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位學員跟著我學了一年,也是很努力的主,考研複試完之後又開始備考二筆了,也繼續報名了今年一年的年會員課程。我最近有種很強烈的感覺,愛學習的一直很愛學,因為我發現上課的很多都是去年的老學員。不管你愛不愛學,我覺得我們學語言和翻譯的人還是要有一顆能靜下來好好學習的心!
2017年廣外高翻英語翻譯碩士MTI(筆譯)經驗帖
(學員成績單)
前天愚人節出成績的時候還一臉懵逼,直到負責的老師發消息確認是當天出成績後才開始緊張。兩年都是在愚人節這天公布成績,看來廣外的確有愚人節情結。
本人英語專業,專四70+,四級600+,六級550+(考得不是很理想,本來打算再刷一次,後來想想還是省點錢吧,哈哈),考的是廣外MTI的筆譯方向(廣外的口譯和筆譯方向初試和複試試題都是一樣的)。決定考研是在2015年7月,也就是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因為是廣東人,以後不打算出省,又想學語言,很自然就想到了廣外。下面是大致的備考經驗,希望能派上用場:
初試科目:政治、翻譯碩士英語、英語翻譯基礎、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政治:
考試內容: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問答題
推薦資料:肖秀榮全套資料(足夠了)
備考建議:這門課是16年8月份開始複習的,個人覺得不要太早複習,9、10月開始複習也是可以的,不過因為本人性子比較急,所以決定早點看政治,後期多花時間在百科上。政治緊跟肖秀榮沒錯的,牢記一點:肖四和肖八一定要看!今年肖四押中了好幾題。
剩下的就是背了,可以自己畫出知識架構,找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方便快速記憶。問答題只要不答反黨但社會的言論,分數不會差到哪去。政治最重要的是選擇題,得選擇題得高分。個人覺得肖四還是比較接近真題難度的,比較有參考價值,其他模擬題的選擇題普遍都比較難。
翻譯碩士英語:
考試內容:單項選擇題、閱讀理解、作文
推薦資料:《華研外語專四語法與詞彙1000題》、大英六級和專八閱讀、經濟學人雜誌等外刊、《背最好的範文英語專業八級考試精品範文200篇》、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備考建議:廣外今年考的選擇題比較簡單,考察的大多是介詞搭配和詞語辨析,幾乎沒有GRE或者專八難度的單詞,還有一題是16年政府工作報告裡的原句,專四的語法和詞彙足夠了(如果對自己詞彙量擔心,可以另外買詞彙書),閱讀難度也不大,有一兩篇是雅思閱讀原題,整體難度遠沒有專八大,篇幅也沒有專八長,所以我推薦大六難度的閱讀,paraphrase部分就要用專八的閱讀了。
作文考的是對二孩政策的看法,聽說前年考的是和環境有關的,由此可見,廣外作文的時事風還是挺濃的。作文備考我推薦的是精品範文200篇,裡面有各種話題的作文,每篇作文後還有與話題相關的閱讀,都是老外寫的,強烈安利。
英語翻譯基礎:
考試內容:詞條翻譯、段落翻譯(英譯漢、漢譯英)
推薦資料:《二/三級筆譯實務》、中國日報熱詞、《跨考·英語翻譯基礎》、任意一本翻譯理論書、《張培基現代散文選》
備考建議:可以選擇任意一本翻譯理論書作為入門,講解要詳細,如葉子南的《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或李長栓的《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翻譯理論書都差不多。此外,翻譯練習還可以用二/三級筆譯實務,備考時可以報catti三級練練手感。
廣外一向不考散文,且考試內容大都和政治經濟有關,但今年複試的漢譯英考了一篇小說,由此說明以後複習再也不能完全把散文翻譯放在一邊了。個人推薦的散文翻譯複習資料是張培基的散文選。翻譯是重中之重,應該佔到複習時間的一半甚至以上。
