各種錯誤(計算的、概念原理的、邏輯上的)還是很多的,我們應看出即使是解答題線性代數題難度適中,正確複習之後完全能拿下,但概念性強,有一定的綜合性與靈活性因此複習時要注意對概念的理解,對方法的把握,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繫,要確保基本計算準確熟練.

  

相關焦點

  • 2011年考研數學線性代數部分考題特點分析
    2011年考研已經落下帷幕,對考研數學線性代數的解析也已初步完成,想必參加考試的同學對自己的成績都非常的關心,而計劃2012年參加考研的考生則更關心今年考試的難度、考點等一些試卷的概況。下面就今年線性代數的概況做一下分析:首先從整體上來看一下今年的線代試題。
  • 2010年考研數學線性代數考點及解題思路分析
    2010年考研已經落下帷幕,想必大家一定會有很多收穫和感慨,很多參加考試的同學非常關心自己的成績,也都非常希望了解今年數學試卷整體的概況,現就今年考研數學線性代數部分的考點及解題思路作如下的分析。考研數學中,線性代數課程特點比較鮮明:概念多、定理多、符號多、運算規律多、內容相互縱橫交錯,知識前後緊密聯繫。
  • 2019考研數學線性代數試題解析
    2019年考研終於結束,現在對今年考研數學數一數二數三線性代數的考題做詳細分析,線性代  數一共是5道考題,兩個選擇題,一個填空題,兩個解答題。今年一共考了9道題,體現了數一、數二、數三命題的區別,下面對今年的線性代數做如下分析。  選擇題:共3道題。
  • 陳先奎、李永樂、周雷獨家解析2008考研大綱
    搜狐教育邀請全國最牛的名師李永樂、陳先奎、任汝芬、周雷、張錦芯等解析大綱變化,只要登陸搜狐考研,您就可以獲取信息。金榜考研 陳先奎 考研數學8月10日12:00-13:00萬學海文 李永樂  李永樂簡介:廣受學生信賴的「線代王」,海文考研數學輔導「黃金團隊」領頭人,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北京地區數學閱卷組組長。
  • 2013年考研數學大綱線性代數題型總結
    2013年考研數學大綱線性代數題型總結 http://kaoyan.eol.cn    跨考教育  2012-09-14  大 中 小   2013年考研數學大綱線性代數題型總結
  • 湯家鳳、張宇、李永樂怎麼選?
    文都考研數學老師,曾連續20年從事考研數學教學和命題研究工作,連續十多年擔任研究生入學數學考試閱卷組成員。代表作品:《考研數學接力題典1800》、《考研數學絕對考場最後八套題》授課風格:生動形象,風格獨樹一幟,思路清晰明徹。
  • 2012年考研數學線性代數學科特點及複習建議
    ,那麼接下來如何複習就成為考生關注的焦點.為了幫助考生有效地進行考研複習,萬學海文數學考研輔導專家們就為廣大的2012年的考生們提供以下考研數學線性代數部分的特點及複習建議.三、符號多,運算法則多,有些運算法則與以前的完全不同.正如《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數學考試大綱配套強化指導》第二篇線性代數部分所說的,對於數的運算我們滿足交換律、結合律和消去律;但是矩陣的運算與之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矩陣的運算不滿足交換律和消去律,但是滿足結合律.所以這些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四、內容縱橫交錯,前後聯繫緊密,環環相扣,相互滲透.
  •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清華大學...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通訊員 雷陳勇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對幾何向量、空間的直線和平面、線性方程組的高斯(Gauss)消去法、行列式、矩陣代數、n維向量空間、向量的線性相關和線性無關性、矩陣的對角化和實對稱矩陣有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掌握線性代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原理和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考研數學之——線性代數解析!
    一、行列式行列式在整張試卷中所佔比例不是很大,一般以填空題、選擇題為主,它是必考內容,不只是考察行列式的概念、性質、運算,與行列式有關的考題也不少。例如方陣的行列式、逆矩陣、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矩陣的秩、線性方程組、特徵值、正定二次型與正定矩陣等問題中都會涉及到行列式。
  • 考研數學線性代數部分怎樣複習?
    考研數學線代部分的考點和考察方式都比較固定,並且數一數二數三是難以區分出孰難孰易的,事實勝於雄辯,先給大家來一張圖▼這是根據數一、數二和數三在19年和20年的考研真題中整理出來的線代考點分布驚呼君良心推薦李永樂老師的線性代數輔導講義,長下面這個樣兒~~~可以配合他的視頻課程使用,是真的絕!在高數和概率論部分大家都會猶豫到底跟哪個老師,但是到了線代妥妥地秒選李老師!
