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為13大重點產業招攬「高精尖缺」人才

2020-12-20 澎湃新聞

半島全媒體·風口財經記者 劉雪蓮

  12月14日,青島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擴大會議,研究審議了《關於促進產才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探索推出更開放、更靈活的人才招引和培育機制,更好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若干措施》緊扣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3個重點產業,以企業為「坐標原點」,產業為增長「縱軸」,人才、技術、資本為賦能「橫軸」,通過「補鏈」「強鏈」「延鏈」,強化頭部企業和領班人激勵,加快集聚產業「高精尖缺」人才,推動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促進產業發展。

  《若干措施》共5個方面、19條措施,其中政策性措施16條,保障性措施3條。

關於促進產才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

  為加快推進創業城市建設,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激發人才引領產業發展、促進產業集聚、服務產業升級的創意創新創造活力,在產業鏈、人才鏈、技術鏈、資金鍊「四鏈合一」的大坐標中,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能級,加快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措施:

一、聚焦產業鏈,強化頭部企業和領辦人激勵

  1.政策定製。引進培育一批產業集群帶動能力強的頭部企業,給予人才政策定製權,根據發展需求,制定涵蓋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服務等方面的「個性化」政策,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助力頭部企業落地及發展。(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13個產業專班)

  2.「補鏈」獎勵。每年遴選獎勵一批促進產業配套完善、補齊產業鏈「斷點」的新落地項目領辦人(領辦人是指在促進項目落地、企業轉型升級、企業產值倍增、企業納稅大幅提升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按照實繳註冊資本的5‰,給予最高不超過400萬元獎勵;或在項目落地後按照企業第一個完整年度所產生地方財政貢獻總額的10%給予獎勵。(責任單位:13個產業專班、市財政局)

  3.「強鏈」獎勵。每年遴選獎勵一批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快速實現產值倍增的高成長性企業領辦人,給予50—1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13個產業專班、市財政局)

  4.「延鏈」獎勵。延伸產業引育鏈條,面向域外培育導入一批優質人才項目。我市頭部企業在域外設立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就地集聚人才、進行科技創新、促進項目輸入、引導資本回流等方面成效突出的,可給予最高2000萬元獎補。海內外創業孵化機構,將域外優質產業項目導入我市加速孵化的,按照落地項目前三年地方財政貢獻部分的10%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科技局、13個產業專班)

二、聚焦人才鏈,加快集聚產業「高精尖缺」人才

  5.頂尖人才(團隊)資助。突破頂尖人才認定標準,聚焦13個重點產業,引進5—10個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等能夠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頂尖人才(團隊)。全職引進的,給予500萬元安家費;團隊產業化項目,給予1000萬元至1億元股權投資等綜合資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委組織部、13個產業專班)

  6.高端人才獎補。引進一批在本產業領域具有較強業內影響力的產業高端人才。企業(項目)全職引進的,連續三年,按照上年度企業實際給付計繳所得稅年度薪酬總額的30%給予獎勵;來青創業的,連續三年,按照企業上年度在青納稅額與個人佔股比例乘積的30%給予獎勵。企業委託市場獵頭機構引進年薪50萬元以上的產業高端人才(金融產業100萬元以上),按照上年度企業實際給付計繳所得稅年度薪酬總額的10%給予企業獵聘補貼,最高補貼50萬元。(責任單位:13個產業專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局)

  7.青年人才補貼。加大青年產業人才引進力度,集聚一批各產業領域後備力量。在校碩博研究生來青在企業實習,經主管部門認定,按300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實習生活補貼。用人主體引進世界大學排名前200高校和自然指數前100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雙一流」建設高校優秀畢業生的,按每名本科3000元、碩士5000元、博士10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培養經費補貼。(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組織部)

  8.產業人才培訓補貼。鼓勵頭部企業面向社會培養「急需緊缺」專業實用人才、駐青高校增設「急需緊缺」專業、重點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應用型碩博研究生,對成效突出的,可給予最高300萬元獎補。(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13個產業專班)

