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少數民族群眾以傳統習俗歡度中秋佳節

2021-01-08 中國政府網

圓月亮中秋 神州別樣歡
——我國少數民族群眾以傳統習俗歡度中秋佳節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又是一年中秋節。中秋、國慶相聯袂,喜迎黨的十八大,各族群眾樂開懷。

    雲南傣族:三個節日一起過

    今年中秋節適逢雲南傣族「開門節」,再加上國慶節,傣族群眾是三個節日一起過,更加喜慶熱鬧。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風平鎮法帕村張雪說,「開門節」和潑水節、閉門節都是傣家人的盛大節日。這一天除了文藝活動外,村裡人都會去奘房祈福風調雨順,晚上回家吃團圓飯,而這頓團圓飯做得精緻獨到,只有在傣族盛大節日裡才能吃到。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廣電局局長刀文告訴記者,傣族的中秋節,月餅不一定要吃,但團圓飯一般還是要吃的。傣族地區的中秋節,既是每個小家庭的團圓之日,也是傣漢等民族大家庭團圓共歡的日子。

    雲南傣族民俗專家徵鵬說,傣語裡的月餅是外來詞,發音就是月餅。以前傣族不過中秋節,但是隨著多民族文化和習俗的融合,現在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也和漢族一起過中秋節,就像現在許多漢族同胞喜歡到傣族地區過潑水節一樣。這個習慣大概是從改革開放後逐步形成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傣族群眾也喜歡在中秋節吃月餅,表示一種良好的祝願;並且團結、團圓是傣族和其他各民族群眾共同的心願。

    廣西壯族群眾「拜月請神」

    傳說中的壯族姑娘認為,天上的月亮姑娘洞明世事,可邀請月亮姑娘下凡給人佔卜吉兇,於是形成了廣西壯族群眾「八月十五請月姑」的習俗。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教授李富強如此介紹。

    請月神的活動多以村屯為單位,在露天曠地上舉行,最早從八月初十晚上就開始,最遲在八月二十日晚結束。通常由當地年紀較大且有威望的老婦人主持活動,主持者召集幾組女歌手,以山歌形式來轉達月神的話,並把人間的話告訴月神。「據說月神聽不懂凡間的壯話,要編成山歌唱出來才能聽懂。」李富強說。

    拜月請神活動以婦女為主,男人也可以參加,但只能作為陪襯。活動中,村民們擺一張供桌,桌上置放著月餅、果品、香案以及浸泡發芽的稻、麥、玉米等,分別裝在五個碟內,象徵「五穀豐登」。在供桌右側,樹起一根竹子或者一個樹枝,象徵月神來往於天地之間的階梯。

    活動於每晚月升之後開始,月落之前結束。活動剛開始時,婦女們輪番唱山歌請月神,「所唱的歌詞是代代傳下來的,意思是人間的壯族姐妹忙完了農活,備下供品,歡迎月神姑娘下凡來相會。」李富強說,最後,人們還會用唱歌的形式「送月神回天宮」。

    青海各族群眾「獻月」、「拜月」、「偷月」

    中秋佳節,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風俗各異的漢、藏、土、回、撒拉族等各族群眾秉承各自傳統的中秋民俗,點燈籠、舞獅子、嘗月餅、獻瓜果……共慶豐收,歡度佳節。

    在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的鄉趣農耕生態園,數百名來自周邊鄉村的群眾興致勃勃地觀看具有鄉土特色的手工月餅製作大賽,並欣賞鄉趣攝影展和「花兒」演唱會,感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獲得此次大賽冠軍的是大堡子鎮陶北村村民譚文香製作的「五福捧壽」月餅。譚文香告訴記者,在青海農村,中秋節前用發麵和各種調料「蒸」月餅是婦女廚藝的比拼,大月餅一屜蒸一個,小月餅一屜可蒸4個到8個;有的捏成蟠桃、蛇等形狀,祈求早生貴子;有的寫一個「壽」字,希望多福多壽。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人們還保留著「獻月」、「拜月」、「偷月」等趣味十足的民俗,為節日增添了歡樂友好的氣氛。

