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丨20歲問倒愛因斯坦 犀利毒舌的物理學家泡利誕辰119年

2020-12-23 前瞻網

科技日曆丨20歲問倒愛因斯坦 犀利毒舌的物理學家泡利誕辰119年

 Emma Chou • 2019-04-25 11:38:19 來源:前瞻網 E814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物理學良知、尖酸挑刺、直言不諱、心高氣傲、一針見血、聰明決絕……119年前的今天,物理學界迎來一顆閃耀的新星——沃爾夫岡·泡利!

1900年4月25日,奧地利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出生在維也納一個醫學博士的家庭裡,孩童時代就受到科學的薰陶,在中學時就自修物理學。

1918年中學畢業後,跳過大學,直接成了慕尼黑大學著名物理學家蘇末菲的研究生。

1918年,年僅18歲的泡利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是關於引力場中能量分量的問題。

1919年,泡利在兩篇論文中指出韋耳(H.Wegl)引力理論的一個錯誤,並以批判的角度評論韋耳的理論。

1921年,泡利以一篇氫分子模型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同年為德國《數學科學百科全書》撰寫長達237頁的關於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詞條。

1922年,泡利在哥廷根大學任玻恩(Max Born)的助教,和玻恩就天體攝動理論在原子物理中的運用聯名發表論文。

1923—1928年,泡利在漢堡大學任講師。

1925年1月,泡利提出了他一生中發現的最重要的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為原子物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 又稱泡利原理、不相容原理):在原子的同一軌道中不能容納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電子。一個原子中不可能有電子層、電子亞層、電子云伸展方向和自旋方向完全相同的兩個電子。

1928年到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任理論物理學教授。

1935年,為躲避法西斯,移居到美國。

1940年,受聘為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理論物理學訪問教授。

1945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泡利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其發現的不相容原理。

1946年,泡利重返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同年加入美國國籍,是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創始人之一。

1958年12月15日,泡利在蘇黎世逝世,享年58歲。

泡利軼事:

泡利以嚴謹博學而著稱,也以尖刻和愛挑刺而聞名。

泡利在二十歲時,有一次前去聆聽愛因斯坦的演講,坐在最後一排座位,他向愛因斯坦提出了一些問題,其火力之猛,連愛因斯坦都招架不住。據說此後愛因斯坦演講時,眼光都要特別掃過最後一排,查驗有無熟悉的身影出現。另外還傳聞,愛因斯坦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做報告,結束後泡利站起來說:「我覺得愛因斯坦並不完全是愚蠢的。」

泡利曾經批評學生的論文,「連錯誤都算不上。」他對一篇文章最好的評價就是:「這章幾乎沒有錯。」Kronig最早提出電子自旋的概念,可是拿著論文去找泡利,被罵了一頓,因為泡利指出計算不符合相對論。