三、聚焦技術鏈,加快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應用

  9.推動獲獎項目落地轉化。支持企業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對青島賽區獲獎企業可最高獎勵30萬元;對國家大賽獲獎企業按照國家獎勵資金給予1∶1配套支持;對獲獎外地企業在青落戶的,可最高獎勵1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10.承擔重大科技任務獎勵。對在青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按國撥經費實際到帳金額的3—5%給予項目團隊人員獎勵,單個項目可最高獎勵30萬元,單個承擔項目單位每年可最高獎勵2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11.關鍵技術攻關資助。採取競爭立項、定向委託、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由企業牽頭、高校院所參與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經遴選確定的標誌性科創成果,通過科研資助、股權投資、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手段,每個項目可最高給予500萬元資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12.創業模式創新獎勵。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進行創業模式創新,採取「平臺+創客」、技術合伙人、股權投資等多元化創業模式,對成效顯著的模式創新人,納入各級人才工程評審,予以獎勵支持。對企業、社會機構舉辦項目路演、展示推介、交易洽談等活動,促進人才項目對接落地成效突出的,可最高給予5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

四、聚焦資金鍊,促進產業、人才、技術要素耦合

  13.設立「人才金」。聚焦創新潛能突出、市場前景廣闊的人才項目,將人才資金直接撥付模式改為股權投資,通過「循環運轉」提升使用效益,持續助力技術、創意轉化為產品。(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

  14.優化「人才貸」。聚焦成長期項目,將市級風險補償金比例由50%提升至70%,推行「資產抵押+信用+人才」組合貸模式,分擔風險、放大額度、增加數量,每年發放「人才貸」不少於5000萬元、助力10家以上人才項目進入快速成長期。(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5.拓展「人才板」。聚焦發展期項目,依託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打造膠東一體化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基地,通過資本市場金融綜合服務為高成長型人才項目融資。每年扶持2家以上人才項目上市、在新三板掛牌或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上市」6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6.發行「人才債」。依託相關機構或國有平臺發行「人才債」,為人才項目、人才園區提供融資支持,放大資金「槓桿」,助力人才項目和人才園區做大做強。(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委組織部)

五、促進「四鏈合一」,完善協同推進機制

  17.壓實專班職責。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產業體系13個推進專班,按照「掐尖擇優、競爭選拔」的原則,分別制定各產業領域頭部企業、頂尖人才(團隊)和項目(企業)領辦人、產業高端人才認定標準和實施細則,並按照投資額度、產值規模、人才水平等,每年遴選推薦一定比例的獎勵對象,提交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或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研究確定後,給予獎補。(責任單位:13個產業專班、市委組織部)

  18.強化服務保障。建立雙招雙引「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升政策落實效率。建立政府購買人才服務清單制度,將赴外招聘、項目評審、人才工程遴選等人才工作項目全部向市場開放、交由市場化機構承接。加快建設「人才賦能中心」實體平臺,完善「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地圖」信息化平臺,實現創投風投、人才大數據、創業培訓、項目路演、高端獵聘等功能「一站集成」。(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組織部)

  19.明確資金渠道。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除原已明確由市財政承擔的政策資金外,其他獎補資金市、區兩級財政按照財政體制承擔,市屬經營性國有單位參照相關標準自行負擔,在業績考核時視同經營利潤。對於按比例、按績效獎補且沒有明確上限的,全部上不封頂。(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區市)

