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婷
9月18日,在第四屆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首次發布計算戰略,基於架構創新、投資全場景處理器族、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構建開放生態進行布局。同時,華為發布了號稱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Atlas 900,加速科學研究與商業創新的智能化進程。
「兩年前,華為發布了新的願景使命,就是要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華為輪值總裁胡厚崑表示,華為認為智能世界有三個特徵,即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要支撐這樣一個智能世界,有兩個關鍵的技術需要持續創新和投資:聯接和計算,並透露華為投資計算能力,已有十年。
5年內計算產業達2萬億美元規模
在華為看來,挑戰恰恰意味著機會,挑戰越大,機會就越大。我們面臨的是一個計算產業的大藍海。據Gartner的數據,預計到2023年,計算產業的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
胡厚崑表示,華為堅定不移地投入計算產業,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布局,包括對架構創新的突破、對全場景處理器族的投資、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以及構建開放生態。
「目前產業界算力供給卻是稀缺的,算力供給的關鍵在於處理器的效能,當前摩爾定律已經幾乎走到極限的時候,從產業發展角度,我們必須要在處理器架構上尋求突破,要用新的處理器架構來匹配算力的增速。」胡厚崑表示,從華為自身的業務布局來看,既有網絡業務,也有終端業務,又涉及公有雲服務,全面覆蓋端、邊、雲,所以全場景智能,本身就是華為業務智能化的基本需求。
胡厚崑介紹,正是基於此,華為推出了達文西架構,以實現計算和智能的無處不在,這是華為自然而然的結果。據了解,達文西計算架構是一能夠覆蓋「端、邊、雲」全場景的處理器架構,這也是華為打造計算產業的堅實基礎。
而在華為的商業策略裡,華為不直接對外銷售處理器,以雲服務面向客戶,以部件為主面向合作夥伴,優先支持合作夥伴發展整機。具體來說,將涉及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應用開發和遷移三個方面。
atlas 900 59.8秒完成ResNet-50模型訓練
據了解,Atlas 900,這款產品匯聚了華為幾十年的技術沉澱,是當前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群,由數千顆昇騰處理器組成。
在衡量AI計算能力的金標準ResNet-50模型訓練中,Atlas 900隻用了59.8秒就完成了訓練,這比原來的世界記錄還快了10秒。「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短跑冠軍跑完終點,喝完一瓶水才等到第二名。」胡厚崑表示。
胡厚崑表示,Atlas 900的強大算力,可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和商業創新。比如天文探索、石油勘探等領域,都需要進行龐大的數據計算和處理,原來可能花費好幾個月的工作,現在交給Atlas 900,就是幾秒鐘的事情。胡厚崑舉例說到,當前條件下,天文學家要從這20萬顆星星中,找出某種特徵的星體,相當困難,需要169天的工作量。現在用上Atlas 900,只用10秒,就從20萬顆星星中檢索出了相應特徵的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