    內蒙古牧民過著中秋忙「十一」

    在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納林高勒新區,中秋節一大早,73歲的蒙古族老人那木吉拉就忙碌起來,他在自家院子裡的蒙古包旅館中整理床鋪、打掃房間。

    「客人們一大早就外出看胡楊了。」那木吉拉說,去年這個時候,他經營的蒙古包旅館接待了許多慕名前來觀賞胡楊林的遊客,估計今年來住宿的人也少不了。

    額濟納旗位於我國西部的戈壁深處,荒漠面積佔全旗國土面積的90%以上,擁有我國分布最為集中的40多萬畝胡楊林,也是世界上僅存的三片胡楊林之一,被稱為「胡楊的故鄉」,尤其是金秋美景頗受攝影愛好者和「驢友」的青睞。

    相關統計顯示,近幾年來,擁有2.5萬餘人的額濟納旗,每年秋季接待遊客超過當地人口的10倍。

    據額濟納旗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在納林高勒新區,依託胡楊林景觀、西夏黑城遺址等旅遊資源,經營旅店、飯館、商店、車輛維修店的牧民達90多戶,僅此一項,他們每戶年平均增收就超過6000元。(執筆記者曹曙光;參與採寫的記者:李懷巖、張鶯、王大千、於嘉)

相關焦點

  • 臺灣少數民族廣西歡度壯族傳統佳節「三月三」
    臺灣少數民族廣西歡度壯族傳統佳節「三月三」 2016-04-10 18:38:3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南寧4月10日電 題:臺灣少數民族廣西歡度壯族傳統佳節
  • 全國各地群眾舉行各種活動喜迎中秋佳節
    當日是中秋佳節,北京東嶽廟內各式各樣的「兔爺」吸引了不少遊客,銷售火爆。「兔爺」是北京的傳統玩具,北京人素有請「兔爺」請平安、送「兔爺」送吉祥的傳統風俗。新華社發(樊甲山 攝) 全國4.5萬名群眾中秋節匯聚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記者唐召明)10月3日清晨,來自全國各地的4﹒5萬名各界群眾匯聚北京天安門廣場,以觀看升國旗儀式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喜迎中秋佳節。
  • 舉國同慶萬民同樂——各地人民歡度國慶中秋佳節
    2009年10月3日,我們迎來中華民族傳統的中秋佳節。    國與家,家與國,這兩個日子就這樣緊密地聯在一起。家與國,國與家,這兩個凝聚著中華兒女全部摯愛的詞語就這樣同時呈現在我們面前。    欣逢盛世,普天同慶。在舉國同慶、萬民同樂的日子裡,在闔家團聚、親情濃濃的日子裡,全國各地的人們以娛樂、以學習、以勞動,以收穫……歡度富有紀念意義的、令人難忘的節日。
  • 文明過中秋 節儉慶佳節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中秋節在我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中,雖然成型最晚,但影響很大。原因是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更重要的是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拜月、賞月、團圓慶賀是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從當代社會生活看,它依然有著符合群眾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當然,這種需要重點體現在精神生活上。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歡慶中秋佳節!圓明園重現黃花陣遊園習俗,金融街上演燈光秀
    中秋節,北京玉淵潭公園科普木屋廣場,小朋友們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秋傳統文化體驗之旅」。昨天,「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2019年西城區中秋群眾遊園活動在月壇公園舉辦。 記者 方非 攝祝福祖國如今,普通市民也可以體驗當年皇家中秋遊黃花陣的場景了。小長假三天,圓明園重現黃花陣遊園的習俗,遊客可免費體驗。
  • 中秋佳節的由來和發展歷史文化、習俗
    2020年的中秋快要到了,佳節的氣氛也多了起來,公司發月餅、中央電視舉辦隆重佳節晚會,與民同樂。中秋佳節很多人多多少少了解一點中秋節的習俗,還有那些朗朗上口的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今天,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順便鑑賞一中秋節的詩詞名句。
  • 望月、拜月、咬月——中秋佳節共此時
    秋天來了,中秋還會遠嗎?過了秋分,今年的中秋節相攜國慶節一起即將如約而至。 古人說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當看到一輪圓月當空照的時刻,你我不管在天南還是海北是否都有著「低頭思故鄉」的默契,這是文化傳統刻進民族記憶中的印記,千百年來未曾改變。
  • 中秋の名月丨歡度中秋佳節
