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上海落戶,按最低基數交社保、個稅避稅這些都是公司的行為,為什麼最後會影響個人落戶?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申請引進類落戶,包括應屆高校畢業生打分落戶、人才引進落戶、留學生落戶、居轉戶落戶等,都是公對公的行為,是由公司向人社局提出申請,並非個人自己可以申請。
提出申請的是公司,被拒絕的也是公司,如果最後審核通過,落戶的批覆也是答覆給公司。總之引進類的落戶申請並非面向個人,公司有問題當然不可能通過。
其次,少交社保少交個稅的行為,雖然很多情況下都是公司安排和操作的,但是個人自己也是最終的受益人。少交的社保和個稅,其中的一部分進入的是個人自己的口袋。
最後,從人社局的角度來看,公司和個人是一體的。無論是公司的問題還是個人的問題都一樣,只要有問題不符合申請條件,就不會通過。糾結是公司有問題還是個人有問題,並沒有任何意義。
沒有哪個工作單位會在意你能不能落戶,落戶對你來說是人生大事,對公司來說,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為員工申請落戶,並不是公司的義務,而是公司給員工的一種福利。申請落戶不僅要耗費公司的人力物力,還需要以公司的信用為員工擔保背書,一個不小心還會被人社局查出來公司不按規定交社保、偷稅漏稅等等各類問題。
所以,局長給大家的建議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多上心。
找工作的時候擦亮雙眼,交稅交社保不規範的公司不要去。入職後自己密切關注公司給你交的社保和個稅對不對,如果發現公司有問題,早點撤。
如果連自己都不關心這些,事到臨頭,還有誰能來幫你?
本文由身份規劃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