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減持猛如虎 半年1112家公司欲減持263億股

2020-12-22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黃一靈)訊,1112家公司、263億股,2019年上半年A股減持猛如虎。

據財聯社統計,截至6月30日,A股2019年以來新增約1590筆減持計劃,涉及上市公司1112家,涉及股東2709位,計劃最高減持合計263億股,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15個股東發布減持公告,每天有近9份減持計劃發布。

對比往年同期數據來看,無論是減持筆數,還是股票減持數量上限,均創近五年來數據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股東正當減持無可厚非,但對於實控股東和產業資本進行清倉式減持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

1112家公司計劃減持263.12億股

進入2019年以來,上市公司減持公告的發布一直持續不斷。

東財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30日,A股2019年以來新增約1590筆減持計劃,涉及上市公司1112家,涉及股東2709人,計劃最高減持合計263.12億股。

然而2015-2018年同期,A股僅分別有159份、313份、409份、951份減持計劃發布,分別涉及公司138家、269家、337家、711家;分別涉及股東217人、439人、667人、1669人;最高減持股票數量分別為39.80億、70.17億、95.33億和114.37億。

減持主體來看,公司高管是減持主力軍。在2019年以來減持涉及的2709位股東中,有1337位是公司高管。

值得一提的是,產業資本2019年減持規模有所擴大。

粗略計算,2019年上半年,產業資本減持參考市值超1200億,而2018年同期僅1000億左右。

且今年上半年產業資本減持市值是增持市值的3倍,去年同期不到2倍。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諸海濱曾表示,產業資本的增減持行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內在價值,當市場估值較低時,大股東通常傾向於增持股份。

那麼,是否反之亦然,當市場估值較高時,大股東是否傾向於減持股份?

減持目的來看,個人資金需求還是減持首要原因,少部分股東因及化解股權質押風險、自身經營需要等原因選擇減持,還有股東因股票質押違約而被動減持。股東減持並不是

減持方式上,大宗交易、集中競價、協議轉讓都是常用的選擇。由於減持新規的影響,近來,較為小眾的協議轉讓成為多家上市公司的首選。

股東擬減持股份佔總股本比例上,有221名股東擬減持股上限佔總股本比例不少於5%。

股東減持人數上,盤龍藥業、恆瑞醫藥、凱龍藥業、永安藥業、方大炭素等14家公司將被10名及以上重要股東集體減持,其中盤龍藥業擬減持股東數為15名。

解禁壓力來襲

2019年上半年減持體量如此巨大,一方面是因為2018年A股表現欠佳,上證指數全年下跌28.64%,而2019年A股卻走出階段性反彈行情,原本要在2018年減持的股東便順勢延後,另一方面則是解禁潮來襲。

2015年-2016年是併購和再融資的高峰時期,按照規定,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有三年鎖定期,而三年之後對應的是18年和19年的解禁高峰。一般而言,定向增發股東和首發股東部分小股東解禁後套現需求最為強烈。

據國盛證券統計,解禁減持在市場減持中的佔比一直較高,最低也有40%以上。因此,雖然解禁不等於減持,但解禁一定是減持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A股將共有2558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將達2.68萬億元。

每月限售解禁市值分別為2627.51億、1556.08億、1589.89億、3975.53億、2732.67億、3234.85億、2438.66億、2818.85億、2098.21億、2770.59億、2651.65億和2988.09億。其中,4月、6月和12月是解禁三大高峰。

國信證券認為,整體來看,隨著2018年8月以來解禁規模持續回升,當前市場仍積壓了最高約3200億規模的減持計劃,後續市場仍將長期面臨解禁股二級市場減持威脅。

清倉式減持頻現

2019年以來,清倉式減持計劃頻頻湧來,甚至連最適合長線投資的券商股都被清倉減持。

6月25日晚間,中信建投發布公告稱,中信證券擬減持其所持有的全部中信建投股票4.2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5.58%。

5天之前,即6月20日,中信證券和世紀金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中信建投合計6.64億股限售股開始上市流通。

財經評論人士郭施亮認為,中信證券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進行清倉式減持的行為,或對市場投資信心及賺錢效應構成或多或少的打擊。