泡利被玻爾稱為「物理學的良知」,因為他的敏銳、謹慎和挑剔,使他具有一眼就能發現錯誤的能力。物理學界笑談存在一種「泡利效應」──泡利出現在哪裡,那裡的人不管是在做理論推導還是實驗操作都會出岔子。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天才與良知——那個尖銳的物理學家泡利|泡利誕辰120周年紀念
    1900年出生的泡利是量子力學「狂飆突擊」時代大背景上最耀眼的明星,是一個「作為物理學家比愛因斯坦更偉大」的人物,以有最尖銳的思維與言辭而聞名。到了1914年,14歲的泡利就學完了微積分 (我猜包括常微分方程甚至偏微分方程) 。此外,中學生泡利還跟著理論物理博士Hans Adolf Bauer學物理,Bauer博士在1918年也研究相對論,在他教的這個學生成了ETH (瑞士聯邦理工,愛因斯坦、閔可夫斯基、外爾等都在此學習或教過書) 的理論物理教授 (1928年) 八年後,Bauer博士自己也當上了維也納工業大學的理論物理編外教授。
  • 聽物理學家曹則賢講泡利與《泡利物理學講義》|直播
    (大學時代的泡利,圖源網絡)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E. Pauli,1900.4.25–1958.12.15),是著名的美籍奧地利科學家、物理學家。在中學時,泡利就對當時愛因斯坦剛提出不久的廣義相對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毒舌大王泡利:比上帝還挑剔,卻犯下了物理學史上2個大錯
    其立論之明確,思考之成熟,令人很難相信這齣自一個不滿20歲的青年之手。1921年,泡利終於放大招了,他寫了一篇關於氫分子模型的論文成功獲得博士學位。同年,他又為偶像愛因斯坦那晦澀難懂的相對論,編了個長達237頁的百科詞條,傳聞當時的很多物理學者,半夜在被窩裡,偷偷學習這個詞條,才終於搞懂了研究幾年都沒整明白的「學界經典理論」。
  • 物理學家泡利:比上帝還挑剔的人
    上中學時,泡利經常埋首研讀當時鮮為人知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1918年中學畢業後,泡利帶著父親的介紹信,到慕尼黑大學訪問著名物理學家索末菲(A.Sommerfeld),要求不上大學而直接做索末菲的研究生,索末菲當時沒有拒絕,卻難免不放心,但不久就發現泡利的才華,於是泡利就成為慕尼黑大學最年輕的研究生。
  • 比上帝還挑剔的人,物理學家泡利
    奧地利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生於1900年,1958年就去世了。他是本世紀初一位罕見的天才,對相對論及量子力學都有傑出貢獻,因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Exclusion Principle)而獲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原理是他在1924年發現的,對原子結構的建立與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有革命性的影響。泡利在19歲(1919年)時就寫了一篇關於廣義相對論理論和實驗結果的總結性論文。
  • 喜歡評論的大師泡利
    著名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1900—1958)新生代的量子物理學家幾乎都是1920 年進入這個行列的。他們多可算作是第二代量子物理學家,幾乎都在1900 年普朗克到柏林物理學會作出劃時代報告之後出生。可以想像,普朗克的報告簡直就是催促新生代誕生的號角。
  • 比上帝還挑剔的人——嚴謹博學卻尖酸刻薄沃爾夫岡·泡利
    沃爾夫岡·泡利美籍奧地利科學家、物理學家。泡利於1953年當選為倫敦皇家學會院士,還當選為瑞士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和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員,泡利因在理論物理學方面的非凡成就而被授予馬克斯·普朗克獎章。1919年,當時有個出版社想出版一套百科全書,其中有關相對論的部分內容想讓索末菲來撰寫。索末菲是泡利的老師,於是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泡利,泡利就此寫了一篇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總結性論文,結果廣受好評。現在泡利所寫的這部分內容仍然是這套百科全書裡的經典文獻之一。
  • 非阿貝爾規範場的起源與爭執:關於泡利與楊振寧的軼事
    在那時,在卡魯扎(Theodor Kaluza)和克萊因(Oskar Klein)對於五個維度上的廣義相對論的研究的基礎之上,泡利開始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六維理論起了興趣。他把愛因斯坦時空觀之外的兩個額外維度壓縮成了二維球體,而這一操作自然而然的呈現出了楊--米爾斯理論的形式。
  • 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什麼樣的發明?
    被評為「20世紀最有天分的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之父」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有著什麼樣的發明呢?說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很有名,但他的功績和發明不止如此。愛因斯坦留下了許多功績和發明。想對宇宙論,說明布朗運動心情的搖動散逸定理,光量子假說光粒子波動二重性,愛因斯坦的固體比熱理論。愛因斯坦如上所述,以發表相對論而聞名。相對論中也有「特殊相對論理論」和「一般相對論理論」,首先發表的是「特殊相對論理論」。1905年,他在26歲時發表了3篇重要論文,這一年被稱為「奇蹟之年」。在《奇蹟之年》及之後的幾年裡,他發表了與《光量子假說》、《布朗運動理論》、《特殊相對論》相關的論文。
