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國情懷 守護生命健康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畢業驪歌起,青春遠航時。
這是一個特殊的夏天,也是一個特別的畢業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絕大部分畢業生無法親臨現場,但學校依然像往年一樣為全體畢業生舉行了一個線上線下同步、隆重盛大的畢業典禮。雖然今天我們沒有像往常那樣面對面、肩並肩地站在一起,但心中的熱愛早已通過信息網絡、跨越千山萬水匯聚在一起!收穫與感動同在,期盼與祝福共長。
黨委副書記、校長聞德亮
此時此刻,我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工,向即將踏上人生新徵程的387名博士生、1538名碩士生和2065名本科生,其中包括183名來華留學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畢業了!同時,也向傾力傾心支持你們成長成才的老師們和家人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梭羅的《瓦爾登湖》中有句名言:「天空既在我們的頭上又在我們的腳下。」仰望星空,我們看到的是夢想和真理;腳踏實地,我們要做到勤奮和進取。感謝同學們將人生最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寫在了中國醫科大學,母校的老師同學、一花一草、一樹一木,見證了你們努力拼搏的身影,有成長、有收穫,變得更加成熟。今天的你們,眼裡有光,心中有夢,腳下有力,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紅醫人的硬核和熱血。你們當中,有馳援武漢、身赴抗疫救援一線的2016級重症醫學專業博士畢業生汪海源同學;有紮根街道、主動承擔起社區抗疫志願服務的2017級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畢業生曲奇、李夢格同學;有即將前往革命老區支教脫貧攻堅第一線的2016級(102期)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欒厚奎同學……以及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身體力行,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綻放青春的同學們。你們是奮發有為的新時代後浪,代表著新一代紅醫人的嶄新風貌,母校始終為你們感到驕傲!
歲月不居,奔流不息。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將步入更廣闊的人生舞臺,擁有更寬廣的夢想空間。臨別之際,我作為校長、你們的師長,寄語你們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你們牢記人民至上的家國情懷,守護人民健康。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抗疫鬥爭的「中國答卷」,展示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14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和衷共濟,緊緊團結在一起,彰顯了人民的偉大力量。面對疫情,醫護人員嚴寒中逆風而行;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既是飽含勇毅大愛的群體印記,也是升華家國情懷的互動錘鍊。作為新時代的醫學畢業生,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際遇和挑戰,面對這場全人類的疫情危機,站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歷史和時代呼喚你們根植人民、共同奮鬥!希望同學們勇敢擔起重任、拼搏有所作為!在開啟職業發展、實現人生理想時,既要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傳承,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保有感情,也要有「莫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宏大視野和長遠眼光,在實現自我價值渴望的同時,應更多體現對社會和民族的責任與擔當;要把家國情懷融進青春理想,始終把服務國家、社會和人民作為最大追求,以醫報國,主動擔負起時代使命,在服務健康中國事業中書寫人生壯美華章。
二是希望你們堅定生命至上的醫者情懷,鑄就醫學完美。醫學的使命是什麼?是救死扶傷,是濟世報國,是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負責。在抗擊疫情的逆行大軍中,我校有438名師生員工馳援湖北、奔赴黑龍江,轉戰吉林,有2000餘名戰鬥在救治一線的醫護人員為遼寧人民保駕護航。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過程中,無論面對耄耋老者,還是襁褓嬰兒,他們不遺餘力、精心救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蹟,書寫了一段又一段傳奇抗疫故事。作為你們的老師、學長,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毛澤東主席為我校第14期畢業生題寫的「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偉大題詞精神,彰顯了紅醫人「生命至上」的為民情懷和「救死扶傷」的時代擔當。「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本月2日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人類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於基礎性地位」。可以說,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中,少不了每一位衛生健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健康保障。希望同學們牢記「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校訓精神,始終堅定生命至上的為民情懷,鑄就仁心、精煉仁術,在從醫之路上,用高尚的醫德醫風、溫暖的人文情懷和精湛的醫學技藝關懷服務病人,踐行醫者的誓言和承諾。
三是希望你們秉持兼濟天下的人類情懷,成就精彩人生。病毒沒有國界、生命健康權也無關乎種族,無論是歷史上在歐洲爆發的黑死病、「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還是近些年發生的「SARS」「伊波拉病毒病」,均對人類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奪走了不計其數的無辜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前所未知、突如其來的疫情天災,我們黨團結帶領14億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以舉國之力對決重大疫情,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同時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伸出援助之手,繪就了抗擊疫情國際人道主義的偉大畫卷。這彰顯了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的樸素情感和兼濟天下的人類情懷。希望同學們在開啟新的人生階段時秉持這種人類情懷,自覺地把自身的發展與人類的發展統一起來,「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堅持在時代的演變中勇於前進,堅持在困難面前保持無所畏懼的勇氣以及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不斷練就為人民服務的真本領,撐起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的廣闊藍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親愛的同學們!一段紅醫路,一生紅醫情。在最特殊的一年,大家以特別的方式與母校告別,但無論形式如何,我們的眷戀不變,我們的思念不變。考慮到一些畢業生提出待疫情結束後再回到學校拍攝畢業照的想法,學校時刻歡迎畢業生隨時回到母校,到打卡地點盡情拍照,學位授銜的莊嚴儀式也將為你們保留,相信我們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相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同學們,祝福你們永遠保持青春昂揚奮進的姿態,成為歷史河流中奔湧的巨浪,乘勢而上,奮勇向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祝同學們畢業快樂,前程錦繡!
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醫科大學 編輯: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