減持公告發布後的三天交易日內,中信建投累計跌幅高達20%。

隨後,在中信證券股東大會上,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對此解釋稱,根據減持新規,現在做的是一個表述,是在未來3到6個月申請這樣一個事情(減持),並不一定是在3到6個月之內一定實現,還是要看市場環境的條件,減持新規是要求提前做出表述,能不能實現,未來在執行過程中會有公告。

事實上,不止中信證券,光6月份宣布清倉式減持的上市公司已先後有天和防務、博騰股份、東晶電子、吉藥控股、恆潤股份、光威復材、天翔環境、華自科技、星湖科技等21家上市公司。

24家公司終止增持計劃

減持潮襲來的同時,宣布終止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創新高。

財聯社以關鍵詞「終止增持」在Wind上搜索發現,2019年以來,共有24家上市公司發布股東/董監高終止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而2018年全年這一數量為12家。在這24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有17家公司2018年扣非淨利潤虧損。

從月份來看,4月以來,終止增持的上市公司明顯增多,4月-6月分別有5家、8家和5家。恰巧的是,4月下旬,A股股市也迎來調整。

關於終止增持的原因,上市公司的答案大同小異,不是環境變化、金融行業發生變化、融資渠道受限、資金不到位;就是股東股份被質押凍結,流動性緊張。不過,也有特例。像*ST保千主體終止增持計劃主要原因則是因為公司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值且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意見,觸及暫停上市的規定,而公司暫停上市將導致增持計劃無法繼續實施。

但簡而言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終止增持的理由就是「沒錢」。

對此,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不排除有些上市公司的股東、董監高確實存在無法完成增持計劃的客觀原因。但前期披露大手筆的增持計劃會對股價有較大的提振作用,存在「忽悠式」增持的情況。可以考慮啟用立法程序,對擾亂證券市場行為嚴厲打擊。