  本文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風口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重金千萬招攬國際尖端人才!天河發布重點人才激勵辦法
    重金千萬招攬國際尖端人才!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或將迎來「史上最寬鬆」的落戶政策,強力吸納人才。落戶門檻鬆動信號釋放的同時,廣州經濟第一區天河再度加碼,發布《廣州市天河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人才激勵辦法》,重金千萬招攬國際尖端人才。
  • 青島發布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目錄 涉及70個細分職位
    《目錄》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產業生態領域,共發布20個職位大類,70個重點細分職位。《目錄》的發布將為緊缺專業人才招引、開發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有利於提升重點產業人才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水平,為青島加快形成以產聚才、以才促產的良好生態提供有力支撐。
  • 20個職位大類 70個重點細分職位 青島市發布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目錄!
    《目錄》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產業生態領域,共發布20個職位大類,70個重點細分職位。《目錄》的發布將為緊缺專業人才招引、開發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有利於提升重點產業人才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水平,為青島加快形成以產聚才、以才促產的良好生態提供有力支撐。
  • 20個職位大類70個細分職位 青島市發布重點產業人才...
    《目錄》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產業生態領域,共發布20個職位大類,70個重點細分職位。該《目錄》的發布將為緊缺專業人才招引、開發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有利於提升重點產業人才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水平,為青島加快形成以產聚才、以才促產的良好生態提供有力支撐。
  • 青島低端崗位「缺工人」網際網路相關產業「缺人才」
    此外,今年也首次出現了工業大數據工程師、區塊鏈應用操作員、無人機慣性導航工程師等「新職業」用工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建設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青島對於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渴望。除了今年疫情帶來的影響外,前三季度青島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也深受當下城市規劃和重點產業布局的影響。隨著青島加快建設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打造「工匠之城」,全市人力資源市場上對於專業技術崗位的需求逐步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專業技術類崗位需求6.4萬,同比增長了12.6%。
  • 青島市發布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目錄
    《目錄》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產業生態領域,共發布20個職位大類,70個重點細分職位。《目錄》的發布將為緊缺專業人才招引、開發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有利於提升重點產業人才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水平,為青島加快形成以產聚才、以才促產的良好生態提供有力支撐。
  • 青島大學12個重點項目服務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 肖芳 報導  本報青島訊 7月4日,青島大學對外發布服務青島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白皮書。根據白皮書,該校將依託高端學術平臺和高水平研發團隊,圍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和青島「956」產業體系發展需求,著力推進晶片設計與製造等12個重點項目。  這12個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點項目包括晶片設計與製造、空間信息與地球大數據、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新一代電動汽車動力集成技術等。  圍繞重點項目,青島大學還發布了人才培養行動計劃。
  • 精準引進產業所需人才,青島憑藉獨特吸引力打贏「人才爭奪戰」
    人才!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城市加入「人才爭奪戰」,提高購房補貼、降低落戶門檻、加大就業創業支持力度,各城市拿出真心實意和真金白銀引才留才。近日,青島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擴大會議,強調聚焦重點產業,支持更多頭部企業「按需定製」政策,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才引育用留機制,打造產業領軍和行業拔尖等高層次人才隊伍,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
  • 青島「藍洽會」引進高層次人才近3000人 20餘個國家150餘名人才攜...
    「藍洽會」還圍繞山東省「十強」產業,積極對接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等一系列國際客廳和山東會客廳,共有20餘個國家150餘名人才攜項目與青島重點企事業單位在線洽談。 「海洽會」活動內涵不斷豐富,聚才效應不斷提升,各市的活動版塊也是異彩紛呈。作為「海洽會」系列活動之一的青島「藍洽會」相較往屆有哪些創新之處?
  • 這些崗位人才緊缺 濟南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報告發布
