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學子為何要請校長辭職?

2020-12-25 財新

  撰文 | 程莉

  調查結果出爐

  歷時約4個月,召開10次會議,審理相關論文共18篇,3月30日,臺灣「科技部」官網公布臺大學術倫理案審議結果:

  未涉及違反學術倫理者共7篇,涉及違反學術倫理者共11篇。遭質疑數據圖表有40個,經審議及分析軟體鑑定,無問題3個,重複使用1個,及變造或造假36個。                                                

  經過層層審視和充分討論後,以投票表決方式,按情節輕重決定了當事人應負責任及其相對應的處分:

  郭明良教授:違反學術倫理論文8篇,停權10年並追回2005至2016年相關計劃研究主持費154.25萬元。

  林明燦教授:違反學術倫理論文4篇,停權8年並追回2008至2016年相關計劃研究主持費81萬元。

  張正琪教授:違反學術倫理論文4篇,停權8年並追回2009至2016年相關計劃研究主持費76萬元。

  蘇振良副研究員:違反學術倫理論文3篇,停權5年、追回2007至2016年相關計劃研究主持費34.5萬元、撤銷其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資格並註銷獎牌。

  譚慶鼎副教授:違反學術倫理論文2篇,停權2年。

  林本仁副教授:違反學術倫理論文1篇,停權1年。

  楊卿堯醫師:違反學術倫理論文1篇,書面告誠。

  嚴孟祿教授:違反學術倫理論文1篇,書面告誠。

  臺灣「科技部」還稱,自事件發生後,「科技部」已檢討並參考國際作法,就「科研人員自律」、「加強執行機構課責」、「補助機關管理監督」及「跨部會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強化措施,並於2017年3月15日成立「研究誠信辦公室」,積極建構補助單位與執行機構的完善學術倫理內控及管理機制。該公告表示:後續將持續推動調整學研計劃補助的審查制度,提出傑出研究獎項不再獨尊論文,研訂列名作者的規範,並規劃推動輔導作為,協助科研機構訂定學術倫理機制,期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獲得社會的信賴與支持。

  不過在臺灣「科技部」的公告中,隻字未提及此前風口浪尖上的臺大校長楊泮池。

  同時,臺灣「教育部」也組成審查小組進行專業審議,並與臺灣「科技部」召開聯合審議會議,然後召開「教育部」學術審議會決定「教育部」覆審結果,最終審議17篇疑義論文,認定違反學術倫理計9篇,臺大佔8篇,多屬圖片數據涉及造假或變造,嚴重違反學術倫理,而其中刊登於Mol Cancer Res(2007)的一篇,臺大未認定違反學術倫理但「教育部」覆審認定違反學術倫理;查無直接證據認定違反學術倫理計7篇;仍待釐清確認後續處置計1篇。

  臺大校長楊泮池的角色與責任

  臺灣「教育部」特別指出了楊泮池教授在本案中的角色與責任,稱「前述9篇被認定違反學術倫理論文中,楊泮池合著計4篇,包括 Cancer Cell(2006)、Cancer Res (2006)、 J.Natl.Cancer (2006)、Cell Death Differ (2013),列名排序自第2至第12作者不等,依據教育部專業審查小組認定其參與內涵得以列名作者,至於其排序是否妥適將另請臺大整體並同其他作者角色釐清。」

  而楊泮池應負擔的責任,經臺灣「教育部」專業審議並提請「教育部」學術審議會審議後,未認定楊有違反學術倫理,至於其作為列名作者的相應責任部分,則由臺大考量列名作者榮辱與共的原則,予以檢討。

  但楊泮池以合作者角色參與Cancer Cell(2006)論文有一段時間,未能發現論文中偽造數據操縱和呈現結果,尤其在這篇論文大量勘誤的異常狀態下,仍沒有能有所察覺;其擔任第二作者並於2008年期刊2度勘誤時任醫學院院長,已知本篇大量異常勘誤情況,仍未能警覺調查並採取積極作為,以其兼具第二作者及時任學術行政領導者角色而言,有應注意而未注意的責任。

  此外,楊泮池曾於2001年獲臺灣「教育部」第45屆學術獎及2007年第11屆「國家講座」,經查其申請著作與4篇涉及違反學術倫理的論文沒有關係。

  據臺媒報導,楊泮池曾於3月18日在校務會議上表示今年6月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但也自稱「絕對沒有違反學術倫理」。

  臺大學生拍案而起

►臺大學生會Facebook發表聲明
  在兩部門發布審議結果的第二天,3月31日,臺灣大學學生會便在其官方Facebook上發布「臺大學生會對於論文調查案之聲明」,表示尊重臺灣「教育部」及「科技部」的調查結果,但是,正如「教育部」審議結果中所調查的那樣:「縱楊泮池校長在校內調查及『科技部』、『教育部』的調查中,經判定其個人並無實質涉入造假;但就學術責任與行政責任的層次而言,楊泮池校長在被調查之Cancer Cell(2006)造假論文及該論文2008年二度勘誤期間,與論文團隊互動密切、列名第二作者,更擔任本校醫學院院長,且在已知論文大量異常勘誤情況下,仍未能警覺調查並採取取積極作為;本會認為,楊泮池校長就行政責任上顯有過失,即便調查結果已證實其並無實質涉入造假之情形,亦有督導不周之行政瑕疵。」