今年廣外考的詞彙翻譯大都來自中國日報熱詞,所以複習的時候直接看中國日報每周更新的熱詞和跨考黃皮書就夠了,可以先記在筆記本裡,有個大概印象,後期再一塊背。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考試內容:名詞解釋、應用文寫作、作文
推薦資料:《跨考·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買書時千萬注意買最新版的),某寶學姐的百科資料,自己總結的資料。
備考建議:這門科目首先找出廣外最常考類型,即經濟,政治,還有往年的真題(如今年考的G20,市場機制等),再多搜集這方面的術語。這裡推薦百度百科APP,功能跟網頁的百度百科一樣,很方便。詞語解釋重在理解,其次在於編。
當背誦量達到一定水平,編的水平就上來了。複習的時候可以用跨考這本書(重點關註裡面出現的政經類詞條)。應用文廣外喜歡考的是通知,通告,請示,不難,考前突擊完全來得及。作文,和高考作文要求差不多,800字。平時可以多看社評,對新聞事件和一些現象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可以多看報紙。
複試:筆試和口試
考試內容:選詞填空、英漢漢英段落翻譯和英漢複述、英漢和漢英視譯、面試
推薦資料:仲偉合的兩本英語口譯教程和外研社出版的基礎口譯,某寶學姐的選詞填空資料(裡面還有廣外歷年複試真題回憶和面試問題)
備考建議:今年的選詞填空難度不是很大,說的是女性薪資待遇不如男性,英譯漢說的是人類生存的幾個欲望,漢譯英選自的沈宏的小說《走出沙漠》,大概講的是一行人靠著一個空水壺走出沙漠的故事。英漢複述視頻是一個ted演講,口音挺重的,說的是貧富差距日益懸殊的問題,視譯的兩篇分別是說全球面臨的問題和介紹東協,難度不大。
跟高齋翻譯學堂的Joy老師學了一年,這種時政類的翻譯真是手到擒來。關於面試環節,老師都很嚴肅,聽學姐說是壓力面,考察學生能否沉著應對。進了複試也不要掉以輕心,據我所知,有一個筆譯初試前幾的,複試沒有發揮好,總成績差了很多。但換個角度看,每個人複試逆襲的機會也是很大的。
一般初試結束後的寒假就可以準備複試了,尤其是要練習筆記法來應對複述,到時候覆述是聽一個4min的視頻(無字幕),所以還是挺長的。視譯用基礎口譯和仲校的兩本書,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學會劃分長句就夠了。還有一點很重要,初試結束後翻譯也不能落下,還是要堅持翻譯一定的量,保持手感。今年複試有很多筆試成績59的,十分可惜。
說點其他方面的建議。擇校是十分重要的,這要根據個人實力決定,切不可好高騖遠。我有不少考研失敗的同學事後反思,都覺得是自己的目標定太高了。如果對廣外有興趣的英專朋友,可以看看自己專四成績如何,一般而言,70分以上都是可以嘗試的;跨考的朋友可以按照四六級成績有沒有550+。其他考試個人覺得不太適合作為衡量標準,畢竟翻碩考的是翻譯能力,雅思託福等其他考試的成績只能說明英語底子如何,不太能看出翻譯水平如何。
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今年有個六級沒過的也考上了,不過他後期備考十分努力。另外跨考的朋友請放心,廣外不會歧視雙非或者三本的考生,大膽地去考吧!決定考研之後,可以擬定一個計劃,執行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一定都要跟著計劃走。
閒暇之餘還是可以看看美劇和綜藝節目的,不一定非要禁止這方面的休閒活動,天天學習的模式久了,效率也會變低,動力也沒了,適當的放鬆還是可以的。到了考研後期,尤其是臨考前,你會感覺自己什麼都沒準備好,啥也不會,天天瞎忙瞎累,覺得自己不可能考上,甚至開始懷疑人生。這時候彆氣餒沮喪,我也是這樣過來的,調整好作息,保持平常心,走出考場的時候你就會感嘆:原來考研也就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