相關焦點

  • 單月淨減持超百億 8家浙股高管減持兇猛
    統計顯示,9月份,A股共有398家上市公司高管共減持162億,而增持金額僅3.35億元,淨減持金額近159億元,增持金額只有減持金額的2%。這也是A股歷史上高管淨減持金額首次超過百億元。淨減持股數13億股,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 高管減持排行榜:10股減持額超億元
    原標題:高管減持排行榜:10股減持額超億元   近10個交易日61家
  • 最新減持!剛剛,A股多家公司發布減持公告!光伏大牛股赫然在列
    12月31日晚,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減持公告,以下是減持公告的匯總,看下有沒有你的持倉股?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調查還發現,在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長期系統性造假的典型案件,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市場影響惡劣,我會將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違法責任。
  • 最新減持名單來了!12月14日晚,A股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減持公告!
    12月15日晚,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其中包括收到關注函,減持公告等;以下是風險提示匯總,看下有沒有你的持倉股?(評論區持續更新風險提示消息...)【華友鈷業:股東澤友公司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777萬股】華友鈷業12月1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股東澤友公司擬自本計劃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7771338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0.68%。
  • ...A股大漲,大股東減持驟降!本周35家上市公司預減持,鹿港文化承諾...
    涉及計劃減持對象51個,其中有6家公司的實控人參與計劃減持,佔比17.14%,比例較上周有所下降。阿石創(300706.SZ)的實控人計劃減持比例最高,減持最高佔比將達到公司總股本的4.82%。 從減持時間分布來看,預減持公告發布最多的日期為12月26日,當日共有11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
  • 晚間公告匯總:3家公司大股東拋出千萬股減持計劃
    艾迪西股東減持500萬股  艾迪西1月18日晚間公告,公司股東杜佳林1月18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5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51%,減持均價39.30元/股。杜佳林減持後持有公司413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2.45%。杜佳林非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 減持!依米康:公司董事長孫屹崢大宗減持126萬股
    每經AI快訊,依米康5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孫屹崢大宗減持126萬股,減持價格為5.9元;本次減持後,股東孫屹崢、張菀夫婦及一致行動人持有約1.78億股,佔公司當前總股本比例約為40.64%。
  • 2011年十大被大股東減持股 國恆鐵路成被減持王
    其中,TCL集團的股東飛利浦集團正是於3月份減持其持有的公司3.84%股權,合計1.63億股股份。減持分兩批完成,一批是3月10日-11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4.62元/股減持0.19%股份;另外一批是3月30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以4.16元/股減持3.65%股份。  減持完成後飛利浦將不再持有TCL集團股份。
  • 高管半年內減持325股 股民們卻樂翻了 搶著要接盤
    看到這裡,股評家又有話說了:二級市場資金無懼減持壓力,短期股價迎來支撐……定睛一看,也不是股民有錢任性,而是這家公司董監高計劃在半年內減持325股!中證君很確定,這裡沒有漏掉一個「萬」字!半年計劃減持325股!
  • A股減持大數據幕後:重要股東減持總金額超2019年全年,套現參考市值...
    數據顯示,2020年合計有2384家上市公司新增股份開始流通,對應總流通市值約為4.61萬億元,而2018年、2019年該數值分別為2.92萬億元和3.30萬億元,各項減持計劃也紛至沓來,今年以來,已有5240人次上市公司股東發布擬減持計劃,涉及擬減持股份數量高達419.45億股。
  • 科森科技:公司股東零分母投資減持計劃到期,共減持417萬股
    每經AI快訊,科森科技(SH 603626,收盤價:13.84元)11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25日,公司股東零分母投資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屆滿,期間減持公司股份417萬股,減持價格11.12元/股至18.52元/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份為0.85%。
  • 3個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套現533億元 減持新規下清倉式減持頻現
    3個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  減持套現533.21億元  昨日,分眾傳媒公司股價開盤跌停,最終報收於13.06元/股,當日跌幅9.81%。而導致公司股價如此大幅下跌的原因,則與公司兩大股東減持公司股票的公告有關。
  • 又有5家券商遭股東密集減持,東方財富遭減持超9000萬股最高,上市...
    正當券商股走高之時,不少券商又遭遇股東密集減持。12月4日,天風證券公告稱,近日湖北省聯發函告公司,其自今年11月18日至今年12月 3日,累計減持公司股份8171.4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3%。
  • 天喻信息:減持計劃到期 控股股東華工創投減持公司股份約430萬股
    每經AI快訊,天喻信息(SZ 300205,收盤價:10.22元)6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6月11日收到控股股東華工創投出具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實施進展的告知函》,截至2020年6月10日,華工創投的股份減持計劃的減持時間區間屆滿,期間共計減持約430萬股,減持價格
  • 本周90家上市公司預減持:中文在線艱難「保殼」 股東大額減持離場
    中文在線(300364.SZ)的實控人計劃減持比例最高,減持最高佔比將達到公司總股本的15%。   從減持時間分布來看,預減持公告發布最多的日期為1月6日,當日共有25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從減持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計劃減持公司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為化工(12家)、傳媒(9家)、機械設備(8家),三個行業合計共有29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佔比達32.2%。
  • 第一創業:股東華熙昕宇完成減持計劃 累計減持2985.76萬股
    原標題:第一創業:股東華熙昕宇完成減持計劃 累計減持2985.76萬股 摘要 【第一創業:股東華熙昕宇完成減持計劃 累計減持2985.76萬股】7月3日晚間,
  • 至純科技:公司股東吳海華減持計劃完成,減持股份數量180萬股
    每經AI快訊,至純科技(SH 603690,收盤價:36.34元)9月2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吳海華減持計劃實施完畢,期間減持公司股份180萬股,減持價格35.12元/股至38.25元/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份為0.6922%。
  • 彩虹股份不再減持3000股了!來真的了!最新減持金額近10億
    最新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60億元,淨利潤為0.65億元,扣非淨利潤為-21.37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額高達16.73億元。雖然基本面各方面經不起推敲,但這並不妨礙各路遊資拍案上馬。自11月25日首次漲停,龍虎榜顯示,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爆買1.2億。
  • 公告匯總:京東方A股東擬減持不超3.47億股
    榕基軟體:員工持股計劃完成股票購買 累計買入263萬股榕基軟體公告,截至11月21日,公司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已通過二級市場累計購買公司股票262.9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42%,成交金額2441.9萬元,成交均價約9.29元/股,公司已完成本期員工持股計劃標的股票的購買。公司最新股價報9.36元。
  • 誠邁科技:股東南京泰澤未減持公司股份,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誠邁科技(SZ 300598,收盤價:142.55元)9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0年9月18日,公司收到股東南京泰澤出具的《關於減持計劃實施進展情況的告知函》,南京泰澤披露的股份減持計劃中設定的減持時間已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