  • 2016考研數學線性代數歷年真題考點(2006-2013)
    06、09、11、12年均考了一個小題是有關初等變換與矩陣乘法之間的關係,10年考了一個小題關於矩陣的秩,08年考了一道抽象矩陣求逆的問題,13年的填空題中涉及到了伴隨矩陣。   第三章向量,可以分為三個重點,第一個是向量組的線性表示,第二個是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第三個是向量組的秩及極大線性無關組。
  • 2021年李永樂王式安團隊考研數學資料
    .pdf [204.6K] ┃ ┣━━2020年數學三考試大綱.pdf [255.1K] ┃ ┣━━2020年數學一考試大綱.pdf [308.3K]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浙大版(第四版)教材.pdf [36.1M]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習題全解指南(浙大第四版).pdf [48.7M] ┃ ┣━━高等數學 第7版 上冊 同濟大學.pdf [240.4M] ┃ ┣━━高等數學 第7版
  • 數學四考試提綱(線性代數)
    數學四考試提綱(線性代數) http://kaoyan.eol.cn      2001-01-01  大 中 小 三、向量〈考試內容〉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和數與向量的積向量的線性組合與線性表示,向量組線性相關與線性無關的概念、性質和判別法向量組的極大線性無關組向量組的秩〈考試要求〉了解向量的概念。
  • 2021考研數學線性代數有什麼特點?
    2021考研數學線性代數有什麼特點?   從歷年線性代數這一塊的得分情況來看,並不是很理想!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考生對線性代數本身知識點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   我們就具體從這個角度來闡述線性代數的特點,並給出相應的複習建議。
  • 李永樂老師對21考研考生的一些建議
    不知道今年考研數學降低線性代數比例後,有沒有影響李永樂老師在備考同學們心中的地位。但是在往年,李永樂老師是當之無愧的「救世主」。李永樂老師被稱為「線代王」,是無冕之王。李永樂老師是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教授,曾任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北京地區數學閱卷組組長。並多次參加考研數學大綱修訂和全國性數學考試命題工作,經驗非常豐富。往年,臨近最後,如果考生感覺自己超過國家線的希望不大時,本人都會建議考生去熟悉李永樂老師的線性代數資料,基本超過95%的考生都能憑藉線性代數高分過線。
  • 李永樂成名記
    高二時,李永樂憑藉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被確定保送北京大學物理系。在北大他輔修了經濟學學位。大四主動放棄保研名額要「試試考研」,結果輕鬆考上了清華大學的電子工程系研究生。分別在中國兩座最高學府有過求學經歷,李永樂的履歷令人稱羨。談到這兩所大學的區別時他說,北大是培養科學家的,知道為什麼,但不知道怎麼做;而清華是培養工程師的,知道怎麼做,卻不知道為什麼。
  • 考研數學線性代數暑期強化複習重點及方法
    考研數學線性代數相比較高等數學和概率論的複習而言,呈現明顯的知識點,概念多、定理多、符號多、運算規律多、內容相互縱橫交錯,知識前後緊密聯繫。因此,考研數學線性代數暑期複習重點應充分理解概念,掌握定理的條件、結論、應用,熟悉符號意義,掌握各種運算規律、計算方法,並及時進行總結,抓聯繫,使學知識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 考研數學線性代數常考知識點及複習要點
    一、線性代數課程特點考研數學中,線性代數課程特點比較鮮明:概念多、定理多、符號多、運算規律多、內容相互縱橫交錯,知識前後緊密聯繫。由於2010年考研數學大綱還未出,因此,結合2009年考試大綱,考研教育網數學輔導專家將線性代數考試重點內容及複習要點逐一列明,供廣大考生參考。二、常考知識點及複習要點1.行列式的重點是計算,利用性質熟練準確的計算出行列式的值。
  • 線性代數矩陣方程初等行變換AXB=C.
    #線性代數矩陣方程#湖南省農村方言若變種滅絕則難以挽回,就像三國志魯肅說的漢室不可復興一樣麻木不仁唉。#因式分解#我過度粑粑所言非虛,轉置矩陣乘法解題有通用格式,AXB=C初等行變換...  http://t.cn/A65AsfSX ​​​。。。。。#高等數學[超話]#。。。。。#HLWRC高數#別信數字帝國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