  因為造假案不僅造成巨大社會影響,並使「學術界倫理規範蕩然無存」,臺大學生會提出了幾項聲明及公開訴求,其中明確要求楊泮池校長就其行政疏失負起相應責任並接受各界檢討:「本會尊重楊校長於3月18日校務會議上『不續任校長』之決定,希冀其能於今年六月份任期屆滿前,完成各項校務交接事項並主動辭職。」學生會還要求即將召開的「臨時校務會議」,也應尊重楊泮池校長不續任的意願,籌備開啟新任校長遴選相關事項的討論,並提升往後各級校務會議學生代表席次的比例,重視學生作為校園中主體的身份,落實學生參與校務決策、監督學校施政的可能。

  另外臺灣「教育部」因本次事件扣減臺大2017年度補助經費計新臺幣5400萬元,臺大學生會也呼籲臺大校方應該立即闡明該筆經費可能影響的範圍,避免該懲處淪為未來學生爭取權益時校方的迴避理由,以保障學生權益。

相關焦點

  • 臺大學子拍案而起,為何要請校長辭職?
    ►被學生請辭的臺大校長楊泮池。
  • 臺學生不滿校長因納粹風波辭職 批蔡英文不挺自己人
    中國臺灣網12月26日訊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新竹光復中學學生在校慶穿納粹服裝表演引發軒然大波,校長程曉銘昨(25日)辭職以「止血」,消息傳出學生忿忿不平。晚間有同學在網絡上發起「到操場挺校長」,認為此次活動並無政治色彩,並反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你這是哪的領導人」,幫著以色列、德國修理自己的人民、學生,這樣對嗎?臺灣光復中學23日舉辦了一場變裝遊行活動,二年級某班以希特勒納粹造型登場,照片在網絡流傳後遭網友痛批。事件隨即發酵,以色列、德國等方面紛紛譴責。
  • 趙建銘從臺大醫院辭職 臺南新樓醫院否認聘任
    趙建銘從臺大醫院辭職 臺南新樓醫院否認聘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3日 15:34 來源:   趙建銘因涉及「臺開內線交易案」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雖然全案仍在上訴中,但據傳趙已經在上周向臺大醫院提出辭職,至於未來動向,目前還未定案。對此,臺大醫院發言人林鶴雄在12日下午證實,院方已經核准,醫院將依照程序處理,2月14日生效。  臺大副院長何弘能則表示,臺大醫院有肩負醫學與教育界身教與言教的重要責任,承擔教育下一代的使命。
  • 學生扮演「納粹」校長辭職,蔡英文招魂「日本兵「卻獲大讚
    臺灣新竹市光復中學學生23日扮演「納粹」事件繼續延燒,25日下午該校校長以辭職的形式向社會道歉。【臺灣新竹光復中學校長辭職以向社會道歉】這次事件為何引發臺灣社會如此大的影響?真是臺灣「正能量」爆發嗎?當然不是,要不也不會發生如此荒唐的事情。
  • 草堂小學校長藍繼紅回應為何辭職加盟萬匯教育集團
    「成都市青羊區草堂小學校長藍繼紅辭職」的消息已經刷爆了朋友圈,大家紛紛猜測她的去處。藍繼紅為何離開,她有著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她如何看到民辦教育?藍繼紅辭職的消息在業內引起了強烈的震動。草堂小學西區的校長付錦,是藍繼紅手把手帶出來的徒弟。「形容藍校,我顯得『詞窮』,在我心目中,她是一位如詩如畫的人,我從她的身上學到很多。」「女神一詞,因為您,重載我的心間……」這是付錦為藍繼紅做的詩,她說:「藍姐是我們的靈魂人物,女神這個稱呼非他莫屬。」
  • 臺高中校長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馮學知  每年的臺灣高中畢業升學季,都會有各類熱門話題,而今年的話題格外特別。日前,一張臺生排隊等候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照片登上了島內各大網站的顯著位置,臺灣高中生畢業擇校出現了新特點——「登陸熱」。
  • 【人物】一生辭職二十幾次!北大校長蔡元培為什麼總辭職?
    可令人疑惑的是,他為何頻繁辭職?光北京大學就辭職了七次,一生中有明確記載的辭職記錄高達二十幾次。其實,還是因為蔡元培先生隨和的性子,從來不主張以激烈的手段解決問題,都是怎麼平和怎麼來。於是,在有關大節的事情上,意見不能達成統一時,他就喜歡用辭職來與其做鬥爭。的確是位倔強,又有骨氣的先生。
  • 臺高中校長推薦信「寫到手軟」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本報記者 馮學知每年的臺灣高中畢業升學季,都會有各類熱門話題,而今年的話題格外特別。日前,一張臺生排隊等候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照片登上了島內各大網站的顯著位置,臺灣高中生畢業擇校出現了新特點——「登陸熱」。申請數翻倍,推薦信「寫到手軟」「去年請我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約20人,今年一下有70多人。」
