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闡述備考經驗之前,樓主有必要說明幾個問題:第一是樓主最終沒能突圍湖師大而是調劑去了貴州大學(關於調劑我日後會專門闡述這一憂傷、熬煎的經歷);第二,樓主是在職二戰,所以可能比較適合邊工作邊考研的童鞋。第三,本帖謹獻給那些想通過考研改變命運實現理想的人們!此外,由於樓主備戰湖師大未能成功,除了經驗,相信其中也有不少教訓供大家汲取和借鑑、參考。
好了,開始正題。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凡事要未雨綢繆,先做規劃,然後制定詳細可行的計劃,並在付諸行動,在實踐中不斷調整。要想考研成功,首先要選對目標,然後下定決心。樓主應屆時一戰是考湖南大學mti,當時由於準備不足(只準備了兩個半月)、心態不好最終差了幾分進複試,十分可惜。於是二戰,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湖南師範大學,只為圓夢嶽麓山。9月初,我已決心考研,當時還一直在為是否辭職考研而糾結,在網上查看不了不少前輩的經驗,各種猶豫,最終耽誤了半個月(此處略過一萬字.),最後還是選擇在職備戰。正式開始準備是在國慶節以後的10月18日(簡直就是作死.),首先我在淘寶上買了湖師大曆年真題,然後特地去舊貨市場買了張桌子搬到臥室,然後買好書便開始備戰了。由於本人除了周末雙休,周一至周五都是要上班的,每天可以用於複習的有效時間最多5小時,所以不制定詳細的計劃和策略很難堅持下去。 在研究過湖師大真題後,我做出了以下戰略部署:分三個階段複習,第一階段10.18-11.18 重點在英語翻譯基礎 和翻碩英語 第二階段11.19-12.19 開始重點突擊政治,並繼續保持每天的翻譯量 第三階段 12.20-12.26 瘋狂背誦政治,並做好模擬測試。
政治
從10月底開始,我便開始著手準備政治,最終的結果是71分,對於我的投入來說已經是差強人意了。我的備考書籍有:1.政治紅寶書(大綱解析,價格好貴undefined) 2.肖秀榮1000題(夯實基礎很有用)3.肖秀榮解析考研政治真題(其實其它版本的價格更便宜,最後也沒來得及研究真題。。。)3.文都時事政治(只是心理安慰,最後沒來得及看什麼) 4.肖秀榮最後四套題
5.列印版的肖秀榮8套卷
相信大家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的政治參考書買多了。(所以各位學弟學妹們以後省點銀子吧)
然後我又在網上下載了2015版的考研政治大綱解析(紅寶書),嘿嘿,趁著領導不在的時候,每天早上9點半到10點半用電腦看政治大綱(這時大家還沉浸在早餐的喜悅中.)。基本上每天一個章節,哲學稍微看得慢些。我的順序是先看馬哲和史綱,因為哲學有很多東西是需要理解的,所以要逐字逐句的去閱讀和思考,並且對於整個馬哲的體系構架和相關原理、方法論意義要有個整體的理解,心裡要有清晰的脈絡,前期是打基礎的,不可能所有知識點都能記住,但是如果建立了完整的知識骨架對於後期複習大大的有益。之所以先看史綱,一個是因為本人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可以彌補學習哲學中遇到的抽象和枯燥,另外史綱裡面有很多細節的東西,很多看似是非重點,事實上卻出現在真題中。(這是近幾年命題的一個新趨勢,比如16年考察的忻口會戰)要想的高分,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一定要將紅寶書讀爛。然後再是毛中特和思修一起看,與此同時再往會看看史綱,因為史綱中很多內容與毛中特的前幾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改造理論等等是密切相關的)。我政治複習的整體思路就是:「連」,將章節與章節相關的重點理論聯繫起來,既鞏固了知識本身,又可以鍛鍊綜合思維,這樣碰到了不會的大題也可以胡吹。 白天在公司電腦上看一個小時的政治電子書,晚上回去了有空再看一小時紙質書(其中有一半的內容是與上午看的內容重合的,這樣才能增加對書本知識的熟悉感。)最後一是研究十年哲學真題,結合真題來複習原理,並且要練習寫哲學真題的答案,對照後再修改和反思,二是複習政經與時事,同時再密切關注肖老師和蔣老師的微博,看看他們的建議和分析,那才是專業的,這樣才能跟上今年的熱點和重點。
此外,在政治的複習上,樓主還想強調三點:一是這幾年反押題的水平越來越高,要想取勝必須夯實基礎,學會答題的思路和方法,過去那種背幾套卷就得高分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其二,要高度重視時政,現在出題與時政相關以及時政所佔比重越來越大;第三,答題時思路要「分」,什麼樣的題用什麼樣的思維和學科術語去答題,馬哲的就用哲學術語和方法論,史綱的用史綱的術語,要顯得專業。(這是馬哲老師趙卯生老師說的,樓主認為很有用。)
翻譯碩士英語