    圍繞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針對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等十大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情況開展了集中調查,編制了《濟南市2020年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幫助廣大企業和各類人才科學把握我市產業人才發展需求及未來趨勢,加快推進產業與人才深度融合、精準對接,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
  • 以高精尖產業領航北京未來創新發展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據12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透露,「十四五」期間,北京將打造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兩大發展引擎,力爭到2025年高精尖產業佔GDP比重由25.8%提高到30%以上。此外,還將著力實施八大工程,包括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力爭再造3-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2-3家萬億級市值企業。
  • 北京順義瞄準高精尖矩陣 打造新智能汽車等產業陣地
    「18條」輸送真金白銀  11月15日,在順義區召開的「2018產融合作峰會暨順義高精尖產業政策發布會」上,《順義區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涉及「促進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促進產業發展、促進企業上市、促進人才集聚」五大方面的18條支持政策。
  • 最優「青島策」:聚才留才用才
    建設創業城市,一系列「大動作」加速人才集聚今年以來,青島以開闊的視野、求賢若渴的心態和各類高端創新創業載體、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感召著全球創新創業人才融入青島、創意青島、圓夢青島。《關於實施「青島菁英工程」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將全市分散在9個行業主管部門的10項人才計劃整合為支撐產業發展的「產業領軍」和服務行業建設的「行業拔尖」2項人才計劃,形成以產業領軍和行業拔尖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隊伍,打造「青島菁英」品牌。到「十四五」末,力爭選拔培育300名左右的青島產業領軍人才、900名左右的青島行業拔尖人才。
  • 共話人才「解碼」創新發展 2020國際高精尖科技人才創新合作論壇舉行
    作為南京創新周的重要活動之一,「國際高精尖科技人才創新合作論壇」也於當天舉行。眾多大咖雲集、一批項目籤約、主題圓桌論壇……此次論壇為高精尖科創人才與企業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開闢了共同探索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活躍了南京的科創氛圍。
  • 公務員面試:某市打算人才引進工作,你認為重點有哪些?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某市打算開展人才引進工作,你認為工作重點有哪些?參考解析:某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是打造人才強市人才興市的重要舉措,是走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途徑。圍繞人才某市開展的人才工作意義重大。所以可以通過實施「高精尖缺」人才引進、「農村能人」回歸、黨政人才「招賢」、 本土人才培養、「走出去」引才等措施,不斷深化人才引進效果,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動力。第一、圍繞急需緊缺,實施「高精尖缺」人才引進計劃。可以根據當前某市經濟轉型中的重點工作,突出未來產業發展發現,重點布局高尖端產業人才。
  • 長沙打造全國軟體產業的高地 引高精尖專業型技術人才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長沙7月31日電(記者 唐小晴)長沙市人民政府31日啟動「畢業旅行季——芯動長沙軟體之旅」活動,以吸引廣大高校畢業生打卡長沙,助力企業引進一批高精尖的專業型技術人才,加快推進長沙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業高質量發展。
  • 青島事業單位放大招,自主招聘「搶人」
    近日,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專題部署事業單位吸引「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來青工作,圍繞「十五個攻勢」重點行業、產業發展人才需求,開發定向引才崗位152個,計劃招聘「雙一流」高校畢業生787名。青島為了吸引人才,大動作頻頻,出臺了不少重磅政策。這一次,青島在制度上再次進行了突破,力圖用靈活的方式吸引人才,增強人才活力。事業單位自主招聘,青島釋放出更加開放的人才招攬政策。
  • 青島:推進人才強市,城市與人才相得益彰
    同時,「高精尖」人才集聚優勢明顯,在青各類院士155人,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人選280名,逐步形成了「人才蔚起城市興」的良好氛圍。    創新引才聚才打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第一資源。要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8年,青島把引才聚才擺在戰略位置,啟動實施百萬人才集聚工程。
  • 為青島文旅產業的未來奠基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一早就來到現場,頂格傾聽企業家們的心聲,並為「青島文旅會客廳」揭牌。復星集團、陽光控股、融創集團、鳳凰衛視、俄羅斯雅鑽,青島以實力與潛力贏貴客。而青島有什麼?青島缺什麼?青島要什麼?青島給什麼?
  • 千鋒教育入選2020年首批「高精尖產業技能提升培訓機構」
    當前,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被列入我國高精尖產業,加速了推進產業分工深化和經濟結構調整,高精尖產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為了促進高精尖產業企業職工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北京市科委開展高精尖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對於相關人才培養機構給予政策支持,並鼓勵企業以及個人通過參加高精尖技能培訓,提升技術研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