  • 聽臺大老校長傅斯年談教育
    一、從臺灣大學的「傅鍾」說起為寫這篇文章,我在提筆之前先上網搜索,看到臺灣《聯合報》兩年前發表的一篇通訊,標題是《臺大傅鍾為何21響》。這篇通訊不長,卻很有意思,其導語如下:「臺大精神象徵——傅鍾為何總是敲21響?
  • 石筍街小學校長和機關二幼園長辭職
    傳言坐實:石筍街小學校長賴敏辭職實際上,早在暑假前,就有多位金牛區教育系統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石筍街小學管理層有變動,但誰有變動,如何變動,一直有各種傳言。直到近兩天,最終信息被確認:石筍街小學校長賴敏辭職。消息傳出,金牛教育系統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給整個金牛教育系統帶來不小震動。
  • 臺當局解禁境外生赴臺,獨排除大陸學生,臺大學校長「罵翻天」
    此舉引發輿論質疑,不少大陸學生指責民進黨當局「政策朝夕令改」,臺媒認為此舉明顯是出自於政治考量,還有不少大學校長與主管「罵翻天」。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教育部門從六月中旬陸續開放19個低風險及中低風險國家或地區的應屆畢業及新舊生返臺。7月22日又開放境外應屆畢業生入境,包含應屆畢業的大陸學生。
  • 臺大畢業典禮嘉賓演講:五個「Yes」,送給畢業的學子,也送給你|文茜推薦
    本文來源:文茜臉書(ID: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及臺灣大學官網這是今年臺大畢業典禮邀請的演講貴賓
  • 不教而殺謂之虐 鬱慕明籲臺當局向光復學生道歉
    華夏經緯網12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竹市光復中學學生在校慶扮演納粹,導致蔡英文辦公室對德國、以色列致歉,校長也為此請辭下臺。新黨主席鬱慕明今在臉書發文質疑,臺當局是見了洋人抗議就卑躬屈膝,「真的有嚴重至此嗎」?
  • 臺灣東華大學原校長吳茂昆爭議聲中出任臺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
    (圖/翻攝自淡江大學官網)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潘文忠辭職後,臺當局教育部門新任一把手出爐。據島內媒體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消息:4月16日,臺當局行政部門宣布,新任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將由東華大學原校長吳茂昆接任,19日正式上任履職。
  • 校董會 | 臺大校長李嗣涔的真實經歷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進行了十多年的特異功能研究,並在臺大電機系開設「人體潛能專題」課程。
  • 1918:長沙十五位名校校長向中央告狀討薪,9位校長要辭職
    上世紀初,在湖南長沙,就有15位名校校長聯名向北京政府控告湖南當局拖欠教師工資福利和教育經費,9位校長要辭職。真要感恩朱劍凡、胡元倓、陳潤霖、何炳麟、方克剛、彭國鈞還有朱經農、賓步程這些如雷貫耳的著名教育家,他們幾十年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奮力開拓,鑄就了湖南教育的地位和榮光。當時辦教育不容易,政府羸弱、政局飄搖不說,錢就是一個時時會要了命的大問題。1918年秋季學期,湖南省各級學校就因為戰亂頻仍遇到了這個問題。
  • 海南大學學子求空調落空 校長表示「電不夠」裝不了
    原標題:海南大學學子求空調落空   因持續高溫,海南大學學生難耐酷暑,網上「求」校長安空調,無奈校長以「電不夠」為由表示裝不了,寢室空調為何裝不起來?是沒電還是沒誠意?   求空調未果   近日網上有關「李校長,安空調」的微博話題引發關注。
  • 大幅減薪跳槽愛丁堡大學,港大校長為何中途「跳船」?
    3日,馬斐森會見記者時解釋,自己辭職是基於家庭原因,政治複雜性不是他辭職的主要原因,他同時否認自己在校委會受壓,或權力被架空。但香港傳媒普遍認為,馬斐森在短時間內提出離任,很大程度上和港大近年日益政治化有關。
  • 潘文忠辭職 「卡管案」怎麼收場?
    潘文忠的聲明則宣稱,希望他此舉能讓臺大校長遴選爭議所有政治操作到此為止,但卻遭到臺灣網友嘲諷:「卡管」卡到自己,他請辭哪裡是什麼家庭因素,根本就是不想再背黑鍋。蔡當局強力阻擋管中閔就任臺大校長,如今已3個月有餘。
  • 超過2500人聯署要求臺大校長停止職務,以不辱「知識分子」之名
    臺大校長楊泮池深陷論文案漩渦,「不當掛名」問題存在與否,成為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