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深圳市早在2004年即全面完成城市化,但公明還是給人一種『城不城、鄉不鄉』的印象,城市基礎設施、道路交通建設、群眾整體素質、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公明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張輝群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毫不諱言自身的「短板」和「痛點」。
如何丟掉「不洋不土」帽子? 記者了解到,公明辦事處將一手抓安全隱患整治,一手抓環境提升,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內,公明將整治39個危險邊坡,重點監控300餘家危化品生產企業,完成6個消防站點建設。2016年公明辦事處將圍繞城市經濟發展、社區建設、城市公共安全建設、公共環境建設、人文環境建設等五個方面開展工作,以這「五道硬菜」提升公明辦事處的城市競爭力和居民「獲得感」。
助力華星光電等大項目唱好「主角」
公明辦事處的經濟體量在光明新區獨佔鰲頭。2015年,公明辦事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佔新區80%,國地稅收入佔新區75%。華星光電、邁瑞醫療、康泰生物等龍頭企業,以及鐘錶、內衣、模具等三大傳統產業基地等均布局該辦事處。
據悉,2016年公明辦事處將全力確保華星光電二期、邁瑞醫療、萬和製藥等項目建成投產。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平板顯示、LED、新能源等相關產業的集群發展。同時推進華星光電G11代線、康泰生物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生態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實施鐘錶、內衣、模具三大傳統產業基地景觀升級改造工程,推動優勢傳統產業轉型,支持辦事處屬企業做大做強。
與此同時,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利用小分隊分類精準招商,實施以地招商和以房招商並舉,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配合新區建設集載體庫、項目庫、機構庫、招商地圖為一體的「三庫一圖」投資推廣信息化平臺,編制招商材料,吸引企業家投資。
記者了解到,今年公明辦事處將主辦4次產業轉型升級交流論壇,通過「學一學」、「看一看」、「談一談」等形式逐步提升社區股份公司管理人員工作水平,推動股份公司轉型發展。同時,聘請智囊團,規劃企業發展方向,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經濟發展交流會,加大服務公明前100強企業力度,充分挖掘公明經濟增長潛力。
推行「一社區一產業園」模式
張輝群給記者算了一筆帳,2015年,公明辦事處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股民的全年人均分紅僅1.2萬元,還有6個社區社保需要補貼,這在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的確嚴重影響了社區居民的「獲得感」。
張輝群說,「公明辦事處是原屬於寶安區的一個邊遠農業大鎮,發展工業經濟的時間相比兄弟街道晚了十幾年,很多廠房都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建的,生活配套不完善、消防存安全隱患,想靠這樣的廠房提高租金非常困難。而公明的社區股份公司收入單一,80%的收入來源於出租物業,因此,不進行載體升級改造,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將進入死胡同。」
據了解,公明片區老舊廠房租金多在每平方米10元至12元,而新建的現代化產業園——光明招商局科技園,廠房出租每平方米達到28元,寫字樓每平方米達到了40元,差距顯而易見。「必須轉型升級,走舊改、整村統籌、城市更新之路。」張輝群說。
據了解,公明辦事處已有多個在建的城市更新項目,今年將爭取項目如期順利竣工。此外,今年還將跟進達叄工業區、龍豪榕康、深業信宏城、公明元昇工業區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批覆工作,同時協調長興工業園、塘家南門山、高博印刷廠、石圍坪崗工業區等城市更新項目列入全市年度城市更新計劃。
記者採訪獲悉,今年,公明辦事處將組織招商推介會,為大集團和社區搭建平臺,爭取每個社區報建一個城市更新項目,加大工改商、工改居、工改工工作力度,推行「一社區一產業園」模式,引導社區打造特色產業園區。
強力消除隱患,扮靚環境
今年,公明辦事處要以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作風,做好城市公共安全工作,抓好查違、安全生產、綜治維穩工作。包括嚴查嚴控違法建築,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查違「1+2」文件,建立查違長效機制,確保實現「零增量、減存量」目標。據介紹,公明今年將整治39個危險邊坡,對300餘家生產經營危化品企業進行重點監控;完成6個消防站點建設,推進老舊集貿市場升級改造,協調搬遷玉律民爆倉庫等。計劃投入2065萬元加建500個高清探頭,投入710萬元加強群防群治力量建設。
強力推動城市建設項目順利實施。計劃年內完工項目63個,完成投資2.4億元。預計完成第四批幸福社區及第一、二批宜居社區項目33項。計劃申報甲子塘、塘家、紅星、田寮、塘尾、西田、根竹園、長圳等8個社區為廣東省宜居社區。
今年,公明辦事處將大力扮靚市容環境,一舉扭轉「城不城、鄉不鄉」的落後印象。目前,公明辦事處清掃保潔市場化率75%,垃圾清運市場化率為83%,今年將爭取將兩項工作的市場化率達到100%。同時,強力推進樣板街建設,爭取每個社區有一條樣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