    在中國,中秋是一個是家人團聚、品嘗月餅、欣賞月亮的日子;而在日本,他們是怎麼度過的呢?
  • 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喜迎國慶、歡度中秋
    紅網鳳凰縣分站10月1日訊(通訊員 張翠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國慶與中秋雙節到來之際,為了讓幼兒體會節日的歡樂氛圍,了解祖國的偉大,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的「喜迎國慶、歡度中秋」主題慶祝活動。
  • 情滿中秋,歡度國慶
    中秋國慶雙節同慶八月桂花香,中秋月圓時! 值此中秋佳節和國慶到來之際,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激發愛國情懷,合肥新徽幸福幼兒園於2020年9月30日精心組織開展了以「情滿中秋、歡度國慶」為主題的慶祝活動。 活動分為:紅歌大比拼,自己做月餅兩個環節。
  • 清鎮市機關幼兒園:主題遊園慶佳節
    此次活動以「攜手聯歡迎佳節,擁抱祖國慶國慶」為主題,在園內設置了6個遊園展館,旨在渲染濃厚的節日氣氛,增添孩子們歡度佳節的快樂與喜悅,豐富孩子們的園內生活,給他們的童年多一份美好的回憶。教師現場教剪紙在民間剪紙館,設置了「中秋佳節」和「歡度國慶
  • 白河縣茅坪鎮中心幼兒園:歡度國慶 喜迎中秋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國慶與中秋雙節到來之際,為了讓幼兒體會節日的歡樂氛圍,了解祖國的偉大,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白河縣茅坪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的「喜迎中秋 歡度國慶」主題活動。活動前,教師講述國慶節、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
  • 民勤縣藍天幼兒園開展「弘揚傳統文化 喜迎中秋佳節」主題活動
    一年最圓中秋月,桂樹玉兔伴嫦娥。中秋佳節,類型多樣的慶祝活動自然是少不了。9月30日,民勤縣藍天幼兒園組織大班幼兒前往「鄉村記憶博物館」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歡慶中秋佳節」主題活動,家長和孩子們體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共度傳統佳節。
  • 駐馬店市文化路幼兒園「喜迎中秋 歡度國慶」系列活動
    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月滿桂香,情聚佳節。在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恰逢闔家團聚之時。國慶遇上中秋,盛世華誕、雙節同慶。共賞同一輪明月,家國共團圓。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為了培養孩子們從小愛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駐馬店市文化路幼兒園(十二中幼兒園)開展了「喜迎中秋 歡度國慶」的系列主題活動。
  • 值此中秋佳節,恭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1轉眼又是一年中秋,那麼,值此中秋佳節,何爹瀏陽蒸菜公司全體員工祝您中秋節日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團團圓圓!工作之後,我們對於這樣的傳統節日都是特別喜歡,因為又要放中秋假期啦!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是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喜迎中秋 歡度國慶——交口鄉中心幼兒園慶雙節活動報導
    9月25日到28日,三門峽市湖濱區交口鄉中心幼兒園(市幼兒園分園)開展了"喜迎中秋 歡度國慶"系列主題活動。、國慶閱兵儀式、中秋節的來歷及習俗等視頻,講解關於祖國的相關知識、中國地圖等,激發了孩子們的愛國情感,並進一步感受到節日的傳統文化。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 中秋月圓,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哪些獨特的習俗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明·徐有貞《中秋月》又到中秋,我國自古就有中秋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記載,即祭拜月神。
  • 紅樓夜話:賈府歡度中秋佳節的五大活動,比現在有意思多了
    現如今不管是中秋佳節還是其他諸如端午、清明、春節等,似乎都少了些什麼,丟掉了很多傳統的東西。就拿中秋佳節來說吧,現如今除了親人在一起吃個團圓飯,送盒月餅之外,似乎就再也沒啥了。可古代不一樣,習俗活動異常豐富。不信?我們來看清朝康乾盛世背景下的《紅樓夢》。