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下午,天津寶坻的張某被依法傳喚到當地派出所。
張某一進辦案區,高新區公安分局的民警就向他亮明了身份。張某好像察覺到了什麼,表情變得僵硬。他把頭一低,沉默不語。
「你在2018年10月29日到過滄州嗎?」民警正常的詢問,換來的依舊是張某的緘默。
「是我點的火。」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政策攻心,張某突然長出了一口氣後說。
至此,發生在我市高新區程莊子村的「2018·10·29」放火案告破。
程莊子村民房起火 一人當場死亡
2018年10月29日凌晨1時39分許,市高新區程莊子村一處民房突然起火,起火原因不明。
高新區公安分局接到報警後,所有在崗的民(輔)警迅速趕到現場。他們一方面維持現場秩序,一方面組織附近的居民一起救火。與此同時,高新區相關領導和高新區公安分局主要領導也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調度。
「火勢最大的位置在民房的大門洞附近。現場濃煙滾滾,火苗躥起幾米多高。我們趕到時,火勢已經很難控制,房前鄰居的窗戶玻璃都被燒碎了。我們了解情況得知,著火房屋前後相鄰的房屋住的都是外來服裝商戶,他們家裡都堆了不少的服裝。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火情,大火就可能順勢蔓延,後果將不堪設想。」當晚參與救火的民警告訴記者,起火的民房院子上搭著頂棚,他們根本看不到裡面的情況。
無奈之下,民警當時只得組織居民一起用水和滅火器試圖對大火進行壓制,並找來鐵管撞開緊閉的鐵門。10多個滅火器用完了,大火仍在蔓延。消防隊員趕到後用了20多分鐘,才將大火徹底撲滅。
據了解,著火的民房是浙江商戶楊某的租住房。2018年下半年,楊某到滄州做服裝批發生意。來到滄州後,楊某和妻兒以及他的母親、哥哥一家5口人在高新區程莊子村租了一處民房暫住。
楊某稱,2018年10月28日晚上,他將電動自行車放在門洞裡充電,又把第二天要發走的羽絨服全部打好包堆在門洞裡,就已經到2018年10月29日凌晨了。一家人睡下後,大約在凌晨1點左右,他突然聽到「啪」的一聲響。起身透過窗戶一看,他發現院裡的羽絨服著火了,趕緊叫醒身邊的妻子。
「著火了,快醒醒……」楊某慌忙跑出去叫醒家人。眼見大門出不去,院子的頂部也被封著,他急得四處找出路。
費了很大的力氣,楊某和妻子、哥哥逃出火場。與此同時,消防隊員衝進火場,在滾滾濃煙中搜尋,將楊某的母親和兒子也先後背了出來,並對兩人進行了急救。
「當時,著火的房子被封得嚴嚴實實,濃煙全被悶在裡面,能見度特別低。消防隊員進入火場後,找了半天才找到被困在屋裡的人員。」當晚參與救火的民警告訴記者,楊某的兒子和母親被救出來時,已經陷入昏迷當中。醫務人員趕到後經過檢查,當場宣布楊某的兒子死亡。
蹊蹺大火讓民警生疑 現場發現汽油成分
大火被撲滅了,消防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了封鎖,尋找起火點,追查事故原因。
大火被撲滅後留下的現場,讓民警心裡泛起一個又一個疑問:火災是怎麼發生的?這火起的蹊蹺,是一場事故,還是有人故意放火?
2018年10月29日凌晨4點左右,為了儘快弄清心中的疑問,高新區公安分局民警趕到楊某一家人接受治療的醫院,進一步了解起火的原因。此時,楊某的母親已被送入重症監護病房進一步治療觀察,楊某和他的妻子、哥哥均有不同程度的燒傷和外傷。
當民警徇問楊某是否得罪過人時,楊某非常肯定地說,他做生意多年從未得罪過人。他認為是當晚他放在門洞裡充電的電動自行車發生短路引燃了堆放在一邊的羽絨服,最終引起了火災。
當日一早,為了進一步確定案件性質,高新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大案隊隊長陳立森帶領民警進入火場反覆勘查,並對楊某及家人的社會關係展開摸排。
「在事發現場,我們沒有發現明顯的可疑點。對楊某及其家人的社會關係排查後,我們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矛盾點。」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就在他們調查期間,經過專家反覆勘查鑑定,消防部門對起火原因作出結論:事發現場的水泥地面上含有汽油成分,不排除人為放火的可能。
民警循跡追蹤 縱火者被鎖定
此時,楊某和他的妻子因為吸入了大量煙塵,被送進重症監護病房。在治療中,楊某的氣管被切開,根本無法開口說話。根據消防部門作出的結論,待楊某有所恢復後,辦案民警再一次找到楊某。
「你家裡存著汽油了嗎?」辦案民警詢問道。
「沒有。我從沒存放過汽油,也沒用過汽油。」楊某肯定地回答。
「聽到楊某的回答,我就意識到這起案件一定有蹊蹺,當天便對這起案件正式立案偵查。」陳立森告訴記者,他們對案發時段經過案發現場附近的所有車輛和人員展開反覆篩查,逐一排除,最終將一輛天津牌照的黑色轎車鎖定為重點嫌疑車輛。
通過進一步調查,辦案民警確定車主是天津的張某,並圍繞其展開外圍調查。辦案民警經過調查發現,張某是開服裝加工廠的,與受害人楊某一直有業務往來。據此,張某的嫌疑陡然上升。
根據已掌握的情況,辦案民警再次找到楊某進一步核實。楊某聽說放火的嫌疑人可能是張某後,臉上流露出不相信的表情:「不可能是他!我們合作多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原來,自2014年起,楊某與張某開始合作,由張某負責給楊某加工服裝。多年來,兩人合作愉快,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2018年春天,楊某委託張某加工了1.2萬件羽絨服。這些羽絨服,張某一直沒給楊某發貨。
就在案發前15天,張某專門到滄州看過楊某,兩人還在一起喝酒聊天。
「好朋友」撒謊騙人從天津來滄放火
然而,不管楊某相不相信,警方已掌握了張某作案的大量證據。
2018年11月22日下午,辦案民警趕赴天津寶坻,對犯罪嫌疑人張某展開抓捕。當日,在天津警方的配合下,張某被依法傳喚到當地派出所,這才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據張某交代,他與楊某是多年的合作夥伴,也是很要好的朋友。2018年春天,楊某委託他加工了1.2萬件羽絨服。正是為了這批羽絨服,他最終放火燒了楊某的租住房。
原來,在交貨前,張某的資金出現了問題。他在未經楊某同意的情況下,將替楊某加工的這批羽絨服變賣,暫時堵上了資金缺口。可是交貨時間很快就到了,面對楊某的催要,他一直以存放這批服裝的倉庫被人查封了為由搪塞楊某。
案發前15天左右,張某專程駕車到滄州找楊某敘舊,當晚兩人把酒言歡。眼看就到了羽絨服暢銷的季節,在之後的幾天裡,楊某不只一次給他打電話促要貨物,並與他約好案發當日上午一起到存放貨物的倉庫提貨。想到楊某一到天津,自己的謊言就會不攻自破,張某最終決定鋌而走險。
2018年10月28日晚,張某帶著汽油駕車從天津來到滄州。次日凌晨,他來到楊某租住房外,將汽油倒進門洞引燃後,駕車離開。
隨著張某的落網,這起撲朔迷離的放火案最終真相大白。目前,天津籍犯罪嫌疑人張某已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
來源:滄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