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作為世界知名的旅遊城市,香港匯集了萬種風情,不僅有高樓鱗次櫛比的都市風光,也有繪聲繪影的光影故事。很多人認識香港,就是從香港電視劇開始的。一部部經典港劇,成為許多人了解香港的窗口。
今天的《直播香港》,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探訪港劇聖地——香港TVB電視城,看看這些經典港劇拍攝背後的故事。現在我們就連線正在香港TVB電視廣播城採訪的央視記者黃惠馨,請她介紹在TVB電視廣播城了解到的故事。
民初街
香港TVB電視城裡最有特色的就是古裝街和民初街了。古裝街和民初街於200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佔地有1萬多平方米。
古裝街上幾乎應有盡有,茶樓、酒莊、客棧、賭場、當鋪、衙門、妓院、府第等,總體是一座京城的模樣,四角分別為寺院、城樓、大宅和茶樓。說是一座城,其實也就一條街的大小,所以稱為「古裝街」。
經典道具「公雞碗」
而許多民初戲也都是在民初街拍的。民初街主要以20世紀香港與上海的街景為藍本,場景都頗具特色,教堂、戲院、電影院、商行、茶樓、夜總會等應有盡有。教堂的空間很大,非常逼真。而在「九龍戲院」裡面就張貼著老電影的海報,還有一排小店鋪。
TVB很多膾炙人口的劇集都在這兩條小街上進行外景拍攝,美工和道具人員會根據劇情需要對這兩條街進行「改裝」。由於這兩條街的出鏡率實在是太高,看TVB劇集長大的內地人會覺得有點視覺疲勞,但這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實屬正常。
TVB的服裝庫
這些年,內地觀眾給TVB劇集做了許多有趣的總結。除了重複率極高的TVB體臺詞,「豪宅大家住、臺階大家哭、衣服大家穿」調侃的是場景和道具的重複出現。有細心的觀眾發現,TVB一件戲服可以穿十幾年。對於TVB的「節儉」,內地觀眾表示很好、很環保,但好奇這些服裝為何十幾年還潔淨如新。
TVB對這些善意的調侃心知肚明,記者參觀的下一站,便是TVB頗具規模的服裝庫。這裡超過10萬件的服裝都有自己的「檔案」,工作人員會將每件服裝從不同角度拍照、編號、存檔。TVB很多戲服是自製的,服裝部裡,精幹、不苟言笑的服裝師們正在堆積如山的布料包圍下認真工作,用過的戲服除了清洗外,也會進行改造和修補。這,就是TVB戲服循環利用的秘密。
香港TVB負責人表示,TVB與內地平臺合作日益加深,今後將有越來越多的港劇和內地觀眾見面。在今年的香港回歸20周年特別節目中,TVB方面也將協辦30日舉行的慶祝晚會,希望能給觀眾帶來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