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河,隔河相望,
一邊是繁華的南塘老街,
一邊要數承載了老一輩寧波人記憶的
兩個舊貨市場
——南門舊貨物資交易市場、
三市日用品市場。
南門舊貨物資交易市場大門
《鄞縣通志·文獻志》中提到「南門有三市,西門有八市」。「南門有三市」指的是去三市趕集。每逢農曆中有「三」或「八」的日子,趕集人就從四面八方匯聚,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背著包裹準備擺攤的商販,日用雜貨、瓜果蔬菜更是一應俱全。之後,由於妨礙交通,「三八市」遷到了舊貨市場內。
「80後」的陳姓市民告訴記者:「印象中,集市最早是馬路市場,位置就在現在的南塘老街的位置。小時候經常逛集市,對小孩來說,那裡簡直是個寶藏之地,有連環畫、古錢幣、孩子們想養的寵物雞鴨等,關鍵是價格便宜。長大後就不去了,長輩們偶爾還會去,不一定買東西,更多的是去懷舊。」
牆面上隨處可見的「拆」字。劉波/攝
隨著時代的更迭,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三市集市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日前,根據海曙區政府發布的徵收公告,對竹木市場地塊項目(一期)範圍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實施徵收。
徵收範圍:東至尹江岸二村(不含)、尹江新苑(不含)、尹江岸小區(不含),南至南塘河,西至尹江塘河,北至王家橋河,祖關山路106號(不含)、祖關山路106-2號(不含)、祖關山路106弄2號(不含)、啟文路157弄6號(不含)、啟文路157弄10號(不含)。
該項目涉及總戶數120戶,其中住宅77戶,非住宅43戶;涉及房屋建築面積約34750平方米,其中住宅約4600平方米,非住宅約30150平方米。(徵收補償方案詳戳《重磅!南塘老街邊的這個區域,要拆遷了!》)
上述兩地也被列為徵收範圍。劉波/攝
從徵收範圍看,主要的徵收內容為兩個舊貨市場。10月5日上午,記者抵達南門舊貨物資交易市場、三市日用品市場時,那裡依舊車輛進出,人來人往,經營工作仍在照常進行。
市場內正常營業。劉波/攝
只不過大門口的牆壁上,大紅的「拆」字,意味著不久之後,這兩個市場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上圖為南門舊貨市場,下圖為三市日用品市場,兩大市場門口都貼著徵收公告。一刀/攝
事實上,這一片要拆遷的消息,已經傳了蠻久了。
在南門舊貨市場內經營著一家舊廚具攤位的老張,20多年前從安徽阜陽老家來寧波,「從小年輕變成了小老頭」,這幾年已經多次聽說市場要拆遷。
「補償到位,該拆遷就拆遷吧。」聽老張的語氣,似乎也沒把這次的拆遷消息當回事。
兩大市場,似乎也一如往昔。
三市日用品市場門口的一家店鋪,忙碌的店主背後牆上,已經標上「拆」字。一刀/攝
和外面熱鬧的老街、嶄新的高樓相比,這裡的時光,仿佛留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兩大市場剛開時候(三市日用品市場成立於1999年、南門舊貨市場成立於2003年)。
但拆遷,大家終歸還是關心的。
今年3月末,就有兩大市場的經營戶在民生e點通問政平臺上發帖,表示希望拆遷後能考慮到兩大市場400多戶經營戶未來的經營場地。
不過,據我們記者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南門三市兩大市場拆遷後會否新闢一個市場,還沒有定論。這一片拆遷後的地塊會作何用途,也未明確。
南門舊貨市場旁邊的祖關山路96弄10號-13號住宅外,也已標上「拆」字。一刀/攝
啟文路157弄沿路牆上的「拆」字。一刀/攝
今天,這片土地的周邊,已不是舊日模樣。
與南門三市隔著南塘河的南塘老街,其新生後的古意今味、備受喜愛,不用說了。
與南門舊貨市場只一條王家橋河之隔的地方,鐵路寧波站南側的寧波國際大廈,則在今年6月底迎來了寧波阿里中心的進駐。
就在寧波阿里中心的貼隔壁,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於今年7月中旬摘取的地塊,現在正在火熱施工中。
與南門舊貨市場一河之隔的寧波阿里中心以及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施工工地。一刀/攝
拆遷後的南門三市,是與南塘老街的商貿繁華連成一片呢?還是會與寧波阿里中心、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的新經濟牽手?
且拭目以待。
更多新聞,請看甬上APP!
來源 寧波晚報 記者 周科娜
編輯 忻曉穎 二審 胡曉新 三審 王籍
寧波晚報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