這一科湖師大的題目比較基礎,分為三部分,語法詞彙題、閱讀題、作文。其中閱讀題又分為閱讀選擇和閱讀簡答。因此在複習的時候同樣可以分三部分來應對。先說一下的我的備考書籍:1.《環球時代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 2.專四真題、專八閱讀 3.湖師大曆年真題(仔細研究)4.華研專八作文100篇(這本書比較一般,雖然話題數量多,但是實際作戰中僅供參考,大量背誦不現實)5.《華研語法詞彙1000題》
語法詞彙題,我花了不少心思,做完了專四真題詞彙題和華研的一些語法詞彙題,其中有一些題有所重複,同時也是鞏固複習。經過訓練,我的語法有題了很大的提升。可是詞彙題在考試的時候仍然有一些不太認識,其實湖師大的詞彙題已經很人性化了(相對於湖大而言。。。),也可能是畢業一年多了,詞彙量下降很多,所以告誡學弟學妹們這一塊多多準備。
閱讀是我的強項,我先是做專八閱讀,後來靠近考試時又練習了專四真題和模擬題,兩種閱讀一起練,每天都保持至少兩篇。我相信量變引發質變,另外,每天做閱讀,考試的時候才不會緊張。
然後就是作文了,這裡有必要重點講一下作文。由於應屆考湖大時英語失利,只考了50多,所以我好好的反思了失敗的原因,在作文上花了大量心思。首先我將師大曆年英語真題進行了分析。10年和11年都是要求寫一篇翻譯理論相關的作文,這是第一類;第二類: 14年的 My Dream as Part of Chinese Dream 這類帶有中國特色的題目(特色政治類) 第三類:12年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類要求從賈伯斯的一句話延伸開的作文(有點類似於託福裡面根據一句話拓展論點)第四類(話題拓展類):13年的Happiness 和 15年的 Reading(湖大14年考的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實和這個差不多,大家都是互相"參考",你懂得。)分析完類型後就依照不同類型去準備模板和練習寫作吧,同時每寫一篇就讓老師或者比較厲害的同學幫忙修改一下。樓主畢業已久,只好請自己的大學室友,英語大神小龍同學幫忙修改,在這裡我也對龍同學表大我誠摯的謝意。這一科的結果是81分,樓主還算滿意,小龍的幫助功不可沒。
翻譯基礎
翻譯基礎,樓主考的不太好,才110+。這和我邊上班邊做英語翻譯練習有關,經常練著練著又有人讓我蓋章或者搬水什麼的,或者是領導找我做其他工作。
我用的書是跨考考研的英語翻譯基礎真題彙編,每天練習各大高校真題,回去再對答案反思。然後背誦一些常見的表達。翻譯基礎分兩個部分:一是詞彙短語互譯,二是篇章翻譯。把握好不同題材的翻譯很重要,政府工作報告什麼的必備,當然師大比較喜歡考文學翻譯,重點對待。這裡我強烈推薦一本書:《十二天突破英語翻譯》,這本書應該是我的翻譯技巧的啟蒙之作。樓主還買了葉子南的《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後來發現考湖師大流行的是潘長江的英語翻譯教材,所以啊,買書不要盲目。不過這本書對於我後來參加其他的複試的翻譯理論考核很有幫助。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這一科我基本是沒怎麼準備,大作文是考前幾天複習了一下高考作文,小作文參考了之前劉軍平那本厚厚的書上面的範文,稍微總結了一下寫作格式。至於名詞解釋,我首先將師大曆年真題的名詞解釋通過百度等途徑,自己做出了一份答案,然後進行分類,總結師大的命題規律。同時還密切關注與師大相鄰的中南的百科知識,理由,你懂得。比如前些年考察了的一些人物都是湖南的歷史文化名人和風景什麼的,我就自己總結了所有湖南的歷史文化名人,每天看看。還有的,像四大文明古國這一類的,前幾年考了其他的文明,我推測16年可能會考古印度文明或者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文明),結果果然命中。還有翻譯家的總結,嚴復被命中。然後像儒林外史、資治通鑑這一類的書恰好我中學時代都看過一些,於是也命中了。本人情況比較特殊,本身涉獵比較雜,所以在考百科的時候大部分都還能胡吹亂編幾句。這一科最終的成績是109,寶寶還是不滿意。不過聽說師大百科有點壓分,相對於我的付出,這一科,也算滿足了。16年師大的大作文題目是:《路》,很開放而發人深思的題目。我先寫了歷史名流、騷人過客的人生之路和他們的選擇,然後指出自己選擇的路是:願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最後再上升到國家,牽扯到國運與祖國復興之路。這是一個很中規中矩的縱深型思路的寫作,僅供大家參考。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年,師大的大作文大多和保護自然環境、生態綠化相關。
今天就寫到這裡,作為未能突圍湖師大的學長,可能我的經驗並不足以給予學弟學妹們十分光明、正確的指導。但是這確實是我這一路走來所總結的經驗和心中的感受,權作參考,以慰後人,想必也聊勝於無吧。過幾天我還會寫上我的調劑之旅,給大家來點福利。希望大家將來也把這種良好的傳統保持下去,因為本人也是看了很多前輩的經驗貼,受益匪淺。最後,祝大家都能考研成功,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