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謀略系統是宏圖之下,區別於率土之濱和三國志戰略版的主要玩法。其區別在於,率土和三戰的謀略以聯盟為單位,而鴻圖之下的謀略是針對個人開放的,其操作性更強。新手玩家,一賽季看到謀略,想都不想,直接上將兌換,倒頭來,卻沒有一個能用的。今天的文章,旨在幫你省省將。
大佬or月卡
slg類遊戲,一賽季只是過渡賽季,玩家的主要目的是抽卡,熟悉遊戲。從一賽季開始,玩家大致分為三個層級:大佬、月卡和白漂黨。大佬還可細分為微氪、中氪和重氪玩家,對應大佬級別為初級大佬(臉黑和月卡黨無異)、中級大佬、高級大佬。
為什麼要說這麼多,不就是謀略兌換嗎?簡單直接不好嗎?
還真沒這麼簡單!
對於月卡以下層級的玩家,一賽季的目的是積累A類武技,能兌換滿就儘量兌換滿。一張A類武技戰法,兌換完畢需消耗8張上將卡,粗略統計,A類武技共有46個,兌換滿需要368張上將卡。中級以上大佬,可完全忽視這一統計,畢竟「氪金」才是武技之王。
微氪及以下等級玩家,一個賽季要抽滿368張上將,堪稱歐皇。而這只是兌換武技需要的戰法, 不包括拆遷隊覺醒、轉兵種以及為二賽季準備的上將卡。換句話說,一賽季至少要有500張左右紫將卡,才能完美進入二賽季。
作為月卡或者非酋的你,在一賽季還會為了謀略而浪費上將卡嗎?
好戰盟,還是種田盟
宏圖的謀略系統,是既有模式下的微創新,確實給遊戲帶來了豐富性以及更多的策略性。但謀略卡在一賽季是否需要兌換,還要看本區的戰事進展。
謀略分為三個部分英雄露穎、威施勇烈和一世之雄。
英雄露穎僅有一個謀略——偽裝,根據地形設計了綠、雪、沙三種皮膚,每種皮膚兌換需3張上將卡,無兵種限制。
偽裝,沒有天氣限制,是一個僅對所屬軍團發動的計策,看似為個人謀略,實則為聯盟謀略。
用法:以團或者小組分單位,集體偽裝於關鍵隘口或敵方陣地,待敵方主力出動後,搗毀敵方陣地。但很費指揮,沒有一個好的指揮和同盟凝聚力,此謀略在任何一個賽季都沒有兌換必要。
威施勇烈分為虎口脫險和疾風迅雷兩種謀略,兌換上將需求為五,有兵種限制。
虎口脫險:要求步兵,特性減免重傷狀態,增加再戰能力,目前使用率高。
用法:配合遷城使用,效率翻倍,堪稱戰功收割機。大佬貼臉遷城,加上免重傷,一回城補滿兵,又是一個大佬。使用得當,完全可以創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話。後期,種田玩家也可藉此,攻打高級地。
疾風迅雷:要求騎兵,增加大世界移動速度,對個人用處不大。聯盟若有戰事,可集體兌換,種田盟沒必要兌換。
一世之雄分為十面埋伏和暗渡陳倉,兌換上將需求5,兵種為槍兵。
十面埋伏,增加主動技能發動率,使用主動技能的玩家兌換效果收益最大,其餘玩家不建議兌換。
暗渡陳倉,隱身技能,持續時間五分鐘,五分鐘內隱蔽行軍,對個人無實際意義。
謀略系統看似為玩家個人準備,實則是為指揮準備。把原先聯盟謀略能否施展成功的關鍵,從發放時機變成了聯盟內成員是否能令行禁止。暗渡陳倉和疾風迅雷都是五分鐘,在暗渡陳倉期間,開啟疾風迅雷,實際上是延長了暗渡陳倉的時間。在利用該謀略到達指定地點後開啟偽裝,等待時機,或是直接突襲敵營,取決於指揮。
以上分析可看出,是月卡,還是土豪,是一個考量的標準,但不是關鍵。謀略是否要兌換,真正取決於所在盟是好戰盟,還是種田盟。即便是在好戰盟,還得遇到一個好的指揮。
總之,一句話,謀略是個費指揮的系統。在聯盟危及關頭,不計個人利益得失,在謀略的恰當使用下,翻盤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