  •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費曼,30歲就達到人生巔峰
    費曼可以說是上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成就跨越了多個學科。我們不禁要問——他20多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早在1938年,也就是他20歲那年,本科生費曼就在《物理評論》上發表了兩篇論文。前者是他與當時的導師曼努埃爾·瓦亞爾塔合著的,書名為《星系中恆星對宇宙射線的散射》。後者是他的畢業論文,題為「分子中的力」,令人印象深刻,足以進行科學出版。今天,它被稱為費曼定理。
  • 當量子物理學家遇上精神病學家,物質和精神開始「糾纏」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理論物理學家保羅·哈爾彭(Paul Halpern)從一段關係中找到了靈感。在《共時性》一書中,他講述了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Wolfgang Pauli)在1930年離婚後,心煩意亂,酗酒成性,於是找到了瑞士的精神分析學家榮格(Carl Jung)進行治療。
  • 世界最後一個全能物理學家:毒舌至極,還敢給牛頓、愛因斯坦打分
    他號稱是世界上最後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以他名字命名的物理學名詞有:朗道能級、朗道阻尼、朗道抗磁性、朗道-金茲堡理論……還憑藉液氦的先驅性理論,被授予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有個奇怪的癖好,像給愛豆打榜一樣,給物理學家(包括自己)評級打分!牛頓、愛因斯坦、薛丁格都上榜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四位物理學家的「糾纏」
    要說近代比較有名的物理學家,想必有四位大家都聽過,他們是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論證了日心說;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霍金髮表了《時間簡史》。他們靠著自己天才的頭腦為人類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值得所有尊重。
  • 為什麼有些貢獻的物理學家名字變成了單位,而愛因斯坦沒有!
    說起物理,人們一定會想到愛因斯坦,更有人所,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80以上,尤其是愛因斯坦的一個個理論著作,都被一一的實現,可以說愛因斯坦是19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你們視乎有沒有發現,愛因斯坦如此的豐功偉績,為什麼沒有用愛因斯坦的名字做單位,好讓後人懷念呢?
  • 朗道曾給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進行排名,為何名單裡沒有楊振寧?
    他出生於1908年,而這個時間段正是被後世史學家稱為物理學發展的黃金時代,愛因斯坦在這個時間段裡已經嶄露頭角,距離愛因斯坦發表曠古爍今的廣義相對論還有8年,1916年,也就是在朗道8歲的時候,愛因斯坦的大名已經威震物理學界了。在朗道的大學階段,量子力學的奠基已經初步完成,湧現出了像玻爾、海森堡、泡利、薛丁格、德布羅意等一大批有著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
  • 難倒愛因斯坦的問題,被一個自學成才物理學家解決了
    雷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17 年,愛因斯坦發現「受激輻射」的時候。受激輻射是指,一個處於高能量激發態的原子,與一個具有特定能量的光子相互作用,發射出與入射光子完全相同的一個光子,並躍遷到較低能量狀態的過程。  從受激輻射理論發展到「受激輻射的光放大」,也就是雷射(LASER),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
  • PRL:美物理學家提出量子狀態新理論模型
  • 為什麼物理學家費曼說,世界上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
    物理學家費曼費曼是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參與了曼哈頓計劃。(也就是美國原子彈的研製)同時,也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他主要成就是集中在量子力學中。他曾經給大學本科生授課,這門課程的內容後來被整理成書,這本書就叫做《費曼物理學講義》,是如今最暢銷的大學物理學教材。
  • 史上四大傑出物理學家排行:霍金愛因斯坦上榜,其中一位是中國人
    史上四大傑出物理學家排行:霍金愛因斯坦上榜,其中一位是中國人 史上四大傑出物理學家排行:霍金愛因斯坦上榜,其中一位是中國人 物理學家排行第四:楊振寧 楊振寧,1922
  • 英年早逝的全才物理學家,啟蒙愛因斯坦,奠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不是站在牛頓的肩膀上,而是站在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的肩膀上。」千禧年時,曾在很多國家做過一個調查,讓民眾對百位物理學家排名,第一名是愛因斯坦,第二名是牛頓,麥克斯韋位居第三。伽利略,排在第六位。費曼,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